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05-08 11:23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潘璐萍
“你的车牌号是027,请拿着车牌到那边排队上牌。”5月6日,路桥区开始全面推进电动三轮车上牌工作。在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直属三大队的广场上,闻讯而来的电动三轮车车主们携带相关证件办理,而工作人员忙着为审核通过的车主发放车牌。
根据上牌流程,电动三轮车车主要携带身份证、车辆合格证(车辆来源凭证)到指定窗口领单,在现场办理车辆保险并缴费之后,再观看半天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视频,所有流程结束之后,由相应工作人员签字确认,即可到指定地点领取电动三轮车牌照,由专职人员进行上牌。
来自路南街道的林大叔说,自己平时做点小买卖,电动三轮车是主要运输工具。在获悉电动三轮车要上牌之后,一大早就赶来上牌。“上牌之后,驾驶起来更加舒心和放心了。”他说。
“根据规定,消费者已购买的电动三轮车,需在5月底前,凭有效身证件、车辆合法来源凭证,向住所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备案。6月1日起,未上牌电动三轮车禁止上路,违反规定,将依法查处。”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直属三大队副大队长杨栋栋介绍道,目前路桥各中队均已开始进行电动三轮车上牌工作,电动三轮车车主请及时就近到相应的地点办理上牌业务。
络图片
6月16日下午,50多名台州驴友被困永嘉大山,其中一驴友从百米高的山崖摔下,幸好挂在60米高处的一棵树上,经当地紧急救援,被困驴友全部获救,摔下山崖的驴友也暂无生命危险。那一夜,他们经历了什么?记者从网友“七格格”那里了解了事件的详细经过。
50多名驴友组团去岩降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了网友“七格格”,她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七格格”告诉记者,驴友人数,并不是网上传言的60名,“当时报名64人,有几个人临时不去了,最后去了50多人。”
这50多名驴友都是台州人,生活在椒黄路三区,都是台州一登山俱乐部的成员。“七格格”介绍,当天6点,大巴车从路桥出发,然后到椒江、黄岩接上人,再到永嘉开始登山,已经10点多了。
“七格格”说,驴友是在群里召集的,费用AA制。一人交了80元,是包车费和买保险的费用。群主提醒大家带上背包头巾、头盔、雨衣、防滑手套、水、食物,穿上速干衣裤舒适运动鞋,鞋子衣服多带一套放车上,还有中暑药品等。
这次去,主要是玩岩降。
不玩户外的,可能对“岩降”这个词有点陌生。岩降,就是利用绳索,一步一步地由岩壁顶端下降到地面。
岩降不是想玩就玩的,首先必须要借助专业绳索器械,还要利用单绳技术,自己给自己放绳,背朝地面,从岩顶降落到地面。
岩降属于高心理挑战的玩法,挑战心理恐惧,体验与自己抗争以及成功的乐趣,用不一样的视角看自然,从而重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这项活动,很受驴友欢迎。
当然,岩降属于高端探险运动类别,其技术含量较高,危险程度高,对队员间配合的默契程度也高。所以,参加的基本是老驴。
大叔岩降后掉到60米高的山崖处
这次岩降的地点,是永嘉大若岩镇的十二峰。十二峰位于温州市永嘉县楠溪江大若岩景区,在陶公洞西北约3公里处。一群峰峦如柱石一般拔地而起,峰峰相挤,错落有致,环列在一座饭甑形的半圆的山上,群峰嵯峨、峭拔,气势磅礴。
台州也有很多大山,为什么要跑到这里?因为十二峰,号称浙江第一险,够高,够刺激。其中最高峰为宝冠峰,海拔517米。天柱峰犹如一柱擎天,自山腰拔地而起,相对高度约250米,甚为壮观。驴友吧,玩的就是心跳。
“七格格”说,50多人中年级最大的,已经有64岁,最小的二十岁出头。大家一起进山,年龄最大的那位大爷说天太热,受不了,体力不支,先行下山了。
其他人继续前进,找到合适的地方,开始岩降。一层一层,四个点往下降,前面三个点,都很顺利。在第四个点位时,出事了。第一个很顺利降下,第二个出现意外了。这是一位年过五旬的大叔,路桥人,属于老驴级别。艺高人胆大,他没有绑安全绳,直接抓着绳子往下降。他降到点位后,没站好,人直接掉下去了。
山崖足足有百来米高,后来才知道,大叔没有掉到底,而是挂在高60米左右处的树上。
人不见了,大家吓傻了,不停呼叫大叔的名字,还好能听到应答声!这下大家悬着的心,放下去一些,分组去找。
当地多部门出动救援
一直找了一个多小时,不仅没找到人,自己也搞迷路了。大家有点慌了,商量后报警求助。
接到警情后,当天下午5点多,由永嘉消防、公安、民间救援力量及当地热心群众组成的救援队,迅速进山搜救。
“七格格”说自己的小分队11人出发,中间险象环生。一位大叔带了一条小狗,爬岩壁时,小狗害怕不敢过,大叔抱着它,结果人和狗,一起掉了下去。
一个没找到,又一个掉下去了,大家那个沮丧,所幸,大叔掉下去的地方,下面是草丛,人和狗都没事。
“七格格”这支小分队,到晚上8点多,才走出大山,“原本估算晚上六七点钟,就会到家的,中餐还是自带炉头烧的,真的又累又饿!”
这中间,坠崖大叔被找到,直接送往当地医院。记者了解到,大叔的头部、腰部有伤,暂无生命危险。一直到晚上快10点多,驴友们全部汇合。
“七格格”说,之所以出事,主要是这次活动人实在太多,平时岩降之类的,都是二三十人为限。作为资深驴友,她提醒玩户外的朋友,大自然是残酷无情的,安全措施一定要做好。她还提供了一条经验,在山林里迷路了,沿着溪流,基本会走到山下平原。
(原标题《50多名台州驴友永嘉岩降被困 一人掉下山崖》,编辑赵静。)
源:中国路桥新闻网
“老乡!天气那么冷,你就不要住在这里了。跟我们去救助站吧,那里提供免费的住宿和食物。”上月29日晚8时许,在浃里陈大桥,路桥慈善义工金旭红等人看到一位大叔睡在桥洞下,便上前耐心劝导。
“谢谢你们,我住在这里挺好的。”面对义工们的劝导,来自陕西的刘某婉拒了。
刘某说,他是一名长途运输汽车司机,常常出门一趟就是十天半月。为了节省房租,就偶尔在桥洞下睡一晚。
“最近天气太冷了,我们主要怕你冻着,如果你执意不肯去,我们也不勉强。但如果有什么事,一定要第一时间给我们打电话!”见刘某不肯离开,金旭红等人就把带来的棉衣、口罩、围巾、裤子等物资交给了他。随后,他们又打着手电筒,朝着桥洞的另一端走去,继续巡查。
近阶段,寒潮一波接一波,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关怀,是一座城市的温度所在。路桥慈善义工协会就是那群送温暖的人,从上月中旬开始,在会长金旭红的带领下,他们每天一吃完晚饭,准备好御寒物资,就分头巡查了,往往一出门就是两三个小时。
“在城市的角落里,会有一些居无定所、风餐露宿的流浪人员。我们和益方社工成立了巡查队伍,对劳务市场、桥梁底、车站等流浪人员经常聚集和露宿的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金旭红说,但是在巡查救助过程中,和刘某一样,对义工和工作人员持戒备心态,拒绝救助的较为普遍。
当然,只要找到一名流浪者,义工他们就会送上一份温暖。“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一名,救助一名。发现流浪者后,我们会联系公安部门,进一步核实其身份信息,做好记录,以便回访。”金旭红坦言,如果碰到实在不愿前往救助管理站的,也不会强求,会嘱咐好他们需要帮助时,得及时沟通。当然,如果有市民看到流浪者,可拨打82402055联系他们,以便提供帮助。
路桥区救助站负责人支萍表示,每年冬天,救助站工作人员和社会上的义工、社工团体一起开展“救助流浪者”行动,上月,他们已救助7名流浪者。
“碰到实在不愿去救助站的人,我们会提供防寒物资和个人防护用品,然后联系他们家人,看看能否劝导其回家。”支萍说,部分人是到台州找工作的,一时半会没找到,为了省钱就在外住一晚。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在劝导其前往救助站后,也会尽量帮忙联系用人单位。
本文来自【中国路桥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