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餐饮界肆虐的抄袭风潮,让这个节日有了特别的意义。
过去,红餐曾经为餐饮人打击山寨支了不少招数(点此阅读),在此不再赘述。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餐饮界的抄袭者究竟可以多无耻?抄袭的都成了大爷,又是谁给了他们反咬一口的勇气?
< class="pgc-img">>2001年,为了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
那时,绝大多数餐饮人对这个特殊的节日要么不清楚、要么不关心,根本不知道有一天自己也会和那些文艺界的知识分子一道,高高举起保护知识产权的大旗,打击山寨和抄袭。
18年后的今天,餐饮界抄袭成风,抄名字、抄产品、抄装修、抄营销创意、抄模式……抄袭者气焰之嚣张、态度之无耻,比文艺界有过之而无不及。
< class="pgc-img">>01 李鬼取代李逵,抄袭者究竟可以多无耻?
最近,椰子鸡新贵椰妹的三个创始人正忙着“打假”。
广州正佳广场的某椰子鸡品牌跟椰妹的相似度超95%,地板、天花板、备餐柜、桌椅餐具的花纹图案、餐具灯具模型、品牌插画、菜单、背景音乐等,都不加任何修改地照搬了椰妹的原创元素。甚至由于厂家的失误导致的餐桌尺寸失误,也被该品牌拿尺子量好全盘抄了过去。
令椰妹联合创始人张长全震惊的是,山寨品牌的野心远远不止抄这么简单,他们要取代椰妹。他们有意对标椰妹一贯的选址,以更高的成本拿下椰妹在谈的正佳广场后,火速进驻了东莞、佛山的4家万达广场,今年年初刚创立的品牌,竟在短短两三个月开出了5家店,大有李鬼取代李逵的气势。
全盘抄袭你,还要抢你地盘,把你搞死。这明火执仗的行为,想想都让人毛骨悚然。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椰妹(上)和某山寨品牌(下),让人傻傻分不清
最近还有一桩热闻,1997年出生的在韩留学生把自己包装成在异国他乡打拼的创业者,直接将长沙茶饮品牌“茶颜悦色”照搬开在韩国,并抢先注册了品牌韩国商标。
事后,这位留学生发文称,自己的行为是给原商家当铺路石:
“现在就等他们什么时候开放海外市场,只要他们开拓海外市场,我还是比较愿意跟他们内部进行沟通的。 ”
如此理直气壮,这块石头,到底是“铺路石”还是“绊脚石”?茶颜悦色品牌创始人吕良不得而知,因为新闻曝光后,这名留学生从未和他们联系过。
原创者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心血,抄袭者不劳而获,一两个月就将其据为己有,还洋洋自得。
野心大一点的还盘算着搞垮原创,愚弄大众,彻底取而代之,还有比这更无耻的吗?
02 “看得起你才抄你!” 原创还得谢谢抄袭?
在深圳小有名气的餐厅蚝门九式曾遭遇抄袭。抄袭者以餐饮小白身份向其创始人蚝爷请教,大度的蚝爷一一耐心解答。
结果,没过多久,这个“小白”就做了一个新品牌,店内牌匾、广告语、主打菜品甚至菜名,几乎完全照搬蚝门九式。
蚝爷相当震惊,责问他时他竟一脸无辜:“我们是因为崇拜蚝爷才这样做的。在生蚝的发展和传承推广的路上,大家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不是很好吗?”
发现蚝爷不谅解后,马上又换了一副嘴脸,倒打一耙,反说蚝爷心胸狭隘:“我不就是用了你的元素吗?蚝爷你好歹是餐饮界的前辈,怎么这么小气?”
< class="pgc-img">>以学习的名义抄袭,是抄袭犯最爱的伎俩,不仅限于“小白”,一些知名机构也运用得炉火纯青。
某外卖平台曾经以投资之名,套取并剽窃了一位餐饮商家的商业模式,99.99%复制了该商家的餐厅到平台投资的某餐厅上,相似度之高让人难辨真假。
这位餐饮商家曝光此事维权时,引来不少围观群众冷嘲热讽:
“人家是看得起你才学你。你一个小餐厅老板,惊动到XX外卖高层慕名前来学习,不应该骄傲?这事儿抖出去,够你丫吹大半年了吧?”
因为喜欢/佩服,所以抄袭; 因为看得起你,所以抄袭; 因为你做得太好了,所以抄袭……这种论调的言下之意,是不是原创还得谢谢抄袭者?
抄袭最高级的辩护莫过于此,就跟穿着性感的女生被猥亵之后,罪犯常说的“穿成这样,不就是引人犯罪吗”一样,完美地把责任归咎到受害者身上。这种行为除了让人爆粗之外,还能说啥?
< class="pgc-img">>03 抄袭成了大爷,谁给了他们反咬一口的勇气?
2018年,茶饮品牌鹿角戏在广州召开媒体发布会,宣布由于山寨众多,不得不从原来的“鹿角巷”更名为“鹿角戏”,以保护自己的心血不受迫害。
改名事件一出,正牌台湾鹿角巷创始人邱茂庭立即在电视节目中表示:“假货们‘戏’太多,鹿角巷没有改名,以后也绝不会改名!鹿角戏才是山寨!”
经多方查证,开发布会宣布更名的鹿角戏,确实是广州“土生土长”的山寨品牌。
< class="pgc-img">>△天方夜谭,山寨品牌鹿角戏召开“更名”发布会
由于鹿角巷商标在大陆还没被注册下来,花落谁家尚不可知,鹿角戏便坚称自己是正牌鹿角巷,开发布会、更名、面向全球招商,“未来计划在全球开2000家店”,铿锵有力底气十足。
正牌鹿角巷眼睁睁看着山寨作妖,除了喊话也是束手无策。
“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用来形容餐饮行业原创和抄袭间的对峙再合适不过了。取证难、侵权与否界限不清,使得在原创者和抄袭者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能披荆斩棘成功维权的人并不多。
“吉祥馄饨”的仿冒者——“吉祥馄饨·面”自2011年起在山东地区推广,持续7年,还拿到了第三方在第35类“特许经营的商业管理”注册的“吉祥”商标的使用许可授权,作为其侵权行为的挡箭牌,并在外地法院起诉正宗“吉祥馄饨”,贼喊捉贼。
正牌“吉祥馄饨”和这个仿冒者打了8年商标侵权官司,日前才终于宣判胜诉,获赔320万。然而,赔偿额虽高,却远不及维权的成本。何况,侵权造成吉祥馄饨品牌声誉的减值是难以弥补的。
< class="pgc-img">>△吉祥馄饨(左)和山寨品牌(右)的8年商标战
< class="pgc-img">>△吉祥馄饨维权案终审判决书部分内容
今年春节期间连开3店、正值快速扩张期的椰妹,由于近来一直在打假维权,3个月时间连1家新店都没能开出来。其联合创始人张长全表示,从对接到立案花了3个多月,几个创始人在深圳广州来回折腾,精力确实被耽误了。
维权之难、成本之高,可见一斑。 抄袭者正是认准了这点,才会越来越肆无忌惮,登堂入室以假乱真,甚至企图盗版逼死正版。
04 原创的每一次退缩,都是对抄袭的纵容!
一个不鼓励创新的行业必然会每况愈下,对付抄袭、山寨等无耻之徒,就要不惜一切代价硬刚到底。
今天,正值“世界知识产权日”,红餐(ID:hongcan18)在此呼吁所有餐饮人支持原创,拒绝抄袭,坚决打击山寨,侵权必究,摆正行业风气。
同时,建议所有品牌原创者加强版权意识,名字、获奖产品、广告语等涉及版权的元素,一定要尽快注册,并从源头上建立品牌壁垒,让抄袭者有多远滚多远!
><>厅的名字很重要,但不能单一地强调名字的作用,它应该是品牌策略的一部分,取个或者换个名字有时候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不过取名字的确是个技术活儿,也有规律或技巧可寻,就来看看国外专家的实战经验吧!
餐厅名如人名,不可谓不重要。它是餐厅品牌的一部分,一个好的餐厅名字可以反映餐厅概念,和招牌美食挂钩,和地点或周边相关。
餐厅在哪儿
想想你的餐厅所在地。餐厅的地理位置可以成为餐厅取名元素的备选,餐厅附近有没有著名的自然景观,比如湖啊山啊海滩啊之类。附近有没有历史景点可以做参考?餐厅所在的大楼是不是幢有故事的楼宇,可不可以就用那个故事的背景做名字。比如杭州的楼外楼据传因菜馆建在近代著名学者俞曲园(俞樾)先生俞楼前侧,曲园先生就建议取名叫做“楼外楼”。
餐厅卖什么
想想你的餐厅概念是什么。如果你餐厅是有特定菜肴菜系的,可以在餐厅名字上反映出来,比如巴奴毛肚火锅、有家酸菜鱼。如果你的餐厅提供简餐轻食,你也不想要取一个复杂的名字,那么把你的姓氏名字加上去就可以了,例如Tom的小饭馆。
别人怎么想
把你脑子里的候选名字全部写下来,即使你已经比较倾向于某个名字,也多想想其他的可能性。询问家人朋友的意见,可能会收到让你意想不到的反馈。你觉得完美无缺的名字可能别人不这么认为,说不定你还能开发出更好的想法。
不要做什么
避免绕口以及难写的名字,如果连餐厅名字都发不清楚,估计他也是写不出来的,更何况还不容易在网上搜索,取名字还是要方便顾客找到你。小心商标品牌名,记得艾迪墨菲Edddie Murphy主演的电影来到美国Coming to America么?电影里他在麦当沃(McDowels)工作,而不是麦当劳(McDonalds),别取会混淆起来的那种名字,因为一可能会有法律问题,二会给别人一种印象:你在抄袭竞争对手。
好了,来整理一下取名字的思路:
清晰的餐厅经营概念
便于记忆的餐厅地址
听取别人的意见
本文翻译自How to Choose a Restaurant Name
https://www.thebalance.com/how-to-choose-a-restaurant-name-2888813
其中示例译者根据中国情况做了国情调整。
作者:Lorri Mealey 翻译:Mandy
>州的餐饮行业竞争激烈,创业失败者多,成功者少之又少,经过辛苦打拼以后,这些成功餐厅都有令同行羡慕的业绩,但是,让他们无比烦恼的事情也接踵而来。
这些餐厅有的被复制了整套装修环境,有的菜单被整本克隆,更有甚者连餐厅的名字都被抄袭模仿……今天,就和大家说说餐厅生意火了之后老板们的烦心事儿,希望以后的创业者能受到一些启发。
老杨小黄鱼
就等我去找他买
说起杭州的夜宵,老杨小黄鱼是绕不过去的话题。1998年,老杨揣着103块钱离开河南老家,来杭州讨生活。他当初忍着风吹雨淋在酒吧门口摆摊时,他打死也不信,自己会成为杭城夜宵界的传奇。很多酒吧老板说,老杨绝对是对杭城的夜宵经济有杰出贡献的人。
两年前,有人问老杨,是不是开分店了。老杨说,自己的店虽然经常搬家,但是为保证产品质量,始终只有一家店。随后,老杨就让女婿上网搜索,看看有没有和自己店名字相似的烧烤店。
女婿搜索以后吃惊地发现,何止是名字相似,除了名字相似的店,和自己店名一模一样的都有。老杨急了,努力22年得到这么多顾客的认可,一定要守住“老杨小黄鱼”这个店名。
于是,老杨就有了申请注册商标的念头,他还找了专业代办来操作这件大事。启动操作之后,老杨发现想要注册“老杨小黄鱼”这个商标,真是难上难。
自己店的不少相关元素,早几年就被注册,要想用就只能找注册人买。退而求其次,想用名字接近的,要么已经被注册,要么不符合规则,可把老杨郁闷坏了。
无奈之下,老杨只能尽量申请和自己店匹配度高的名字。虽然最后申请成功,但距离老杨最喜欢的“老杨小黄鱼”这五个字还是相距甚远。老杨说:“22年前,我哪里知道自己的店大家这么喜欢,品牌什么的,想都没想过,每天就想着小黄鱼怎么烤最好吃”。
老杨虽然对“老杨小黄鱼”这五个字爱的要命,毕竟守着这个名字奋斗了22年。但是他相信,顾客们认的还是他的手艺,只要自己的烧烤一如既往得好吃,注册的新商标也一定会火。
廖瑜红廖氏白斩鸡
品牌意识在创业之前就要有
老板廖瑜红从事餐饮行业二十几年,2018年开了这家小店,从来没做过广告,然后生意突然就火了,成了一家网红店。
廖瑜红做的白斩鸡只用散养阉鸡,参考了粤菜白斩鸡的部分操作,做好的鸡肉皮下有冻,腿骨略带血丝,正是老饕们追求的状态,每天都能销售一空。
有的吃货会开车几十公里赶到她店里买鸡,还有吃货在点评平台上描述了店门口排队买鸡的场景,“去晚了,老板娘会开始点名,好紧张,你有,你有,你有,其他人不用排队了,没鸡了”。
于是就有其他店也开始做白斩鸡,杭州的街头角角落落一下子多出了好几家主打白斩鸡的品牌,廖瑜红只好店门口贴了告示,声明目前在杭州仅此一家,绝无分店,但还是有顾客跑到其他店里买了之后发现不是廖瑜红的鸡。
廖瑜红说,自己平时只知道忙生意,也不会打广告做营销,还是客人问起她有没有开分店时,才知道有和自己类似的店。顾客说,那家店上过电视,店里有精心设计的海报,分店很多,还会搞各种促销活动,看上去像是很有规模连锁店。
廖瑜红这时才想到了申请注册商标,注册成功以后,她在店名里加上了自己的名字,总算是和其他店有了明显区别,跑错店的顾客少多了。廖瑜红心里踏实了许多,也有了开分店想法。
上个周末,廖瑜红廖氏白斩鸡位于紫花路的二店开业了,骆家庄的三店也开始装修。她说,品牌意识在创业之前就要有,不然以后会很麻烦,万一哪天你就火了呢?
浙网鲜
老乡老乡,背后一枪
两年前,在餐馆密集的上塘路,有家“浙C海鲜小吃”,一般人觉得不起眼,可温州人看到“浙C”两个字,就略显不淡定,因为温州汽车牌照都以“浙C”开头,温州人一看就是温州馆子。很多温州人在外地开车遇到老家的车,就会有用车灯呼闪打招呼,要是知道店里有温州菜,那就更不淡定了。
随着杭州地铁5号线后通段的启用,江晖路站附近一家海鲜餐厅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温州人念叨,这家餐厅名叫“浙网鲜”。
赶到浙网鲜,这不就是以前上塘路的“浙C小吃”么?老板娘李姐向我们大倒苦水:“‘浙C’这两个字不能注册,好几家海鲜店都在用,其实和我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我们现在只有一家店!”。
李姐说,自己为了推广这个店,可没少下功夫,还投入了不少广告费,没想到不能用的名字相当于大家都能用。网上一搜,李姐发现,自己的广告真是白打了,叫“浙C”的店搜出来一大串,有的还是认识的温州老乡开的。
“老乡老乡,背后一枪”的教训让李姐有了品牌意识,于是就注册了“浙网鲜”这个名字。既告诉大家这里只卖温州小网海鲜,又彻底避免有雷同的名字。
如果你是商标注册方面的行家,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经验。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