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环球时报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5月 24日报道,原题:几十年来,中餐在世界舞台上一直被低估,如今状况终于在改变餐馆老板丹尼·叶本世纪初在香港开办一家不起眼的粤菜馆。如今这家餐厅被广泛视为现代中餐厅的缩影,在今年的“亚洲50最佳餐厅”榜单中独占鳌头,这是中餐厅在该排行榜首次夺冠。
叶说,许多年轻厨师刚入行时根本不会考虑中国烹饪。在国际上,许多烹饪的排名都在中餐前面,例如法国、日本甚至北欧和南美(的烹饪)。2013年仅有一家香港餐馆在上述榜单中接近榜首。不少人质疑中餐的古老烹饪是否还有活力。此外,就(具有120多年历史的法国)《米其林指南》而言,鲜有中餐馆在亚洲以外地区获得喝彩。
但随着今年的伦敦米其林餐厅指南发布,A.Wong成为亚洲以外地区首家米其林二星中餐厅。与法国或日本的菜肴相比,遍布全球又历史悠久的中餐为何如此难以获得国际认可?A.Wong的主厨安德鲁·黄(音)给出一个可能的解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大厨纷纷前往英美等国,这些厨师辗转各地,把自己的烹饪技能成功地融入当地文化,令中餐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黄说:“但由于我们长期在国际城市重新诠释中国烹饪(以适应当地饮食文化),一些传统元素已在这个过程中遗失。”
但过去十年来,中国烹饪(在国际舞台上)的前景日渐向好。更现代的中餐厅正在全世界涌现。业内人士说,如今国际厨师会寻求从中国厨师那里了解技术、食材和新风味。一些中餐厅不断开发新菜肴。这种做法打破了主要依据菜谱的传统中餐馆。叶说:“如果每家中餐厅都摆上同样的菜单,你不觉得乏味吗?”
“此种做法有助于国际餐饮业更重视中国烹饪”,佛山某中餐厅的年轻厨师徐敬业(音)说,“许多餐厅的厨师都是沿袭师傅传下来的菜谱,但并未思考菜谱背后的元素。许多人误以为国际化只是添加西方食材或通过外观来实现,但这不是中国烹饪的国际化。”徐的餐厅今年登上“亚洲50最佳餐厅”首次推出的“亚洲之粹”榜单。
在新一批年轻厨师推动下,(新的)中餐国际化过程正在进行中。(作者Maggie Hiufu Wong,崔晓冬译)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7月的结束,意味着上半年的惨烈阶段性翻篇,而下半年的餐饮战争正式吹响号角。
先来看看上半年的阶段性总结:
在这个7月里,内参发布了一篇《最惨上半年!105万餐厅倒闭,数量接近去年总和》的稿件,发布当晚阅读量达到了20万+,在隔天突破50万+。
这篇大爆款文章背后,有关上半年餐饮行业整体趋势的数据被清晰呈现,但大多围绕“惨烈”二字展开。
比如今年半年赶上去年一年的倒闭数量:上半年国内餐饮企业新注册134.6万家;注吊销105.6万家。在二季度的3个月里,倒下的餐饮门店达到了惊人的60万家……
再比如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餐饮收入双降:1-5月北京餐饮收入同比下降2.7%;上海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下降3.1%。
另一篇接近50万阅读的爆款文章《6月关店量第一!这个品类已经倒闭3.7万家……》,则呈现出“米线”品类当前的煎熬与惨烈,尤其在全国70多个餐饮品类的开闭店情况对比下,显得更为让人心疼。
当然,我们透过《袁记云饺的焦虑》将头部餐饮品牌们在这种“艰难”环境下的变革、创新、突破与求生,更为具体的呈现出来。
上半年的惨烈,让每个餐饮人都不禁发问:这是行业最惨的上半年!下半年,餐饮人真的还有出路吗?
那让我们再来说说下半年的一些趋势与“号角”吧:
首先是“手作、现炒、现做”。
在预制被大众抨击的几年里,这个虽然自诞生起就被业内外人士吐槽噱头、表演秀,但不可否认的“火、被追捧”的业态。一篇《7.5元一杯的“反预制”奶茶火了?年轻人疯狂排队3小时》就是真实的写照。
其次,依然是“极致性价比”。
尽管连中烹协都开始呼吁“停止价格战”,但不可避免的是行业已经进入了“全面10元生死线”的阶段。我们看到:《月薪3万,在顶奢写字楼排队抢“十元自助”》,也看到了:《奶茶们的10元“生死线”》。
最后,一些凭借地域特色的小众美食,在这种“惨烈”的环境下杀出重围,在《继螺蛳粉后,广西终于又跑出一个顶流美食?》中,我们透过“酸嘢”的走红,看到的是餐饮行业、餐饮消费者对“真美食、真餐饮”的渴望与追求。
还是那句话。作为餐饮行业的“先锋观察者”,内参自诞生以来就被赋予创造更多独家、爆款、重磅好内容的使命,我们希望为数百万餐饮人汇集行业新趋势,我们也更希望通过全面的数据整合,和大量真实的平台反馈,来为餐饮人们“避雷”。
在7月的数篇10w+爆款文章,餐饮人能看到、提炼的关键词依然是“惨、惨、惨烈”几个字,但我们依然对行业抱有无限期望。
我们坚信:在8月、在9月、在12月、在2025年……餐饮一定会展现出它应有的风采,而到那时,内参的爆款文章将会是满屏的“喜与增”。
透过内容看行业。希望7月热文榜单的爆款内容,能够为餐饮同仁提供一些思考支点。好了,本月的“内参编辑部心里话时间”到此结束,我们8月此时,不见不散。
饮人的心酸,不只是体力的消耗,更是精神的压力。他们担负着让每一位顾客满意的重大责任,以贴心服务去满足每一位客人的需求。餐饮人工作的没一步都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敬仰。他们把这份热爱传递给每一个食客。让每一位食客的味蕾都成为一场难忘的旅行。
一、如今大多数的饭店生意不好的,有大环境的原因,人们降低了消费成本。现实生活挣钱不容易,房贷、车贷、医疗、教育、养老这些压的有着人就喘不上气了。在生意不好时很多老板都会想要打折、降价或者赠送着东西,其实这种操作的弊端很大。
1. 导致生意不好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不单纯是价格问题,也可能是餐馆卫生、物品存放、餐桌餐具摆放、人员服务、原材是否新鲜、餐品口味等原因。这时候采取降价线下引流,电商平台优惠团购引流也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反而会得罪更多的顾客,复购率下降,生意下降,加快了饭店的倒闭时间。
2. 降价打折还可能会引起周边饭店的恶性竞争,当用让利的方式来竞争顾客时,饭店会陷入低价抢生意的漩涡之中,菜品利润下降,饭店减少了盈利,降下来价格后再很难把价格恢复了。反而只会两败俱伤。
对此建议,多做调查和顾客交流反馈,找到店铺生意不好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针对性的找方法,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二、精简员工、标准化制定,节约成本
除了降价打折,一些老板会在成本上做功夫。采用精简员工、偷工减料等方法。这样下来菜量越来越少,服务变差,顾客就会越来越少,以此进入恶性循环。
日常营业时要要保持良好的环境。根据天气情况控制室温,让人一进来就有舒适的感觉。门前要勤打扫,服务员要有精气神,服务态度要热情等等。
其实,生意不好的时候,最重要的是饭店老板心态上的稳定。激烈的竞争下,饭店老板更要懂得舍得的道理,保证品质才是餐厅的核心。
要对产生的所有问题制定解决办法。制定标准化作业,规范流程。制定原材料采购标准、存放分类,储存时间标准、菜品重量标准、出餐标准等从而保证菜品质量,。优化各个环节,从而降低成本。
三,盲目更换菜品,添加新菜
生意不好盲目增加新菜来挽回顾客,把生意不好怪在菜品太少,认为顾客已经吃腻了。如此可能会导致菜单分类复杂,影响点餐效率。
大部分顾客只会冲着你的菜好不好吃来消费,不会冲着你的菜品多来。不如多花时间在自己原有菜品的口味上,把自己的招牌菜品做得更好,满足顾客的需求。
其实可以对菜单进行一些优化,重新分类,管理好用户的点餐体验。规划文案,避免落入俗套。排版设计上,突出爆品和招牌菜。如此不仅提高了菜品的附加价值,也会让顾客耳目一新,加深印象,从而提升了复购率。
餐饮行业拥有着庞大的市场,机遇大,但竞争更大。尤其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餐饮新人的不断加入,竞争水平正在迅速提高。餐饮人也应该有着开放和与时俱进的思维,时刻学习,才能自保。
致敬每一个还在坚守的餐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