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来看,太二酸菜鱼已经成为九毛九的顶梁柱,赚钱能力不俗。而内参君却发现,九毛九正在悄悄“去酸菜鱼化”……
这是为何,酸菜鱼赛道没前途了吗?
总第 2816 期
餐企老板内参 孙雨 | 文
< class="pgc-img">>太二营收占比79.3%
一跃九毛九“内部品牌一哥”
近期,九毛九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太二餐厅营收16个亿,占据总营收79.3%,同比去年增加70.7%。上半年太二门店新开55家,翻座率从去年同期的3.4增加至3.7,人均消费从77元增长至79元。
应该说太二的业绩数据相当可人,基本摆脱了疫情影响,已经是九毛九的绝对主力。
太二通过成熟的营运手段,讲述着酸菜鱼的品牌的故事,一度成为年轻人口中的网红品牌,同时也在用实力说明太二不想做网红,而是长红品牌。
在九毛九旗下众多品牌中,太二备受倚重和宠爱,也逐渐盖过了九毛九餐厅的风头一跃成为“内部品牌一哥”。
然而回顾九毛九今年来的动作,内参君却发现,九毛九正在“去酸菜鱼”。太二品牌曾为酸菜鱼赛道掀起一阵狂风,如今趁着风头正健,却渐渐的在做重心转移,比如开设“太二前传”,新开“赖美丽”烤鱼品牌,脱离酸菜鱼单品。
今年6月开业的“太二前传”主打新川菜,不做酸菜鱼改卖水煮鱼、回锅肉、毛血旺等各种川菜,而且在大众点评页面,上线了一则“太二前传”的故事,虽然这故事略显牵强,倒也能自圆其说。店里有些熟悉的套路还在,比如门口的“店长说”,延续着太二的个性态度,也延续着IP“二老板”的人物性格。
而8月份才开业的“赖美丽”主打烤鱼,内参君观察到,这家烤鱼店到处充满着太二的影子,比如,净白底色的门头、漫画风格的人物形象洒脱张扬、大面积的黑白撞色、slogan风格平实:“我只用活鱼”,“太二”是“酸菜比鱼好吃”;更为相似的还有“品尝3步骤”和“品牌4句话”,“太二”标注“如何正确品尝老坛子酸菜鱼”,“赖美丽”标注“赖家吃鱼规矩”;“品牌4句话”,“太二”有“店长说”,“赖美丽”有“美丽说”。
两个新品牌从品类、模式已经突破,一改太二坚持只做一款酸菜鱼,将产品做到极致,深耕一款产品到底的做法,“赖美丽”餐厅不仅有“弹牙的青花椒烤鱼”,还有番茄烤鱼、牛蛙、干烧肉沫烤鱼、经典香辣烤鱼等多口味。
去年8月份,九毛九推出重庆火锅品牌“怂”火锅,一经推出便背负着“再造太二神话”的使命,一年过去,“怂”并没有在强手如林的重庆火锅品类中大放异彩。今年的两大新品牌相继面世,似乎宣告了九毛九不愿意放弃寻找新突破的尝试。
一年关店万家,内参君实地走访
酸菜鱼赛道生病了?
酸菜鱼品类给九毛九赚了那么多钱,为何九毛九还不满足,积极开发“去酸菜鱼”的子品牌呢?是不再看好酸菜鱼品类了吗?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酸菜鱼新店开设量10329家,倒闭门店量却达到11299家,整个品类赛道的确一片红海。内参君走访了北京两大商场的多家酸菜鱼门店,尝试挖掘品类前沿趋势。
位于朝阳大悦城的姚姚酸菜鱼,提弗尼蓝小清新风格显得格外耀眼,给人一种干净整洁的感觉,这也是其重点瞄准女性消费者所打造的风格。在店里,内参君看到妈妈带孩子用餐的顾客很多,而且餐厅里也设置了儿童餐,进一步满足顾客需求,明厨亮灶也常常吸引顾客驻足观看。
这家姚姚酸菜鱼开在朝阳大悦城的7层,内参君发现,这一层以“鱼”为主营产品的餐厅就有五家,除了姚姚酸菜鱼,还有新辣道鱼火锅、海盗猫烤鱼、哥老官、龙人居。“鱼类”各种品牌扎堆开店,展现了一种集合效应。
相比之下,开在合生汇5层的太二酸菜鱼,依然保持其门店暗色系、以及“独特个性”的服务方式,尤其在上菜时听到的那句带着搞笑节奏的“酸菜比鱼更好吃的酸菜鱼,来~了~”。
另外,丰富菜品和产品结构。这里体现最明显的是渝是乎酸菜小鱼,该门店位于合生汇B1层,渝是乎最初也带领了一阵酸菜鱼节奏,现在从品牌名声、门店选址上看,渝是乎的互联网基因、营销其实并不出彩,也许只想默默经营,也许还未找到突破口。
但是内参君观察到,渝是乎在其产品结构和菜品上也在努力做尝试,比如这家店新增加了烤鱼品类、也设置了儿童套餐,其他部分门店还上新了热卤肥肠、鸡爪等菜品。
而从各家的菜单上,能明显感受到,大家都在酸菜鱼以外的菜品上下足了功夫,从SKU数量,到更新频率,都在力图呈现更多的选择。唯一的例外是太二,除了“一品独大”的酸菜鱼,其余的都是“小菜”,如去骨鸡爪、凉拌黑木耳、娃娃菜等,单价一般不超过30元。
酸菜鱼“回归”大川菜品类
进化还是开倒车?
抛开品类数据来看,内参君对酸菜鱼的品类表现有两个直观感受。
首先,人们对吃酸菜鱼的热度依旧很高。晚饭期间,太二酸菜鱼餐厅排队等号至少需要二十分钟;姚姚酸菜鱼虽不用等位,里面也几乎满桌;渝是乎作为快餐形式,也是顾客的选择之一。
其次,门店风格、顾客定位差异大。从产品价格、菜品种类上,姚姚和太二的两家店差别不大,设置的2人份、3-4人份,店里桌椅也是2人桌和4人桌。但也明显感觉到两个完全不同的品牌定位。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内参君也明显感受到了各大品牌的“危机感”。面对喜新厌旧的消费者,解决不了复购的问题,品牌故事讲得再努力也没用。
尤其是对于太二来说,其独特的品牌定位,虽然在刚问世时成为万人追捧的一股“清流”,却在时间的推移中,成为了产品迭代的障碍。“中二”“固执”“认死理”等人设,使得太二无法调整产品结构,只能主打酸菜鱼,只能宣扬“酸菜比鱼好吃”。在需要顺应市场趋势调整商业模式的时候,碍于“人设”无法作为。
或许这就是九毛九做烤鱼和不断打造新品牌的原因,把太二的故事寄托在其他品类,将故事继续传承延绵。趁着业绩优势,九毛九积极布局转型,逃离酸菜鱼单品,给以后发展留有空间和可回旋余地。
而更多的酸菜鱼品牌,选择“原地改造”,姚姚酸菜鱼和渝是乎都在尝试弱化酸菜鱼的绝对主导地位。其中姚姚更是效仿太二,也向川菜大品类转型,开了一家名叫“姚姚火爆川菜”的新店。
“单品酸菜鱼赛道在爆发期阶段自带势力和冲击,而且能够做成单品品牌的品类,一定有较高的标准化。如今这条赛道回归到平稳期甚至是洗牌期,就会感觉品牌的持续性在降低、变弱,而探索新模式、创新新场景、寻找新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位餐饮人为内参君分析道。
“酸菜鱼赛道没问题,只是市场在发展、在变化,人们的需求在变化,许多酸菜鱼头部品牌愿意尝试往前走一步,也是围绕好吃、耐吃、丰富和多种选择性的底层逻辑来做,其实可以两手抓的。”他说。
也有餐饮人提出,只是相比经营一家酸菜鱼单品门店,川菜馆的运营并非易事。
比如最大难点是川菜的标准化。酸菜鱼、水煮鱼、小炒黄牛肉、跷脚牛肉等可以做单品,是因为他们每一道菜拿出来后,都比较容易实现标准化,而要做整个川菜,人工是无法避免的,口味无法做到完全标准化,是一大挑战。尽管有餐厅用技术来代替人工,但目前并未成熟。
这位餐饮人进一步提出,酸菜鱼单品品牌回归川菜,更像是在开倒车,“像好不容易从相对复杂的九毛九做到太二,如今再做复杂的川菜,难度很大,如果只是尝试也未尝不可。烤鱼倒是有可能成为他的第二成长点,因为烤鱼品既可以讲口味又可以做标准化。”
很明显,这些头部酸菜鱼品牌已经察觉到不安,既要做好产品,还要满足顾客在店里有更多选择和体验,而且酸菜鱼本就属于川菜,两者有很密切的关联性。川菜大赛道能否拯救酸菜鱼,还需要时间来给我们答案。
新社重庆3月10日电 中新社记者 钟旖
“不要看我年纪大,我做菜的速度可不比年轻人慢。”近日,在重庆市渝北区一繁华商圈内,65岁的“王之品高海鲜面”老板王官佐忙碌不停,只见他煎、煮、炒“多管齐下”,不一会工夫,海蛎煎、卤肉饭、台湾虱目鱼丸汤等台式美味便陆续上桌,食客味蕾大动。
顾客见王官佐一人烹饪也游刃有余,不禁点赞。更令人意外的是,他踏入餐饮行业仅一年半,是从汽车行业退休的技术员。谈及此番跨界,王官佐乐观回答:“人生不能安于现状,遇到有兴趣的事就去尝试,不管成功与否都是一段宝贵的经历。”
王官佐1959年出生于台湾桃园,因身处制造行业,20世纪90年代起就频繁走进大陆,开展技术交流。从海南岛的遍地三轮车到如今的车水马龙、省际通道愈发便捷,王官佐说,“大陆的发展,我是一路看过来的。”也正是惊叹于大陆日新月异的变化,他2012年正式“登陆”重庆求职。
2024年1月,在渝台胞王官佐在餐饮店内整理资料。中新社记者钟旖 摄
回忆前半生,王官佐常把“经历比较重要”这句话挂在嘴边。他兴趣爱好广泛,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利用空闲旅游是其“解锁”大陆风物的最佳方式。“30多年前,我去广西桂林出差,只有半天的空档,我都去象山玩了一圈。”
不管是散户拼团还是自驾出行,王官佐的足迹遍布祖国天南海北。他认为,即使当下网络可以直播各地风光,但与亲身体验终归不同。“大陆这么大,各有各的特色。值得花时间走一走、看一看。”
2018年退休后,王官佐的生活仍旧充实,整理汽车行业资料、尝试改良技术,“闲不住”还与有餐饮从业经验的家人学做菜。2022年10月,王官佐钻研美食的热情不减,决心开店经营。“与其说是‘创业’,不如说是打造一个新的爱好,让更多人吃到正宗的台湾美食。”他说。
从做技术转变为做美食,王官佐认为,看似转变很大,实则不然,关键在“用心摸索”。他尝试将原材料成本、日常开支、营业收入等数据输入电脑,实时分析比对,方便在实践中调整营销策略。“活到老,学到老”,他了然发达的网络资讯,保存在文件夹中的美食制作短视频达数百个。遇到流程复杂的,便手写在笔记本上,不知不觉已攒了两大本。
“我是个餐饮界‘素人’,客人的反馈很重要,好的就坚持,不对的就改进。”闲暇之余,王官佐会认真查阅美食点评网站的评论,令他深感自豪的是,店铺热度曾一度登顶,不少建议成为支撑其进步的最大动力。
王官佐举例,之前单做一份海蛎煎要15分钟,经过反复实操,现在可以三四个菜同步进行。需要强调的是“做菜的方法可以多变,菜品的精髓不能乱改”,像台湾家常菜“三杯鸡”,除了一杯米酒、一杯酱油、一杯香油,香料“九层塔”也必不可少。
为更好地迎合市场,王官佐积极求新,线上做外卖、开放工作餐预订、增设台湾小吃摊……他还将印有宝岛特色风光的图画装饰在显眼处,增进食客对台湾的了解,“话匣子一打开,心就拉近了”。
“未来是未知的,前面的挑战还有很多,要尽最大的努力。”采访结束之际,王官佐送走又一批食客,走向未收拾的餐桌,一张压在杯子下的纸条格外醒目——“多谢款待!奶茶很好喝,下次再来。祝您身体健康,生意兴隆!”
仔细看毕,王官佐笑着将纸条小心收纳,“通过美食与人产生交流,也是人生一大幸事”。(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日,餐饮大数据研究与认证机构NCBD(餐宝典)正式发布““2024(第五届)中国餐饮金饕奖”系列榜单,引发关注。系列榜单共包括金饕奖TOP100、6大热门品类榜以及1份服务王榜单,共127个品牌上榜。
其中,6大热门品类包括茶饮、咖啡、火锅、湘菜、面馆和酸菜鱼,各品类榜单按品牌的金饕指数排序,而金饕指数则由餐宝典依据消费者满意度、媒体影响力、网络情感、品牌差评率、企业实力以及行业分析师评价综合得出,满分100分。
经过半年的大数据监测、企业访谈和分析师评审,最终上榜的十大酸菜鱼品牌是:太二酸菜鱼、有家酸菜鱼、溪雨观酸菜鱼、渝是乎、阿强家川菜、江渔儿、山城外老坛酸菜鱼、本素酸菜鱼、望蓉城、严厨老坛酸菜鱼。
< class="pgc-img">>1 酸菜鱼不香了?
在网络上,酸菜鱼有个称号叫“过气网红”,并有不少证据。最新的证据就有两条:
其一,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全国连锁酸菜鱼门店总数为26670家,近一年新开店9827家,但净增长仅有1741家。这是增长乏力。
其二,今年二季度,太二酸菜鱼直营店的翻台率由一季度的3.9下降到3.6;同时,自从今年2月开放加盟后,到6月底太二仅开出2家加盟店。这是头部不振。
于是,酸菜鱼被认为“失宠了”“不香了”。
< class="pgc-img">△图自餐宝典
>的确,跟2018年前后的巅峰期相比,酸菜鱼现在不红了。不过,它也只是不红了而已,并不是停止发展了。
就如上面的数据所示,过去一年,酸菜鱼依然新开了近万家店,这说明还是有人看好它。至于净增不到2000家,恰恰说明市场成熟,竞争激烈。
在经过了2017—2019年的高速发展期后,酸菜鱼现在已是一个很成熟的细分品类,并涌现出了一些优秀品牌。
2 不只有太二
太二是当仁不让的“酸菜鱼一哥”。作为上市公司九毛九的一个子品牌,加上它自身的网红属性,太二的一举一动颇受关注,并较大程度地影响着外界对酸菜鱼品类的看法。在本次榜单上,它也是唯一一个金饕指数超过90分的,“遥遥领先”。
不过除了太二,酸菜鱼还有不少做得不错的品牌,它们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品类向前发展。
比如溪雨观酸菜鱼,2014年创立,是上海酸菜鱼的领军品牌。其门店已突破200家,覆盖上海、杭州、宁波、济南、福州等重点城市,拥有80万忠实粉丝。自2016年以来,溪雨观坚持搭建自有供应链体系,建立泡菜工厂、黑鱼养殖基地、仓储系统,从源头保证食材品质,并坚持活鱼现杀,获得过多项殊荣。“吃酸菜鱼就到溪雨观”已是许多消费者的共识。
< class="pgc-img">>再比如阿强家川菜,1997年创立,是广州老牌的酸菜鱼品牌。近年来,阿强家有过两次更名,第一次是由“阿强酸菜鱼”改为“阿强家酸菜鱼”,改名的直接原因是盗版和山寨太多,这也从侧面说明它的受欢迎程度。
本次上榜的10个品牌,都是酸菜鱼品类的佼佼者,只是由于太二的光芒太过耀眼,导致其他品牌的存在感看上去较弱;但是,这不妨碍它们各自精彩。
3 正餐还是快餐?
酸菜鱼作为一个单独的品类,很长一段时间是以正餐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的(如太二),并衍生出了以酸菜鱼为主打的川菜馆(如阿强家)。后来,以“鱼你在一起”为代表的品牌将酸菜鱼快餐化,并带动了许多品牌积极跟进。到现在,酸菜鱼基本形成了正餐化和快餐化两大发展方向。
这两个方向的品牌,除了客单价有高低之别外,口碑上也有明显区分。整体而言,酸菜鱼快餐品牌的口碑要相对逊色一些。
< class="pgc-img">△图自餐宝典
>究其原因,餐宝典分析师认为,一方面,快餐的口碑与正餐的相比本身就有劣势;另一方面,酸菜鱼快餐往往会使用酸菜鱼预制菜,导致用户评价不高。
客观而言,使用预制菜没有任何问题,用户的偏见属于“时代的误解”。然而,在一些酸菜鱼快餐店,预制菜料理包的品质之差令人反胃,这就不能怪用户有偏见。这些门店,生生把酸菜鱼做成了麻辣烫。
总而言之,酸菜鱼快餐也许能赚钱,但酸菜鱼正餐才会有口碑。
4 其他
7月30日,太二宣布将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外卖、到店的全场景下进行新的合作,包括开设品牌卫星店及共同探索“神会员”等营销模式创新。今年5月以来,太二已经在多个城市开设了30多家外卖卫星店。签约现场,双方表示今年计划开出50家品牌卫星店。
太二此前和大众点评闹过不愉快,现在看来这些都过去了。在5个月仅开出2家加盟店后,太二选择将卫星店作为提速的方式之一,这对其他酸菜鱼品牌或许会是个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