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餐饮界北京报道,互联网餐饮品牌“西少爷肉夹馍”宣布完成115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弘毅投资领投、今日资本跟投。据透露,这是2016年度国内餐饮业单笔融资的最高额。而遇见小面,亦在16年年底宣布获得2500万元新一轮融资。
餐饮业在资本寒冬下竟如此火热,这让许许多多投资者直呼看不懂。
(快渔慢渔众筹餐厅实景图)
而快渔慢渔CEO付向斌在快渔慢渔2017战略会上,给出了答案:
“经济下行期,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全民都在缩紧口袋,消费异常谨慎的时候。一日三餐的固定消费就成为了最为稳健的消费市场。
以快渔慢渔的唐沣店为例,在大多数公司还在考虑如何把产品卖出去的时候。我们却一直在考虑如何用互联网工具将生产出餐效率最大化、消费者点餐效率最大化、餐厅坪效最大化。就是因为餐饮是最为稳健的消费,一直处于卖方市场,只要在饭口出品标准(好吃)的产品,能做出多少份,就能卖出多少份。
所以,投资餐饮业,尤其是投资小吃快餐品类,可以说是最为稳定,并收益相当高的投资。”
(天天爆满排队的快渔慢渔餐厅)
而对于陕西小吃的发展,尤其是在快渔慢渔果蔬凉皮引爆高新区,创造日日排队的盛景后,快渔慢渔CEO付向斌提出了快渔慢渔2017年的目标:
“快渔慢渔-果蔬凉皮,作为陕西小吃的高端品牌,以陕西小吃最高颜值的果蔬凉皮为主打产品,配合关中土猪肉夹馍、鲜榨果汁等配套产品,顺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一切产品均采用天然食材制作。例如金玉满堂凉皮,就是用南瓜榨汁,取代传统纯净水制作。而面粉更是采用比传统面粉贵几倍的——天然零添加的一加一面粉。我们就是要让消费者看到健康、吃到健康,快渔慢渔,就是为健康而来!
(陕西小吃颜值最高的果蔬凉皮——金玉满堂)
(菠菜榨汁制作的绿野鲜椒凉皮——让凉皮变成艺术品)
而为了让全世界都能认知到快渔慢渔的‘为健康而来’理念,我们将启动快渔慢渔A轮融资计划,计划融资3000万元,将成功的门店模型、产品、理念在西安快速复制,全城开设50家众筹直营门店,让全西安人都能吃上好看、好吃、健康的果蔬凉皮!”
(高颜值与健康理念,结合趣味休闲的餐厅环境,深受白领群体的喜爱)
而对于融资3000万的目标,快渔慢渔CEO付向斌显的极为乐观,向参会者不仅讲述了关于融资的具体方案,还分享了关于众筹商业模式的核心:
“筹人、筹智、筹资本,快渔慢渔融资将坚持众筹路线。现在已有几家风险投资机构联系我们,希望能够投资快渔慢渔,其中也不乏知名投资机构。而快渔慢渔的理念是“授人以渔”,我们不仅要让大型投资机构参与,更要让有兴趣投资的普通人参与。因为普通的大众比专业投资机构更难找到好的投资项目,而快渔慢渔希望打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让普通大众也可以参与快渔慢渔的A轮融资。”
(快渔慢渔CEO付向斌宣布A轮3000万融资合伙人招募计划)
最后,快渔慢渔CEO付向斌向在场媒体郑重承诺,快渔慢渔果蔬凉皮坚持天然食材的健康饮食理念,以开放的姿态,愿将快渔慢渔的新餐饮模式与经验共享给社会。快渔慢渔欢迎媒体、餐饮业同志、政府部门参与交流探讨,为创造陕西小吃、陕西饮食文化走向世界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快渔慢渔作为陕西餐饮企业,能够在现阶段的经济环境下取得成功,无疑为一路一带起点的陕西餐饮业带来了一缕春风。顺应消费升级,借助美食文化走向世界,我们应为快渔慢渔的发展鼓掌、叫好。希望越来越多的陕西餐饮企业能够像快渔慢渔一样走出陕西,走向世界!
快渔慢渔唐沣店地址,欢迎参观点评
编辑:实习生雷苗苗
华网上海9月15日电(严曦梦 佘灵)穿梭在琳琅满目的小店寻觅美食,伴着习习晚风欣赏音乐喷泉水幕秀,“打卡”人气民宿享受一夜好眠……有着百年历史的沪上最后一个渔村——金山区山阳镇金山嘴渔村里,遍地洋溢着与“大龄”标签不符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金山嘴渔村持续加大特色民宿、特色商铺的开发力度,收房租、开店铺、办民宿……游客越来越多,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有滋味。
“渔”味无穷 村民腰包渐鼓
来渔村,品“渔”味。周末约上三两好友作伴,漫步在渔村老街欣赏美景,细品渔村老街美食是许多游客的不二选择,过去零星的海鲜饭店如今连成了片,大大小小的商铺从30多家增至100多家。
村民沈桂蓉与丈夫开的小吃铺就是游客常光顾的小店之一,夫妻俩一个卖海棠糕,一个卖海鲜油墩子,十几年间几乎没涨过价。随着游客增多,如今沈阿姨有了些甜蜜的“烦恼”。“以前每天只能卖出几十只海棠糕,一般下午4点就收摊了,今年晚上九点后还常有游客排队。”沈桂蓉说,遇上“大单”时,她只好关上店门在里边做。“来来往往游客多,如果开门做生意,客人的货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补足……”
村民沈桂蓉正在制作海棠糕 新华网佘灵 摄
渔村的繁荣也吸引来越来越多的投资,加快了村民致富的步伐。山阳镇渔业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彬彬介绍,金山嘴渔村所在的渔业村有450多户居民,随着渔村不断开发建设,目前有25%的村民家庭整栋房屋出租给商户,村民有了房租收入,生活更加舒坦了。
40年老宅变身“网红”民宿
通透的玻璃落地窗、简约的日式庭院、优雅的木质秋千……在渔业村北部的新江村,一幢三层的时尚民宿成了最新“网红”拍照地。70岁的张粉华老人没有想到住了40年的老房子在“90后”的孙子邱喆尔手里,摇身一变成了舒服漂亮的民宿。
经过改造装修,老宅焕然一新。新华网 发
2018年,邱喆尔退伍回到家乡,发现不少邻居的老宅都改装了成特色民宿,既能收租看着也养眼。于是,在和家人商议后,邱喆尔聘请专业的设计团队对自家房子装修升级,并在房间安装地暖,配置智能马桶等。
图为老宅照片。新华网严曦梦 摄
“现在条件好了,我想着借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哪怕不做民宿,也要让自家人住得舒服点。”邱喆尔说。
说起村里的变化,张粉华如数家珍:夜晚村里亮起来了,过去的泥巴路变成了宽敞的公路,家门口的沼泽地被政府改造成了小花园……“现在房子车子都有了,住得也舒坦,有时候招待客人来消遣时光,我们这日子也真是‘奔到了小康’。”张粉华笑着说。
邱喆尔和奶奶张粉华在焕然一新的老宅前合影。新华网严曦梦 摄
渔舟唱“晚” 这里越夜越美丽
渔村的变化还体现在村民的夜生活上。过去夜幕降临,村民们都早早回到家中休息,如今到了晚上八九点,整个渔村还是人头攒动。今年5月,金山嘴渔村景区还新增了“水幕灯光秀”,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村心湖边的音乐喷泉腾空而起,吸引大批村民、游客驻足观赏,渔村的夜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了。
图为金山嘴渔村景区“水幕灯光秀”。图片来源: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
村民张亚妹的家就在村心湖边,出租后被改造成了一家民宿,二楼临近湖畔的露台成了观赏喷泉的绝佳位置,周末订房总是爆满。“这几年我们渔村发展特别快,老百姓的生活也是水涨船高。儿子在城区买了房,我们老两口住在景区里,你说咱这日子甜不甜?”张亚妹乐呵呵地说。
“以前提到金山更多的是‘化’,即化工的化,那么经过这些年的转型发展,金山已经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理想地,转变为另外一‘画’,也就是画卷的画。”金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健表示,未来将瞄准精品化、特色化,进一步提升民宿、餐饮、休闲娱乐品质,彰显海渔文化特质,打造一个精致浪漫并富有人文底蕴的休闲渔村,让绿水青山真正地成就“金山”。
赶海好去处,风情北港岛。”前来海南北港村赶海的北京游客衡巍在朋友圈连发四个好——好看、好玩、好吃、好文明,表达自己的亲身感受。
衡巍夸赞的北港村,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距海口市中心18公里,是一个坐落于北港岛上的传统小渔村。这里四面环海,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生物多样性丰富,连片的红树林和宽阔的港湾滩涂水域,让它赢得了“海口市最大的绿肺天然公园”的赞誉。2021年,海文大桥北港岛互通工程通车后,北港村依托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渔村文化,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吸引了大量游客。
北港村驻村第一书记凌云介绍,村子通过举办“魅力赶海节”等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今年“五一”期间,上岛游客5000余人次。同时,该村通过完善旅游化改造建成遗珠广场等休闲场所,围绕“港人护鲸”故事,在全省首创和美乡村IP形象“鲸北北”;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打造“吃、住、娱”一体综合平台,带动村民开设民宿、餐饮店、超市、摊位,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增长,旅游旺季民宿入住率达90%以上,当地农户小摊一天的收入额近3000元。
布线、穿封、打结……在渔文化室,年近七旬的渔网手艺人陈美兰正在指导几位广东游客手工编织网兜。她从7岁开始学习织网,已从事渔业60余年,不仅会编织千秋网、张网,还会捕鱼赶海。今年4月5日,渔文化室开展体验活动,海南智渔可持续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入驻,邀请3位织网阿姨和1位木工师傅展示手工作品并尝试为游客提供手工体验活动,受到游客欢迎。
正是看中了北港村的原生态渔岛风情,从山西前来旅游的裴文投资建起了顺苍民宿。顺苍民宿依海而建,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有客房11间。记者看到,在民宿一楼过道,整齐摆放着鱼竿、炊具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垂钓、烧烤等休闲服务。“平时房价200多元一间,旺季会略有浮动。”裴文说。
“黑领椋鸟,又叫花八哥,这种冬候鸟被纳入了海南省级保护物种。”在观鸟道上,一名抱着“长枪短炮”前来拍摄海鸟的游客,向记者分享了刚刚拍摄的作品。毗邻东寨港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北港岛,拥有茂盛的海岸植被和稀有的红树林景观资源,成为鸟类的栖息地与觅食地。2023年秋冬起,海南智渔可持续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北港村党支部志愿服务队及村青年服务队,在北港岛开展多次鸟类资源调查,截至今年4月,共记录鸟类60种。丰富的鸟类资源和热带风光,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和研学团队。
每逢赶海节,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此观祭海仪式、品特色美食、玩滩涂游戏……来自河南濮阳的游客赵普欣说,他带着孩子在北港已经住了两天,早上看日出,晚上赶海,体验了不一样的假期。
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聚焦重点、突出特色,因地制宜谋划推出特色旅游项目,把北港村打造成休闲渔业示范村。海口市美兰区正在积极引导村民“往深海走、往岸上走、往休闲渔业走”。“下一步,我们计划投资5亿元,在北港岛建设赶海文化区、红树林生态科普旅游区、游客接待区、海岛风情区和渔人码头等旅游设施,在海上重点建设海钓、海上观光等休闲旅游区。”海南省休闲渔业协会副秘书长徐伟彬说。
一座小岛续写出一代又一代闯海人的传奇。自从吃上了“文旅饭”,这里不仅成为网红打卡地,还相继入选“海南百个特色旅游村”,获评海南省四椰级乡村旅游点、第五届海口市文明村镇,列入环岛旅游公路10个和美乡村旅游点之一。(王 伟)
来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