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老板和我说:“老师我的员工真的让我很头痛。”
我就问他怎么了?
某餐饮老板:“好不容易有顾客来,结果却被员工恶劣的态度赶跑了……”
做咨询那么多年,很多做餐饮的老板和我反馈过类似的问题,每次我都会和他们好好讨论一翻,给他们分析问题根源,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记得有一次,我们到一家火锅店去做薪酬绩效变革,老板也和我反馈了这类的问题:“厨房天天对着前厅喊'能不能不要再出单了'。前厅也生气地驳回道'我也希望别出单了,忙死了、累死了……'”
老板继续反馈:“还有,我们的员工都非常讨厌下雨,因为一下雨生意就很好,当地人都喜欢下雨天来打火锅,顾客越多员工服务态度就越不好,投诉自然也就越多,我们现在在美团、大众点评网排名太差了,我甚至都想退出美团、大众点评平台,要不是我潜心研发10年的火锅底料深受顾客喜欢,估计早就倒闭了。”我在老板的脸上看到了“一愁莫展”这四个字!
“员工是在用固定工资吗?”
“是的,我也想改,但就是不知道怎么改,也怕一改员工就走……”
< class="pgc-img">>固定工资会养出一帮“懒人”
人性是懒惰的,如果企业是用固定工资,员工就会讨厌干活,多干不能多得,干的活越多错的也就可能越多,错了肯定会被处罚或批评,所以固定工资是养懒人。
以前,用处罚的方法就是打击人性的行为,员工自然不接受,自然对企业没有归属感,自然容易流失。还是那句话:没有利益的趋同,就很难有思维和行为的维一!
如果用固定工资,生意好时老板很开心,但是员工不开心!生意不好时,员工觉得很舒服,但是老板会很焦虑。
好的企业老板和员工的思维和想法应该是一样的,生意好时大家都很开心,生意不好时大家都会一起想办法,这样的企业才会有未来,才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顾客消费。
没有绩效管理,就谈不上管理
没有绩效管理,管理就不会懂得经营;
没有绩效管理,员工只管花钱不管赚钱;
没有绩效管理,3个人干1个人的活,还说忙不过来。
所以,要扭转这种局面,店长的薪酬应该如何设置?
薪酬必须要和企业的经营结果挂钩,这种薪酬不仅仅体现在营业额,还要包括利润额、人创绩效,员工流失率、客户满意度等等多个维度。
员工的收入必须有持续增长的空间,并且这种收入的增长必须来自他创造的结果。这样才能实现加薪不加成本。
要实现这种操作,对于餐饮店长来说,最好的薪酬方案就是KSF。
KSF是什么!
KSF又称“关键成功因子”是指决定岗位价值的最有代表性、影响力的关键性指标。在定义上其实与KPI基本一致。
1
管理层用KSF薪酬绩效模式
1、找出每一个管理者的薪酬绩效指标(这是由公司根据战略需求来设计的);
2、每一个指标找出利益分配点;
3、超过利益分配点即奖励,低于即少发,做到奖罚分明;
附图:楼面经理案例
< class="pgc-img">>2
普通员工用提成制(或提成+KSF)
1、用工资反推提成
很多企业现在给员工是固定工资,那么如何才能给员工从固定工资改为“固定工资+提成”呢?如服务员工资为3000元,改为提成制具体操作如下:
1)确认营业提成单位,如桌数;
2)从原来工资拿出20-50%工资出来,如原工资3000元,30%即900元;
3)找出指标个人历史月平均营业额数据:如300桌;
4)反推提成单价:900元÷ 300桌=3元/桌;
5)新工资结构=2100元+ 提成3元/桌
< class="pgc-img">>2、按营业额反推提成
1)确认按营业提成比例;
2)找出指标个人历史月平均数据:如18000元;
3)预估确认服务提成:如0.5%
4)测算提成额:18000* 0.5%=900元;
5)确认固定工资=原工资3000元-900=2100元;
6)新工资结构=2100元(固定)+0.5%(提成比例)
当然,提成比例越高,固定部分就会越低,最终多少合理,由各企业根据企业和员工都能接受又有激励为标准。
如何将激励系统做到更强大?
1、周期:从天到周、从月到季、从年到未来。
2、人员:从高层到基层,人人都有激励,个个要做价值。
3、模式:从文化驱动到利益驱动,从精神、荣誉到物质、福利。丰富而有效。
4、力度:必须要够够的。不怕过度激励,更怕有气无力。
5、创新:再好玩的游戏也要更新。
以年度为单位评价员工表现与激励看似很合理,可这都是事后诸葛,员工每天、每月的工作成果与及时激励远比年终评价更有意义。
年目标是天、周、月目标成果合计,目标周期越短,成果肯定越多。企业一方面要将激励长效化,一方面还要短期化,这才是长短兼顾、相得益彰。
><>多人去香港旅游,感觉不太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服务态度太差,会让人有一种看不起大陆人的感觉。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首先我也认为,香港的服务业,特别是餐馆和商店,服务态度确实不太好,这是事实。
服务态度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不是因为看不起大陆人呢?根据我的观察,不排除这个原因。
不过地域歧视这种现象,每个地方都有,香港有,我们内地也有。北京上海也有一部分当地人,对外来人口有偏见。
除了这一点,香港餐馆的服务态度不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的节奏太快了。
香港的茶餐厅,平均价格在四十块左右。其实比内地高不了多少,一个套餐,有菜有肉,而且肉还比较多,再加上一大杯奶茶,同样的套餐,在上海至少也需要三十块。
香港餐厅的价格,也就比上海贵50%左右,而在香港经营一家餐厅的成本,是要远远高于上海的。
首先,香港的人工成本很高,一个洗碗工,月薪就要15000到18000。
上海一个餐厅的服务员工资有多少,也就5000块左右。也就是说,香港餐厅工作人员的工资是上海的三倍。
店面租金就更不用说了,大概也是上海的三倍。
不管是人工成本还是店面成本,香港餐厅都是上海的三倍左右。
< class="pgc-img">>而香港餐厅的价格只比上海贵50%,不到一倍。麦当劳和肯德基的价格,和内地基本一样。香港餐厅是怎么做到的?不亏本吗?
根据我的观察,香港餐厅这么高的成本,能保持这样的价格,依靠的是超高的翻台率。
同样一张桌子,香港餐厅一天接待的顾客数量可能是上海的四到五倍。
这就导致香港餐厅吃饭也特别快,用超高的翻台率,来抵消高昂的人工和店面租金。
但是快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着急,就是缺少耐心。
特别是我们内地去的游客,对香港茶餐厅不熟悉,点菜会比较慢。一旦点餐慢了,很多餐厅的服务人员都会显露出不耐烦的脸色,感觉耽误他们时间了。
香港茶餐厅的菜单,看上去和复杂,菜品很多。
但是香港的餐厅,一般都分早中晚,不同的时段供应的套餐是不一样的。具体到每一餐,其实很简单,就那几个套餐而已。
熟悉了以后,点餐就快多了。拿菜单大致看一眼,对服务员说,A餐冻奶茶,或者B餐柠檬茶,点餐也就是十几秒的时间。
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看到过餐厅服务员不耐烦的表情了。
>饮行业如今几乎完全被归类为“服务行业”,
因此,一家餐馆生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
许多餐馆也秉持顾客永远是对的的原则,对客人百依百顺。
然而,澳洲一家餐馆却反其道而行之,
服务生不仅常常摆臭脸、对客人大小声,甚至还爱比中指。
而奇怪的是,这家餐馆的生意居然红红火火…
图源:Yahoo中文
据悉,澳洲有一家餐馆极具特色,(澳洲第一大网红抖音账号“微悉尼”,带你看遍澳洲生活那些有趣的事儿!留学旅游移民必备!请在抖音号搜索“微悉尼” ,我们在这等着你!)
服务生经常对客人没好气,脸色还常常挂于面上,
然而,这家餐馆却大受欢迎,
不仅座无虚席,甚至还前进英国、荷兰开分店。
据悉,当你来到澳洲的凯伦餐馆(Karen's Diner)时,
可能会看到服务生在划手机摸鱼,
就算客人进门也只是臭着脸将菜单摔在桌上,毫无服务态度可言。
图源:Yahoo News
但奇怪的是,这样的服务态度不但没有让这家餐馆湮没于市场,
反而,让这家餐厅几乎在一夜之间爆红。
许多客人争相前来,只为了被服务生刻意恶劣对待。
现在不仅是澳洲,
凯伦餐馆甚至还前进新西兰、荷兰和英国开设分店。
据悉,餐厅老板最初从Karen一词中获得灵感,
据《BBC》给出的定义,
Karen已成为某些中产阶级的特权白人妇女的代名词,
举例来说,她们频繁客诉、行为带有种族歧视等等。
而Karen一词在近段时间用法逐渐广义起来,
人们也会用“Karen”形容有相同行为的男性,
过去就有人用这一词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凯伦餐厅的总经理兰斯利(Mitch Ransley)指出,
他们就以Karen为卖点来招揽客人。
他本来不确定这个概念会不会成功,
没想到却意外爆红。
老板表示,有些客人喜欢被服务生咒骂,
也同样喜欢和服务生互呛。
兰斯利也补充道,许多悉尼的餐厅都有服装规定,客人必须举止得体。
但人们来到这里却可以做自己,
感到很新鲜。
图源:Yahoo News
然而,互呛归互呛,
作为一种经营手段,该餐馆也有着自己的底线。
就算这间餐馆的服务生能以恶劣的态度待客,
仍必须遵守一些基本规定,
例如不得嘲笑残疾人士、发表种族主义或性别歧视等言论。
否则,将违背了这家餐馆开设的初衷。
图源:Yahoo News
如果老编开设这样一家餐馆,骂人归骂人,(澳洲第一大网红抖音账号“微悉尼”,带你看遍澳洲生活那些有趣的事儿!留学旅游移民必备!请在抖音号搜索“微悉尼” ,我们在这等着你!)
但服务生一定要选长得帅的男生和长得美的女生,
在愉悦中挨骂才是此类经营模式的秘诀。
所以,小伙伴们,
你们有没有兴趣去体验一家这家餐馆的服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