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涂竞玉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美食领域有一个牛蛙美食。但是要问你是如何知道牛蛙美食的,牛蛙美食是如何在全国盛行起来的,可能大多数人都说不上所以然。
现在全国的各大中小城市,聚焦牛蛙品类的蛙锅,牛蛙火锅,牛蛙烧烤,菜品有牛蛙组合的,知名的,不知名的,独店的,连锁品牌,牛蛙俨然已经成了风靡之势。
火锅赛道的海底捞推出了“蛙呀蛙锅”;西式快餐赛道的肯德基推出了传奇港式风味牛蛙塔可;烧烤赛道的一些烧烤店推出了烤牛蛙;还有卤味赛道的一些卤味店推出了辣卤牛蛙……
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国内牛蛙餐饮门店数量已经超5万家(包括牛蛙专门店和与牛蛙相关的餐饮门店)。其中,牛蛙门店数同比增长15%,2023全国牛蛙市场规模达到680亿元,牛蛙在美食界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
提到牛蛙和牛蛙美食,就不能不说蛙来哒。而实际上,牛蛙美食的风靡全国也和蛙来哒脱不开干系。正是蛙来哒开始聚焦牛蛙品类,开始开放加盟,十数年的推广普及,才有了牛蛙美食今天的盛景。
蛙来哒2009年创立品牌,2010年,蛙来哒创始人决定放弃其他品类和菜品,单独聚焦牛蛙,并投入围绕牛蛙食材、基于湘菜理念的菜品研发,不断持续地围绕牛蛙元素,锁定餐饮消费的年轻化、体验化、场景化、情绪化做品牌和门店系列风格的开拓创新。
到2024年的今天,蛙来哒在牛蛙美食赛道已经深耕了十四年之久,硕果累累,每一道菜品都经过了市场考验,收获大批拥趸;每一次产品和门店风格品牌更新都引起行业和美食爱好者的关注。
在去年的6月12日,经过13年的积累运营发展,蛙来哒更是得到了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授权三项认证,分别是“紫苏牛蛙餐品中国首创者” “2022年中国牛蛙餐饮连锁企业规模第一” “2022年中国牛蛙餐饮行业蛙锅销量第一”,此次认证也表明了蛙来哒产品、企业规模、销售量等3项主要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开创并多年持续聚焦一个品类,并把它做到极致,无论是在竞争激烈的餐饮业,甚至于说,对于任何其他行业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然而,蛙来哒作为一家专注于牛蛙品类的餐饮企业,却成功地在这个领域站稳了脚跟,成为了行业的领军者、头部品牌。
现在我们走进蛙来哒餐厅,看到菜单上各种口味的蛙锅,在享用美食的时候,或许不知道牛蛙曾经只是在四川、湖南和南方区域相对比较小众的食材。因为有了蛙来哒的推动,牛蛙不仅成为了一个大众美食,甚至走进了菜市场,走进了各种其他综合性的餐厅,变成了很多人美食打卡分享的“朋友圈”。
回顾牛蛙美食从正式走进餐厅,端上饭桌,走进菜市场,走进很多美食爱好者的家庭厨房,走进“舌尖上的中国”,走进很多美食分享家的自媒体,走进各类出版的菜谱,走进大批大批的养殖基地,牛蛙产业链已经完成并且成熟运营。
年来,餐饮行业中凭借特定品类迅速走红的案例屡见不鲜,如酸菜鱼、小龙虾、韩式烤肉、万州烤鱼以及提拉米苏等,这些品类在市场上遍地开花。然而,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能够从“走红”迈向“长红”,从开创者身份稳坐行业头部位置的品牌却为数不多。在这“极少数”成功案例中,蛙来哒无疑是一个杰出的代表。
从2009年成立至今,15年时间布局全国108个核心城市,门店规模达到460多家,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蛙来哒的创业历程,探寻其成功的秘诀,为当下的餐饮经营者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
入行餐饮赛道,从梦想到现实
蛙来哒的创始人罗清,最初踏入餐饮业时,对这个行业几乎一无所知,可谓是一个完全的餐饮新手。然而,她之所以选择加入这个行业,是因为受到了哥哥罗浩的影响。罗浩一直怀揣着一个餐饮梦,他的热情和决心打动了罗清,使她决定与哥哥一同追逐这个梦想。
在长沙,几乎所有的夜宵店都会有三个品类:小龙虾、口味蛇、牛蛙。蛙来哒从长沙开始起步,这里牛蛙食客众多,无需开创新概念培育市场。牛蛙成为罗浩、罗清兄妹顺理成章的选择。
凭借着多年吃蛙的经验与对湘菜的热爱,罗浩在牛蛙的口味与出餐呈现的方式上做了创新,产品独特,开店即火爆。
从多品类探索,到聚焦牛蛙单品类
蛙来哒大受欢迎,让罗浩和罗清兄妹俩在餐饮业尝到了甜头,他们决定深入扎根于这一行业,并寻求更大的发展。为了扩大品牌规模,他们选择了加盟连锁这一策略,认为这是扩大规模的有效途径。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面临了许多挑战。作为一个小众品类的代表,牛蛙在长沙的夜宵市场上表现不错,但要推广到其他区域却并非易事。尤其是在2010年,夜间经济还没有像现在这样蓬勃发展。
最初,蛙来哒的经营范围涵盖了中餐、晚餐和夜宵,其中40%的利润来自于夜宵。然而,夜宵这种餐饮业态具有特殊性,并非所有城市都流行,这限制了蛙来哒的全国连锁经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清开始思考如何使蛙来哒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安家。她认为,丰富品类、覆盖用餐全时段是一个可行的策略。于是,从2010年到2015年,蛙来哒进行了数次探索,先后开创了鱼火锅品牌“锅声嘹亮”、烤鱼品牌“爱尚烤鱼”以及湘菜品牌“味之翼·湘”。
然而,这些尝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面对这一挫折,罗浩和罗清兄妹俩进行了深入的复盘总结。他们决定放弃其他品牌,专注于牛蛙赛道,一心一意经营蛙来哒这个一开始就取得不俗成绩的品牌。为了适应全国连锁经营的需要,他们决定砍掉夜宵业务,只专注于午餐和晚餐两顿正餐。
2015年,蛙来哒入驻长沙购物商城7-mall,开启了新的征程。这次他们更加专注于牛蛙品类的经营和创新,努力提升品质和服务水平,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用餐体验。
首创12种蛙锅口味,登《天天向上》,品牌知名度在全国打开
凭借对牛蛙的独到理解,罗浩全身心地投入到菜品研发中,成功推出了独具风味的12道牛蛙佳肴。这些菜品包括经典紫苏蛙、经典香辣蛙、紫苏鱿鱼蛙、好爽辣油焖蛙、泡椒平锅蛙、咸蛋黄蛙等,每一道都展现出牛蛙的独特魅力。每年,蛙来哒还会不断升级2-3个经典口味,以满足消费者的味蕾享受,吸引了众多“爱蛙”人士的持续关注。
罗清,则凭借多年安防科技的从业经验,专注于优化连锁加盟模式,并全力以赴地抓品牌运营。2016年,蛙来哒登上了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使蛙来哒迅速走红。
在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同时,蛙来哒一直坚持全国连锁的扩张计划。罗清指出,与传统的中餐加盟连锁模式不同,蛙来哒采取的是加盟店与直营店统一管理的模式。无论是片区管理还是整个公司的文化建设,蛙来哒都将加盟店与直营店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为了抓住品牌的核心消费者——“Z世代”的心和胃,15年来,蛙来哒共进行了6次品牌门店的迭代升级。去年推出的“6.0超级夜市风”,也成功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四个一线城市上市,风靡全国,备受蛙粉们的喜爱。
蛙来哒不仅调动消费者的心智,满足他们的需求,还在小红书等新兴的内容种草平台上积极推广,掀起了网红打卡的热潮。这种策略持续吸引着新老顾客到店打卡消费,进一步巩固了蛙来哒在市场上的地位。
引领行业食品安全规范,保障消费者舌尖安全
2020年初,整个餐饮行业都遭受了严重打击,无一幸免。然而,专注于牛蛙品类的蛙店似乎受到了更大的冲击。随着公众对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和野味的呼声高涨,牛蛙这一相对小众的品类是否被认定为“野味”成为了大众热议的焦点。各种话题如“牛蛙不能吃了”、“牛蛙即将从餐桌上消失”、“相关部门宣布禁售牛蛙”等频频登上微博热搜,大众点评也下架了相关牛蛙门店,牛蛙产业遭受了巨大的市场震荡,许多牛蛙餐饮品牌也陷入了困境。
然而,蛙来哒在这一关键时刻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一方面,蛙来哒迅速制定了详细的说明文件,全面介绍了牛蛙的养殖现状、产业链结构,以及蛙来哒的品牌背景、生态养殖基地的情况和门店牛蛙食材的第三方检测报告等信息,向公众透明展示牛蛙并非野味。另一方面,蛙来哒还积极联合整个牛蛙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包括养殖合作社、水产公司、大型饲料企业和同行牛蛙品类企业等,共同对外发声,为牛蛙正名。
经过努力,2020年3月,牛蛙终于获得了水产的认证,并被列入农业农村部公告的水产新品种名录。这一重要认证为牛蛙餐饮品牌带来了转机,让蛙来哒等牛蛙品牌重新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这一切都离不开蛙来哒品牌联合创始人罗清对品牌食品供应链的严格管理。在“野味风波”爆发之前,她已经带领团队花费了四年多的时间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牛蛙三级检测机制。通过这一机制,蛙来哒能够确保门店牛蛙食材的食品合格率高达98%~99%,从而彻底守住了牛蛙赛道食品安全的底线。这一举措不仅为蛙来哒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也为整个牛蛙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
随着蛙来哒等领军的牛蛙餐饮品牌的不断壮大,这个市场的未来充满了无限潜力。突破千亿大关,对于牛蛙餐饮市场而言,似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2024年,将是餐饮行业大力发展的一年。从蛙来哒的成功创业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选择正确的赛道对于创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如今,餐饮行业正朝着细分化的方向发展,专注于一个极致单品并将其特色化,已经成为品牌打开市场的关键策略。
在此基础上,围绕明星单品构建产品矩阵,实现核心产品与周边产品的协同发展,是品牌持续壮大的重要途径。同时,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易于更新换代的饮品和小食中,引入当下流行的元素,如樱花、青提、咸蛋黄、山茶花和玫瑰等,使品牌既保持经典特色,又能不断引领新潮流。
通过这样的策略,我们可以打造出既保持传统老味道,又能不断引领新风潮的老字号潮牌。这样的品牌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能与年轻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脱颖而出。
业就业在荆州:“蛙农”江允根探索养蛙新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荆州社会正文 来源: 荆州电视台 时间:2018-04-20 17:34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陈理君)青蛙是益虫,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允许食用贩卖的。不过,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发展,现在的青蛙已经成为走上餐桌的一道美味。今天的创业就业在荆州,就一起来看大学生蛙农江允根,是如何把青蛙做出花样的。
在荆州市江陵县熊河镇,江允根和工作人员正在给青蛙投放饲料。在一片田埂上,大大小小数十个方格错落有致,每撒一下饲料,田埂中就会激起一片蛙鸣。
江允根介绍,野生青蛙主要捕食昆虫,由于青蛙的视网膜构造特殊,因此,苍蝇和飞蛾等迅速飞动的物体,比较容易激起青蛙的进食欲望。而静止不动的东西,野生青蛙一般不会理睬。
他说,经过人工驯化,青蛙嗅觉慢慢恢复以后,可以闻到饲料的香味,所以每当投放饲料的时候,青蛙就会主动上岸吃饲料。
青蛙饲料主要是人工合成的,告别了虫子、飞蛾,养殖的青蛙更健康,寄生虫也更少。同时,定时定量投放饲料,还能够保证青蛙个头的大小。
工作人员一天投放两次饲料,分别是早上六点和下午五点。青蛙每年三四月份繁殖,从蝌蚪到幼蛙再长到成蛙,只需4个月时间。
目前,养殖社占地50亩,有120个养殖池,每一个池子里,可以产出1200斤蛙。青蛙主要销往长沙、武汉等周边地区。这本生意经很快就吸引了当地村民。
别看现在的养殖社风生水起,创业初期,江允根可没少为青蛙操心。虽然很辛苦,但是养殖社的良好发展势头让他备受鼓舞。去年,江允根的黑斑蛙养殖成为了熊河镇精准扶贫项目。不过,江允根并没有满足,他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一锅沸腾的青蛙火锅,您是不是也垂涎三尺了呢?这家位于园林路的蛙农小店,店主也是一名正在创业的大学生。夏江津是江允根的表弟,成立这家店面,最初也是兄弟两人一起做的决定。
目前,这家小店以经营青蛙火锅、青蛙凉面、青蛙盖浇饭等特色食品为主,并入驻了各大点餐平台,高峰时期,日交易额可以达到六千多单,每到饭点,店里也是座无虚席。
店面能够开起来,除了兄弟两人的勤奋,还有政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向蛙农抛出了橄榄枝,是否开放加盟,成立更多的分店,这一点兄弟两人还在商议中。不过,做好生产养殖和食品深加工一条龙是不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