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口红利见顶,流量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大部分的企业增长都出现了停滞不前的情况。乐店蜂抢凭借自媒体优势构建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基于社交电商的属性,通过分享经济将私域流量进行裂变,打造完整闭环,一举成为遍及全国130多座城市,5亿用户选择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撬动本地生活千亿级市场。2020年9月的最后一周,乐店蜂抢淄博站、成都站、历下站、天水站、马鞍山站等联合开站,越来越多的小蜜蜂们加入了我们乐店蜂抢大家庭。
< class="pgc-img">>乐店蜂抢成淄博站开站以来,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爆品,短时间内拿下贞厨烤骨头、蒙古国进口水煮山羊肉等爆品推出限时秒杀超值特价套餐,并通过实践探索,打通本地餐饮业大门,赋能传统线下商家,让商家不再为宣传引流、淡季没有销量而苦恼,实现最实际的经营增值。除此之外,乐店蜂抢淄博站还帮助本地农民商户先上车售卖山东沾化冬枣,上架当天售出100多单!
< class="pgc-img">>同时,乐店蜂抢马鞍山站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截止目前为止,乐店蜂抢马鞍山站总签约商家40余家,服务用户500余人。爆品商家有俏巴蜀鱼蛙之恋、美铭蹦床主题公园、起点健身俱乐部、九里飘香香辣虾等,全力打造吃喝玩乐游一体化的生活服务平台,将越来越多的优质好物通过社交链路带给消费者,也为传统实体商家带来了“新一春”。
< class="pgc-img">>不仅如此,乐店蜂抢推出最新增加引流方式,带来更多曝光和营收点——共享街机,铺设到流量大的商户“电影院,餐厅”等,带来更多曝光,机身全覆盖吃喝玩乐尽在乐店蜂抢广告及太阳码二维码,更容易获得客户。刺激商户推广和投放率,让推广更简单。
2019年10月至今,小蜜蜂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座城市,立志要把乐店蜂抢的旗帜插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让每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都可以享受到乐店蜂抢的超值福利。不管当地有如何复杂的形势,靠着小蜜蜂们不畏困难的精神,不断打造出消费者认可和喜爱的产品,最终实现自身跳跃式发展。乐店蜂抢也在不断完善中,铸造精英人才,并在模式上不断探索创新,积蓄足够的能量来迎接下一轮的市场爆发。
金九银十,十月份我们即将要开站的城市有新疆:吐鲁番站、阿拉尔站、库尔勒站、喀什站、昌吉站、克拉玛依站,山东:济南-市中站,海南:海口龙华站,河北:石家庄-裕华站、张家口怀来站、承德站、邢台站,内蒙古:赤峰站,云南:曲靖-陆良站......我们的目标,实现年底500城全覆盖,达成“乐店蜂抢,分享美好生活”的使命。
椿炒鸡蛋、春笋炖咸肉……疫情期间,平日里习惯于下馆子或点外卖的都市男女,纷纷开始下厨掌勺,习惯逛菜市场买菜的爷叔阿姨,也学着开始在网上买菜。
“今年的疫情,是危也是机。我们的单量暴增,2月甚至创下13个亿的营收新高,用户群也在不断拓展。”近日,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这么讲述新冠疫情带来的“危”和“机”。
“接下去,我们还会为长远计,上马自动化的大仓建设,强化供应链的系统性建设,不断优化产地布局,做好确定性的工作。”
不只是叮咚买菜。美团买菜团队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疫情暴发初期更多消费者开始选择线上买菜,美团买菜在各地的销量明显上涨。北京地区的日销售量最高时达到了春节前的2至3倍,增长主力来自蔬菜、肉禽蛋、粮油副食、乳制品、海鲜水产等。
疫情期间,叮咚买菜、美团买菜这些生鲜电商零售平台突迎流量高峰,供应、物流、配送、人力遭遇全面大考。伴随着疫情缓解,作为《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提出的12大重点领域之一,生鲜电商零售如何抓住机遇,留住用户,保持线上新消费热度不减,已成当务之急。
秒杀:订单暴增还要稳菜价
过年后,疫情暴发初期,不少用户都有感触:在App上买菜宛如双11下单,手速稍慢就显示“售罄”了。
叮咚买菜在节前根据大数据预测,保留了75%的一线员工留守岗位,并储备了充足的库存,但由于市民对蔬菜等各方面的需求量非常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一位上海用户曾下过一个“最重订单”,一次性买了76件商品,包括6袋米、2桶食用油、3箱牛奶,还有各种蔬菜、零食、水果、速食品。
梁昌霖表示,叮咚买菜在1月22日,派出了100多名采购人员,奔赴各地。1月23日,确定目标“保民生、保供应、稳菜价”,即公司不再考核毛利率与盈利,也要保障市民的菜篮子供应充足稳定。
“做出平抑物价的决定主要是基于两个出发点。第一,卖菜是民生工程,应该是让普通消费者都能够承担得起。第二,今年是个特殊的春节,我们不希望大家因为感知到商品供应困难或者物价上涨,而进行囤货或者抢购,所以,我们认为稳定菜价是作为一个卖菜的公司应该做的事。” 梁昌霖说。
不考核毛利率与盈利情况下,叮咚买菜的利润水平如何?订单暴增后,企业如何应对自身运营压力、供应链的压力?
梁昌霖回应澎湃新闻记者称:“虽然没有涨价,但还是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利润水平。春节期间是大家的休息时间,人力成本很高、中间的渠道费用也很高,所以导致最终的零售价格高,我们通过对接产地、进行直采,自己做了中间环节的工作,能够适当地降低商品采购价格。另外,我们也在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以前叮咚买菜实行的是半小时内送达,在疫情特殊时期,采取集约化配送方式,部分区域改用汽车送货,一次性累积100单左右再集中配送。”
叮咚买菜上线于2017年5月,目前已经进入上海、深圳、杭州、苏州、宁波和无锡6个城市,开设了约550家前置仓,截至2020年1月,叮咚买菜订单突破50万单。
梁昌霖说:“疫情的挑战也让我们看到,供应链的承压能力挺强的,叮咚的供应商首选是大型农业基地或其他大型企业。疫情期间,很多产地封村封路,交通受阻,我们也了解到有些水产供应基地通过联系当地政府解决通行证问题,让水产品从产区顺利运到上海。”
另一家生鲜电商平台美团买菜团队也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过年期间的生鲜商品供给确实一度比较紧张,主要因为需求量突然增加,加之上游供应商本身商品的供给和人员储备也不足,同时也受到疫情防控带来的物流不畅等影响。
美团买菜是美团点评集团小象事业部在2019年推出的自营生鲜零售业务,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东莞五地上线。
考验:新鲜小葱和共享员工
相比菜市场,对生鲜电商来说,菜品新鲜度的考验更大。
在叮咚买菜上下单会免费获赠小葱。在梁昌霖看来,这个动作没有那么容易,当用户对送小葱有了期待,如果不送,用户的失落感会非常明显。
“冬天在长三角市场买葱,你会发现色泽偏黄,很难看。有些商贩为了颜色好看,会喷洒一种蓝色粉末来保鲜。这种葱我们不能收,那就面临断供。所以我必须把葱的产地布在云南、贵州,以便延续,但仍有不确定性,如果赶上沪昆高速大雾封路,西南的葱就进不来了,所以我还要在河南河北也设立小葱基地。两头发货,以解决小葱问题。”
梁昌霖说,如今的农产品市场早已实现全国采购了,过去所谓“反季节”的蔬果,现在不过是换一个产地的事情。同样的季节,在上海吃不到的水果,可以在云南吃到,那我们就去云南采购。于是,今天叮咚买菜的供应商遍布全国,有70%是从全国的产地拉回来的。“近的有崇明、苏北、寿光,远的有海南、云南、贵州、宁夏,可若光靠品种多样、靠价格补贴就能长远吗?我的经验是,根子在品质上。你只有让老百姓感受到,你卖的是好东西,人家才会一再光顾。”
据了解,叮咚买菜在上海一共有7个大仓,257个前置仓,它们也是“品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货物送至用户手上前,一共要在各个仓库经过6道核验工序,第7道交给顾客,如果觉得菜品不好,可以秒退。
此外,叮咚买菜还聘请了500人,蹲守在全国各地的产地。他们要和农业企业打交道,用什么种子,打什么农药,从前端下功夫,解决品质问题。
“共享员工”也被引入。
疫情期间,叮咚买菜与10余家餐饮企业达成合作,包括鹿港小镇、伊秀寿司、绍兴饭店、安歆公寓、绿洲酒店、泰火锅等,超过1000多名餐饮业的员工进入叮咚买菜一线岗位工作。
美团买菜也先后有200名待岗在家的餐饮行业人员作为共享员工,投入站点的分拣、打包及配送工作中。
机遇:生鲜电商零售发展前景广阔
对生鲜电商而言,经过疫情的大考,它们在思考的是,如何抓住机遇,赢得更大的发展。
3月30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走访部分中外企业,检查调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情况,深入了解企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在叮咚买菜,李强详细听取了公司创始人梁昌霖有关企业运营发展、参与疫情防控以及促进消费等情况介绍。李强说,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在线经济、到家经济、非接触经济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对于互联网创新企业、生活服务类企业是重大发展机遇。要抓紧抓早,积极谋划,主动出招,针对不同群体的消费特点,创新供给方式、强化科技支撑,保持线上新型消费热度不减,最大限度恢复和释放被压抑的消费需求。上海将全力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让企业在抓机遇、求突破中实现更大发展。
支持政策已经出炉。
4月13日,上海市正式发布《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简称《行动方案》),方案提到的聚焦发展重点包括拓展生鲜电商零售业态。具体为:围绕生鲜、餐饮、农产品、日用品等领域,推动传统零售和渠道电商整合资源,线上建设网上超市、智慧微菜场,线下发展无人超市和智能售货机、无人回收站等智慧零售终端。鼓励开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群电商、“小程序”电商等智能营销新业态。支持企业提升生鲜产品周转数字化管理能力,发展制冷预冷、保温保鲜等技术,规模化布局冷链仓储设施,建立产品流动和可溯源性信息平台,推进生鲜、农产品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
对于如何把握新趋势、新契机,保持线上新型消费热度不减?
梁昌霖回应澎湃新闻记者称,这次疫情,让很多老年人以及之前没有接触过生鲜电商的用户也开始使用叮咚买菜,如何留住这部分新增用户是平台要思考的问题,叮咚买菜会做好单量的预测,接下来会梳理应急预案。另外,平台恢复采购、生产及服务能力保证三个确定性体验的同时,做了贴合时令的营销运营活动,数据显示,疫情期间新增用户的购买频次在不断提升。
美团方面表示,最近随着疫情的缓和,线下买菜渠道的逐步恢复,美团买菜平台的用户的确有一部分回归到了线下消费,但同时也发现,有很多消费者经过这一次疫情,更加注重食材的安全,也体会到了配送到家服务的便利,对平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表示出了认可,使得目前美团买菜的销售量仍然高于节前的平均水平。
未来,美团买菜方面称,将在包括上海等五地持续开站,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密度,后续不排除会进驻更多城市。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卢向华教授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虽然生鲜电商零售是本就存在的行业,但《行动方案》的推出会加快提升用户对平台的接受度,缩短这些产业发展成熟所需要的时间。
<>< class="pgc-img">>艘海轮停泊在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码头装运货物(11月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点击图片即可观看视频)
新华社南宁11月11日电 题:大开放引领历史性跨越——从壮乡巨变看中国发展的力量
开栏的话:
1958年3月5日,经中央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成立。
60年来,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广西各族儿女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砥砺奋进,形成了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和睦、边疆安宁稳固、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即日起,新华社将开辟“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栏目,展示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新华社记者王念、王军伟、向志强
近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首趟全冷链集装箱班列徐徐从南宁驶出,意味着北部湾港国际海铁联运水平进一步提升。
沿海沿江又沿边的广西区位优势突出,然而受历史因素影响,广西大范围改革开放时间较晚,长期被贴上“边陲”的标签。进入新世纪,广西按下开放发展加速键,尤其是2015年中央赋予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将广西推向了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前沿。壮乡打开大门,开启了以开放引领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
< class="pgc-img">>这是作业中的广西北海市铁山港(9月2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大开放打开了壮乡自信
北海,在广西具有对外开放符号的意义,早在1984年就被列入全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不过,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北海人是落寞的。上世纪90年代初的房地产泡沫,让北海经历了“失去的十年”,期间又在发展旅游还是工业、以及轻重工业间游移不定,经济发展与自身知名度不相匹配。
出路在哪?最终是开放扭转了北海的发展格局。2008年1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准,北部湾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北海迎来“黄金十年”。
< class="pgc-img">>这是广西北海市冠头岭附近的建筑物(9月2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一组数据是这个“黄金十年”的最好注释:铁山港货物吞吐量从2010年的117万吨增至2017年的1875.4万吨;一批企业相继入驻,电子信息产业产值9年间年均增长44.14%,2017年达到870亿元;在北海产生了广西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第一台海量存储器、第一台LED自适应显示器……
如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我国沿海一环的经济地位凸显。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魏然说,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已经形成一个涵盖电子信息、冶金、石化、能源、健康与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粮油和食品加工、轻工制造业等8大产业在内的产业集群,“从产业荒漠成长为重要的产业基地”。
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唐爱斌认为,“三大定位”新使命在干部群众中引发了“头脑风暴”,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激发起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有力推动了各领域开放发展的革新性突破。
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超过2亿吨、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直通粤港澳、高铁运营里程位居全国前列、柳州成为我国汽车产量第三大的城市……从千里边境线、海岸线到广袤的内陆地区,开放的理念不仅在北部湾生根发芽,还深入到八桂大地的各个角落。
< class="pgc-img">>游客在广西马山县古零镇古零村弄拉屯游览观光(3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10年前,创业成功的李荣光回到位于大石山区的家乡马山县弄拉屯,一心要发展生态旅游。穷山沟怎么才能吸引外地人?李荣光想了很多办法都不理想。2017年落户的国际顶级赛事“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来到弄拉,一举打响了“最美赛道”的名声,游人纷至沓来。“山还是原来那座山,却真的变成金山银山了。”李荣光感慨地说。
2016年,全国首个高铁无轨站在百色市凌云县启动,汽车与高铁无缝对接的模式,让交通闭塞的贫困山区开始享受高铁的红利。无轨站开通后,许多贫困户做起了药材、水果等电商生意,实现了脱贫致富。正是开放发展,让千百年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丰富资源,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
< class="pgc-img">>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消费者在第十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选购商品(9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开放发展让壮乡人民变得更加自信。充满异域风情的东盟国家驻南宁总领事馆区,接连不断的国际会展,风味各异的东盟餐馆,东盟国家重要的留学目的地……走在壮乡首府南宁的大街小巷,随处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十足的“国际范儿”。
2014年,新加坡商人苏丽华带着自己的蛋糕来到南宁参加东博会,随后便在南宁开店设厂。让她想不到的是,虽然新加坡风味的蛋糕很受欢迎,但让家长和孩子们趋之若鹜的,是店里组织的英语DIY活动,孩子们买蛋糕和体验做蛋糕时用英语交流,语言能力得到提高。苏丽华说:“语言是国际化的重要指标。对孩子们外语能力的重视,体现出这个城市的开放程度。”
在中越边境东兴市江平镇,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靠海而居。曾经,京族群众“穷得只能顿顿吃海鲜”。当地人多地少,长期缺粮。“出海归来,挑着辛辛苦苦得来的收获走上十来里路,到附近的镇子上换粮食,一筐鱼虾只能换两筐木薯或玉米,吃大米则完全是奢望。”71岁的京族村民陶纪德回忆说,后来他们修筑堤坝填海造田,虽然造出了2000多亩水田,无奈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水田其实是盐碱地,产量少得可怜。
改革开放以来,京族群众告别“以粮为纲”,因地制宜谋发展,“靠海吃海”在盐碱地上建起现代化海洋牧场,“靠边吃边”大力发展边境贸易,目前京族三岛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8万元,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楼。
陶纪德怀着无限感恩与自豪的心情,在自家门前竖起了高高的旗杆,坚持每天挂国旗。五星红旗迎着猎猎海风显得格外醒目,陶纪德说,“作为中国人,特别自豪。”
< class="pgc-img">>一列火车缓缓驶出钦州港(2017年12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千帆竞发 昔日“末梢”成“前沿”
打开中国地图,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一眼可见——北部湾。但长期以来,西部货物却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甚至一度出现“广西货不走广西港”而从广东出海的尴尬局面。设施差、效率低、成本高,企业的选择很现实。
今天的北部湾畔,海阔天宽,千帆竞发。临海而建的钦州港火车东站繁忙有序,一批批来自海上的集装箱被吊上火车,这些货物将通过南向通道班列发往重庆、陕西、甘肃等地,有的货物还将转乘中欧班列前往欧洲。
“90年代钦州港火车站开站时,只有很少的内贸货,在全国铁路格局中毫不起眼,钦州港东站刚建3年,就成了连接东盟与中国西部乃至欧洲的陆海枢纽。”抚今追昔,当年的老站长黄超善有点不敢想象。
依托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广西开启了港口运营管理改革的大幕,对内北海、钦州、防城三港合一,对外加快国际化步伐,参股马来西亚关丹港和文莱摩拉港,与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合作建设码头,短短几年,北部湾港脱胎换骨。
如今,北部湾港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通航,形成了内陆腹地走向东南亚、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等地的海上大通道。川、滇、湘、黔、渝5个西南中南省市通过广西口岸进出口的货物总值,年均增幅在30%左右。
< class="pgc-img">>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消费者在第十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选购商品(9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一带一路”建设给北部湾港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2017年9月,一条贯穿中国西部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这就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经此通道,货物由重庆向南经贵州等省区市,通过广西沿海沿边口岸通达东盟,向北通过中欧班列连接中亚、欧洲地区,从而形成“一带一路”的完整环线。
作为中国陆海联运的关键枢纽,广西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的地位今非昔比。
如果说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是有形枢纽,那么“南宁渠道”则是无形枢纽。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介绍,自2004年永久落户南宁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共吸引了79位中外领导人、3100多位部长级嘉宾出席,74.6万中外客商参展参会,推动形成了国际合作的“南宁渠道”。
< class="pgc-img">>在广西凭祥市浦寨边贸区,东盟国家的货车进出运货(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多重利好 前景令人遐想无限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箭在弦上,“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西正以锐意改革的精神,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
今年9月,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与西江集团战略性重组,“沿海”与“沿江”开放的两大龙头实现“双剑合璧”,强化江海联运所释放的更大开放红利令人遐想无限。
10月26日,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人民币越南盾现钞双币跨境调运业务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地银行开办毗邻国家现钞业务的新时代正式到来,这是广西沿边金融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
在开放的广度上,广西不断拓展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的平台与机制。
——推进大联通。一个以港口为龙头,以陆路和空港为大通道,以保税物流体系和物流园区为关键节点,以快速通关为保障,以跨境电商为新增长点,连接多区域的国际合作大通道逐渐成形。
——构筑大支点。南向,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北联,加快畅通联系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地的通道。东融,主动对接珠三角、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西合,联合云南等省份,加强与越南、缅甸、老挝等湄公河国家的合作。
——搭建大平台。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等为抓手,推动一大批中国—东盟合作机制落户广西。加快中泰(崇左)产业园、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玉林文莱中医药健康产业园等建设,推动中国东盟合作向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合作发展。
在中国1.8万公里海岸线的最南端,壮乡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态势,奋力实现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
来源:新华网 编辑:吴海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