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86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孙雨
寒冬来临,“摆摊”热情越来越高
地摊烧鸟、牛排、螺蛳粉...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立冬已过,今年冬天开始了。
夜幕降临,有这样一批人,时不时出现在地铁口、夜市、大集等公开场所。这些摆摊工作者们,似乎不管是严寒酷暑,热情都从未减少。
这些真正的地摊餐饮小吃,正在市场中掀起阵阵浪潮。比如爆火网络且备受年轻人追随的罐罐烤奶,一个罐罐、一袋纯牛奶、红茶绿茶茉莉花茶叶不同口味,再加上一些些点缀,引来人们疯狂打卡的原因,大概是价格便宜、模式新颖、拍照打卡确实很好看,非常有利于传播。
还有操作难度低且人群接受度高的淀粉肠儿,以及在气温骤降的北京街头,出现更多推着电动车、三轮车摆摊来卖烤红薯、炒栗子、自制糕点、驴打滚、糖葫芦等的摆摊工作者。
某一天,内参君晚上十点出来地铁口,看到那位几乎每天都来出摊卖淀粉肠儿的阿姨。内参君像往常一样去买烤肠,阿姨笑着说马上就收摊了,就等你来了,今天再给你便宜一块钱。
有时候,感觉这更是给夜晚回家的打工族们的最好“福利”,前不久一位广西的朋友称,他在凌晨三点的街边,吃到了一碗地摊螺蛳粉。
提到地摊螺蛳粉,近日来自杭州萧山的一家螺蛳粉摊在小红书上非常火,有人甚至驱车一个半小时又排队1小时才吃上这碗有味道的粉,不可否认,这爆火背后不乏有夸张的营销成分在。
此外,今年摆摊的餐饮小吃品类越来越多,甚至出现日式地摊烧鸟、关东煮、居酒屋,法式地摊牛排,中式自然更多包括地摊串串、地摊麻辣烫又从门店搬到了外面,营造真正的烟火气。
地摊概念一直火
有人真正摆地摊
有人把它做成地摊餐饮模式
除了这些真正的“摆摊”工作者,近两年,许多餐饮品牌直接把地摊搬进门店里,尤其是在餐饮品牌中兴起了一阵“地摊风”、“破店风”、“市井风”这样相对成熟的门店风格或模式。虽然大部分可能只是打着“地摊”噱头来吸引顾客,也确实达到了引流增量的目标。
复古的门店装修风格,高性价比的体验感,小桌子+马扎的用餐方式,甚至直接把火锅店、烤肉店开进菜市场,主打一个食材新鲜,方便采购,努力靠近社区和消费者,把最接近地气的餐饮开到顾客家门口,让消费者们心动。
从地桌烤肉、地摊烧烤,到地摊火锅、小炉子烧烤、地摊打边炉等,“地摊”餐饮还在陆续推出。近日,全国各地似乎都支起了“小炉子”吃烧烤,在小红书平台,有关“小炉子烧烤”的相关笔记达到3万+篇。“要知道,每到秋冬季都是烧烤品类的淡季,生意会慢慢变差,而小炉子烧烤模式却恰好满足人们在冬季吃烧烤且有好体验的满足感。”一位烧烤老板表示。
如今这种模式以常态化规模化在全国遍地开花,袒露出真正的烟火气,同样满足人们社交、聚会的场景。最近,一家名为“乐趣小炉子烧烤”的品牌集中在北京开出超30家店,它属于室内DIY烧烤,满足烧烤爱好者们动手自烤的体验感。
基于市场和消费需求,曾红极一时的“地摊风”还存在,只是正在变换新方式继续造势。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一年内成立且在业、存续的“地摊餐饮”相关企业大约有3000多家。
有业内人士直接指出,“‘地摊风’餐饮,简单理解就是餐饮品牌创新的一种装修风格,不可以和‘地摊经济’混为一谈,这二者毫无关联。”
一方面,是真正的“地摊经济”。在国家鼓励并出台地摊经济政策,比如允许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允许临街店铺越门经营、允许大型商场开展占道促销、允许流动商贩贩卖经营、允许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扩大停放区域等等,系列政策出台推动全国各地地摊经济强势复苏和发展。
在经济大环境下,地摊经济为鼓励更多人们创业和提供创业机会。
尤其是能看到许多年轻人们在晚上下班后,会在小区楼下、地铁口摆摊。这样的新奇创业方式带动了人们的创业热情,寻找合适的品类去摆摊,激发创新灵感。只是创业不易,有人确实把生意做得红火,那也是建立在选对品类、产品有特色、成本可控、市场需求大、性价比高、经营方式等等正确的条件下而得来的。
“真正的地摊市场很大,基本是个人生意。与商场里的商家在楼下广场做夜市摆摊不一样,门店门口摆摊是噱头是营销,而且一个摊位每月还要收2到3000管理费,很可能不赚钱,而且搭人工还浪费空间,这样的场景营销来引流是不可持续的。比如说我有个面馆,我把门口分给一个做蛋烘糕冰粉的,让他来帮我丰富产品线,只要来我店吃面的客人,买他的东西就打八折,他每个月给我3000块钱房租,我觉得这样的合作才是可持续的,互利共赢嘛。”
另一方面,是餐饮品牌塑造的“地摊风”,更多呈现在门店装修风格的差异化。这阵风,其实吹了一年,尤其是在火锅、烧烤、麻辣烫等品类。而它的出现也是特定时期的时间产物。
“追溯历史,这种破店风、地摊风一直都存在的。比如说开在大学周围给学生提供便宜实惠的聚餐地方,而当时的破店可能真的是‘简陋’,当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他们肯定去追求和向往更优质和高品质的生活。但是,餐饮界的‘地摊风’是出现在三年特殊时期里面,这几年的大学生群体大部分还保持着大学时期的消费习惯,更愿意追求接地气的用餐方式,因为收入决定着自己的选择。所以这阵风才能吹的很久。”一位餐饮老板讲道。
而实际上,现在的“地摊风”,最初确实是有新意,并且有意为消费者们创造新的用餐场景,是一种表现形式和一件外衣。一方面是基于消费者猎奇心理来引流增量,尤其是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比如说“寻找儿时味道”,对于年轻消费群体来说,这样的地摊风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反而更像体验长辈们曾经的生活,所以对他们来说更有吸引力和猎奇性,但不是怀旧。
另一方面是品类寻根,品牌们更强调和灌输产品新鲜和口味正宗,而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口味正宗更多是“老店”,为此地摊风、破店风引起人们关注和打卡的兴趣。而地摊风却不意味价格便宜。反而在一些地摊风餐饮门店,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和正宗口味产品中,价格会更高。
而且,餐饮是跟着人走的,随着社区餐饮的发展,以及获客流量的难度提升,更多餐饮品牌把门店开到社区周边,甚至把火锅店、烧烤店直接开进菜市场,靠近顾客群和方便获客。
但是需要清楚一点,真正做连锁餐饮的品牌,其实是通过打造地摊风吸引客人,而最后真正留住消费者和增强复购率的,反而是品牌力和产品力。
所以,随着后来者跟风居多,这种风口渐渐消退,毕竟物以稀为贵,而只是简单的赋能门店一种地摊风模式,当人们逐渐失去新鲜感,如果没有真正的实力优势,必然是无法留客。
市场有需求,存在即合理
紧随“地摊风”后
“氛围风”已经来了?
所以,有人坦言,这种“地摊风”快要吹到头了。
“因为经济一旦复苏,大家可能不愿意总在破的地方过破的日子。当越来越多的门以‘地摊’为噱头,人们逐渐对此失去了兴趣和新鲜感。而且物极必反,经济也会触底反弹,现在的消费市场已经逐渐有00后接盘,这些生长在新世纪互联网的孩子们不一定会一直喜欢去七八十年代的破店风,他们很难产生共情。”
当然,也有人认为,地摊风不会马上消失,“虽然讨论度和热度下来了,但我觉得它和时装周更像,它只是不在舆论的C位了,但只要是没有下一个风口或者话题出现和形成,那这阵风就会一直在吹。就像是最近没有新的火锅品牌出来,但不代表没人做火锅生意了呀。”
所以,地摊风,只是不在C位了,但并不代表它消失了。
今年,内参君发现更多门店已经出现新的风格,尤其是增加唱歌、跳舞的氛围组,年轻人更愿意去消费和体验,就像怂火锅的精湛舞蹈表演似乎更懂年轻人,姚稷大铁锅则直接在店里上演东北二人转。
或许,继“地摊风”之后,“氛围风”来了?
<>< class="pgc-img">>、C类店
考核标准:
门店总分=红卡40分+黄卡30分+蓝卡20分+绿卡20分+团队协作性15分+执行力10分+安全20分+学习5分+外部关系5分+创新分(无上限)+经营20分+缺陷率10分
二、经营落后店
1、开业4个月后,连续4个月的平均翻台率达不到3(桌子数在60张及以上)或者达不到3.5(桌子数在60张以下),要自行制定目标列出计划,并将计划报总经理,总经理在年会前报年度总结给董事长。
1) 达到目标者要奖励一、二级勋章,个别突出者不排除奖励紫金勋章;
2) 达不到目标者,要更换管理层,新管理层达到目标,按照上述第1条件进行奖励;
3) 换两次管理层均无效,则关店,并对参与挽救该店翻台率付出努力的相关人员进行感谢;
4) 小区经理有权将翻台率低于3的门店退还总公司自行安排人员经营,若其他人经营成功,原小区管辖权直接减少30%;
5) 小区经理可以放弃任意店经理的管理权,该店经理可以选择其他小区经理或总经办代管,若其有徒弟,由徒弟选择跟师傅还是小区经理;后期若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以回归原小区。
2、对比去年同期,桌数下降的门店,根据如下情况进行处罚:
当月下降5%及以上的,总经理提出书面警告。给予过警告且还在持续下降4个月的门店,列入淘汰店考虑范畴。
3、每年酌情终止一家落后店的经营,如果被终止:
该店的原有干部及骨干员工就地免职;该店所有员工在全公司范围内,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重新安排工作。
< class="pgc-img">>三、淘汰流程
1、周期:每2个月
2、淘汰流程:
1) 双月15号前,绩效小组挑出并确保是全公司最差十名(不用排名),财务部提供相关数据。
2)双月25号前由总经理挑出最差五名(不用排名)上报给董事长。
3)双月底董事长在总经理协助下确定处理办法。
4)单月5号前确定接管人员名单,并安排相关接管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负责给出前半年的人事、财务报告)。接管店产生:由分管绩效副总提供当月投标门店成绩排名,成绩高的门店为接管店,不得推卸。
5)单月2号前,总经理对最差10家店(淘汰店除外)书面警告,海底捞大学推送资料,并由小区经理提出书面整改计划,总经理当面或电话给予指导。
6)双月15号前,小区经理有权罢免最差的门店,但接任店长必须符合总公司规定。
7)公司对于人品问题(责任心、贪污、受贿以及其他违反公司禁令的行为)零容忍,出现该类问题的店经理直接淘汰。
3、交接仪式流程:
单月16号前举行交接仪式。交接仪式由总经理指定人员主持,议程如下:
1)总经理(或其指定人员)阐述换店经理的意义;
2)总经理(或其指定人员)宣读该店被淘汰的原因(绩效考评结果);
3)总经理(或其指定人员)宣读新任店经理简历;
4)新任店经理发言;
5)淘汰店经理的工作由总经理(或其指定人员)酌情安排,淘汰之后工资、福利待遇是否保留由总经理决定;(同时管理两家店的店经理,如一家店被淘汰,该店经理是否再担任另外一家的店经理,由总经办酌情决定);
6)该店高级员工及以上者就地免职,全部纳入蓄水池,由人力资源部按照蓄水池规定安排,福利待遇不保留。店经理、领班、大堂经理级别在限制时间中,在全公司范围内,不得晋升到原对应的岗位,具体限制时间,由总经办酌情决定。
7)交接仪式结束后,由新任店经理和小区经理组织第一次店经理例会(参会人:小区经理、店经理及管理班子)。
四、淘汰处罚
1、淘汰店的小区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扣罚5000元/月;
2、淘汰店店经理的师傅:扣罚1000元/月;
3、淘汰店店经理的师爷(师傅的师傅):扣罚1000元/月;
4、公司承担1000元/月。
注:
1)若师傅、师爷已不是受益人,则不处罚;以上罚款不做并罚;罚款不足8000元情况下,由公司承担补足8000元;
2)罚款周期为一年(自淘汰之月起算);
3)小区经理自行淘汰的店,暂不考虑此问题;
4)以下情况终止交罚款:
A、小区经理一年内若连续3次所管辖的店没有被淘汰,则终止交罚款;
B、师傅、师爷一年内若连续3次所培养徒弟的店没有被淘汰,则终止交罚款;
5)8000元费用由财务打款给新接管的店经理并邮件提醒,用于激励员工的小金库。
6)被淘汰的店经理若在2年之内又升迁至店经理岗位,则恢复原来的师徒关系。
五、海外门店经理淘汰
海外店经理淘汰后,回国后可安排一家门店继续当店经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815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孙雨
火锅开卷食材
有门店按斤称,虾滑比头还大?
2023年至今,火锅行业卷价格、卷品质、卷体验、卷加盟,千亿火锅市场竞争愈加白热化。
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火锅行业发展与消费行为监测报告》的数据显示,2023年,火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966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689亿元。
而往深层挖掘,行业内卷核心在于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目前主要有两大消费逻辑:一是“质价比”,即“向上趋优,向下好省”,人们对品质、性能、体验要求越来越高,让所付出的成本相对走低;二是“情价比”,消费者既要“该省省”,也在“该花花”,尤其是对能让他们有认同感和产生情绪价值的事物更舍得花钱。
如此,餐饮品牌要想从红海中脱颖而出,或是更加重视效率,为市场和顾客提供更高质价比;或是更加注重创新,向顾客传递品牌的情价比。
而餐饮核心竞争点,是要具备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而新品高效输出和巧用爆品策略,从而让品牌在市场和顾客认知的新鲜感永远在线。站在消费者角度,他们既需要安全好吃的高品质菜品,还需要用高颜值产品来满足情绪价值和体验感。
始终保持在火锅必点前三的虾滑,在口味、造型、颜值和摆盘上都有无限可塑性,深受顾客推崇。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虾滑食品市场规模达100.6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173.1亿元。小红书上的虾滑相关笔记72万+。
近期,苏州一家火锅门店因一款比足球还大的虾滑出圈,吸引众多博主打卡并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分享,网友直呼"活久见!离大谱!但吃起来爽呆了。"
其实,火锅品牌在创新虾滑爆品的案例已不在少数,切切实实给门店带来营收业绩。
比如,海底捞的招牌大颗粒虾滑,主打一个货真价实,常年为店内必点推荐;吼堂老火锅推出的“五拼虾滑系列”尤其炸裂,秘制青椒味、火龙果鱼籽味、桂花茉莉味等,在虾滑颜值和口味做出独特创新;几年前,热卤品牌盛香亭推出的一米虾滑曾引起业内关注和学习。
大龙燚的一款"火焰虾豆花",采用南美白对虾肉和巴沙鱼精准配比,一口吃下去既有虾肉的鲜美又有豆花的滑嫩;珮姐对于食材味道和品质的高标准,要每一款上桌产品均是千挑万选和保证食材本真的新鲜口味,一款“墨鱼汁马蹄虾滑”汇聚了3个原产地特色,源自热带深海天然墨鱼汁的本色、来自北海的鲜甜大青虾和广西荔浦的清脆马蹄,产品口感丰富,食材健康,有虾肉的鲜嫩Q弹,又尝到粒粒马蹄的清脆。
一边儿,是火锅品牌火拼虾滑爆品;一边儿,是安井、三全、思念等巨头企业入局虾滑赛道,另据锅圈招股书显示,其青虾滑产品目前总收入超7亿元,在产品结构中占比4.5%,这意味着虾滑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
前不久,聚焦虾滑大单品的逮虾记,获得沙利文双项认证:“中国虾滑销量第一”和“中国虾滑第一品牌”。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逮虾记的单月销售额就已经破亿,年产能上万吨,企业整体规模10亿级。
一颗虾滑,从小众单品,到百亿市场大单品,正在开启爆品突围元年。
门店年销量近400万份
单品虾滑成为盈利抓手?
2010年,虾滑开始出现且凭借高品质和好口感,受到顾客青睐,逐渐成为火锅店必备的核心食材之一。彼时主要以手打虾滑和工业成品虾滑两种组成,10余年来仍然是“有品类无品牌”。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在全国约50万家火锅店中,手工虾滑与工业成品虾滑的使用比例持平,但在2020年,工业成品虾滑的使用比例高达90%,手工虾滑大幅下降至10%。
这意味着,餐饮行业对工业虾滑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同时对虾滑供应链提出更高要求,如何保证虾滑品控供给的稳定性、性价比,以及虾滑在门店端展示的百搭和差异化价值。
首先,虾滑在餐饮行业的可塑空间和优势巨大,它是火锅门店必不可缺的流量大单品。比如研发出不同造型和高颜值的虾滑爆品,为门店引流增量,树立品牌形象和提高影响力。
“火锅界的优衣库”熊喵来了,2023年推出的“黑金黑虎虾滑”、“滑滑姐妹花”,成为其全国门店热销爆款,便是熊喵来了和逮虾记的共创之作。据统计,仅在2023年,熊喵来了合作逮虾记的虾滑就在全国爆卖超386万份。
据了解,“黑金黑虎虾滑”是以个头壮硕的黑虎虾做成的虾滑打底,再铺上一层清脆爆珠黑鱼子酱,最后点缀上一颗金灿灿的蛋黄,高颜值外表配上营养健康的虾滑,三种食材调和后入锅,口感滑嫩,老少皆宜,契合当下的健康消费趋势,成为门店热销产品。
大龙燚、豪渝重庆火锅的虾滑也是来自逮虾记。为保证虾滑供需稳定性和性价比,逮虾记在B端虾滑产品规格以500克大包装为主,少部分基于出品速度和分量推出的120克和150克包装。
在极其内卷的火锅产业,品牌亟需个性化和差异化打造壁垒,又需要借助虾滑爆品满足顾客的质价比和情价比需求。而逮虾记通过自身产业供应链的打造,在逐渐规模化同时能够降低出品成本,从而批量快速输出质价比产品,同时为火锅品牌提供专属虾滑定制化解决方案。
其次,虾滑是餐饮百搭单品,已经不局限在火锅场景。
一方面以手打虾滑为更细分的品类,逐渐开出品牌和新店,成都的虾圆圆·手打虾滑开出近150家店、长沙的李喜欢·手工虾滑门店近160家;另一方面,虾滑+品类的产品出现在中西餐厅,比如虾滑+米线、酸辣粉、牛腩煲、冒菜、麻辣烫,虾滑狮子头、虾滑汉堡等等。
而且,虾滑是一种“鲜物”,是由对虾去头去壳去虾线,简单加工而成的生制品,营养不会流失,味道更鲜美,契合了人们渴望新鲜食材的消费需求。近年来,人们追求现炒、当季、鲜嫩、新鲜美食,现炒快餐、现包水饺、现炒家常菜、火锅对新鲜食材、原产地食材的追求意愿强烈,意味着吃调料的时代落幕,吃原料的时代已经到来。
虾肉大颗粒肉眼可见,营养价值高,口感鲜弹嫩滑,以虾滑搭配出的菜品在门店更有利润空间,提升菜品价值感和口感度的同时,有助于顾客对品牌门店提高好感度和口碑建设。同时,虾滑的制作出餐快、烹调相对简单,契合效率餐饮时代。
虾滑渗透C端市场
有用户认知才有未来
虾滑的高蛋白和低脂肪,使其正在向C端市场渗透。煎炒烹炸、涮烤煮酿,适配各种烹饪技法,成为家庭餐桌必备品。中国营养学会此前发布的2022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提倡人们每周至少吃两次水产品,在《202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首次提出老年人每天的蛋白质推荐量,推荐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占能量摄入量的15%。
逮虾记便借势发力C端市场,而第一步是要建立鲜明的品牌认知度,逮虾记面向大众传播独特的口号、符号、IP形象、色调视觉风格等;第二步是主攻虾滑零售产品,推出虾滑“95%的虾肉含量”具象化提炼,强化消费者心智。
在逮虾记CMO刘晓红看来,“逮虾记的C端产品开发思路,不是在卖虾滑,而是在卖一道菜,这道菜要省时省力、不考验厨艺、做起来特别快,还要好吃健康,我们电商爆款‘九五纯虾排’,将泥状虾滑做成饼状,只需撕开包装即可烹饪,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5分钟。”
随着逮虾记陆续推出的拳头产品设计和“九五纯虾排”创新产品开发,不断重塑和扩大虾滑的消费场景,从配角到主角,虾滑开启了2.0时代。“我们C端的逻辑是围绕人群和场景,让消费者5分钟吃上一顿虾滑大餐。有用户认知才有未来。”刘晓红说到。
同时,在传播路径中,逮虾记通过内容种草和口碑传播,触达C端消费者。比如,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广泛种草,其中“大户人家虾滑”、“虾多多多虾肉肠”等产品被选入东方甄选、李佳琦、罗永浩等百余位主播大V的直播间。
快速打透虾滑赛道
拿下行业“双第一”
B端规模化,C端做品牌,逮虾记用了三年时间,成为虾滑产业赛道的头部。逮虾记从产业供应链起步,先一步稳固大后方,方才能够做出如今的品牌势能。
其一,抢占虾滑品类先机。虾滑诞生在万亿市场的火锅赛道,而我国火锅连锁化率大约是22%,餐饮连锁化的增长空间依然很大,连锁化率越高,对供应链的需求越大。虾滑是火锅食材的实力单品,只有大赛道才能出大品牌。
逮虾记CEO翟岩涛曾说,他们最大优势在于“精”,想要短期内在饱和且竞争激烈的火锅市场杀出一条血路,就要专注一个赛道下钻到底,“窄、小、深、重”是逮虾记的四字战略方针。
得益于始终聚焦虾滑品类,逮虾记在1厘米的宽度挖出1000米深度,把虾滑从火锅食材的单品,拓展成大品类和赛道,跑出品牌,并获沙利文双认证。
其二,产业供应链思维,步步深入,重做虾滑赛道。在创业初期,逮虾记主打虾滑单品,尚未有品牌知名度,采用“直销”方式,把虾滑产品从工厂直送火锅店,既省去中间环节,又让火锅店拿到高性价比的工厂虾滑。
为快速打开市场,逮虾记在全国组建了超过200人的“特战队”,特战队一个时间周期内跑透一个片区,并将本区域内的所有火锅店登记入表,然后再逐一接触对接,了解他们是否有虾滑产品、使用什么虾滑、如何出品、菜单如何设计、有无营销推广、销售结果如何等,再通过不断深入去做转化达成合作。
据了解,逮虾记特战队最高记录,1个特战队员1天新开8家客户。这也被视为用最苦最累却最直接的方式去“打巷战”。正因如此,逮虾记稳扎稳打,赋能全国超5万家品牌门店。
其三,单厂单品,实力聚焦。2021年,逮虾记在虾资源更丰富、更优质的广西北海,斥资5亿自建88亩(约5.9万㎡)虾滑智造工厂正式投产。“只有扩大生产规模,才能让采购、生产、销售变简单,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才能提高。给B端和C端提供高性价比、适配多样化场景和更方便体验高品质的虾滑产品。”刘晓红表示。
据内参君了解,2024年,逮虾记将持续用原料、厂房、研发、设备、资金,根据餐饮品牌和消费者需求推出有市场高共鸣度的产品。
小结
任何品类都值得重塑,逮虾记把虾滑单品,做出了规模和品牌。
历经三年实战和布局,拿下虾滑大单品赛道的头部位置,把优质创新的虾滑爆品在短期内高效输出到门店,助力火锅赛道和餐饮行业的出餐效率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做出品牌差异化。
也只有真正把握住时机、率先冲出的实力派选手,在赛道里面更能永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