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门店管理和发展,一切是用数据说话的。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餐厅确实需要一个数据的支撑,才得以找到一个平衡点。
在终端门店管理中,业绩管理工作占所有日常管理工作的百分百,换言之,我们的日常工作,都是为了终端门店有个良好的业绩。在门店管理中,学会业绩的诊断有利于餐厅管理者(老板、区域经理、店总、主管)及时发现终端门店的问题。
那么,以下这四大数据即能看透你家餐厅是否处在一个健康的状态:
客流量
所谓的客流量指的是以门店地址为基准,在一定的的时间内经过店铺的人数(此人数属于目标顾客群体)。
【注意】客流量≠人流量,人流量指的是包含那些不属于我们目标消费的顾客。
【影响因素】天气、位置、营销、活动等
提升方法
☆ 根据日常销售收据做一个透视表,直接确定出销售业绩的高峰期和低迷期,并且找出为何会出现高峰和低迷。最后根据这个趋势,做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的营销策略。
☆ 店铺每一季的时候都要做出活动主题,并且在门口显眼的位置(橱窗、收银台等)进行宣传,例如今年9月的中秋节,就可以利用节日进行活动的宣传,以增加我们的客流量。
☆ 采用异业联盟的方式吸引客人,从而提升客流量。所谓的异业联盟就是指利用产品的搭配组合进行捆绑宣传,例如餐厅与KTV合作,去KTV可以赠送餐厅的代金券,去餐厅用餐的顾客,可以获得KTV的这种就是属于商家联盟模式。
进店率
所谓进店量指进入店铺的总人数,进店率=进店人数/客流量×100%,进店率可以直接反应出店铺氛围营造的好坏,如果营造得好,那进店率就会比较高,如果营造得一般,进店率就会比较低。由于市场的分布特点和用餐习惯,顾客群体已经被各种业态和层次分流,一定程度被限定已被限定,因此现在市场上很多中低端的进店率普遍都会比较高,而中高端餐厅的进店率普遍偏低。
【影响因素】品牌的影响力、门店形象、门店氛围、橱窗及黄金陈列区
提升方法
☆ 调整门店背景音乐,不同的时间段选择播放不同的音乐,特别强调在淡场的时候更需要做的就是音乐的把控,这个是很多老板和店长所没注意到的。
☆ 门店的色调控制,这个方面主要是通过陈列进行调整,在做陈列的时候,要有主题性以及主色调。
☆ 人员状态的调整,在淡场进店率特别低的时候,老板和店长不妨组织一下店铺人员进行团体操学习,或者让门店员工在门口站位,进行口头宣传。
体验率
顾名思义,体验率就是顾客在门店用餐时,体验新菜品的概率,体验率=体验人数/进店总人数。
【影响因素】销售技巧、陈列、服务、员工对产品熟悉程度、营销方案等
提升方法
☆ 结合本区域的销售情况,将适合当地顾客的喜好(口味、摆盘等)进行重点宣传,以增强顾客的兴趣。
☆ 通过增强员工的销售技巧,在门店有营销活动的时候,都做一条简短并且有效的销售术语,让员工通过这一句话提升客人的点菜欲望
☆ 不断地告诉员工必须加强顾客的点菜率,因为点菜率决定着回头率,让销售人员积极热情地引导和鼓励顾客用餐。
☆ 加强新员工培训,每一周店长必须给予员工进行简短培训,每个月区域经理都要对自己区域的店长进行培训,每个季度老板要对整个销售系统做一次全面的培训
☆ 提升整个销售团队的合作性,在餐厅里面采用团队式作战,两人一小组,当甲做销售的时候乙必须在旁边协助,当乙做销售的时候甲必须在旁边协助,并且建立每天团队PK制度,团队业绩倒数第一的给予一个的罚款
☆ 公司下发的营销活动,店长必须组织店内员工进行学习,并且要保证每个人都能够百分之百地清楚整个营销活动。在销售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利用营销活动提高顾客的体验率
回头率
所谓的回头率是指顾客再次进店消费的比例,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直观反应出店铺业绩的构成占比,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提倡VIP,如果一家门店注重发展VIP,那回头率普遍会偏高。
【影响因素】员工的餐中服务、菜品味道、门店位置等
提升方法
☆在节假日、营销日之时,要给自己的VIP发送活动信息和祝福语。
☆ 定期举办会员活动日,或者顾客凭借一个月用餐十次的小票,可以享受店铺活动折上折,举办跟老顾客有关的系列活动,以吸引顾客再次消费。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听餐饮店老板抱怨,说现在顾客太挑剔了,菜单翻来翻去也点不了几个菜,没办法,只能不断加新菜品,搞的很累。其实,他们错误理解了消费者的意思,消费者并不是因为菜太少而不选择,往往是因为菜太多,造成了选择困难。
在这个体验消费的时代里,消费者要的是随意、方便、有趣、新奇,你让他捧着厚厚的菜谱进行选择,他的体验一定不好,而且,从心理学角度讲,选择越多,意味着选择风险越大、做出选择的难度也就越大,吃个饭,谁愿意做困难的事呢?这也是现在单品餐饮店崛起的关键——我们的镇店之宝摆在这,你只要吃就是了,就这么简单,不必费劲选择,如果喜欢其他的,再加些别的就行了,核心定下来了其它都容易决定。
< class="pgc-img">>即使是单品餐厅,也需要丰富产品线,符合顾客的多元化选择及口味换新,同时可以提高客单价,更何况还有很多以菜系分类的综合餐厅。这时候,如何设计菜单,也就是菜品设计,或者说产品设计,产品线组合,就显得非常关键,我估算过,几乎可以直接影响20%左右的营业流水。下面就介绍几点菜单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1、餐品设计符合定位
这条说的是菜单的设计问题,菜单的设计风格要与目标顾客的审美相符,比如,90后对色彩艳丽、卡哇伊的二次元更感兴趣;而80后目标顾客就会喜欢大气、时尚的风格;70后则喜欢华丽、简洁的风格。菜品的名字要容易读、容易记、有趣,但切忌哗众取宠,太过怪异或名不副实。
< class="pgc-img">>建议请专业设计师设计一下菜单,不仅要美观,还要符合餐厅的整体调性。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香格里拉吃饭,拿上来一张烧烤店用的菜单单页,是不是你会觉得很别扭?一样的,在街边店端上来一份香格里拉酒店的菜单,你一定也会坐立不安,觉得这会不会被宰?所以说,什么身份就穿什么用什么,这很重要。
2、条理要分明
我们看书报杂志的时候喜欢先看目录,而后看大标题,在看内容,这是阅读的习惯,点餐也是这样,尤其是菜色较多的餐厅,菜单需要有一个“目录”这里说的目录不是说烤鸡见105页这样的,而是一个视觉引导,符合逻辑与阅读习惯的顺序,因为大部分消费者捧起菜单都是没什么目标的,也缺少一个参考依据的,这时就产生选择困难了。
< class="pgc-img">>打消顾客这种困扰的方法是,按照荤素、苦辣酸甜、品类、适合人群等维度进行分类引导,具体的分类要根据餐厅特点而定。这样顾客就很容易按照习惯的逻辑找到自己喜欢的菜,而不是大海捞针四处乱翻。我们等于帮助消费者理清了思路,打消了获取信息的障碍,顾客选择轻松、准确,体验自然好,回头率自然高,同时也提高了点餐速度,餐厅的翻台率也会因此上升。
3、控制餐品总数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餐品太多,对外部而言,消费者选择困难,可能放弃选择或错误选择,造成这样的情况,再次回头的几率就很小。对内而言,增加了经营成本,原材料储备多、浪费多、人力多,而且品质难以统一把控。这不就是费力不讨好吗?如果赶在中午,顾客选的着急,老板更着急,因为翻台率因此大大降低了,后厨的制作效率也低。
< class="pgc-img">>因此,除个别情况,单品或小型餐厅主菜控制在8个以内,一般菜系餐厅餐品控制在20——30个,但这是精选,而非精简,这么做只是我们站在专业的角度,替消费者做出了选择而已。
4、末位淘汰
上面说了,要控制菜品的数量,但是却不能没有新品,否则回头客慢慢会减少。增加新品的同时,也是一个提升竞争力的过程,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末位淘汰了,也就是把点单率低的菜品淘汰掉,但是还有一些其他情况,大家要先清楚菜品在经营中的属性。
< class="pgc-img">>餐厅的菜品一共可以分为四类:利润高,销量好;利润低,销量好;利润高,销量差;利润低,销量差。这时候我们就知道,要淘汰掉利润低,销量差的菜品,其次是淘汰利润高,销量差的菜品,这个不绝对,如果这个领域的是招牌菜,特色菜,那就不能撤,如果这个浪费很多成本,那就要考虑撤,总之,综合判断这个领域的菜品。然后增加利润高,销量好的菜品来赚钱,也增加利润低,销量好的菜品,目的是赚人气,带动其它菜品销售。如此一来,等于你的餐品在逐步升级,同时又新品不断。
作者简介:美国Tutti Frutti餐饮连锁中国区CEO、清华大学EMBA总裁班特聘讲师。连续创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