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各种各样的网红奶茶店层出不穷,但是真正能站住脚跟并一直扩张的屈指可数,一点点当然当属其一。一点点在南京可是火的不行,毕竟喜茶之类的南京没有。小编在南京最常去的就是水游城那家和江宁万达的一点点,每次去都得排队,工作日也要!甚至现在都有专门的一点点代购了!(大写的服气啊)
今天献给大家几个十分实用的点单套路,望采纳,当然啦,有自己的喜好的就仅供参考即可,望各位都能喝到最满意的奶茶~
1.抹茶玛奇朵 七分甜+波霸+去冰(不是很喜欢甜的小伙伴可以半塘)
抹茶微苦 所以可以多加点分量的糖中和一下 喝到后面就全都是奶香味了(苦尽甘来???)
2.冰淇淋红茶 七分甜+布丁
最好的味道还是冰淇淋化了一些融入红茶里的时候,仿佛这一刻一切事情都变得美好了起来
3.四季春玛奇朵 (全场最佳)
点这个一定要少加糖 因为奶霜就已经很甜了 然后 一定一定要注意 奶霜、四季春、奶茶一起喝!一起喝!一起喝!(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口感只有三重叠加才是最完美的口感。小编经历了太甜、太普通等等经历之后,惊觉原来这款奶茶才是最惊艳的!
4.乌龙玛奇朵
喜欢浓厚的茶味的同学可以试试这款,小编个人而言是不太喜欢的,因为茶味很浓,略显苦涩(个人喜好的区别)
5.四季奶青+燕麦/仙草
有很多人推荐这种加法,据说很好喝,最近没怎么去排过一点点,也就没试过,勇于尝试的小伙伴不妨一试,毕竟很多人推,肯定不会差的~
还有一些大众的点单攻略其实在一点点门口的牌子上有写,没什么主见的小伙伴也可以照着上面点的~
着重说一下奶霜,搭配上任何口味的奶茶都可以驾驭,简直是奶茶界的“万金油”好气以往几年都没这么个东西,直到近几年才慢慢出现啊~
另外奉上一份总结自网上茶友的点单小秘籍:
1、四季如意 三分糖 热 布丁 珍珠
2、阿华田 三分糖 常温 波霸 珍珠
3、红茶玛奇朵 三分糖 热
4、蜂蜜绿 半塘 波霸(去冰)
5、红茶拿铁 三分糖 常温 波霸
6、冻顶乌龙茶 半塘 椰果(去冰)
7、梅果绿 半塘 珍珠(去冰)
如果大家有所补充或者有自己的推荐的,都可以在文末评论区留言交流哈~
>杯奶茶=5罐可乐=6包薯片的梗,你还记得吗?
对此,有网友的回应是:原来一杯奶茶值这么多东西啊!太划算了,让我赶紧买几杯压压惊。
其实大家都清楚,上面那个等式表达的是,一杯奶茶的含糖量相当于5罐可乐、脂肪含量相当于6包薯片,而高糖高脂肪正是发胖的原因之一。
可即使奶茶的含糖量和脂肪含量如此之高,但大家对它的热情依旧不减,从这可以看出,在我们的生活中奶茶是多拉好感度的一个存在了。
然而,作为知名奶茶品牌之一的一点点,最近抖的一个机灵,却严重消耗了自身的好感度,甚至可以说是在“作死”了。
一点点:吸奶茶=吸毒?
昨天中午的时候,一个微博ID名为“一点点官方微博”的账号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光看文案还好,没什么大问题,但是看配图就有些不对劲了:图中的人吸奶茶的动作,实际上是吸毒的动作。
这是把喝茶奶和吸毒联系起来了……
作为一个官方微博,这样做宣传有点不妥吧?
微博网友们很快也在评论里指出了。
有说一点点抖机灵不过脑子的;
有说一点点要“凉”的;
更有人直接艾特了政府机关等的微博账号。
这条微博发布几个小时后,相关运营人员估计是看到评论里指责之声多于肯定的声音,就把该微博删除了,不过还是有不少网友提前保存了微博截图。
大V@江宁公安在线倒是反应很快,不过也很严谨,他先用自己的个人小号@江宁婆婆查找了一下这条微博的来源,看是不是一点点的官方微博所发。
正如上面这张图所显示的,认证为“一点点”的蓝V机构,数量有十几个那么多,到底是哪个账号发布的微博呢?
经过ID和头像的对比,有网友推断出发布微博的,是上图3中名为@一点点官方微博的账号。
不过细看这个账号还是有一丝疑虑,它的头像和我们熟悉的一点点有些不太一样。
微博账号头像
经过查阅一点点官网,发现一点点的logo应该是这样的:繁体的“點”右边的一横略有差异。
一点点官方网站的通知
再仔细查看一下@一点点官方微博的蓝V认证,为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新会路分公司。
刚好和一点点官网所显示的公司一致。
那后面这个“新会路分公司”是怎么回事?在官网查找了一点点的门市据点之后,发现了这样的一家:
由以上的发现可以推断出,这个名为@一点点官方微博的账号,不是一点点正统的官方微博,而是其中一家分店所开的官方微博。
但即使如此,顶着“一点点”如此响亮的招牌,堂而皇之地把自己产品比作毒品,这也不太合适吧?
这事儿严重吗?有网友提出了疑问:
是的,调侃对某事物上瘾就像吸毒,一点点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
比如一直在流行的“云养猫”。互联网时代下,猫咪成为了社交新宠,它们凭借柔软的外表、高冷的脾性风靡了网络,也让更多的人心甘情愿成为“猫奴”。
“一日吸猫,终身戒猫”形象地说出了人们对猫的喜爱和痴迷。
而在食物届,被比作“吸毒”的,奶茶之前也有先例,那就是维他柠檬茶。
前几年维他柠檬茶的风头可不小,一度有过“维他柠檬茶,爽过吸大麻”的称呼。
但这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
“吸猫”和“维他大麻茶”是来自网友的调侃,是民间自娱自乐的行为,而一点点是作为商家,并且是在官方微博发布的具有盈利色彩的宣传,这与网友自发的调侃是两码事。
一家知名品牌,把产品比作毒品来宣传,即使是采用了网络段子来“抖机灵”,却一点也不幽默,只能令人哑然失笑。一方面这种比喻并非正面引导,另一方面还会让消费者对于奶茶的成分存疑。再想想我们国家对于毒品的打击力度,作为一个公众品牌这么宣传,已经丧失了基本的底线。
他们都是这样“一点点”败光好感度的
网传在这世界上有三大“作死”行为,分别是:在俄罗斯当人质、在美国逃税和在中国贩毒。
话虽然夸张了点,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国家对一些罪行的打击之严厉。
比如俄罗斯,在遇到人质挟持事件时,处理手法比较激进,有时会“牺牲”人质;而美国的纳税制度,之前主页君也介绍过,没有人能够逃脱IRS(美国国税局)的追查,即便是已经去世的人;同样,中国打击贩毒的不留情,在全世界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法律条文中最严重的处罚可致死刑。
不只是法律有严惩,国内的舆论环境对于毒品的态度也是绝不姑息的。
比如今天说到的一点点,只是拿毒品“抖机灵”,就招来了广大网友的猛烈批评,更不用说现实生活中吸毒的人下场会如何了。即使他之前是受到千万人喜爱的明星,一旦沾染毒品,就再也不可能恢复昔日的荣光。
比如我们熟悉的柯震东,因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大火的他,4年前在北京东城区因聚众吸毒被捕。这几年来,他戒除毒瘾、接受惩罚、忏悔改过,但自己亲手败光的好感度,再也无法挽回。
几个月前,柯震东曾受化妆品品牌NARS的邀请参加活动,尝试复出,然而网友不仅不买账,还顺带谴责了邀请柯震东的NARS.
有一份网上调查显示了大家对于涉毒艺人的态度,92.3%的网友以压倒性的对比表达了他们的态度:“很难原谅”。
一个人一旦沾染上毒品,这将是他这辈子都无法抹去的污点。
这个信息会被录入全国联网的“吸毒人员管控查询系统”,无论是坐火车、飞机,还是住宾馆,只要有吸毒史的人使用身份证,警方马上会赶到现场对其进行审查和强制尿检。而且,系统中的名单是终身制的。
除了在个人履历上留下痕迹之外,有很多人“身体力行”地展示了吸毒的危害……
曾经有个21岁的女孩在迪厅吸食了摇头丸,直到回家药劲还没下去,就一直跳到全身衰竭而死;香港一个22岁的女子,在参加派对时服下一种名为"FING霸"的药后,脑内一片空白,并有强烈的性兴奋,在卫生间昏迷过去。事后朋友们将她送进医院,在检查身体时医生吃惊地发现:她已遭多名男子轮奸,而整个被侵害过程,她竟浑然不知。
我们熟悉的留学生群体也未能幸免。去年,留学生韩梦溪发表了一篇公开信,《最终我坐着轮椅被推出了首都国际机场》,把她沉迷于吸食笑气后的一切展现在公众眼前。
“那几个月我花了几十万去干这件毫无意义伤人害己的事情,一直到今天我都还是不能独自行走。”
吸食笑气成瘾的她为了10秒钟的快感,几个月花了60多万,最终换来的却是瘫痪。
韩梦溪吸食“笑气”的设备
正如韩梦溪所提到的,吸毒在给人体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的同时,也在消耗着巨大的钱财。
现已年近五旬的刘某,11年前是大英县城资产过百万的个体户。然而,他不慎堕入吸毒的道路,在过去的8年中,他吸毒屡教不改,被警方查处并抓获7次。期间也败光了百万资产,从一个富翁变为了阶下囚。
而更加惨烈的后果,是在伤害了自己之后,还波及到了其他无辜的人。
今年6月18日,四川省乐山市一辆公交车在行驶至市中区学道街路口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15人受伤,而作案人员古某有多年的吸毒史和盗窃犯罪前科。
古某家大门紧锁
看过了太多起令人哀叹的悲剧,我们心中都清楚地知道,毒品就意味着不能接触的禁区。
因此,作为企业,以毒品作为噱头营销,已然丧失了基本底线。
“抖机灵”看起来好笑,实际上是丧失了良知的营销,即使产品有再高的人气也会顷刻间败光;而作为个人,要清楚地认识到毒品之“毒”,沾染之后,无论是从健康还是名誉来说,都堕入了无法挽回的深渊。
主页君也心系在海外的留学生,尤其是在一些毒品合法化的地区,相比国内留学生们更容易接触到毒品。但千万要守住心中的底线,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ref: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8133&s=syfwjxbt
https://www.alittle-tea.com/index.asp
https://weibo.com/2382356540/GyAKavdqI?filter=hot&root_comment_id=0&type=comment#_rnd1536560601110
http://www.66law.cn/laws/144204.aspx
http://news.ifeng.com/a/20170626/51317305_0.shtml
源:中国网
公司人去楼空
交了16万元加盟费开奶茶店 公司“停业”了,还有200多个官司
业内人士提示:当心加盟经营背后的陷阱,做到这几点可“避坑”
“去年我加盟了‘荣创餐饮’的茶千岁,交了16万元的加盟费,但交完钱后发现,跟自己对接的人跳槽到了新公司,做起类似的新业务,之前的加盟商都不管了!”这是来自成都温江的唐女士近日向扬子晚报读者热线96096的投诉。扬子晚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探访,并邀请省内餐饮业专家、业内人士和法律人士,为您揭秘加盟经营背后的陷阱。
读者投诉
交了加盟费后,公司“人去楼空”
之后发现,公司改名换地在营业
唐女士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自己原本想加盟coco、一点点等奶茶店,去年,在网上浏览信息时看到南京荣世联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关于“茶千岁”的广告也很多,于是到南京考察。“当时这家公司的人跟我说,茶千岁跟一点点是同一个公司的产品,加盟后可以使用茶千岁品牌,并进行技术指导及后期运营管理。事实上只进行了几天培训。”
“对方说拿下区域总代理的加盟费是16万元,开店不受数量限制,拿货享受9折优惠,如果有新客户加盟的话,还可以拿返款。”唐女士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就这样自己拿下了成都温江区的“茶千岁”区域总代理,除了16万元加盟费,后期设备、物料等都必须要从南京荣世联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拿货,自己与人合伙,共开了两家店,加上各种投入资金,目前赔进去140多万元。
“交钱前和交钱后,他们态度截然不同。年前生意不好,我咨询‘督导’该怎么做,对方未给建议,说要放假了;年后又一直说未复工,后来听其他加盟商说荣创餐饮倒闭了。”于是,唐女士从成都赶到南京来维权,发现公司已是人去楼空。
后来她听公司内部人士说,公司有一个部门的人被辞掉,余下的“原班人马”到了江宁区殷富街的“南京升醍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唐女士称,对于这个消息,自己有微信截图为证,跟自己对接的区域督导也到了新公司,工作群微信名也从“荣创”改为“升醍”。
“有十几家加盟商都来维权了,但是一直没有结果。”唐女士希望公司能退回加盟费。
记者探访
公司自称:正在找新办公场所
数据显示:经营状态为“存续”,法律诉讼超200条
扬子晚报记者在唐女士提供的合同上看到,与她签约的公司为南京荣世联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记者在该公司原址看到,虽然“荣创餐饮”几个字还挂在墙上,但是整个办公区域空无一人。门口贴的公告显示,由于疫情原因,公司尚未复工。
记者拨打公告上留下的手机号码,对方称,公司正在找办公场所,还未复工,员工都在待业,所有的服务目前由广州分公司来完成,“南京荣世联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南京荣创,升醍跟我们没关系,可能是我们的员工跳槽去了那家公司。”
记者通过“天眼查”查询到,荣创餐饮这个品牌成立于2014年10月,所属公司是北京荣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下设广州分公司和南京分公司,致力打造以精致特色餐饮为主导的创业项目等。唐女士所投诉的南京荣世联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门头上,用的正是荣创餐饮的logo。天眼查数据显示,南京荣世联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目前经营状态为“存续”。该公司在南京有两家分公司,都显示在业状态。不过2020年4月10日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和住所之地等发生了变化。住所之地变为江宁区至善路8号博学苑某幢,这是一个居民小区。同时,天眼查信息还显示,该公司目前有630条司法风险,其中开庭公告有327条,法律诉讼有224条,基本上都是特许经营合同纠纷。
据悉,南京荣世联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之前也开发过不少加盟品牌,光是茶饮就有小确茶、唱茶、茶千岁等。
那么,唐女士反映的“新公司”是什么情况?天眼查数据显示,南京升醍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2019年12月17日经营范围发生变更,增加了餐饮技术研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品牌管理等内容。而蹊跷的是,该公司2018年度报告显示,企业经营状态为停业,而且该公司预留的电话号码与“南京荣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一模一样。
扬子晚报记者按照“天眼查”提供的南京升醍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和荣世联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电话,分别拨打两部手机“177××××5171”和“189××××7076”,得到回答是:“您拨打的用户正在通话中。”再拨打几次,得到回答是:“您拨叫的用户已关机。”随后拨打了两部在“天眼查”上最新备案的座机“8613××××”和“6691××××”,得到的回答是“您拨叫的坐席忙线中,系统将返回上级菜单。”
专家建议
餐饮协会:
加盟前,需考察两家实体门店
加盟经营虽然能给餐饮品牌带来较快的发展速度,在全国各大城市攻城略地,但是加盟是否如广告中说的“没有门槛”和“稳赚不赔”呢?江苏餐饮行业协会执行会长于学荣表示,连锁加盟的品牌必须要取得商务部特许经营的备案才可经营,同时要具备经营一年以上、拥有两家直营实体门店,并有一年以上的经营报表等条件。作为加盟者要实地考察,看清至少两家实体门店的经营情况,尤其要看清报表是否具有可持续盈利的能力,了解企业品牌的实际运营情况,而后做出决定。此外,餐饮加盟经营也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不能保证“稳赚不赔”。
法律人士:
签合同,要找大股东担保
江苏玖润律师事务所的王云霞主任认为,第一,为规避风险,加盟费其实是可以分期缴纳或者协议注明与加盟商的盈利相挂钩;第二,在公司加盟的时候要注意考察合同主体是否确实享有专利知识产权,如果是由于特许经营方的原因,导致加盟商遭受侵权损失的,加盟商是有权要求特许经营方担负此责任的;第三,建议加盟商在签署加盟合同时,最好让特许经营方的大股东或者控股股东作为第三方来担保,承担连带责任,这样就有效降低了类似“跑路赖账”的风险;第四,如果是涉嫌虚构目的,隐瞒真相来非法骗取他人财物,也不想偿还的,就涉及诈骗罪,那受害的加盟商也有权采取报案或走司法程序去解决。
业内人士:
分清模式,做到这几点可“避坑”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零售内参创始人云阳子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涉及到加盟,目前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如果餐饮店本身能做好而且很赚钱,大概率不会有加盟的打算,而是采用直营店的运营模式;第二种,如果一个品牌有些店面赚钱,有些不赚钱,会发展加盟商,主要是为了分散风险;第三种,有些品牌的业务经营并不好,只是单纯靠发展加盟商圈钱,在母婴、餐饮等很多行业都存在这种情况。云阳子表示,一般而言,加盟的风险相对都比较高,好赚钱的项目一般不加盟,第二种形式不容易判断,要做好,需要经营能力,而第三种经营形式需要规避,但是很难,“因为这类加盟会把自己包装得非常好,需要加盟商提升判断力。”
加华资本副总裁罗子龙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遇到“低门槛、高回报”的加盟广告要“避坑”。加盟前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分辨所加盟的品牌是否是真正的品牌商,并分辨清楚该品牌的运营模式,是纯直营、纯加盟还是两者都有,比如,“喜茶”是直营店模式,不能加盟;第二,查看合同条款以及多方面了解,看所加盟的品牌盈利模式是什么,如果盈利模式纯依靠加盟费和管理费,而非供应链(物料、食材)等的收入,这种公司不具有长期竞争力,建议尽量远离,纯高额加盟费很容易出问题;第三,加盟时要关注资质管理,是否有较大的扶持、全套培训体系、督导协助以及品控等要求,对那些品牌管理涣散、不作为,遇有加盟店没有较强扶持和督导的情形,一定要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