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黑龙江省东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食品安全抽检结果的通报(2023年第6批次)。
据通报,2023年8月7日—8月31日,东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黑龙江谱尼测试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抽检50批次,其中合格46批次,不合格4批次。
食用农产品食品抽检合格信息
序号 | 标称生产企业/ 进货来源名称 | 标称生产企业/ 进货来源地址 | 被抽样单位名称 | 被抽样单位 所在省份 | 样品名称 | 规格型号 | 购进日期 | 结论 |
1 | / | / | 东宁市雄飞酒店 | 黑龙江 | 芹菜 | / | 2023/8/7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2 | / | / | 东宁市雄飞酒店 | 黑龙江 | 姜 | / | 2023/8/7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3 | / | / | 东宁市椿济新煮意四季鲜汤火锅店 | 黑龙江 | 芹菜 | / | 2023/8/8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4 | / | / | 东宁市鲜百园果蔬超市 | 黑龙江 | 姜 | / | 2023/8/3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5 | / | / | 东宁市壬喜鲜肉行 | 黑龙江 | 姜 | / | 2023/8/7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6 | / | / | 东宁市椿济新煮意四季鲜汤火锅店 | 黑龙江 | 尖椒 | / | 2023/8/8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7 | / | / | 东宁市和记馅饼店 | 黑龙江 | 韭菜 | / | 2023/8/8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8 | / | / | 东宁市蛙蛙乐麻辣牛蛙火锅店 | 黑龙江 | 牛蛙 | / | 2023/8/7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9 | / | / | 东宁市好易购生鲜超市 | 黑龙江 | 韭菜 | / | 2023/8/6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10 | / | / | 东宁市好易购生鲜超市 | 黑龙江 | 芹菜 | / | 2023/8/5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11 | / | / | 东宁市彭家重庆水煮鱼店 | 黑龙江 | 草鱼 | / | 2023/8/8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12 | / | / | 东宁市椿济新煮意四季鲜汤火锅店 | 黑龙江 | 黄豆芽 | / | 2023/8/8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13 | / | / | 东宁市和记馅饼店 | 黑龙江 | 豇豆 | / | 2023/8/8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14 | / | / | 东宁市蟹庄缘海鲜店 | 黑龙江 | 花蚬子 | / | 2023/8/8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15 | / | / | 东宁市蟹庄缘海鲜店 | 黑龙江 | 蛏子 | / | 2023/8/8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16 | / | / | 东宁市蟹庄缘海鲜店 | 黑龙江 | 文蛤 | / | 2023/8/8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17 | / | / | 东宁市东方港朝俄海鲜店 | 黑龙江 | 花蚬子 | / | 2023/8/9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18 | / | / | 东宁市梦瑶蔬果超市三店 | 黑龙江 | 姜 | / | 2023/8/6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19 | / | / | 东宁市蟹庄缘海鲜店 | 黑龙江 | 生蚝 | / | 2023/8/8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20 | / | / | 东宁市惠客果菜生鲜超市 | 黑龙江 | 芹菜 | / | 2023/8/9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21 | / | / | 东宁市老聂海鲜水果行 | 黑龙江 | 生蚝 | / | 2023/8/8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22 | / | / | 东宁市东方港朝俄海鲜店 | 黑龙江 | 生蚝 | / | 2023/8/6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23 | / | / | 东宁市东方港朝俄海鲜店 | 黑龙江 | 毛蚶 | / | 2023/8/4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24 | / | / | 东宁市鲜鲜活鱼店 | 黑龙江 | 鲤鱼 | / | 2023/7/27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25 | / | / | 东宁市果优生鲜超市 | 黑龙江 | 姜 | / | 2023/8/7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26 | / | / | 东宁市活鱼批零商店 | 黑龙江 | 鲫鱼 | / | 2023/8/8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27 | / | / | 东宁市超富达海鲜超市 | 黑龙江 | 小花蚬子 | / | 2023/8/29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28 | / | / | 东宁市超富达海鲜超市 | 黑龙江 | 大花蚬子 | / | 2023/8/29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29 | / | / | 东宁市超富达海鲜超市 | 黑龙江 | 钉螺 | / | 2023/8/29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30 | / | / | 东宁市金宝海鲜俄货店 | 黑龙江 | 三道鳞 | / | 2023/8/28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31 | / | / | 东宁市亨聚活鱼商店 | 黑龙江 | 三道鳞 | / | 2023/8/30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32 | / | / | 东宁市海龙蔬菜店 | 黑龙江 | 尖椒(辣椒) | / | 2023/8/30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33 | / | / | 东宁市海龙蔬菜店 | 黑龙江 | 韭菜 | / | 2023/8/30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34 | / | / | 东宁市久江活鱼商店 | 黑龙江 | 三道鳞(淡水鱼) | / | 2023/8/29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35 | 敦化市丰达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 | 敦化市高速东口200米处 | 东宁市梦瑶蔬果超市 1 3 分店 | 黑龙江 | 鲜鸡(鸡肉) | 计量出售 | 2023/8/13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36 | / | / | 东宁市汝果有园水果店 | 黑龙江 | 冰淇淋澳橘 | / | 2023/8/19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37 | 大连市众一食品加工有限公司 |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九龙街道办事处杨沟村胡家沟屯1号 | 东宁市运洋食材冻货商店 | 黑龙江 | 翅中 | 计量称重 | 2023/8/9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38 | / | / | 东宁市超富达海鲜超市 | 黑龙江 | 小人仙 | / | 2023/8/29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39 | / | / | 东宁市刘庆活鱼店 | 黑龙江 | 鲤鱼 | / | 2023/8/29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40 | / | / | 东宁市中心小区水果店 | 黑龙江 | 凯特芒果 | / | 2023/8/29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41 | / | / | 东宁市中心小区水果店 | 黑龙江 | 金煌芒 | / | 2023/8/28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42 | / | / | 东宁市海龙蔬菜店 | 黑龙江 | 芹菜 | / | 2023/8/30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43 | 敦化市丰达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 | 敦化市高速东口200米处 | 东宁市运洋食材冻货商店 | 黑龙江 | 鲜鸡(鸡肉) | 计量出售 | 2023/5/5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44 | / | / | 东宁市小丁蔬菜店 | 黑龙江 | 新姜 | / | 2023/8/31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45 | / | / | 东宁市老孔活鱼店 | 黑龙江 | 三道鳞(淡水鱼) | / | 2023/8/31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46 | 辽宁佰城食品有限公司 | 辽宁省新民市经济开发区东营北一路10号 | 东宁市梦瑶蔬果超市 1 3 分店 | 黑龙江 | 佰城鲜鸡单冻翅根 | 计量称重出售 | 2023/7/3 0:00:00 | 纯抽检合格样品 |
食用农产品食品抽检不合格信息
序号 | 标称生产企业/ 进货来源名称 | 标称生产企业/ 进货来源地址 | 被抽样单位名称 | 被抽样单位地址 | 样品名称 | 规格型号 | 商标 | 购进日期 | 不合格项目 | 检验结果 | 标准值 | 结论 |
1 | / | / | 东宁市添添蔬果超市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市东宁镇长兴路35号运和佳园二区7号楼1层16室 | 姜 | / | / | 2023/8/6 | 噻虫胺 | 0.62mg/kg | ≤0.2mg/kg | 纯抽检不合格样品 |
餐,一边吃着豆腐脑,妈妈一边说:“过去我们姐儿三个,家长给四分钱去外面买一碗豆腐脑,从家里带个窝窝头,泡在里面,就是人间美味了。如果能再多给四分钱每一根油条,那简直就是珍馐佳肴。可是现在,美味这么多,用料更高级,却总是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
我不由得也记起一些自己记忆中的美味。我妈妈是天津南市地区一家知名老饭店(永元德)的冷菜厨师,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每到中午放学,我就会走一公里左右去饭馆找我妈妈,和她一起吃饭店的伙食。
< class="pgc-img">>对于那时候的小孩子来说,这趟路途并不算近,但我喜欢看到饭店的烟火气,看到外卖窗口排队购买牛肉烧饼络绎不绝的人群,看到大铜锅涮羊肉袅袅升起的青烟,以及在街边围坐桌前一边大快朵颐,一边侃大山的天津老爷们儿。
更吸引我的还是饭店的伙食,因为每天并不知道会吃什么,多了一些神秘感和刺激感。热灶的大厨都很喜欢我,每次客人点了我爱吃的菜,大厨就会“克扣”一点点,当看到我来了的时候,就会纷纷过来,热情的拿出自己的“礼物”让我品尝。
< class="pgc-img">天津80年代街头吃涮羊肉的老爷们儿
>但是,运气最好的还是赶上饭店试验新菜的时候。记得有一次,我进了我妈妈的冷菜操作间,就闻到一股扑鼻而来的肉香。看到桌上摆着满满一大碗大丸子,妈妈告诉我,这是牛肉和豆腐共同做成的丸子,每个丸子都有拳头一样大。那天,我吃了很多,超过了我这个年龄能承受的份量。因为,那是我记忆中第一个让我难忘的美味,肉香鲜美,酱汁浓郁,质地松软而不散,口感紧实而不柴,没有豆腐的腥,也没有牛肉的腻,真是太好吃了。
妈妈的厨艺在街头巷尾都远近闻名,但妈妈年轻时作为一名厨师也真的很忙。每天在天不亮的时候,妈妈就要出门到饭店备餐,晚上很晚才能下班回家。偶尔倒班休息,在家里也是买菜做饭。那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并不怎么好,正餐经常只有一个热菜,而且素菜居多。记得我最讨厌吃的就是虾皮小白菜炖粉条,那一盘绿油油的菜上飘散着小虾皮的腥臭味,只是闻到就直接把我劝退了。
< class="pgc-img">辣子鸡丁
>我最喜欢吃的,则是妈妈做的辣子鸡丁。鸡胸肉上浆炸熟,连同青椒块酱汁爆炒,酱香带着焦香和锅气,直接就可以干掉一大碗米饭。就是这样一道现在看来平平无奇的家常菜,在曾经那个冬天只能吃大白菜的年代,每当听说今晚要吃辣子鸡丁时,我都感觉那一天是最幸福的日子,那一天的味道,可以让我回味很久很久。
小时候,每到隆冬,我就会在台历上数着日子,盼着春节早早来到。春节可以放鞭炮,穿新衣,但最吸引我的还是春节可以吃到很多平时吃不到的美味,尤其是烤鸭。那时候,烤鸭是一种极其奢侈的美味。一只烤鸭的价格不菲,鸭架熬煮鸭汤的诱人味道能够飘散在胡同的公共厨房中,引来众人的围观和羡慕的眼神。
为什么春节要吃烤鸭呢?并没有这种传统的规矩呀。我想,除了烤鸭贵,另一方面就是吃烤鸭是一种具有仪式感的事情。那个时候,如果谁家请客到饭馆吃饭,宴席最后以一只烤鸭“收尾”,是可以体现出东家的排场和诚意的。春节在家吃团圆饭,无论前面炒了多少菜,都抵不过压轴的烤鸭对人们的吸引力。当烤鸭作为“主食”上桌,人们知道这次的宴席也临近尾声。
< class="pgc-img">烤鸭常常作为压轴大菜
>那时候吃烤鸭比现在要简单很多,就是春饼,甜面酱,黄瓜,葱丝,连皮带肉一起卷了吃,完全没有现在吃酥皮烤鸭的那些讲究。但油香、肉香、酱香、葱香、面香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完全能引爆那时候平淡无奇的味蕾,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最后再来一碗乳白色的鸭架汤,清淡中带着荤味的狂野,沁人心脾,又撩人心弦。
当我小学毕业时,爸爸带我去了一趟大连。虽然天津也是海滨城市,但那时候天津只有码头,没有海滨浴场,而在大连,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见到大海,沙滩。但这个大海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好的印象。北方的海太冷了,站在海水里的我瑟瑟发抖。那时候没有很好的配套设施,换衣服只能找块礁石后面,但礁石潮湿处到处都是小虫子,看得心里痒痒,胃里作呕。
< class="pgc-img">烤鱿鱼
>真正在大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一次吃到烤鱿鱼。现在想想,可能就像街边的铁板鱿鱼一样,但那时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美味。最关键的是,过去吃过的鱿鱼都是经过火碱发制的鱿鱼,颜色是深粉红色的。而大连的烤鱿鱼,却用的是鲜鱿鱼,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白色的鱿鱼肉,与印象中的鱿鱼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口感。经过简单的炙烤后,刷上蒜蓉辣酱,焦香中带着汁水,香辣里透着鲜甜。
那一刻,刷新了我对美食的认知,在后来的很多年里,我依然心心念念着那种味道,却再也找不到。
时间过得很快,我上了高中,妈妈也早已从国企下岗,以打工者的身份给好几家饭馆做过厨师。就在我高中二年级时,妈妈和老舅一起合伙开了一家小饭馆。从此,我又一次吃上了饭馆的“伙食”。自家的生意,成本控制很重要,所以每次我到了店里,也不是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
那时候,小饭馆的厨师都是从立交桥下的农民工市场挖出来的乡厨,我妈妈的饭馆也不例外。有一天,妈妈从立交桥下带来小工,眼神里充满了对大城市的陌生与惊恐。第一次下灶头,让妈妈大失所望,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呀。但妈妈觉得这小伙子天资不错,于是便开始手把手教,果然不负所望,这小哥进步神速,手艺得到了顾客的好评,甚至在小圈子里小有名气了。而我,则是他进步的见证,在他成长的路上做的菜,大多进了我的胃。
< class="pgc-img">焦溜里脊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道菜就是他做的“焦溜里脊”。这道菜很考验厨师功底,上浆要薄厚适度,油温要恰到好处,经过二次复炸,得到外焦里嫩的口感。回锅爆炒,猛火快出,芡汁适度,厚薄均匀地挂在肉上。吃到嘴里,首先是酸甜的芡汁刺激味蕾,而后唇齿间感受到酥皮的焦香,酥皮之下则是肉片的滑嫩多汁。
除了品尝,我也喜欢站在后厨里看着小哥做这道菜,当上浆肉片下入到热油中冒泡翻滚时,内心总有一种激动感。想着一会儿就能品尝到这道美味,也喜悦于看到这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小哥日渐纯熟的技艺。直到有一天,这个小哥被隔壁的饭馆挖走,月薪仅仅多了200元。在那时候,200元就已经很多了,妈妈却为此生气了很久,骂他忘恩负义。但现在看来太正常了,人才,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是最值钱的。
到了我上大学的时候,天津的餐饮圈子里又出现了一个新生事物,不用蘸料的火锅。这种火锅店只要一开业,方圆一百米之内都是它的味道,完全颠覆了天津人对火锅就是涮羊肉的传统认知,这就是曾经红极一时的“小肥羊”。
< class="pgc-img">小肥羊的锅底
>天津人对涮羊肉的认知是,清水锅、鲜羊肉手切、麻酱蘸料。而小肥羊则是红汤,各种中草药调制,涮冷冻肉片,不要蘸料。对于天津人来说,铜锅只是为了把羊肉烫熟,然后蘸大量的麻酱调料,吃羊肉厚实的口感。而小肥羊则是冷冻肉片下锅,肉片在沸汤中急速膨胀,同时大量吸收汤中的味道,煮熟时已经饱含汤汁,味道浓郁,无需蘸料。那种口感,麻辣中带有中药的苦涩。
那个时候,重庆火锅并没有走出川渝,北方的人们还不知道香油蒜泥蘸料,而是先通过小肥羊第一次领略到了重庆火锅的威力。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重庆火锅正在爆发的前夕,一种即将引爆全世界的味道会比小肥羊更加横行于世。
小肥羊门店开到了天津,引起了街头巷尾的大量争议。“守旧派”认为小肥羊完全吃不出羊肉原本的味道,全都是调料味和中药味,口感也远不如鲜肉来得扎实。而更多的年轻人,则表现出对小肥羊的快速接受,这种浓重的口感和刺激的味道,让重口味爱好者欲罢不能。
在我家里就这样分成了两派,我和妈妈是重口味爱好者,而爸爸则偏爱传统清汤涮羊肉。直到现在,小肥羊门店在街头已经难见踪影,但每次在家吃火锅,依然是一半是重庆火锅底料,另一半是清水。
在家里吃火锅
>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生活节奏越来越大,人们的口味也越来越重。麻辣香锅、火锅粉、鸡公煲、干锅鸭、香辣蟹、馋嘴蛙、水煮鱼、火锅兔、冒菜、串串……从川渝爆发的力量经过层层演化,已经占领了“美食”的制高点。只要是“那个味道”,加上什么主料都是好吃的。
味蕾不断地刺激,但记忆中的美味,始终被保留在心底那一小块空间,从来不曾被替代过。就像妈妈说的,美味这么多,用料更高级,却总是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
住着宽房大屋,吃着鸡鸭鱼肉。辣子鸡丁早已变成家常菜,麦当劳再也没有小孩吃着大人看着的情景,烤鸭到菜市场随便就可以买一只回家,焦溜里脊直接点个外卖就好了,小肥羊虽然没了,但有海底捞、小龙坎、大龙燚、刘一手、蜀大侠、珮姐、有拈头、周师兄、大队长、小天鹅、 朝天门、老码头……
选择多了,就消失了被恩赐的快感。
更容易获得了,就变成了理所当然。
美味没有变,而是人变了。
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沉浸在幸福中,幸福的味道就淡了。
归根到底,幸福并不是满足,
幸福,是一种期盼。
餐,一边吃着豆腐脑,妈妈一边说:“过去我们姐儿三个,家长给四分钱去外面买一碗豆腐脑,从家里带个窝窝头,泡在里面,就是人间美味了。如果能再多给四分钱每一根油条,那简直就是珍馐佳肴。可是现在,美味这么多,用料更高级,却总是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
我不由得也记起一些自己记忆中的美味。我妈妈是天津南市地区一家知名老饭店(永元德)的冷菜厨师,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每到中午放学,我就会走一公里左右去饭馆找我妈妈,和她一起吃饭店的伙食。
< class="pgc-img">>对于那时候的小孩子来说,这趟路途并不算近,但我喜欢看到饭店的烟火气,看到外卖窗口排队购买牛肉烧饼络绎不绝的人群,看到大铜锅涮羊肉袅袅升起的青烟,以及在街边围坐桌前一边大快朵颐,一边侃大山的天津老爷们儿。
更吸引我的还是饭店的伙食,因为每天并不知道会吃什么,多了一些神秘感和刺激感。热灶的大厨都很喜欢我,每次客人点了我爱吃的菜,大厨就会“克扣”一点点,当看到我来了的时候,就会纷纷过来,热情的拿出自己的“礼物”让我品尝。
< class="pgc-img">天津80年代街头吃涮羊肉的老爷们儿
>但是,运气最好的还是赶上饭店试验新菜的时候。记得有一次,我进了我妈妈的冷菜操作间,就闻到一股扑鼻而来的肉香。看到桌上摆着满满一大碗大丸子,妈妈告诉我,这是牛肉和豆腐共同做成的丸子,每个丸子都有拳头一样大。那天,我吃了很多,超过了我这个年龄能承受的份量。因为,那是我记忆中第一个让我难忘的美味,肉香鲜美,酱汁浓郁,质地松软而不散,口感紧实而不柴,没有豆腐的腥,也没有牛肉的腻,真是太好吃了。
妈妈的厨艺在街头巷尾都远近闻名,但妈妈年轻时作为一名厨师也真的很忙。每天在天不亮的时候,妈妈就要出门到饭店备餐,晚上很晚才能下班回家。偶尔倒班休息,在家里也是买菜做饭。那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并不怎么好,正餐经常只有一个热菜,而且素菜居多。记得我最讨厌吃的就是虾皮小白菜炖粉条,那一盘绿油油的菜上飘散着小虾皮的腥臭味,只是闻到就直接把我劝退了。
< class="pgc-img">辣子鸡丁
>我最喜欢吃的,则是妈妈做的辣子鸡丁。鸡胸肉上浆炸熟,连同青椒块酱汁爆炒,酱香带着焦香和锅气,直接就可以干掉一大碗米饭。就是这样一道现在看来平平无奇的家常菜,在曾经那个冬天只能吃大白菜的年代,每当听说今晚要吃辣子鸡丁时,我都感觉那一天是最幸福的日子,那一天的味道,可以让我回味很久很久。
小时候,每到隆冬,我就会在台历上数着日子,盼着春节早早来到。春节可以放鞭炮,穿新衣,但最吸引我的还是春节可以吃到很多平时吃不到的美味,尤其是烤鸭。那时候,烤鸭是一种极其奢侈的美味。一只烤鸭的价格不菲,鸭架熬煮鸭汤的诱人味道能够飘散在胡同的公共厨房中,引来众人的围观和羡慕的眼神。
为什么春节要吃烤鸭呢?并没有这种传统的规矩呀。我想,除了烤鸭贵,另一方面就是吃烤鸭是一种具有仪式感的事情。那个时候,如果谁家请客到饭馆吃饭,宴席最后以一只烤鸭“收尾”,是可以体现出东家的排场和诚意的。春节在家吃团圆饭,无论前面炒了多少菜,都抵不过压轴的烤鸭对人们的吸引力。当烤鸭作为“主食”上桌,人们知道这次的宴席也临近尾声。
< class="pgc-img">烤鸭常常作为压轴大菜
>那时候吃烤鸭比现在要简单很多,就是春饼,甜面酱,黄瓜,葱丝,连皮带肉一起卷了吃,完全没有现在吃酥皮烤鸭的那些讲究。但油香、肉香、酱香、葱香、面香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完全能引爆那时候平淡无奇的味蕾,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最后再来一碗乳白色的鸭架汤,清淡中带着荤味的狂野,沁人心脾,又撩人心弦。
当我小学毕业时,爸爸带我去了一趟大连。虽然天津也是海滨城市,但那时候天津只有码头,没有海滨浴场,而在大连,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见到大海,沙滩。但这个大海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好的印象。北方的海太冷了,站在海水里的我瑟瑟发抖。那时候没有很好的配套设施,换衣服只能找块礁石后面,但礁石潮湿处到处都是小虫子,看得心里痒痒,胃里作呕。
< class="pgc-img">烤鱿鱼
>真正在大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一次吃到烤鱿鱼。现在想想,可能就像街边的铁板鱿鱼一样,但那时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美味。最关键的是,过去吃过的鱿鱼都是经过火碱发制的鱿鱼,颜色是深粉红色的。而大连的烤鱿鱼,却用的是鲜鱿鱼,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白色的鱿鱼肉,与印象中的鱿鱼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口感。经过简单的炙烤后,刷上蒜蓉辣酱,焦香中带着汁水,香辣里透着鲜甜。
那一刻,刷新了我对美食的认知,在后来的很多年里,我依然心心念念着那种味道,却再也找不到。
时间过得很快,我上了高中,妈妈也早已从国企下岗,以打工者的身份给好几家饭馆做过厨师。就在我高中二年级时,妈妈和老舅一起合伙开了一家小饭馆。从此,我又一次吃上了饭馆的“伙食”。自家的生意,成本控制很重要,所以每次我到了店里,也不是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
那时候,小饭馆的厨师都是从立交桥下的农民工市场挖出来的乡厨,我妈妈的饭馆也不例外。有一天,妈妈从立交桥下带来小工,眼神里充满了对大城市的陌生与惊恐。第一次下灶头,让妈妈大失所望,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呀。但妈妈觉得这小伙子天资不错,于是便开始手把手教,果然不负所望,这小哥进步神速,手艺得到了顾客的好评,甚至在小圈子里小有名气了。而我,则是他进步的见证,在他成长的路上做的菜,大多进了我的胃。
< class="pgc-img">焦溜里脊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道菜就是他做的“焦溜里脊”。这道菜很考验厨师功底,上浆要薄厚适度,油温要恰到好处,经过二次复炸,得到外焦里嫩的口感。回锅爆炒,猛火快出,芡汁适度,厚薄均匀地挂在肉上。吃到嘴里,首先是酸甜的芡汁刺激味蕾,而后唇齿间感受到酥皮的焦香,酥皮之下则是肉片的滑嫩多汁。
除了品尝,我也喜欢站在后厨里看着小哥做这道菜,当上浆肉片下入到热油中冒泡翻滚时,内心总有一种激动感。想着一会儿就能品尝到这道美味,也喜悦于看到这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小哥日渐纯熟的技艺。直到有一天,这个小哥被隔壁的饭馆挖走,月薪仅仅多了200元。在那时候,200元就已经很多了,妈妈却为此生气了很久,骂他忘恩负义。但现在看来太正常了,人才,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是最值钱的。
到了我上大学的时候,天津的餐饮圈子里又出现了一个新生事物,不用蘸料的火锅。这种火锅店只要一开业,方圆一百米之内都是它的味道,完全颠覆了天津人对火锅就是涮羊肉的传统认知,这就是曾经红极一时的“小肥羊”。
< class="pgc-img">小肥羊的锅底
>天津人对涮羊肉的认知是,清水锅、鲜羊肉手切、麻酱蘸料。而小肥羊则是红汤,各种中草药调制,涮冷冻肉片,不要蘸料。对于天津人来说,铜锅只是为了把羊肉烫熟,然后蘸大量的麻酱调料,吃羊肉厚实的口感。而小肥羊则是冷冻肉片下锅,肉片在沸汤中急速膨胀,同时大量吸收汤中的味道,煮熟时已经饱含汤汁,味道浓郁,无需蘸料。那种口感,麻辣中带有中药的苦涩。
那个时候,重庆火锅并没有走出川渝,北方的人们还不知道香油蒜泥蘸料,而是先通过小肥羊第一次领略到了重庆火锅的威力。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重庆火锅正在爆发的前夕,一种即将引爆全世界的味道会比小肥羊更加横行于世。
小肥羊门店开到了天津,引起了街头巷尾的大量争议。“守旧派”认为小肥羊完全吃不出羊肉原本的味道,全都是调料味和中药味,口感也远不如鲜肉来得扎实。而更多的年轻人,则表现出对小肥羊的快速接受,这种浓重的口感和刺激的味道,让重口味爱好者欲罢不能。
在我家里就这样分成了两派,我和妈妈是重口味爱好者,而爸爸则偏爱传统清汤涮羊肉。直到现在,小肥羊门店在街头已经难见踪影,但每次在家吃火锅,依然是一半是重庆火锅底料,另一半是清水。
在家里吃火锅
>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生活节奏越来越大,人们的口味也越来越重。麻辣香锅、火锅粉、鸡公煲、干锅鸭、香辣蟹、馋嘴蛙、水煮鱼、火锅兔、冒菜、串串……从川渝爆发的力量经过层层演化,已经占领了“美食”的制高点。只要是“那个味道”,加上什么主料都是好吃的。
味蕾不断地刺激,但记忆中的美味,始终被保留在心底那一小块空间,从来不曾被替代过。就像妈妈说的,美味这么多,用料更高级,却总是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
住着宽房大屋,吃着鸡鸭鱼肉。辣子鸡丁早已变成家常菜,麦当劳再也没有小孩吃着大人看着的情景,烤鸭到菜市场随便就可以买一只回家,焦溜里脊直接点个外卖就好了,小肥羊虽然没了,但有海底捞、小龙坎、大龙燚、刘一手、蜀大侠、珮姐、有拈头、周师兄、大队长、小天鹅、 朝天门、老码头……
选择多了,就消失了被恩赐的快感。
更容易获得了,就变成了理所当然。
美味没有变,而是人变了。
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沉浸在幸福中,幸福的味道就淡了。
归根到底,幸福并不是满足,
幸福,是一种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