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北京|一个有趣的城市美食测评师
各位同志,周一好,来聊天啊~~
说到以真人头像命名的餐饮品牌,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一定就是老干妈了,关于老干妈,不管是模特商人、明星偶像、大妈大爷留学生……无数人对它有着深沉的眷恋,就连wuli樱花小丸子和大胃少妇在做智障实验的时候,也曾数次启用老干妈辣酱,酸爽无比
那么,说到那些用真人头像做logo的餐饮品牌,你能想起几个?
↓↓↓
·老干妈—陶华碧·
给我一瓶老干妈,我可以让家周围的外卖都歇业
上世纪80年代,陶华碧女士在自家简陋的“实惠餐厅”调制的辣酱,今天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甚至漂洋过海去了欧美非,无数人沉迷于老干妈无法自拔~~
1996年,“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产品定名为“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任董事长至今,十几年的发展,她的公司已经累及纳税10亿人民币,虽是小吃却妥妥的成就了国民实业
陶华碧本人的黑白半身像,也成为了老干妈的绝对防伪商标
·KFC—山德士上校·
接下来是Harland Sanders(哈兰·山德士上校),因为KFC,他成了世界范围内最面熟的人物
KFC-山德士上校创立肯德基时,已经是66岁的老人~~虽然他自己不这么认为,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KFC图形标识是一个慈爱老人的半身像
这个logo自1952年肯德基成立时起,已经历了四代标识,2006年底推出的第五代标识保留了山德士上校招牌式的蝶形领结,人物线条外廓用黑色加以着重强调,并首次将他经典的白色双排扣西装换成了红色围裙
上校还时不时的出现在KFC的广告中,帅炸天有木有~~
·李先生—李北祺·
吃过李先生的牛肉面吗?
“李先生”的创始人—李北祺,字华康,1932年9月15日出生于重庆铜梁,1949年迁至台湾,1970年移居美国
因为热爱祖国的美食,李先生移居美国第一年,就开办了“南北和”和“蜀丰”两家小餐馆,随后在美国办了一家中国烹饪艺术公司,一边传授中国烹饪厨艺,一边经营餐馆
1972年,在加利福尼亚政府举办的一次美食大赛中,李先森煮的牛肉面获得了单项奖冠军,从此,李先生就被朋友戏称为“牛肉面大王”
接着,从1972年开始,李先生以“牛肉面大王”为号,陆续在加州开了数家“牛肉面大王”餐馆;1985年,李先生回国,1987年,在东四创办了大陆第一家“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餐厅
1990年后,李先生的连锁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在长江以北的中华大地上蓬勃发展,从此,“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成为中国餐饮业一道亮丽的风景
2008年1月,李先生在北京病逝,为了更好的保护李先生的餐饮品牌,同年,“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正式更名为“李先生”
李先生的真人头像真的很帅……
·湾仔码头—臧健和·
一开始也是一个忧伤的故事——1977年,臧健和女士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从青岛来香港与丈夫团聚,没想丈夫弃她而去,她和女儿们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
(臧姑娘和她的两个女儿↑)
迫于生计的她,在香港湾仔码头边上的堆货场搭了个木屋,开始卖水饺,如今,湾仔码头的水饺,基本占领了香港100%的新鲜水饺市场,30%强的冷冻饺子市场
(臧姑娘年轻的时候↑)
1997年,湾仔码头与美国通用磨坊公司达成合作(该公司旗下最知名的品牌是Haagen-Dazs)
虽然湾仔码头是正宗的商标名称,但实际上藏姑娘的头像才是信誉和品质的保障,因为湾仔码头属于一个非常知名的地名,并不具有唯一约束力,藏姑娘的淳朴的笑容才是消费者购买的衡量标准
·王致和—王致和·
王致和,腐乳界的一股泥石流,想起上次做蘸料测评,摸到王致和臭豆腐又伸回的手,虽然许多人劝我们,“王致和的臭豆腐很好吃”,但闻着那个味道,真心下不去口啊,味道都这样了,还能传承几百年被人热爱着,王致和真心是帝都最值得敬佩的腐乳品牌
来感受一些王致和的曲折历史哈,“王致和”,始创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不得不提的是,王致和本人的“励志”创业故事↓
王致和先森原本是安徽省宁国府太平县仙源的一个举人,清康熙八年(1669年)进京赶考,落第,没钱了,被困在了京城;因为小时候曾在家里做过豆腐,为了赚钱回家or备考,王致和先生在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安徽会馆”内,用手推的小磨,每日磨上几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售卖
不过,做豆腐的同时,他刻苦读书,准备第二年再次进发
某个夏天的某一天,做出的豆腐没卖完,他怕豆腐坏了,于是便把豆腐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腌在一个小缸里,不过,腌下之后,他开始用功读书,然后~~~就忘了这些豆腐;秋天来了,王致和重操旧业,猛然间想起那小缸豆腐,打开,臭味扑街,豆腐也变成青色
王致和本人据说很勤俭,看坏掉的豆腐扔了可惜,于是大着胆子尝了一下,竟然很好吃……接着送给邻里品尝,相传“品者无不称奇”,王致和臭豆腐乳由此声名鹊起
王致和本人的书生头像,和他本人的名字一样,成了这个品牌的强烈防伪标识!
(网友恶搞,给王致和po了个媳妇儿↑)
☆用真人头像做logo的餐饮品牌,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的吗,古今中外,如果有,请留言告诉点妹儿,生命在于交流思密达
部分图文整理自网络
人间有至味 最馋在北京
沈一点北京
一个有趣的城市美食测评师
让我们红尘作伴 吃得白白胖胖
更多美食测评,请戳阅读原文~
>出嚟饮茶啦!”
来一盅两件“叹”下
是不少佛山街坊的“优良传统”
但关于茶楼文化你知道多少呢
今天发布君带你一起追溯历史
“老字号”称霸“佛山街”
作为明清时期中国四大名镇与“四大聚”之一,佛山繁盛的商业和手工业发展让佛山茶楼业由此兴盛起来。
上世纪初,茶楼遍布佛山各个角落。在升平路,有英聚、金殿、新世界、德昌、天海、一品升等;公正路、普君墟一带则有三品楼、笑尘寰、福华、如珍、龙珍等;祖庙街内有凤林,上沙有利南,大基尾有洞天、正斗。
1958年整顿前新世界茶楼门口
小知识
清末年间,佛山乃西、北江上游各省的商贸集散地。升平街、豆豉巷、潘涌街商肆云集,各行手工业工场遍布,10多个外省、外县在此均设有会馆。“有钱上楼,冇钱地下踎”,手工业从业者喝早茶后开工,老板则上茶楼谈生意,让佛山茶楼业由此兴盛起来。
前面提到的茶楼,可能很多大家都没听说过,但是说到天海酒家和三品楼,老佛山应该十分熟悉了吧!
对于很多老佛山来说,位于升平路的天海酒家的早茶就是一天的开始,点一壶茶、两件点心,就可以和街坊聊一个早上。
天海酒家曾经被称为佛山“四大酒楼”之一,其独创的“金姐鱼环”“天海珍宝汤”“ 陈皮焅鹅掌”等菜式闻名遐迩。天海酒家自1915年开业至今,已经招待了街坊103年,是名副其实的老字号了。
1915年开业的天海酒家
如果天海酒家是升平路茶楼的“一哥”,那公正路茶楼的“一哥”就不得不提三品楼了。三品楼靠着一味“撚手菜”——柱候鸡,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三品楼的柱侯鸡,是名副其实的“明星产品”,至今依然被老佛山津津乐道。
三品楼曾在1999年关门歇业,直到2015年邀请老师傅重新秘制柱候鸡,在文华里“重出江湖”。
1958年,位于公正路的三品楼
2015年,位于文华里的三品楼
小故事:三品楼不得不说的“柱候鸡”
相传120年前,庙会与秋色一同进行,祖庙人山人海,而位于祖庙后边三元里的三品楼自然也客如云来。快收档前,一帮熟客到此要吃宵夜,虽很多食材已经用完,但店家不便推辞,厨师梁柱侯思考了片刻,便走向鸡棚,没过多久,他便将一碟色泽金黄的鸡端了上来。客人用了之后,感觉口味新鲜浓郁,大加赞赏,还提议用厨师梁柱侯的名字命名,三品楼柱侯鸡从此出名,还衍生了柱侯酱等产品。
改革开放,新派酒楼兴起
随着抗日战争爆发,佛山的茶楼也随之衰落,直到新中国成立,茶楼仅剩十余家。1978年,改革开放,佛山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楼慢慢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随着城区版图不断扩大,一批上档次、大规模的宾馆、酒店崛起,大大改变和丰富了原有的饮食业结构。“新派”茶楼层出不穷,餐饮业务兴旺前所未有。
1981年6月,佛山宾馆建成。2004年2月23日,成为佛山市首家“五星级旅游饭店”。
始建于1981年的佛山宾馆
1984年,旋宫酒店开业,这家由澳门商人开的酒店,一时间成为佛山人追赶的“时髦”。旋宫酒店楼高18层,是佛山当时最高的建筑。在酒店的顶层,拥有当时广东第一个“旋转餐厅”,在那里喝茶就是最“奢侈”的享受。
那时候一般普通人的月均工资只有几十元,而在旋宫顶楼喝个茶、吃个小点,起码五六元,相当于我们现在吃一顿千元豪华大餐!
1984年旋宫酒店开业现场
外国友人在旋宫旋转餐厅用餐
1985年,珠江大酒店开业;1986年,禅城酒店开业;1989年,金城大酒店开业……各大酒店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金城大酒店
2004年12月,佛山宾馆实现转制,引入国际酒店品牌进行管理。2008年10月,佛山宾馆更名为“佛山皇冠假日酒店”。以此为节点,恒安瑞士、马哥孛罗、希尔顿等国际知名酒店品牌纷纷进驻,更为佛山的茶楼文化增添生机。
城区俯瞰,你能找到旋宫吗?
无论是老字号
还是新派酒楼
在“一盅两件”“斟茶扣指”里
都有让人着迷的佛山茶楼文化
找个周末一起去喝早茶吧~
<>饮品牌好比人的脸面,名字起得好不好,顾客能不能记住,直接关系到认知和传播。关于品牌命名,多少人死在套路上,掉进深坑里出不来呢?
营销工作全是坑。而其中最大的三个坑便是“品牌命名、品牌logo、广告语”。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品牌命名这个坑。
品牌命名有五个要素:易读、易记、易理解、能够突出品牌价值观、能够引发品牌联想。这五个要素是有优先级的,即易读>易记>易理解>能够突出品牌价值观>能够引发品牌联想。
越往后难度越大,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能够满足这五点要素的名牌名称也不多,小肥羊、黄记煌属于这一类。
本文涉及的几大“坑点”,就源于对这五个要素的具体含义以及相互的逻辑关系理解不透彻。
坑点一:过分重视含义
这五大要素优先级排列最关键一点是,如果前边的要素没有达标,就不要考虑后边的要素。比如你起了个名字,不易读,不易记,即使易理解,那么也不是个好名字。
因为品牌名称的目的是识别和传播。只有易读易记才易传播,所以做不到易读易记的名字,都是不能用的名字。
大部分餐饮老板都会犯的一个错误是,命名过分重视含义,重视突出特色或者优势,而忽视了五大要素的优先级关系。其实,靠两三个字就想达到那么多功能,太难了。
一般来说,品牌名称能够做到易读易记易理解这三点就不容易了,所以不要过分奢求品牌名称一定要完美。
完美的名字可遇不可求。比如“黄太吉”就是仅达成了易读易记两个要素,但它仍然是好名字,因为它傍了“皇太极”这个全民皆知的名字,很容易传播。
餐饮行业里,五大要素都具备的品牌非常少,“厉家菜”是一个。它易读易记易理解,同时很容易引发这样的联想:“厉家一定是做菜高手”。
坑点二:滥用新奇创意
对于创业阶段的餐饮老板,最兴奋的事就是给品牌起名字,因为这特别能够彰显自己的商业素养。殊不知这个心态最容易把自己带进坑里。
这个坑就是“总想起一个奇怪、吸引眼球的名字”。
名字能够吸引眼球固然是优势。但是要把握好分寸,不能滥用创意。这个分寸体现在两点:
一、不能低俗
低俗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引起关注,引发传播。但同时它也必然会让人感觉不正经,而这样的感觉会让传播受众凭直觉判断认为你不靠谱,也就是不可信任,这是品牌传播的大忌。
“耍流氓”能够吸引眼球,但是你也通过耍让自己在受众心里被定性为“流氓”了。比如“叫个鸭子”就已经接近低俗的边界,而它的模仿者“叫个鸡吧”就低俗的彻底了。这样的品牌是不可能成功的。
二、和自身能力匹配
新奇的创意固然有易于记忆、易于传播等诸多优势,但是这个创意要和自身的能力匹配。特别是能够吸引眼球的创意,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也提高了顾客的预期。
就是说因为这个牛逼闪闪的名字,顾客会产生这样的心理:我倒是要看看你有几把刷子。这时候顾客对你的预期至少处于餐饮行业品牌店的水平。
那么,如果你给顾客的消费体验没有达到这个水平,顾客会认为你“丑人多作怪”。如果你没有这个运营水平,倒不如取一个规矩的名字。
坑点三:忽视业态创新
其实,餐厅名称完整的结构是:字号+业态。比如:海底捞火锅。“海底捞”是字号,“火锅”是业态。
而大部分餐饮老板都是在字号上用心思。其实高明的命名策略是在业态上下功夫,因为业态可以引导消费者对于餐厅的认知。
比如新辣道鱼火锅,鱼火锅就是新型业态。鱼火锅这个业态让新辣道从火锅业态的激烈竞争中分化出来。品牌既大大降低了竞争压力,顾客又大大降低了消费选择的难度。
十年前北京有大大小小很多洗浴中心,竞争异常激烈,“艺海”凭漂亮的命名从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当时洗浴中心这类的消费场所主要是商务宴请和公务宴请消费。同行们都在开“洗浴中心”或“休闲俱乐部”,艺海商务会馆出现了。
“艺海”是字号,“商务会馆”是业态,这样的的业态定位,对于想请客户或者领导的人而言,多么具有杀伤力,它听上去太有档次了,其实它还是洗浴中心。
业态创新本质上是品类创新,这是定位论两大创始人之一“里斯”的核心策略。
品类创新的最大好处是:一旦这个新型品类被市场所认可,会有更多的后进入者跟随你做这个品类,这个时候其实后进入者是在跟你一起培养这个品类的市场规模。那么市场规模越大越对你有利。
因为你作为开创这个品类的第一品牌,如果不被这个品类中的其他品牌远远的超越,你的品牌就等同于这个品类了。所以本质上这些同行是在帮你培养市场。
坑点四:不懂商标注册
定位论的另一位创始人特劳特先生,也格外重视品牌的命名。在其定位论代表作《定位》一书,有一章专门阐述品牌名称。
书中格外强调了品牌命名要考虑能否注册商标的问题。这几乎是一个没有品牌命名以及商标注册经验的人必犯的错误。
对于餐饮行业而言,哪怕你不做连锁或者未来不进行品牌输出,也必须考虑商标注册的问题。
因为一旦你把生意做火,就会面临恶意模仿的问题。甚至你还会面临商标被恶意注册的问题。不要轻视注册商标的价值,就连百度搜索都只保护注册商标。
注册商标有一个特别大坑需要注意,如果你的品牌命名包含新品类,那么不要把这个品类作为商标注册。你要给其他同行进来与你一起做大这个品类留一个入口,不能有独占这个品类的想法。
十几年前的旭日升冰茶,八零后应该都知道。旭日升因为开创了冰茶这个新品类,当时是何等火爆。但是因为旭日升把冰茶给作为商标注册了,这让后进入者无路可走。所以康师傅、统一这些饮料企业就只能做冰红茶、冰绿茶。
没有了其他品牌一起来培育冰茶这个品类,导致旭日升很快就没落了。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决策流程是先品类后品牌,就是说先决定买冰茶还是冰红茶,再决定买旭日升还是康师傅。
显而易见,旭日升被同行狙击在品类成长的路上。
总结
漂亮的品牌命名是业态有创新,字号易读易记易理解,同时能够和业态相得益彰,还要利于商标注册。
我曾经给一个“南北干货专营店”品牌命名为“牟记山货栈”。牟记(老板姓牟,并且要求出现牟字)是字号,山货栈是业态。山货栈是从南北干货这个品类里分化出来的新品类。
而且它又是一个复古的品类,因为山货栈古已有之,恰恰现在没有。那么再配以“牟记”这个复古的字号,很容易给用户以有传承的老字号的暗示。
同时,山货更能够迎合目前生态食品的消费需求。并且,很显然牟记会很容易注册。
那么品牌命名有捷径吗?没有。不要相信什么这个技巧、那个捷径。凡是有捷径的都是骗人的,比如成功学。
但它还是有方法的,专业的创意团队给品牌命名都会头脑风暴,这是最实用的办法,如果你能组织起几个人,用这个办法肯定能解决问题。
如果你只能自己来做,思维导图这类的工具也很有用。关于“头脑风暴和思维导图”,请自行百度。放弃那些“联想法、攀龙附凤法”等所谓的技巧吧,骗人的。
——————
本文由红餐网专栏作者王文敏原创
王文敏,千仞商业策划(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十年管理咨询经验,服务过全聚德、蒙牛、夏进等诸多知名品牌。8年前开始专注于连锁业态,擅长餐饮行业品牌建设及商业模式设计。曾任职餐饮连锁“骨汤倾诚”总经理,期间将一个地方连锁品牌发展成为拥有400多家门店的全国性品牌。(微信:baolishi01)
红餐网(微信公众号:ygcywzz),70万餐饮从业者关注,趋势、实战、菜谱,你们关注的,我们都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