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曹梦晴
为全面推进蚌埠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国家卫生城市,规范餐饮单位经营行为,7月1日下午,市市场监管局继续开展第26周“食安蚌埠·每周查餐饮”活动,督查组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淮上区海吉星广场美食坊3家餐饮单位证照情况、人员健康证及个人卫生、店堂环境卫生、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餐饮具清洗消毒、三防设施以及文明就餐公勺公筷、光盘行动等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督查发现有两家餐饮店存在无证经营,一家餐饮店使用多种过期调味料等问题,督查组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创城创卫要求,对相关问题移交执法部门进行立案查处,并要求辖区市场监管部门督促餐饮单位整改到位。
独一处宴会楼
使用多种过期调味料
当日,督查人员首先来到“独一处宴会楼”,发现该餐厅后堂没有吊顶,部分食品原材料或调味料直接摆放在地上。检查中还发现,该餐厅货架上摆放的以及正在使用的多种调味料,均为过期产品。
淮河晨刊记者看见,在餐厅后堂货架上,数瓶“老干妈”辣椒油,保质期为18个月,然而它们的生产日期为2018年8月。这些过期的“老干妈”辣椒油,有的已经拆开放在操作台上,为正在使用的产品,有的还未拆封摆放在货架上。在该餐厅后堂,督查组人员还发现该店使用的甜面酱、辣鸡酱、醋、麻辣酱、鲜露、蜂蜜、饮料浓浆等多种调味料均为过期产品和无生产日期的“三无”产品,种类达近十种,数量达一二十瓶。
“食品添加剂要达到‘五专’,即专店采购、专柜存放、专人负责、专用工具以及专用台账等。”督查组人员介绍,该餐厅的食品添加剂随意存放,并且沾满油渍,不符合“五专”要求。此外,该餐厅还存在菜板上霉、垃圾桶未加盖、水池无下水管道、调味料用有污染的包装袋存放、凉菜间个人物品较多、后堂纱窗未关、冷柜内生熟食混放,食品原料存放未离墙离地,直接放于地上,使用非食品级有色塑料袋装食品,成品和半成品未用保鲜膜覆盖、使用散装无标签食用油(芝麻油)、使用三无食品原料、剩余烤鸭油无处置协议书和处置记录、无专用餐具消毒保洁柜,餐具未放置在封闭的保洁柜内以及进口水产品未下架等诸多问题。
乡村院子
无证经营 后堂环境脏乱差
督查人员在对“乡村院子”餐厅督查中发现,该餐厅无食品经营许可证,无人员健康证及培训合格证。店内无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无公勺公筷提示牌或标语等。
在餐厅后堂,看见督查人员到来,一只老鼠立即蹿进一间堆满纸箱等废品的仓库。仓库门口,有两桶盛满垃圾且未加盖的垃圾桶。一旁的操作台,数只苍蝇叮在菜板、刀具及抹布上。后堂货架上,大量食品添加剂与其他调味料混放在一处。下水道防鼠金属盖板损坏,米面堆在一个底部上霉严重的纸箱上。该餐厅无独立密闭的凉菜专间,却在经营制作凉菜。
萧县全羊馆
无证经营 使用过期及“三无”调味料
最后,督查人员来到“萧县全羊馆”。该餐厅同样存在无食品经营许可证、人员无健康证的违法经营行为。店内未见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无公勺公筷提示牌或标语。
大厅内,食品原材料随意堆在地上,冰柜里生姜已发芽。走进后堂翻开菜板,湿滑油腻的菜板长满霉菌,各种锅子放在未打扫干净的地面上,碟子等餐具则裸露放于桌台下方油腻的台面上。打开冷柜,生熟食混放在一起,一只锅里还有剩菜。仔细查看调味料,一款名为“红薯泥”的酱菜引起督查人员的注意,该产品有两个保质期,分别为一年、18个月;还有两瓶“生姜汁调味料”,一瓶已用完,一瓶还未拆封,保质期为12个月,生产日期竟为2014年2月。此外,该餐厅还存在无法提供索证索票手续和使用散装无标签食用油(芝麻油)、垃圾桶未加盖、后厨使用煤炭等问题。
“通过此次督查发现,淮上区海吉星广场美食坊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监管科科长戚仁江表示,对此次督查发现的问题,将移交辖区监管部门进行查处。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外出就餐时一定要选择有证有照的餐饮单位以及量化等级A级或者张贴笑脸的餐饮单位就餐,同时保留好就餐凭据,就餐时可以要求餐饮单位提供公勺公筷、文明就餐,实行光盘行动,共同推进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和国家卫生城市。
据悉,第27周“食安蚌埠·每周查餐饮”活动下周将督查龙子湖区,对消费者关心的餐饮街区或餐饮单位进行督查。“消费者可在市场监管局公众号后进行留言,实行‘你点我检、你报我查’,继续围观餐饮后厨,以此督促餐饮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共同提高餐饮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戚仁江表示。
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留言,反映凤凰城多家饭店违规经营问题。蜀山区给予回复。具体如下:
【网民留言】
庐州人家饭店租用小区车库作为厨房,私改排污下水道,造成小区下水道经常堵塞,污水横流,臭不可闻。严重影响了小区的生活环境。小区业主多次投诉,但街道找各种理由袒护庐州人家,曾被关闭仍旧重新开业。希望上级政府能体察民情。
答复意见:
网友: 您好!您在人民网留言,反映凤凰城多家饭店违规经营问题。蜀山区回复如下:
关于您反映的“庐州人家”违规营业问题。2018年8月,蜀山区在餐饮业油烟专项清理整治工作中,对辖区内相关的餐饮店实行先期统一关停,“庐州人家”餐饮店经营户积极配合辖区街道工作,自行关停。2018年11月,该店经营户向区市场监管部门及辖区街道提出了恢复营业申请。区市场监管部门查阅该店相关资料及档案发现,该店属商住楼门面用房,系2009年3月1日之前在商住综合楼内且餐厨不在居住层相邻经营的餐饮店。根据《合肥市城市建成区餐饮业油烟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方案》相关规定,其符合相关政策规定,可继续营业,2018年12月13日向其核发了营业执照。此后,区油烟整治办、辖区街道等相关单位再次到该店现场检查,该店已办理网上环评备案、食品经营许可证等手续,安装了油烟净化器和油水分离器,且油烟排放检测结果显示为合格。
关于您反映的“串串香”(小郡肝串串香火锅)违规营业问题。该店属于商住楼门面用房,前期因证照手续不全等原因被关停整改。经整改,该店仅在一楼沿街商业门面房从事经营活动,二楼已被封闭不再使用;已完善营业执照、环评备案等手续,并在店内公示,接受居民监督;已安装油烟净化器及油水分离器,油烟检测结果显示油烟排放达标;区油烟整治办已联合五里墩街道、区市场监管局、区环保局对其整改情况进行了现场验收。
关于您反映的“川极味”违规营业问题。该店经营场所为沿街二层结构经营用房。前期在餐饮业油烟专项整治行动中,该店因手续及油烟净化设备不全而停业整顿。经整改,该店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环评备案等手续齐全;安装了油烟净化器、油水分离器,委托安徽创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油烟废气检测,2018年10月31日出具的检测报告(安创检2018第1152号)显示,符合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
关于您反映的“名羊天虾”违规营业问题。经查,该店于今年元月开业,属二层结构经营用房,已办理营业执照、网上环评备案等登记手续,并在店内公示,接受居民监督;已安装油烟净化器、油水分离器,油烟检测结果显示达标。污水经油水分离器后排放到小区污水管网,未发现该店存在污染环境和私改车库行为。
关于您反映的金牛路“太太满庭芳”违规经营问题。经查,该店经营场所为二层结构经营用房,租用一间车库作为后堂。街道已要求店主封闭车库,不再作为饭店后堂使用。该店已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网上环评备案等手续;已安装油烟净化器、油水分离器,油烟排放检测结果显示合格;已将餐饮经营的证照及环保手续,制作公示牌进行公示,接受居民监督。
感谢您的留言!
刚,记者跟随
合肥市蜀山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
来到位于华润万象城的绿茶餐厅
进行突击检查。
在这家绿茶餐厅,执法人员发现了诸如加工制作的半成品未张贴标签、检查记录未张贴等问题,并要求餐厅负责人立即进行整改。
今天下午,在万象城绿茶餐厅,执法人员检查了该餐厅后堂环境、食物贮存、明厨亮灶、餐具清洗消毒、原辅料进货查验等方面情况。
在对该绿茶餐厅的本次检查,总体情况良好,但还有不少细节需要改进。
在该餐厅冷藏冷冻柜中,一些熟食虽用保鲜膜覆盖,却没有张贴食品名称标签;
生食和熟食也没有严格区分,储藏食品的餐盒也未加盖。
而在证照公示区,应公示的检查记录并未悬挂公示,执法人员查询获悉,6月29日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已对该餐厅进行过一次检查。
“按照要求,这些检查记录是要公示出来,让消费者看得明明白白。”对于这家餐厅的检查记录未公示问题,辖区市场监管局要求餐厅负责人立即改正。
此外,该餐厅明厨亮灶的显示屏不在工作状态,工作人员对此解释称,显示屏正在维修。
执法人员要求该店负责人尽快恢复名厨亮灶设备,让消费者吃得安心。
合肥市蜀山区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今后,该局将继续加强对辖区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规范食品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舌尖上安全。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梦怡 文/摄 来源:合肥晚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