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地铁二号线江南西地铁出口的仙踪林(江南西店)是广州现存为数不多供应简餐与特色茶饮的连锁店,已经有超过10年历史,绝对是仙踪林连锁店中的老字号。虽然内部经过几次不大不小的升级装修,餐单也按照仙踪林品牌经过几次更新,但里面供应的餐品与饮品种类依旧多得让人难以选择,因为每一样都好好吃!
仙踪林毕竟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连锁性快餐厅,所以无论是室内装潢都由总部统一设计与安排,最新的版本是北欧游牧风。
淡原木色让整个餐厅的格调都显得轻松明快,一些可爱的小摆设与布置让人觉得仿佛迈入了绿野仙踪。
如果人不多,我还是首选靠着落地窗的摇摇椅,很有一种休闲惬意的感觉!
茉香珍珠奶茶(15元):虽然也提供热饮,但我还是喜欢冷饮,就算是冬天也不过是“非冰”或者“少冰”。入口是滑滑口感的奶茶,中段有茶香也有茉香,过后喉咙回甘还有奶茶的甜香,而QQ的珍珠有嚼劲。
香酥鸡腿饭(38元):淡黄色的虾片咬下去声音是清脆的,吃起来不粘牙;冬瓜配菜切成一口瓜的大小,相当入味;半颗卤蛋美味又营养;松软可口的米饭上铺着一层酱肉末;整条鸡腿被炸得酥酥的,外皮香脆可口,肉质香嫩多汁。
TIPS
1、可以外卖。
2、餐后付款,可以微信、支付宝、APPLE PAY。
3、提供免费WIFI服务,但是信号不是很稳定。
4、可以提供机打发票。
5、虽然门开贴了禁止吸烟的标志,但是内部其实还是分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
【餐厅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8-10号潮流至上名店城1楼148号铺(近肯德基)
【人均价格】30元
【所属菜系】广东菜、茶饮
【特色美食】各式特色茶饮、炸豆腐、迷你芝士丸、叻沙肥牛饭
><>营店与加盟店,什么比例最合适?
这是每一个特许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但是它没有标准答案。
< class="pgc-img">比例
>肯德基的答案是:加盟店占小头为宜。百圆裤业不同意肯德基,回答:加盟店占大头为好。
在中国,肯德基获得了不错的经营成绩单,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说“秘密”,因为它从不向媒体公开营业额和利润的数据;说“公开”,因为它的确也公开了餐厅数量、开店速度、公益捐赠金额,间接反映了它的经营业绩。
除了西 藏,它在全国共开了1,800多家连锁餐厅。它在公司的中文网站上,称自己是“中国餐饮业规模最大、收益最好的品牌。”但是,“只有小部分(的餐厅)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有一个公开的数据作佐证。2004年它所开的1,200家餐厅中,只有5%是特许加盟店。
总部位于山西的百圆裤业,整个特许经营体系的业绩也不错。十年时间发展了900多家加盟商,开店1,100多家。不少加盟商的年营业额实现上百万、上千万元,有的甚至把年营业额目标设定为1亿元。不过,百圆的直营店只有20家。
两者的经营业绩都不错,为什么肯德基只特许经营生意的小部分,而百圆则可以大张旗鼓地搞特许呢?
实际上,从肯德基、百圆以及其他一些特许经营的案例中可以发现,直营店与加盟店的比例,要依据以下一些因素来考虑决定。
第一,生意性质
如果特许方的生意,有可能对顾客造成大伤害,则需要对特许扩张持谨慎态度,控制加盟店的数量。
反之,则可以大力发展特许加盟店。
< class="pgc-img">加盟,不从“0”开始
>肯德基经营的是食物,关系到顾客的身体健康,所以它要严格控制加盟商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它采取了“不从零开始”的特许经营模式,尽量避免因加盟商管理不善而出现食物导致顾客伤亡的事件。
所谓“不从零开始”,按照肯德基的说法,就是将一家成熟的餐厅转售加盟者,加盟者不须从零开始,避免了自行选址、开店、招募、培训、及管理员工的大量繁复的工作,从而降低加盟商的经营风险。
百圆经营的是裤子,给顾客造成伤害的概率非常之小。所以它发展了大量的加盟店。
第二,产品质量的可控度
如果产品质量易于控制,则可以扩大加盟店的比例。反之,采取谨慎策略。肯德基的食物,原料、原料供应和加工过程比较复杂,即使它的管理系统已经非常好,也不能杜绝“食物含有苏丹红”等质量问题。
< class="pgc-img">>可见,控制加盟店数量的必要性。
同是经营食物,仙踪林的珍珠奶茶,其质量则比肯德基的食物更容易控制,所以它有条件大范围地做特许经营。
东易日盛所做的家居装饰生意,产品质量也好控制,其加盟店的数量也是占据整个特许经营体系的主体。
第三,竞争需要
如果是出于抢占市场布局的先机,则可以适当提高加盟店的比例。反之,则应追求加盟店的质量,而非数量。
< class="pgc-img">三年之差
>肯德基和麦当劳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只有三年之差。可是开始特许经营的时间,则相差六年。肯德基之所以打败麦当劳,加盟店在抢先占据市场的有利地形上,功不可没。
麦当劳六年之后开始特许经营,也是为了形成有利的市场布局。这一次,它和肯德基在中国的二、三线市场上短兵相接,展开了圈地之争。
比例都是看你企业的战略布局,你同意吗?
>< class="pgc-img">>到学生时代的回忆
各位妈友会想到什么呢
每年暑假都会重播的经典电视剧?
还是小卖部花里胡哨的零食?
对于大部分广东8090后来说
回忆里都有这样一家餐厅
绿油油、仙气飘飘、logo还是可爱兔子
没错,就是
繁华商圈经常能看见的“仙踪林”
月初,当大家还在为深圳茶颜悦色
一杯奶茶排到5万号开外
感慨深圳有钱又有闲的人太多的时候
殊不知,曾经的
“初代网红”鼻祖“仙踪林”
就在前几天悄悄
关闭了深圳最后一家门店
连一句“再见”都没有
只剩下一地唏嘘
一个店去人空,一个万人拥趸
一个开启了奶茶时代
一个重新定义了奶茶文化
就像安排好的一样
后浪还没用力
就把前浪拍在了沙滩上
最后一家门店关闭!
“初代网红鼻祖”退出深圳
日前,位于深圳中心书城的
最后一家仙踪林闭店
这个曾经的“初代网红“鼻祖
如今落寞收场
餐饮平台上搜索“仙踪林”
显示店铺已歇业关闭
原本由仙踪林运营的临街门店位置
也被换上了围挡
在用翻盖手机、索爱手机的年代
仙踪林曾是广东80、90后年轻人
最爱的“饮嘢吹水圣地”
也曾是学生哥们爱去的
“拍拖+抄作业秘密基地”
在那个没抖音、没微信、没大众点评、
中高端cafe也不太多的年代
仙踪林就成功地
俘获了一群80、90后的童年
仙踪林最初的发展历程
也像它的名字一样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羡慕不来”
1991年即将退伍的台湾老兵吴伯超接触到红茶茶坊业。
1996年仙踪林走出香港进军大陆,开启了内地珍珠奶茶文化先河。
2006年仙踪林在香港及大陆已拥有超过130间的分店。
与此同时仙踪林也在积极进军海外市场,曾在加拿大、澳洲、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等地开出分店。
和80后、90后一起长大的仙踪林
可谓是一代人的回忆
但也仅限于回忆
整个大陆只剩21家,广州也...
仙踪林败退深圳的新闻一出
很多当年经常去的吃货们
都开始回忆往昔了
想着想着,不少朋友都发现了
一个残酷的事实:
以前一线城市遍布的仙踪林
如今逐渐没有了身影
要知道,这家网红鼻祖
曾经在大陆52个城市设立过分店
可谓是遍地开花
2000年,在大陆开了80多家
而如今,却只剩21家
今天,萌萌哒在仙踪林官网
搜索广州门店发现
全市也只剩7家了
↓ 上下滑动查看门店列表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据《中国餐饮报告2019》资料
餐饮门店每年以超过23%的速度在增长
但同时,餐饮品牌淘汰的速度也很快
其中,网红餐饮品牌更迭尤其频繁
在网红品牌市场中
除了少数品牌生命力较强
大部分网红品牌都是在一轮一轮的消失
那些年在仙踪林“混”过的日子
作为网红品牌“鼻祖”的仙踪林
2011年前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
那些年的仙踪林,是大家公认的
吃饭聊天最“高大上”的去处
熟悉的绿色藤条秋千、白摇椅
就是记忆中的仙踪林style
每当饭点时间一到
这里都几乎座无虚席
附近上班的白领一族
不想煮饭
带小朋友过来解决午餐的妈妈们
还有家庭聚餐、闺蜜聚会、
情侣“撑台脚”...
炸豆腐、木糠蛋糕、
黑钻珍珠奶茶、蜂蜜绿茶
随便一款简餐单品
满满都是80、90后青春的回忆
在那个喝5块钱奶茶都嫌贵的年代
仙踪林一杯珍珠奶茶就要25元
堪称奶茶届的“白富美”
所以可以来这里
请喜欢的女生喝杯饮料
是最嘚瑟的告白方式之一
以前默认的下午茶菜单是:
饮料+小吃拼盘
手头零花钱多了会再点多一个烤鸡翅
中午吃得起仙踪林午餐的
在我们眼里都是有钱银~
还有一款饮料叫“随便”
其实就是有个转盘
店员转到哪个就给我们做哪个
看似随意但却充满乐趣
招牌珍珠奶茶和咖啡都是
很多食客必点的宝贝
午市时,咖喱鸡肉饭
也很抢手
过来聚餐的白领们
很多都爱点一份
最爱就是经典的炸豆腐
蒜香烤翅和酥炸鱿鱼
还记得炸豆腐是要戳开了
浸在酱汁里才好吃
除了偏西式美食之外
还有很符合老广胃的
“萝卜牛腩煲”
加一碗肉碎豆腐
配白饭超级滋味!
大大碗的红烧牛肉面
肉份量很足
日式拉面也很劲道
你去过仙踪林约会or做功课吗?
深圳最后一家仙踪林关闭
消息传出后
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惋惜
“当年和老公约会经常去”
“曾经带着电脑去仙踪林写论文”
“上学时去做作业都觉得好有面”
但也有部分网友提出
仙踪林虽然充满回忆
但以前都是冲着环境去
味道并不够好
仙踪林这只“小兔子”
贯穿很多广东人的青春
但如今,也许是因为之前那批
十多二十岁的目标客户长大了
更喜欢去别的高端牌子消费
以前坐得密密麻麻的仙踪林
似乎已经很难见到了
今日话题
还记得当年
你和谁去过仙踪林吗?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广州妈妈网(Gzmama_com)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