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滴,约男票也一样!要早早做好计划(ps:因为之前的多次旅行都是男票策划的,为减轻他的公务员上岸考试,这次我自告奋勇啦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二、Day 1: 电影+海鲜自助餐
厚街万达广场巨幕厅3D侏罗纪世界2,仍然是侏罗纪1穿10cm高跟鞋跑赢恐龙的女猪脚
下午看完电影逛了逛万达广场之后,就到附近的德雷克海鲜自助餐吃晚饭!之所以选择德雷克,一是因为很近,走路都可以,二是听说刚开张时口碑不错。之前美团上考虑了嘉华大酒店威尼斯西餐厅的和富盈大酒店的海鲜自助餐,因为距离我选择错了,德雷克海鲜种类不多,我们认为好吃的只有盐烤大虾和生蚝,其他的跟普通自助餐差不多,但是价格却是159/人!贵!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只顾着吃都没怎么拍照了。蟹腿一点都不好吃啊不好吃
< class="pgc-img">>又瘦又柴,没有回头客
三、Day 2: 下坝坊+新光明市场
下坝坊在万江与南城的交界,附近有很多可游玩的地方,比如华南mall的欢乐天地(但是晚上七点就停止入场了)、东莞可园(东莞的苏式园林)、东莞人民公园等。附近还有很多广场可逛,开车都是十分钟左右。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张照片有点像德国的莱茵河畔,我聪哥还嘲笑了我的低智商
< class="pgc-img">>我们是早上睡到自然醒,打算去吃brunch的,厚街康乐南风情街有个伯顿西餐厅,美团有99双人餐吃牛排不错的
< class="pgc-img">>但是恰逢端午佳节,睡醒就忍不住吃了个聪少妈妈包的粽子,于是我们是从下午两点多开始出发,自驾40分钟左右抵达下坝坊。
来到下坝坊第一感觉就是复古有情调,来来往往很多奇装异服的cosplay,和手握各种长枪短炮的摄影师。更吸引我们的却是沿河岸的小吃摊,还有什么能比吃吃吃更能俘虏吃货呢?
< class="pgc-img">>秘制鸭翅鸭脚,味道酸酸辣辣的秘制卤水味,五颗星(3元/只)
咖喱鱼蛋15元/份,量挺足
< class="pgc-img">>抖音上很火的冒烟冰激凌,我聪哥聪明地知道是用液氮制作。10元一份,四个抹茶口味的冰淇淋,三个爆米花似的面团。除了刚吃的时候炫酷拍视频,其实真不好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吃吃吃,吃了卤水鸭翅鸭脚,柠檬茶,水晶风爪,茉莉花茶,提拉米苏
< class="pgc-img">>下坝坊一路走来其实很短,你不驻足欣赏估计十五分钟就走完,一路都是酒吧,估计到了晚上会很热闹。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夜市:新光明市场
从下坝坊过去开车十五分钟左右,食街在市场里面,我俩一进去就欣喜若狂,看到吃的就两眼发光!海鲜!海鲜!海鲜!芝士!奶酪!章鱼大丸子!肉肉!应有尽有!而且价格合理:生蚝30元半打买大送小,椒盐赖尿虾30元一例,强烈推荐奶酪吐司,超级香10元一份好贵噢。柠檬茶也很好喝,丸子真的有.......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愉快的端午假期,有你真好!
< class="pgc-img">>有吃真好
>安伯顿西餐厅。你敢相信吗?
原价300多,现在抖音下单只要188就能团到双人套餐。饮品跟汤品是五选二,意面跟沙律是三选一,牛扒是三选二,然后小吃是二选一,芝士岩烧澳洲板腱的牛扒,光是看着就流口水。
汤品或饮品你能想到的这里都有,怪不得那么多人喜欢来。品质一如既往的出色,味道也特别赞。懂生活选伯顿,不仅没有停车忧虑,菜品超过20分钟内没上完送全额券,喜欢的宝子们赶紧点击左角盘.伯顿西餐厅,你敢相信吗?现在抖音下单只要188就能团到双人套餐。饮品跟汤品是五选二,意面跟沙律是三选一,牛扒是三选二,然后小吃是二选一,芝士岩烧澳洲板腱的牛扒,光是看着就流口水,牛扒,汤品或饮品你能想到的这里都有,不愧是开了多年的老品牌,品质一如既往的出色,味道也特别赞!懂生活选伯顿,不仅没有停车忧虑,菜品超过20分钟内没上完送全额券,喜欢的宝子们赶紧点击左角盘吧!
990年孙勇智在他新开的酒店前踌躇满志
食之篇
按照新生词“地域拖油瓶”的概念,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半辈子的孙勇智“拖”了兰州人的后腿。1978年,他跟随父母在山西生活了16年后重返兰州时,一下火车,对满街的牛羊肉味道,竟有些不习惯。
2018年6月的一天,事隔40年后,外貌儒雅的孙勇智仍旧清晰地记得那种扑面而来的味道,只是当时他不知道,自己会一头扎入餐饮行业,而且一干就是30年。
西固开了第一家时髦餐馆
80年代,国企开始改制,曾经光环十足的国企职工的身份变得黯淡,孙勇智是最先下海的一拨人。1989年,他开始在西固选址,准备开餐馆,进入这行的原因也简单——与其长年在外面吃饭,不如自已开个饭馆。
1990年7月2日,他在西固最大的国营餐馆同华楼的对面开了一家餐厅,宝号就叫做豪门大酒家,特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因为当时,能经常在外吃饭的人,都倍儿有面子。
餐厅装修超前,用了当时最时髦的蓝宝石门头;厨师也是从四川饮食公司请来的,连面点师每月的工资都在2000多元;菜式是最流行的川菜,主打菜就是水煮肉片、干煸对虾、宫保鸡丁、酸菜鱼、川北凉粉、龙抄手之类。用今天的眼光看,这都是川菜中最普通不过的菜式,但在当时,生意却好得出奇。经过饥饿年代的人们,在物质丰富起来之后,对吃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食客们往往堂食一份,打包一份。
“因为当时选址没注意,意外地选在了同华楼的对面,对方还误以为是故意打擂,当时同华楼的女经理还面对面地讽刺我,说个体户的餐厅,就像兔子的尾巴长久不了。”28年后的孙勇智回忆说。
好景的确不长,红火了一年后,因为合作方面问题,餐厅陷入诉讼,被迫封门。不服输的孙勇智又在七里河区文化宫门前开了一家银都酒楼,两年后官司打赢,他又杀回西固。这一次鸟枪换炮,一口气租了5层楼,准备大干一场,从婚庆大厅到包厢,从卡拉OK到火锅,应有尽有。这回有了和同华楼较劲的感觉了,兔子的尾巴又长出来了。
好运气来了,似乎挡都挡不住,两年之后,兰州市出台政策,为盘活国企,政府做工作,让他买下所租的五层楼。2002年,他买下了那五层楼,一只脚在餐饮行业,一只脚跨入了地产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兰州餐饮业风起云涌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后,社会蓬勃向上,孙勇智和他的企业也如鱼得水。他先是在城关区农民巷开了春天酒楼。2007年至2015年是火锅在兰州最辉煌的时期,孙勇智5000平方米的春天海底捞火锅,日收入达到13万元。2018年7月,孙勇智在伏龙坪后街又开出了新春天山庄,向着更高的方向行进。
其实,孙勇智的经历只是兰州餐饮这片红海中的一朵浪花,它却真实折射出40年来兰州餐饮业的变化。
虽说兰州牛肉面名声大燥,但兰州餐饮业并不丰富,多以小吃为主,在1978年以前,只有国营的饮食公司独挡一面,垄断市场,随着政策的开放,私营企业逐步登上餐饮舞台,从1978年到1985年,一批国营餐厅被市场淘汰。到九十年代,大约有五分之三的国营餐饮企业退出市场,在大家的记忆中,南关十字的上海糕团店、盘旋路兰州饭店的对外餐厅都纷纷易帜。
正应了那句老话,你方唱罢我登场。一股南来之风,吹向了兰州。粤菜——这个以选材考究、烹饪精细的生猛菜系,登陆兰州这个远离海洋的内陆城市。
1990年,兰州第一家粤菜馆开张,云峰酒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兰州最高档次饮食的代名词。当时他们天天在中川机场等候,从广州空运而来的基围虾、澳龙、象拔蚌等生猛海鲜,甚至空心菜、芥菜等南方蔬菜。之后,又有凯撒龙、敦煌楼、潮州大酒店等高档粤菜餐馆陆续开业,这批粤菜馆不仅提升了兰州餐饮业的品质,也为兰州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餐饮从业人士。当年这些店里的服务员,后来都成了各大餐厅的骨干。
短短几年内,精致清淡的淮扬菜、浓油赤酱的上海菜、热烈如火的湘菜也进入了兰州市场,当时集中在秦安路上,有绿杨村、上海滩等字号,为粗旷的西北带来了一缕小清新。
新世纪后的多元化发展
进入2000年后,兰州的餐饮业更是进入多元化阶段,除中餐的八大菜系外,日餐、韩餐、西餐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西口的回转寿司、飞天大酒店的韩式烤肉、盘旋路一角的伯顿西餐厅曾经都给兰州人带来了新体验,每一个餐馆,每一道菜式,都包含着喜乐哀愁的回忆。
而商圈的兴起,也带来了年轻人喜欢的时尚化、主题化餐厅。随着年轻群体渐成消费新主力,极具个性化、体验化、多样化、时尚感的休闲餐饮不断出现。
互联网时代,餐饮行业也是最先试水“互联网+”线上线下营销模式,从团购到外卖,半成品、准成品、食材采购、系统管理等,全面渗透和深度扩展。
来自工商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兰州市共有25777家餐饮企业,其中个体企业25274家,公司2503家。在兰州这个开放的城市中,兰州餐饮精彩纷呈。
2018年5月,一组来自中国烹饪协会的数据显示,全国餐饮市场规模从1978年的54.8亿元升至2017年的39644亿元,餐饮收入总规模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8%,餐饮市场对整个消费市场增长贡献率达到11.3%。
1978年,全国餐饮业营业网点不足12万个,至2017年,全国餐饮企业已达465.4万个,经营网点数量超过800万的规模,40年间增长约39倍。人均餐饮消费,从1978年的不足6元到2017年的2852元,增长约500倍。
40年来,我们吃过很多东西,有好吃的,有不好吃的,有的印象深刻,有的如过眼烟云。当一种特殊的,与某段往事或某种情感有关联的食物出现时,回忆随即喷发。即使久远的往事了无陈迹,唯独气味和滋味却更具有生命力,在每个兰州人心中,一定会有承载记忆的那间餐馆,那道菜。兰州晚报记者周晓菲/文图片由孙勇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