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餐饮的“千店魔咒”似乎逐渐被打破。近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率持续走高,5001-10000家规模发展速度最快等几组数据引发关注,发展速度排在前列的品牌包含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鲜果茶、张亮麻辣烫等。从上述品牌不难看出,其共性便是开放了加盟模式,收入模式也不仅仅依靠经营毛利。
拔得头筹
中国餐饮行业加盟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对比2021年不同规模区间的品牌门店数年同比涨幅,2022年餐饮品牌连锁门店数区间等级分布中,连锁品牌门店数涨幅最高的区间为“5001-10000家店”,同比增长了45%。而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在这个区间的品牌主要以休闲饮品、快餐为主,其中排名靠前的品牌主要是沪上阿姨鲜果茶、茶百道、古茗、张亮麻辣烫等。
从上述品牌不难看出,饮品和快餐品类拔得头筹。从2018-2022年各品类连锁化率的变化情况来看,连锁化率始终保持最高的是饮品品类,五年上涨了15%,其次小吃快餐提升9%。从当前饮品品牌门店数量也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蜜雪冰城当前门店超20000家、茶百道超7000家、古茗超7000家、沪上阿姨鲜果茶超5000家。
其中,沪上阿姨鲜果茶创始人单卫钧就在不久前的全国合作伙伴大会上公开表示,2023年沪上阿姨鲜果茶计划新增门店3000家,年底营业门店数预计将会突破8000家,签约门店超过10000家。而古茗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计划开店数量达到10000家。
从2022年餐饮品牌连锁门店数区间等级分布中可以看到,虽然百家店以内的品牌门店数占餐饮大盘门店数的比例提升显著,五年时间提升了近6%,但准备跑入万店和超过万店的品牌不断增多。白皮书数据显示,5001-10000家店规模的连锁品牌门店数,从2018年的0.5%提升至2022年的1%,万店以上规模的连锁门店数占餐饮大盘门店数的比例从2018年的0.7%提升至2022年的1.5%。
解题密码?
虽然说像饮品、快餐品类由于能够快速统一标准复制扩张,使得连锁化率在保持高于其他品类的水准上快速上涨,但纵观整个行业,能够实现连锁化并非易事,这对于门店数量增长、企业单店盈利能力、供应链能力建设、数字化进阶力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
可以发现的是,上述品牌尤其是连锁品牌门店数涨幅最高的区间为“5001-10000家店”的品牌,它们有着一个共性,便是以加盟的模式进行发展,像古茗、茶百道等品牌95%以上均为加盟店。同时,在收入模式上主要以供应链差价和加盟费为主,尤其是通过供应链能力建设和上下游的打通,开拓销售场景渠道,有的布局原材工厂,有的开启速量加盟,在改变生产的速度和人均劳动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和产能外溢。
以拥有两万多家门店的蜜雪冰城为例,除了每年需要收取一定的加盟服务费,加盟商还需缴纳保证金、装修、采购设备和原料等方面的费用。其披露的数据显示,该品牌七成左右的收入来自食材,其次分别为设备设施、营运物资及其他加盟商管理收入。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在2023中国连锁餐饮峰会上表示,纵观全球连锁餐饮品牌的发展模式,可以总结为品牌和经营模式授权、供应链驱动和直营三大模式。其中,品牌和经营模式授权的发展模式较轻,以麦当劳为例,特许加盟授权费用是麦当劳的主要收入构成之一,大部分门店是加盟业主的,供应链是社会化外包的。供应链驱动模式也是特许加盟模式之一,其核心盈利模式是供应链差价,像蜜雪冰城、华莱士便是以此来布局。而目前国内大部分头部餐饮品牌以直营模式进行发展,但存在品牌定位难以触达下沉市场、模式较重等问题。因此,较轻的特许加盟发展模式或许是未来连锁餐饮突破“千店魔咒”的较好选择之一。
在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看来,消费者对餐饮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了品牌连锁门店的扩张。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品牌采用加盟模式,通过降低加盟门槛、提供全面的运营支持和培训等方式,吸引了更多的加盟商,从而推动了连锁化的发展。完善的盈利模式、成熟的供应链管理、有效的营销策略、严格的品牌标准和管理体系等,都是推动品牌连锁化发展的条件。
单店势能
虽然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在不断提升,但与部分国家超过50%的餐饮连锁化率相比,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在连锁餐饮行业中一直有一个“千店魔咒”的说法,这个说法主要是表达了实现餐饮连锁化并非易事,开店容易但最终要实现的是连锁门店的永续。
就以加盟模式来说,餐饮业一直是食安问题的重灾区,就在这几年,不少餐饮品牌门店出现食安问题,在声明中不难看到“是加盟店”“终止合作”等字样。这类事件的频繁发生也折射出加盟门店人员管理、门店管理以及操作流程等方面的漏洞问题,当然也是在餐饮连锁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指出,随着中国餐饮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消费者对品牌和连锁化的需求也在增加。品牌连锁化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品牌知名度,降低成本,从而增加综合竞争力,但品牌在规模化连锁化的发展中也需要具备一定特质。首先,品牌需要拥有稳定的产品、服务质量、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其次,完善的品牌管理体系和运营模式也是实现快速扩张和规模化运营的条件。
一位餐饮从业者坦言,无论直营还是加盟,单店盈利能力和规模化生长能力是关键。尤其是加盟品牌,以加盟的形式的确能够实现门店规模化,但在保证规模化扩张的同时还要着力提升单店盈利能力,让加盟商也赚到钱才能保证稳定的规模化发展。长线来看,做门店扩张并不是“砸钱”跑马圈地,而是单店势能持续累积。门店数量增长是品牌发展的必经阶段,但门店增长并不是增长的核心动力和最终目标。
北京商报记者 郭缤璐 张天元
< class="pgc-img">源网络,侵删
>连锁品牌的总部选址和迁址,是门“学问”。
近日,霸王茶姬在上海的“豪华版”全球总部亮相,引发业内外关注。而在上海总部亮相之际,霸王茶姬在门店发展、品牌能级等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
据了解,熊大爷在疫情期前将总部从北京搬到了成都,这几年快速发展到在营门店超1000+,签约门店过2000家。
而门店数近日突破2万家的瑞幸,总部选址既不在一线城市,也不在新一线城市,而设在厦门。
那么总部选址究竟应该选资源多、人才多的一线、新一线城市,还是选择房租成本低、人力成本低的中低线城市?
答案显然不是唯一的,基于GeoQ智图数据,小Q整理出了餐饮行业上千家连锁品牌的总部选址分布特点,并进行盘点分析,给大家一些参考思路。
210+典型餐饮品牌总部选择地图
上海稳居第一,广州位列第二
就大多数连锁品牌而言,总部就是品牌发展的第一站,而“头炮”是否能打响对后续发展也十分重要。
从210+典型连锁餐饮品牌的选址倾向来看,东南沿海城市备受青睐,其中上海市的总部数量最多,达到了48家,其次是广州市。
内陆省市中,选择四川成都和湖南长沙作为总部的连锁品牌相对较多。
典型连锁餐饮品牌各省总部数 数据来源:GeoQ智图
>对比南、北方城市的总部数量,南方城市的总部数整体多于北方,北方城市中,仅有北京的总部较多。
典型连锁餐饮品牌在部分城市的总部数 数据来源:GeoQ智图
>典型连锁餐饮品牌在高线城市的总部数占比达94%。随着城市等级降低,总部数也减少。
一线城市的总部数量最多,占比达到了46%,接近一半。
数据来源:GeoQ智图
>分析210+连锁餐饮品牌的总部城市,上海市总部数量稳居第一,广州和北京分列第二、第三。成都则超越了深圳,位列第四,同时在新一线城市中位列第一。
而从榜单来看,总部选址在高线城市的餐饮连锁品牌明显更多,但仍有一些品牌总部位于中低线城市,同时从中低线城市出发,迈向全国。
比较典型的就是甜啦啦,总部位于四线城市蚌埠市,但在全国门店已超过6800家,门店进驻了全国31个省份、326座城市。
总部位于中低线城市的连锁品牌,往往总部城市就是品牌发展起步的“大本营”。
而有的品牌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会进行总部迁移,但多数品牌基于熟悉地域、优势门店以及供应链的考量,会坚持深耕大本营城市。
不同餐饮细分赛道
总部选址倾向存在差异
餐饮行业有新茶饮、现制咖啡、小吃快餐、中餐、火锅干锅等多个细分赛道,而各个细分赛道的品牌总部选址可能也存在差异。
聚焦连锁新茶饮细分赛道来看,各个品牌在广东省的总部明显多于其他省份。这也是因为广东是茶饮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有喝下午茶的习惯,文化习惯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让广东省成为连锁茶饮品牌发展的沃土。
而整体来看,茶饮品牌在南方城市的总部数量也明显多于北方城市。这与南北的饮食习惯、饮茶文化都有一定相关性。
连锁新茶饮品牌在各省的总部数 数据来源:GeoQ智图
>从新茶饮品牌TOP20城市来看,广州市位列第一,且相对领先其他城市较多,上海位列第二。新一线城市中,南京和杭州并列第三。
连锁咖啡的总部选址对比连锁茶饮,则有一些差异。比如从各个城市连锁咖啡总部数排名来看,排在第一位,且优势较大的,变成了上海市,北京也上升至第二位。而其他城市的连锁咖啡总部数量都不算太多。
再来看小吃快餐的总部分布情况。其总部在东南沿海省市相对较为集中,上海市最多,其次是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内陆省市中,四川省总部数量相对较多。
小吃快餐品牌在各省的总部数 数据来源:GeoQ智图
>从小吃快餐品牌各个城市的总部数来看,上海以绝对优势位列第一,北京和杭州分列第二和第三。
数据来源:GeoQ智图
>整体来看,连锁品牌在高线城市的选址比例超过90%,而上海是“出镜率”最高的总部城市,另外、北京、广州、杭州、南京等城市的餐饮品牌总部相对来说也偏多。
连锁餐饮品牌
总部选址总结
通过连锁餐饮品牌的总部选址能发现一些总部选址的策略:
首先是城市特有产业的聚集度。比如新茶饮行业明显在广州聚集度较高,而在这些区域,供应链和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市场较大,客群接受度高,但同时面临的竞争也较为激烈。
其次是城市能级的考量。大家扎堆上海,一方面是上海市国际化都市,格调高、机会多,商业环境好。同时高能级城市能招募到更多人才,有利于企业发展。
最后,在总部城市选择上可能还会考虑到供应链是否方便、产业发展程度、交通便利度、特定产业的经商环境、开店成本、客群消费力等因素。
所以综合考虑之下,大城市的综合分较高,作为总部的几率更大。但中低线城市也有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趋缓的大环境下,在各个环节控制成本也成了连锁品牌发展的关键一环。
—原标题:2022年中国星级饭店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分析 中高端星级饭店数量占比提升【组图】
行业相关上市公司:锦江酒店(600754)、首旅酒店(600258)、岭南控股(000524)、华天酒店(000428)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星级饭店等级结构、星级饭店收入结构、区域竞争格局
3星级以上饭店占比超88%
从饭店等级结构看,截止2021年底,中国三星及以上饭店数量达到6809家,占比超过88%。其中,3星级饭店数量最多,占比接近50%,四星级饭店占比达到30%,5星级占比达到10%。
< class="pgc-img">>中高端星级饭店数量占比提升
近年来,中高端饭店成为更多饭店集团的发展方向,也在不断塑造星级饭店行业新格局。2019年以来,3星级饭店占比逐年增长,2021年超过88%,较2020年增长约2.13%。
< class="pgc-img">>星级饭店餐饮收入贡献最高
从2021中国星级饭店业总收入结构看,餐饮收入占比达到41.13%,超过客房收入比重。其他收入占比超过18%,也意味着在传统的住宿和餐饮业务外,星级饭店正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 class="pgc-img">>广东星级饭店2021年营收规模最大
从区域竞争格局看,2021年广东、北京和上海的星级饭店营收规模排名前三。其中,广东以139.76亿元的收入规模排名第一,占比接近9%。除此以外,浙江、江苏和山东等省市的星级饭店的营收占比也较高。
< class="pgc-img">>北京百强五星级饭店最多
根据互联网周刊发布的“2021中国五星级酒店百强榜单”,其中北京、上海和广东五星级饭店上榜数量最多,其中北京以24家登顶榜首,而上海和广东也有超过10家饭店上榜。
< class="pgc-img">>综上所述,近年来中高端饭店占比提升,2021年3星级以上饭店占比超88%。从星级饭店收入结构看,餐饮业务贡献最多。从区域竞争格局看,2021年广东星级饭店营收规模最大,北京百强五星级饭店数量最多。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