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餐饮店的日益增多,很多餐饮店装修优雅、高档、菜品味道很好,价格也不高,但就是生意不好。
餐饮店房租成本高,人力成本高,若是生意不好,不能在一两年内回本,最后的结局就是关门歇业,被其他店取代。
< class="pgc-img">>所以一开始的营销方案特别重要,营销让更多人的知道你的店,并留住顾客,最后让顾客成为“粉丝”。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餐饮店营销方案:
1. 免费是最好的宣传
现在很多行业都在做免费体验,免费退换等服务,餐饮行业却还没有开始。
很多准备开店的老板对自己的产品信心满满,却发愁怎么找到顾客。其实免费就是最好的宣传,如果对自己的产品有足够信心,免单一次,你还怕顾客下次不会再来吗。
2.核心菜品免费,其他菜品收费
这个模式其实目前有很多做火锅和串串的都在用,也就是所谓的锅底免费,菜品收费。
还有很多卖炒菜米饭的,打着米饭管饱的旗号,其实也是核心产品免费,菜品收费。
这种模式会给人一种占便宜的感觉,如果用好了就能起到促进生意的作用。
< class="pgc-img">>3. 免费菜品带动收费菜品
从店里选两样利润大,味道过得去的,但不是最好的菜品,当作免费菜品。
一般凉菜较多,让顾客觉得到你店里用餐总能“捞到便宜”。
4. 推出主打菜品
餐饮店必须要有主打菜品,这个主打菜品定价要低点但是要有利润,味道要好,把这个主打菜品打造成进店必点的菜品。
5. 特色菜品
除了要有主打菜,还要有特色菜是餐馆不可缺少的营销项目之一,如何去做?
(1)设立五大特色菜,以成本价出售
(2)菜品推荐,在店口设展示牌,上面展示顾客点餐最多的5到10道菜品。
< class="pgc-img">>6. 幸运顾客可以免单
比如在店里每天抽取幸运座位,坐到指定位置的顾客可享受免单或者免费赠品的优惠。
再比如每天制定一个幸运单号,点到这个单号的顾客也可享受免单或者免费赠品的优惠。
再比如每天前多少名顾客可享受相应的优惠。
7. 在特定的时间内免费
比如在每天指定的时间短就餐可以享受优惠或折扣。
顾客生日当天就餐可享受免费或优惠。
特定的节日也可以对相应的人群搞相应的优惠活动,比如六一当天三人同行儿童免费,教师节老师免费等等。
< class="pgc-img">>8. 利用网络媒体宣传
①新开店的餐饮店如果顾客微信朋友圈转发可以5折优惠。
②美团团购来的顾客在评论上多多赞赏,可以给予9折优惠。
③如果来的顾客有网络红人,顾客在自己的抖音或者快手平台上发段视频,可以给予免单。
④餐饮店主自己要运作媒体平台,例如抖音,想一些创意内容拍摄短视频上传。
⑤建立顾客微信群,发的内容包括:每天采购的视频、推出活动的详细、每天的销售额、每天的客流量等等对自己餐饮店有益的事情。
9. 制造多人排队的火爆场面
很多消费者去美食街或者商场吃饭的时候,看见多人排队的店,他们会觉得,这么多人选择,一定不会太差,于是,他们会很不犹豫的选择多人排队的那家店。
可以选择雇人排队,或是将菜品稍晚一点再上,制造多人排队的火爆场面。
< class="pgc-img">>10. 学会心理定价
很多餐饮店的价格都不会定位整数,我们会看到很多价格为9.9的商品,9.99元和10元,看起来区别只有一分钱,给人的感觉前者更亲民,会让消费者觉得产品的价格只有1位数,这是非常经典定价策略。
同理,当定价22元时会比20元看起来要实惠一些。
11. 商品组合,提高客单价
很多的餐饮店推出加几元就可多一份产品的活动,比如:薯条8元香辣鸡排单点16.5元,套餐一起点只需要19元。
你就会觉得,只要花2.5元就能吃一个薯条,是不是觉得特别划算?
< class="pgc-img">>12. 诱人的高颜值
如今单纯的味道好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饮食的追求,“高颜值”成为这批年轻人衡量一家店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且比较上镜,满足当代人拍照发朋友圈的需求。
除了高颜值的菜品、环境还有要高颜值的服务员,很多人会冲着店内的美女帅哥去消费,这让我想到了豆腐西施,很多人去买豆腐可是冲着西施的美貌去的,豆腐西施应该是利用人性做营销的鼻祖了。
13. 办理会员卡的妙招
想要黏住顾客,就得让顾客充值。
如何让顾客充值呢?
如果顾客吃了100多,就告诉他充500就能免这一单,这样他就会充值了。其实就是充值500元送100元,把意思换一个方式表达就给人不一样的理解。
< class="pgc-img">>14. 会员的特权
每月有福利,每月都有会员特价菜。
这样既可以群发短信召回,又可以让新客办理会员卡。
15. 积分可办会员卡的妙招
消费了就攒积分,一元对应一个积分。
拉人可以多获得积分,每个人积20分。
于是当顾客不知不觉的攒下积分...
然后告诉顾客积分可以当钱用,当然前提是要办卡存在卡里。
< class="pgc-img">>16. 将顾客发展成股东
①针对那些充值充的很多的老顾客,可以让他们多充几千,然后每年拿到N%的饭店分红...并且上股东墙..
②顾客只要缴纳一定金额,就可以成为店内股东,不仅在消费时可以享受股东专有的折扣,如果介绍朋友过来吃饭还可以拿到相应的销售提成,月底还可以享受利润分红。
餐饮是一个“将心比心”的行业,你的所作所为和所想都会被顾客一眼望穿。当有你不再只注重表面功夫,而是发自内心地对顾客好,顾客也自然会回馈给你最温暖的回报。当然也少不了善意的“套路”。
海的防疫筛查工作继续进行,医务人员、隔离人员、居民的吃住已成为餐饮行业关心的焦点。为了保证市民们足不出户也能继续享用餐厅里的食物,各餐饮企业正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服务于上海抗疫餐饮保障供应。
第一财经记者日前从百胜中国、麦当劳、呷哺集团和海底捞等餐饮企业了解到,各品牌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帮助上海渡过难关。
社区团购
因社区封控不断升级,很多居民出现了买菜难、购餐难的问题,为此,上海多家餐饮品牌推出了“团购”模式,由社区居民群发起订餐征集,或直接联系居委,由居委统一订餐。
目前,百胜中国旗下肯德基、必胜客、LAVAZZA等品牌可以做外带和外卖的门店,积极服务于周边社区居民,并努力为抗疫一线人员解决餐饮供应的燃眉之急。
百胜中国此前集合旗下八大品牌:西式餐饮品牌肯德基、必胜客、塔可贝尔,中式餐饮品牌小肥羊,咖啡品牌COFFii&JOY、LAVAZZA,以及新零售品牌烧范儿,合力推出了“大单准时安心送”服务,品类丰富,有正餐,下午茶,夜宵,还有可以囤在冰箱里加热即食的新零售产品,为一线人员和居民们餐饮选择。
家住陆家嘴的崔女士于4月1日和小区邻居团购了必胜客套餐,里面有8块牛排、3份意面和3块牛肉饼。
“我已经在家封控了20天,之前每天都自己做饭,后来想试试团购餐厅里的食物。必胜客的冷链我觉得非常安全,一般不会有感染新冠的风险,普通的团购食材我都不太敢去尝试。而且,必胜客的套餐可以让我尝到除了自己做的菜之外的其他味道,冷冻储存也比蔬菜存放的时间更久,希望更多的商家能推出更多类似的套餐。”崔女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在浦西封控的前一晚,徐汇区天钥桥路肯德基餐厅的王经理忙碌到凌晨,他检查了餐厅所有设备、盘点了物资、带着员工为餐厅进行了全面清洁消毒、为每位员工安排好洗漱和就寝事宜,方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在长宁区的古北家乐福肯德基餐厅,6名驻守的员工有一半是“娘子军”,她们驻店前为家人准备好了几天的饭菜,确保没有后顾之忧,打包衣服前往餐厅,成为上海抗疫期间努力的一份子,为城市餐饮保障供应尽自己一份力。
麦当劳也在行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抗疫形势,上海麦当劳及时更新和调整从员工、餐厅、外送服务到营运安排等各项措施,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竭尽全力做好物资保障工作,陪伴市民共渡难关。
上海麦当劳作为西式快餐的代表以及市政府的保供企业,在各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防疫指导下,继浦东浦南运营“保供餐厅”后,浦西地区也从4月1日起陆续开启“保供餐厅”,他们是黄浦区打浦桥麦当劳、静安区西康路冠生园麦当劳、普陀光新乐购麦当劳、杨浦隆昌路华联超市麦当劳,将为周边封控居民提供集中送餐和突发应急供餐等。
针对“保供餐厅”,麦当劳专门设计了6款“加油餐”,供周边封控居民通过麦当劳APP进行线上下单。“加油餐”包含经典汉堡主食、小食桶、玉米杯、派、饮料等多样产品。“加油餐”也颇受封控居民的欢迎,在3月28日浦东地区保供餐厅运营的第一天就为周边封控居民配送出近7000份。
此外,蓝蛙、Wagas等餐饮品牌也已加入了团购服务。
3月31日,蓝蛙正式针对上海地区上线了小区团购服务。蓝蛙以小区为配送单位,1公里内1000元起送,3公里内2000元起送,5公里内3000元起送。
3月29日,轻食品牌Wagas也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上海和苏州门店已开通社区团购,起送金额和配送时间根据各区域/门店实际安排为准。
不过,根据不同区域管控、筛查的情况不同,工作人员可能会被封控,所以这些品牌的团购服务也可能出现间歇性暂停的情况。
驰援物资,呼吁保供
当然,还有一些餐厅暂未开通团购业务,正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与此同时,他们也以提供物资、提供自提服务等方式驰援上海。
呷哺集团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海有68家呷哺呷哺和湊湊品牌餐厅,目前全部暂停营业。我们呼吁能够开通保障餐厅,开放外卖、团餐等业务。目前,我们正积极与上海多部门沟通,希望可以为抗疫部门和上海市民提供煮烫外卖、生鲜火锅外卖、团餐、奶茶热饮等服务。我们在上海的工作人员、餐厅经理等,已有多名员工自主报名社区志愿者,冲在了抗疫第一线。”
日前,呷哺集团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协调下,从自有的锡盟羊肉工厂向上海驰援了200吨羔羊肉,占自治区该批驰援货品的一半数量。“我们正在组建上海周边区域的驰援团队,且正在盘点上海门店情况,我们有不少是独立店,并不受商场关门影响,一旦上海和上海市民需要,人、货、物等无接触、高防疫的‘保障队伍’,随时待命驰援上海。”
今年疫情期间,海底捞在部分区域上线了试点自提/外送小程序,不少消费者通过小程序线上选购下单,在就近门店预约自提或配送,产生了一定的购买转化效果。此外,海底捞的周边产品如火锅底料、拌饭酱、自热锅等保质期长的方便食品销量有明显提升。
2~3人餐只要88元,赶紧囤票了……”
“原价278元,6荤4素,原价278元,团购价只需168元……”
“38元10个菜,3人火锅套餐……”
“49.9元,牛杂煲4人餐”
……
近期,各网络平台上涌现出各种五花八门的低价团购“大餐”。“打折打到脚踝骨”的价格,搭配上“食材昂贵”、“菜品精致”、“环境优雅”的宣传,令消费者心动不已。
但事情往往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记者探访发现,低价团购“大餐”看上去很诱人,可商家拒单、名不副实等问题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吐槽。甚至,一些“爆款”团购套餐还出现了上菜慢、分量少、质量差,服务严重缩水等问题。
例如,在某团购网的商品介绍页面,记者看到了一个“19元买价值68元自助餐”的活动,商品描述为:60多种菜品,无限制任意吃,包括现场煎制酱汁牛排、纯正日式寿司、意大利比萨等。可团购之后进入餐厅才发现, “除了鸡翅膀就是鸡脚,感觉像是路边大排档。”
与此同时,餐饮商家似乎也陷入了两难境地。
某从业人员表示,“我们其实也挺无奈的,但不做不行,不做会影响销量,可做了又会降低利润。”也有不少从业者担忧,如此夸张的低价团购会带来而恶性竞争。
那么,餐饮业的低价团购“大餐”到底便宜了谁?
1、困于低价,窄;追求性价,宽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低价团购”模式其实并不陌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千团大战”。“团购”也被证明确实是非常有效的营销工具——通过适度让利、薄利多销的批发模式降低商家成本,既能帮商家获客,又能替消费者省钱。
如今,很多消费者都有吃饭前先打开团购平台,搜索一下该餐厅是否有团购套餐的习惯。
以某知名“湘菜小炒”店为例,全国线下门店接近230家,其爆款团购套餐“158元辣爽四人餐”已经销售超过30万份。多数消费者对该套餐的评价也都很好,认为“性价比非常高”。
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店顾客超过一半会选择购买线上团购套餐”。虽然每一单的利润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消费者也会因为“价格优惠”,把店铺作为备选。而且,团购价格也是经过测算的,会有一定的门槛。比如规定有效期,只要在这个时间内,卖掉足够的份数,就能够实现盈利。
然而,随着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的兴起,“低价团购”似乎正在演变成“底价团购”。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增超过202.2万家餐饮主体。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跨界者。他们犹如一群“野蛮人”,借助博主推广、直播间底价、上新团购链接等方式博流量、博眼球,为新店“造势”,甚至打造“网红店”。为了能够上热门、被推荐,突破门槛、无视规则,也导致价格也越来越夸张。
周边的餐饮店因为被“抢客”,也不得不被裹挟着,跟进“底价团购”模式来稳住客流。
这又导致内卷进一步加剧,且用户再无任何忠诚度可言,哪家便宜就买哪家。看起来,确实带来一定的客流,却都是“一锤子买卖”,很难实现复购以及完成私域会员的转化,最后落得“人财两空”。
红餐网专栏作者、豪虾传创始人蒋毅更是直言,愈演愈烈的低价团购,是餐饮行业的一种倒退。“无限低价内卷的背后,是餐品、服务的下降,甚至是餐饮产业的崩坏。”
当然,造成如今这一局面的,除了餐饮行业本身的内卷外,平台也“功不可没”。
2、依赖平台,窄;借助平台,宽
据多位餐饮商家透露,现在大多数的餐饮团购活动,基本上集中在某团、某因两个平台上。
某团的费用相对比较稳定,主要体现在扣点上。而某因的扣点虽然比较低,但鉴于其平台属性,商家还需要考虑“探店网红”对店铺的宣传以及平台的流量推送机制。
相关从业者介绍,做某因的团购单,会涉及到服务商(某因授权的第三方机构)、运营以及“网红”等好几个环节——服务商组织达人探店,为店铺获取流量,抽成在5%-20%之间不等;运营则以视频输出的方式为店铺宣传,多是赚取单个视频的服务费;“网红”因为拥有固定的粉丝群体,可以通过视频或直播,为门店做宣传,也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运营人士则表示,降价是基于平台规则的必需之举。“平台会通过曝光机制、流量扶持等,引导餐饮商家上更低价的团购。不同的折扣,曝光机制不同,展示位置也不一样。”
总之就是,低价才能获得更多推流。可对于餐饮业,便宜、好吃、服务好是没法共存的,选择其中两项,就必须放弃另一点。
但这还不算完,由于餐饮业本身就是一门流量生意,这与流量为王的互联网业务非常匹配。所以,小某书、某手、某多多,甚至导航软件等,诸多需要攫取流量的平台,都盯上了这块儿蛋糕。
平台争流,风云再起。“互联网+餐饮”的行业格局正营造着各式各样的“内卷”。
因此,对于商家而言,面对这么多平台,如何有效地把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流量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到底该把平台当工具还是当依托?要客流还是要利润?是一个问题。
到底该如何破局,也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
3、疯狂内卷,窄;优化升级,宽
从实际情况来看,“靠低价引流,客人到店后商家通过店里的产品、服务将其转化为私域流量,提升营收业绩”的低价团购逻辑并不成立。
反而因为过低的折扣,商家“出招”的空间有限,导致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下降,产生了许多负面评价。
要想破局,就不得不重新思考这盘生意:
首先,平台有必要设置折扣上限,并优化流量机制,从多个维度对商家的产品进行引导推荐。帮助商家发掘受欢迎的菜品,搭配出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吸引回头客的优惠套餐,让团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餐饮从业者应该走出“低价误区”。
消费者并非单纯为“低价”买单,而是追求性价比,追求用餐体验。只有低价,却无法满足消费者预期的餐厅,就没有回头客、没有复购率、没有长久的生意。
01、 标准管理
标准化,并不是说要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而是供应链标准化、管理流程标准化——这是优化结构、提升出餐效率、增加翻台率,降低经营成本的关键。
同时,“标准化”也能保证食材的稳定供应,保证菜品的口味和品质稳定。
02、打造爆品
爆品是自带流量的,具备自传播性和话题性,更是门店营造口碑、打造品牌的利器。当然这需要优秀的厨艺加持和高品质食材做背书。
03、顾客第一
要把顾客放在第一位。
只有低价是不够的,只让消费者吃好喝好也是不够的,还要有贴心的售后。
前段时间“胖东来米皮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一碗米皮”赔偿顾客接近900万,不仅是对自身品质的极致要求,也是“顾客第一”的极致体现。同时,这900万带来了多大流量和口碑,相信大家也都有目共睹。
消费者从来不怕东西贵,怕的是“智商税”,怕的是价格虚高。
摆脱内卷、摆脱“低价陷阱”,去进行产品升级和结构优化,反而能给自身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增长机会。
最后,提醒消费者也不要一味盯着“低价”,碰到折扣过低的团购,还是要理性考虑成本这个客观因素,从而避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