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深入整治旅游市场“不合理低价游”等突出问题,文化和旅游部近日部署开展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专项整治行动。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以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营造旅游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为工作目标,将重点整治两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一是以免费旅游、购物(会员)送旅游、旅游赠礼品等名义或者以俱乐部、康养活动等形式招徕旅游者,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二是未经许可,通过互联网开展招徕旅游者等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重点检查保险、保健品等各类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包价旅游产品,特别是以中老年为主要目标群体的包价旅游产品。加强在线旅游市场执法,重点查处未经许可通过互联网推广和公众号营销等方式开展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加强对旅游团队、地接社的执法检查,对旅游集散地、主要景区中的旅游团队进行重点执法。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反不正当竞争、广告等领域法律法规的,移送有关行政机关查处;涉嫌触犯非法经营、强迫交易、诈骗等刑法罪名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专项整治行动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将通过“体检式”暗访评估、网络监测、集中检查等方式,排查违法违规线索并组织查处;通过集中办案、以案施训、现场督办等方式,部署各地依法查办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案件,严查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有序推进旅游业复工复产复业。
为提高社会公众法律意识,更好地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专项整治行动第一批指导案例,包括以“零团费”形式、以赠礼品或者养生养老会员等方式、以俱乐部或者户外活动等名义,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执法案例。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广大旅游者在旅游消费时,要选择合法正规旅行社,更好地保障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提倡理性消费,审慎选择不合理的低价旅游产品,主动抵制不法经营行为,降低消费风险。文化和旅游部同时公布了专项整治行动举报电话12318和举报平台jbts.mct.gov.cn,欢迎社会公众对违法违规旅游市场经营活动进行举报监督。
附:专项整治行动第一批指导案例
案由: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
违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二十八条
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九十五条第一款
——关键字:零团费、保险。根据群众举报,经河南省汝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依法查明: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汝州支公司在未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为回馈投保人员,以“表彰会”名义组织607名投保人员(或其亲属、朋友)旅游,其中566人系“零团费”旅游。汝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给予没收违法所得壹万陆仟肆佰元、罚款拾万元的行政处罚。
——关键字:一日游、购物。江西省宜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执法人员根据前期摸排的线索,在某“灵芝科技馆”外执法检查时,发现一辆载有37名旅游者的旅游包车。经查,当事人某食品商行(洪某)未办理《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以团费每人28元的价格招徕旅游者参加“一日游”,并安排旅游者到其经营的“灵芝科技馆”购物。宜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给予罚款贰万元的行政处罚。
——关键字:赠礼品、招徕。根据群众举报,四川省泸州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江阳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联合有关部门,依法对一个旅游团队进行现场检查。经查,当事人重庆某商贸有限公司不具备旅行社合法主体资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宣讲及赠送鸡蛋、面条等生活用品的方式,以团费每人100元的价格,招徕173名老年旅游者,准备租赁4辆旅游客车前往重庆旅游。泸州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给予罚款壹万元的行政处罚。
——关键字:医疗器械、保健品。江苏省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执法人员依法对常州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悬挂有“好时光旅游俱乐部”宣传海报。经查,当事人主要从事医疗器械、保健品销售业务,为增强顾客粘性,在未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以团费每人68元的价格,招徕、组织100名公司会员、顾客等旅游者,参加“扬州一日游”和“金坛花谷奇缘一日游”。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给予罚款壹万元的行政处罚。
——关键字:养生养老、会员。①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执法人员在对上海某社区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游客名单表、出团通知书、旅游包车合同等证据材料。经查,当事人以3199元的价格销售“养生养老家族会员”资格,在不具备旅行社合法主体资质的情况下,分5批次组织227名会员参加“安徽安庆天柱山4天3夜品质游”。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执法总队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给予罚款贰万元的行政处罚。②重庆市江津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执法人员在对重庆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现场检查时,发现当事人印制的旅游会员卡170张、旅游代金券31张、“7.25一日游人员名单”1份,执法人员还查明当事人在未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以签订养生服务合同的形式提供包价旅游服务。江津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给予罚款壹万元的行政处罚。
——关键字:俱乐部、微信群。根据群众举报,浙江省舟山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依法对微信群“水田公社俱乐部”进行立案调查。经查,当事人章某某、夏某某建立微信群“水田公社俱乐部”,利用微信群和线下渠道招徕57 名旅游者参加“无锡鼋头渚二日游”,获利2149元。舟山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分别给予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的行政处罚。
——关键字:户外。①根据群众举报,福建省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执法人员在对福州市某户外拓展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超值京津-北京天津纯玩六日游”行程表、境内旅游合同等证据材料。经查,当事人在未办理《旅游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招徕39名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给予罚款壹万元的行政处罚。②当事人司某某建立微信群“享受阳光户外旅游群”,组织67名旅游者参加“兴安水库一日游”,通过微信转账收取团费共计3685元。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给予罚款壹万壹仟元的行政处罚。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IC
巨大需求之下,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厂家正经历“爆单”。
“你要的话可以抓紧下单,昨天货期还能排到一月初,今天就要到一月中下旬。”12月7日,山东高芯生物传感器研究院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抗原检测试剂盒暂无现货,货期还在一直向后排。
“当前公司货期长主要受限于单量太大,公司日产量大概在62万人份,但订单量已经排到2000多万人份,且还在不断增加。”这位工作人员宣称,公司为博科新冠抗原检测产品的生产厂家,目前相关产品的出厂价格能够达到1.9元/人份,产品规格为20人份一盒。
随着订单大量涌入,目前抗原检测试剂盒生产厂家普遍产能较为紧张。不过,上市公司已经开启积极保供,通过积极招工、多班倒等多种方式保障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生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尽管抗原检测试剂盒的价格出现小幅上涨,但目前超过万人份的订单厂家报价不超过4元/人份。价格短时上调,主要在于消费者爆买之下产能不足及人力加班成本上涨。
“爆单”背后,保供也在加速。早在今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介绍,抗原检测重点生产企业周产能超过5亿人份。
12月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要采取切实措施保障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供应,已获准注册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注册证有效期在原有效期基础上延长6个月。9日,国家药监局审查批准佰奥达生、基蛋生物、泰普生物3个企业的3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39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
12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规范涉疫物资网络交易秩序的工作提示,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严格按照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要求,严格落实“八个责任”,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其中,严格落实涉疫物资保障供应责任。要积极响应网络零售需求变化,做好规划和预案,对涉疫物资日常采购、供应情况加大监测力度,适当增加库存储备,加强备货补货、仓储调度、物流配送,保障防疫用品、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确保供应不断不乱。不得任意取消订单、随意更换商品,保障配送不停不慢,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100万人次起发,厂家赶单保供
近日,贝壳财经记者以买家身份致电多家厂商了解到,连日来,抗原检测试剂盒的需求大幅增加,部分厂家订单开始排起了队。
万泰生物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销售抗原检测试剂盒需要具备三类医疗器械的6840资质,目前万泰只能以对公形式销售,不能对私人销售,起发量为5000人份,售价为5元/人份。如果需求量在10000人份以上,则可以降低到3.9元/人份,发货时间为三天,发货后次日即可到达北京。
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售后人员则称公司排单已排至一个月之后,且目前发货为100万人次起发。“批发需求如果是500盒的话,还是建议去药店速度更快。我们出不了,起发量就是100万人次”。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当前对外销售的厂家中,抗原检测试剂盒价格根据需要量大小浮动,量越大单人份价格相对越低。不过,报价相对较低的厂家货期较长,相比之下,报价较高发货周期也相对较短。
贝壳财经记者采访中,当前部分厂家正为政府保供。“根据目前接到的通知,公司抗原检测试剂盒由政府统一调配。”之江生物的客服人员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不过,12月1日,之江生物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称,公司产品目前主要销往专业机构或政府部门,针对国内居民需求,公司正在筹备线上对于C端的直接销售。
12月7日,广州正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一工作人员亦表示,其为万孚生物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生产厂家,公司产品目前主要优先用于保障政府机构、教育机构的疫情防控需求,因此现货不多。贝壳财经记者采访后,该位工作人员联系记者表示,10000人份以内的价格最低为3.95元/人份,量大可根据量申请更优惠的价格。第二天下午,销售便通知记者有一批现货可以发出,最低1000人份即50盒起发。
记者发现,目前在药店渠道购买新冠抗原检测产品大多价格4-6元/人份,但产品供应存在缺口。12月5日,北京通州一药店门口始终排着4-5人,主要是为了购买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而来。药店店员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店内有抗原检测试剂盒,但货量不多,仅剩100余盒。“若到晚间下班来购买,或许就买不到了”。
当天,贝壳财经记者在该家药店内购买到一盒奥泰生物生产的5人份规格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折合单人份为4.5元。
12月7日,贝壳财经记者再度来到该药店,工作人员表示,近两日均有抗原产品到货,到货量为100多盒,但两小时内就被买光了。附近另一家药店工作人员则称,当日一天有两批抗原检测试剂盒到货,量也不少,但是购买的人也比较多。
贝壳财经记者当天下午搜索美团及饿了么等外卖配送平台发现,基本已无现货配送,不过,药店显示抗原产品“快递发全国”。北京朝阳区一位居民对记者表示,当日上午还能通过外卖平台买到抗原检测产品,只是价格相对较高。
网购平台上,部分品牌旗舰店内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发货时间在2-7天不等。
12月9日,贝壳财经记者自北京朝阳区一家药店了解到,店内抗原检测试剂盒售价一直为5元/人份,并未涨价,店内新到的抗原检测产品数量有限,每人限购5份。
巨大需求“催高”价格
12月9日,贝壳财经记者浏览网购平台发现,多家店铺价格较低的抗原检测试剂盒均显示缺货。尽管部分综合排序较靠前的商家宣传图片上保留着低至单人2-3元的字样,但可以下单的产品中并无相关单价。其中,一家店铺单价最低的产品为100人份独立装抗原检测试剂盒,售价574元,折合5.74元/份。而在该网购平台上,这一单价已经相对较低,部分产品单人份价格已经近9元。
巨大需求之下已有卖家通过朋友圈、微信群发布广告,标榜现货销售抗原检测试剂盒。
12月7日,贝壳财经记者联系到一位自称有抗原团购渠道的销售人员,其表示,可以团购25人份一盒的艾科抗原检测试剂盒,价格为165元一盒,折合每人份为6.6元。“团购产品,一份就可以起发。”
这位销售人员朋友圈内于同日发布了“连花清瘟产品价格上涨至80元/盒,仅剩10盒”,“抗原售罄”“抗原小批量到货”等内容。
当日,一位销售多个厂家抗原检测试剂盒的人员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艾科同规格产品12月8日发货可以做到裸价(不含税、不含运费)3.2元/人份。“需要现货的话只能明天发货,奥德抗原裸价大概要2.8元/人次,(单人份)昨天可能还能到2.5、2.6,明天可能就得3元了。”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各个厂家之间的基础报价差异较大,最多可相差一倍。
对此,盈创医疗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有的企业生意好,报价也许会高一些。与此同时,产品自身的成本差异也会导致价格不同,包括企业对印刷的要求,或者试剂盒内条带的宽度等细节均会影响成品的成本。“有的条带是3厘米宽,有的是4厘米宽,两者在这项上的成本差异可能就达到30%。”
12月5日,亚辉龙在投资者关系记录中表示,抗原检测试剂盒一般由抗原、PVC胶板、鼻拭子、提取液、包材等组成。其中30%-40%的成本来自于原料,包括NC膜、抗原抗体和中间品等。未来三个月,受春节等因素影响,人力成本会逐渐上升。另一方面,随着抗原需求的爆发,上游原材料成本也会攀升。
盈创医疗的工作人员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公司目前既有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又有如PVC胶板、鼻拭子、提取管等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的配件售卖,但因自身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尚未在国内获批,所以其相关产品不能在国内售卖。近期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相关配件均有涨价,并不主要因为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而是因为近期的需求量太大。
在他看来,目前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的产能紧张情况,至少需要半个月能够缓解。
多位从业人员对贝壳财经记者提及,目前涨价最大原因还是需求。万泰生物的工作人员称,近期抗原确实有调价,主要是因为产能比较紧张。而销售万孚生物产品的一位从业人员也表示,近期厂家有上调价格,主要是因为需求增加,而且因为目前在加班加点生产,公司的人力成本也有所上涨。
降至几块钱的抗原:有公司称日产能3个月提升20倍
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供需关系与行业竞争情况。在此次需求爆发之前,其实抗原检测试剂盒曾经历了一波快速降价的过程。
盈创医疗的工作人员介绍,近两年,抗原检测试剂盒的价格已经出现了大幅下降。“最早抗原检测试剂盒主要销往海外,价格能够达到每人份20元以上,但是因为此前核酸检测是主流的防疫手段,再经过国家集采的调节和获批的厂家增多,所以价格逐渐被压下来了,近一段时间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正常的指导价大概每人份在3元以内。”
一年内,政府采购价格的快速下降或许能够印证相关产品的价格走向。2021年4月-5月,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开展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试剂联盟地区集团带量采购,抗原检测试剂报价要求小于等于30元/人份。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最终以16.8元/人份的价格中选。
今年5月2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降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价格的通知》,通知规定“新冠抗原检测”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政府指导价降至不高于每人份2元;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含采样器具)按照实际采购价格零差率销售;“价格项目+检测试剂”收费总额的封顶标准降至不高于每人份6元。
价格下调背后,是有资质厂家的不断扩容。12月9日,经国家药监局审查,批准佰奥达生物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泰普生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3个企业的3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39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
根据此前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的产能情况及供应情况,抗原检测试剂盒的产能相对较为充裕。在12月8日今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东方生物总经理方效良表示,公司最高产能达到1800万人份/天,公司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已有两年多的大规模生产经验,实际以销定产为主。
生产模式上,九安医疗除了自主生产,还选择与具有一定规模、具备生产能力以及相应资质的外协工厂合作。九安医疗在2022年半年报中提及,中国的疫情控制,中国的供应链资源对公司的产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2021年12月到2022年1月的美国新一次疫情高峰时期,因为美国本土制造提产速度不及预期,相当长时间内检测试剂呈短缺状态。九安医疗曾3个月内把日产能从最初的100万人份提升至1000万人份,随后又提升至2000万人份。
虽然诺唯赞未对外披露自身具体产能,但2021年,其对外提供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约 2760万人份。2022 年上半年度,其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对外提供约1.1亿人份。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表示,抗原检测试剂盒的产能会逐步攀升,全力以赴保证供应。其中,12月5日,亚辉龙披露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中提及,得益于储备场地投入使用,公司的产能会从400万人份逐步提高到750万人份。
12月6日,明德生物在互动易上回复多位投资者提问称,公司通过积极招工、多班倒等多种方式保障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生产。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产能更多受制于洁净厂房、招工等限制,公司经历过上半年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产能爬坡的历练,具备迅速调整产能的能力。公司上半年即与国药、上药、九州通等大型医疗器械流通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保障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的供应。
12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提到,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盒储备,按照服务人口总数的15%-20%动态储备中药、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抗原检测试剂。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丁爽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赵琳
月12日,钛白粉龙头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佰集团”)接连对外宣告四项投资计划,涉及锂电池项目。8月12日、13日,公司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封上涨停版。
截至8月13日收盘,龙佰集团报收36.42元/股,涨幅7.15%,总市值866.31亿元。
布局锂离子电池
龙佰集团的第一份投资计划有关其核心业务钛白粉。根据公司公告,为扩大龙佰集团氯化法钛白粉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其控股子公司河南佰利联新材料有限公司拟斥资7亿元,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扩能项目。
余下三份计划则涉及电池领域。龙佰集团全资子公司河南佰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拟投建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碳酸铁项目;全资孙公司河南龙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拟投建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两个项目的投资金额分别为10亿元、20亿元。
龙佰集团认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和瓶颈材料,磷酸铁锂具有其他正极材料所不具备的循环寿命和材料成本方面的潜在优势。
此外,在负极材料方面,龙佰集团全资子公司河南中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
龙佰集团称,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主材之一,是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石墨负极材料因其较低的成本和优异的综合性能,决定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占比逐年提升。
相比较早入局锂电池的玩家,龙佰的竞争力在哪?对此,龙佰集团董秘办工作人员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生产磷酸铁的部分原料是公司的副产品,因此在成本上有一定优势。此外,公司是大型化工企业,且一直在进行粉体材料的研究,所以规模化上也具备优势。”
“公司在锂电池正负极领域均有涉足,比其他企业的布局更为全面。”上述董秘办人士补充到。
业绩维持稳定
业绩方面,龙佰集团营利近年来保持稳定。2018年至2020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05.54亿元、114.20亿元、141.64亿元,同比增长1.94%、8.2%、24.03%;归母净利润则分别实现22.86亿元、25.94亿元、22.89亿元。
2021年一季度,龙佰集团营业收入达46.58亿元,同比增长25.80%;归母净利润净利润达10.64亿元,同比增长18.03%。
根据半年报预告,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将实现23.27亿元–29.74亿元,同比上涨80%–130%。
针对业绩提升原因,龙佰集团表示,报告期内其主营产品钛白粉市场处于强景气周期,销售价格同比增加较多,现有钛白粉产能利用率提升,促使净利润同比上涨明显。
需要指出的是,龙佰集团曾在8月10日发布公告称,根据钛白粉市场需求情况、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公司各型号钛白粉对下游各类客户上调200美元/吨。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钛白粉企业已有六次密集提价,累计每吨涨价约4000元。
上述证券部人士告诉记者,“钛白粉的周期性不是特别明显,即便市场出现波动,公司也能从原料端控制成本。氯化法钛白粉的主要原料依赖进口,而我们有自己的矿山,可以把国产钛矿转化成氯化钛渣,并直接运用到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当中。”
尚存资金压力
不断加码对外投资,也给龙佰集团带来不小压力。年报数据显示,自2011年到2021年一季度,龙佰集团投资性现金流均为负值。
此外,2017年到2020年,公司筹资性现金流分别为-2.65亿元、-21.57亿元、-4.49亿元、-9.84亿元。
图源:Wind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龙佰集团6月30日的公告,公司监事会主席冯军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36.205万股公司股份,截至目前尚未实施,仍持有公司股份144.82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0.06%。冯军根据自身资金需求情况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决定提前终止此次减持计划。
而公司副董事长谭瑞清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不超过5000万股公司股份,截至目前已减持1809.0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077%。
谭瑞清此次减持股份来源为2016年非公开发行已解除限售的股份,减持价格区间为33.32元/股至37.08元/股,套现6.03亿元到6.71亿元。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