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山晚报2024年8月20日2版
张静为顾客点单的卤制品分装、称重
卤制品出锅
张静将分拣好的卤制品装车,准备送往门店
□本报记者 高红侠 文/图
8月17日上午8点多,家住市区矿工路东段的张静匆匆吃过早饭,乘车赶到姚电大道西段的卤煮厨房。与妈妈、姨妈一起将大料、食材等称重、配比,上火开煮,今年37岁的她走路都带着风。
上午10点多,张静带着出锅的卤味来到建设路与中兴路交叉口附近的门店。手机铃声开始不断响起,“您好,我已经记下来了,会尽快为您配送。”张静快速记录,一边叮嘱闺蜜朱珂瑜配单,一边联系跑腿小哥。临近中午,到店的顾客增多,记者的采访中断。
当天下午两点半,记者再次赶到门店,刚忙完的张静显得有些疲惫。“不好意思,生意实在太忙了,这几天多亏闺蜜过来帮忙。”她笑着说。
今年37岁的张静大学毕业后曾做过服装直营店导购员、店长;之后微商兴起,她卖过零食、水果;5年前,她进入卤制品行业。如今,她的店月营业额达到十几万元。
从服装导购员晋升店长
2010年6月,张静大学毕业,在朋友的引荐下到郑州一家男装专卖店做导购员。一开始,业务不太熟练的她只是做些辅助工作。
一天晚上下班后,店里正在开总结会,一位女顾客进店,店长示意她去接待。“刚开始我特别紧张,店长一直鼓励我。”时隔多年,张静回想起此事时,言语中仍充满了感激。第一次独自接待顾客,她顺利卖出2000多元的货品,瞬间找到了自信。
为了提高业绩,拉近与顾客的距离,张静会主动留下顾客的电话号码,并建议对方去其他门店看看再做决定。为了等顾客回头,她经常主动加班。付出总有回报,入职20天她的销售额便接近4万元,第一个月便拿到了2000多元的工资。
由于业绩突出,实习期没结束,她被破格转正。之后,她的销售业绩不断攀升。2012年初,她被调到公司设在平顶山市区的一家服装直营店任店长助理,业绩一直保持上升趋势,随后晋升为店长。2014年初,因婚期临近,她辞去工作。“现在我做事能很快上手,都得益于那几年的锻炼。”张静说。
撇下儿女创业做微商
2015年5月女儿出生后,张静在家做全职妈妈。家庭开销增加,仅靠老公一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根本不够,公婆时常接济他们一家三口。“整天啃老也不行啊!”张静想趁年轻出去闯闯,于是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得知一大学同学在郑州做微商卖锅巴,生意不错,2015年12月份,张静和老公商量后,让公婆帮忙照顾7个月大的女儿,跟着大学同学做起了微商。
张静试着将产品发到朋友圈,没想到第一天就卖出了100多包锅巴。“原来做微商也没那么难。”她信心十足,开始试着自己写文案、拍照、发朋友圈。
她每天上午接单,下午和家人开车送货。虽然辛苦,但看着自己的朋友圈人数从100多人慢慢发展到2000、3000人,月销量从最初的几十箱增加到2000箱左右,张静更有信心了。
2016年5月份,张静成为湖北某品牌锅巴的平顶山总代理。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她在叶县、郏县、汝州等周边县市区发展了代理。考虑到代理的零食品种单一,经过多方考察,张静又代理了其他品牌的小麻花、山药片等零食。代理商加上散客,她的月营业额最高时有三四十万元。
为了节约开支,缩短收货时间,她和家人凌晨四五点到建设路东段的高速路口接货。“那时候就我们两三个人,卸货、装货,我一天搬200箱左右。”张静说,当时她怀着老二,每天坚持发朋友圈、装卸货、送货,儿子出生的前两个月才放下手中的生意。“后来想想有些后怕,幸亏孩子健康出生。”
2018年11月份,张静的儿子4个月大时,她再入微商行,改卖水果。她从原产地或郑州水果批发市场进货,在家人的帮助下分装、送货。“我工作忙,每次送货她都是亲力亲为,规划送货路线,和顾客沟通。”张静的丈夫说,看着她整天忙忙碌碌,累得到家后一句话都不想说,很心疼,劝她不要干了,可她总是不听。
2019年上半年,微商行业竞争加剧,零食和水果销量下滑,再加上天热水果不易存放,张静开始寻找新的创业机遇。
卤品热卖全家来帮忙
2019年8月份,朋友从湖北给她带回来一些卤制品,她被那种独特的风味所吸引。于是,她辗转与湖北商家取得联系,前往学习培训,掌握了卤制品制作手艺和店面管理技能。
张静的老家在湛河区姚孟街道李乡宦村,于是她将卤煮厨房选在姚电大道附近,利用原有的微商渠道销售做出的卤味。为让做出的卤制品适合鹰城人的口味,她找人试吃,反复调配卤料。妈妈郭雨看着女儿每天忙着煮卤制品、发朋友圈、接单送货,起早贪黑太辛苦,反对又无效,只好过来帮女儿的忙。
“刚开始一天能卖几十公斤,现在能卖好几百公斤。”张静说,随着客户的不断增多,2020年11月,她在市区开了卤制品店,还为自家的卤制品注册了商标。
怀着对食物的敬畏感,从亲自挑选食材到选择固定的供货商,自进入卤制品行业以来,张静对食材的要求一直十分严格。在她看来,只有好的食材才能做出来好的味道;而只有严把质量关,精益求精,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随着口口相传的好口碑,张静家的小店名气越来越大,线上线下客流量也不断增加,月营业额在13万元到15万元间。她和妈妈忙不过来,爸爸和姨妈也来帮忙。
“当初她干这一行时,我第一个反对。”郭雨说,年轻时她曾经干餐饮业多年,深知其中的辛苦。但看着女儿的生意逐渐步入正常轨道,她也替女儿高兴。
“现在正年轻,有奋斗的资本,我不想给人生留下任何遗憾。”张静说,开店以来,有不少人向她学习煮卤制品技术,她也希望为想创业的人提供更多的帮助。目前,她正在寻找合适的门店,等时机成熟就扩大经营,开几家分店。
统筹:王冬梅
执行:董佳理
舟文化园作为安康地标性的打卡地,是很多外地游客来安康欣赏汉江夜色、品尝特色美食的地方,“安康汉水鱼”也是安康人招待游客与亲朋好友的第一选择,因此,龙舟文化园里的鱼火锅生意非常火爆,这也是周洋选择在这里开启再次创业的原因。
2021年7月, "小石头啵啵石锅鱼"在龙舟文化园里开业,以“活鱼现杀、鲜嫩爽滑、石锅更生态”特色石泉石锅鱼的美名迅速火爆,石锅鱼作为安康的美食文化符号,不仅选料考究,独特的口感更是它能取胜的法宝,开业后,每天排队的食客让周洋更加确信这次创业的选择是对的。
周洋出生于1987年,是一个石泉姑娘,这不是她第一次创业、也不是第一次做餐饮,2007年,刚从学校毕业的她,在实习一个月以后就大胆地辞职选择独自创业,也因此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那时候在移动实习,一个月的时间我就摸清了营业厅的经营情况,在那个年代,手机缴费只能通过营业厅,我很看好这个商机,就辞职准备自己开一个,当时心里是做了周全的思考后,向父母借了5万的启动金,开店不到半年就还给他们了。”周洋回忆说。
原本性格开朗、个性勇敢的周洋,在初次创业成功后变得更加自信了。三年后,随着网络的发展,缴费模式变得多样了,她就果断的转行。因为自己喜欢火锅,于是就勇敢地当了一次“门外汉”,在石泉开了家“桥头火锅”,就这样,她一边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一边经营自己的店铺。
又一个三年过去,她遇到了自己的老公,慢慢的步入了婚姻,后来有了属于自己的宝宝,因为精力有限,当了妈妈以后的周洋很难顾全家庭和事业,在一番纠结思考后,她把店铺转让了,专心的照顾家庭和孩子。一直到孩子大一些以后,周洋决定再出发,成就自己的事业。
“那个时候,没人带孩子,也是真的没有办法,最后把火锅店转让了,孩子需要妈妈,他的成长只有一次,但生意还可以再做。”周洋对记者讲述着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其实我蛮幸福的,我的老公一直都支持我创业,对我的家庭来说,我做不做事情影响都不大,我老公是做工程的,但是他非常支持我自己做事情,赚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价值,他每次都会给我说想干啥就去干,他是我坚强的后盾。”
在周洋的创业过程中,也有失败的经历,但是困难并没有把她吓到。2021年,她把哥哥自创的石锅鱼品牌带到了安康。她说:“小石头啵啵石锅鱼是我哥哥自创的品牌,石泉是一个旅游城市,这几年发展的很好,石锅鱼也是遍地开花,我哥哥这个品牌自开始后,在石泉不管是游客还是本地居民,评价都非常好,这也让我更有信心。”
据了解,2020年初安康生态富硒鱼区域公用品牌商标——“安康汉水鱼”集体商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公示。2021年1月8日,石泉 "小石头啵啵石锅鱼"被安康市渔业协会授予"安康汉水鱼”品牌店和“安康汉水鱼品鉴店"。 龙舟文化园里的"小石头啵啵石锅鱼"因为美丽汉江风景的加持,整个夏天,每天都是座无虚席。
“汉江真的很美,我也非常的喜欢,所以选择了这里,虽然这里半年旺季、半年淡季,有的店冬天还会歇业,但是我从来没有休业过,也没有裁员,哪怕是在疫情的影响下,只要允许我都坚持开店,因为我店里还有三十来个员工,他们很多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我休业了,他们就没有收入,开店这么多年,也是基于社会责任,所以有时候我哪怕没赚钱、亏一点,我都开着。”
7月30日,记者在周洋的店里,看到有一名手部残疾的工作人员,还有一个腿脚不方便的服务员在打扫卫生,周洋说那是店里的特殊员工,每次店里遇到特殊人员面试,她都先给机会让来店里尝试,给他们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因为以前学习的是教育行业,因此她也格外照顾学生临时工,不管店里当下是否缺人,学生们来兼职,她都给相应的报酬。
周洋也把自己的独立言传身教,在儿子放假的时候,她会叫儿子在店里打工,小小男子汉打扫卫生也很认真,虽然一天很忙碌,周洋也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
经过多年的历练,周洋身上散发着成熟独立女性的魅力,爱笑、见人熟的性格让身边的人都给出了不错的评价,在周洋看来,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工作中的样子可能都有让人着迷和欣赏的地方,这也是她享受工作的原因,她也希望能带着她的大家庭一起向前,让员工们也越来越好。
华商报记者 程斌 编辑 刘青
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与我们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就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37岁的李娜是一名二胎宝妈。18年前,她在深圳开了一家快餐店,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智慧,5年内净赚了75万元。
李娜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父母都是工厂工人,勤劳朴实,给予了她温暖的家庭环境。从小,李娜就是个上进的孩子,在学校里成绩优异,老师们都对她寄予厚望。毕业后,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进了一所知名大学,学习专业是市场营销。大学期间,李娜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大学毕业后,李娜如愿进入了一家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工作。她从基层做起,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工作态度,很快脱颖而出,晋升为区域经理。工作5年后,李娜结婚生子,成为一名二胎宝妈。当时我和老公商量过,我们都希望能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我在公司的工作虽然稳定,但是工作时间太长,很难兼顾家庭。李娜回忆道于是我们决定我辞去工作,自己创业开一家餐厅。
李娜相信,只要自己肯努力,一定能够创造出一番事业。她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决心,下定决心要在创业路上一鼓作气。
2003年,李娜和丈夫商量好了创业的计划。他们决定在深圳开一家快餐店,主营简单快餐和饮料。当时我们一共投资5万元,其中3万元是我们的积蓄,另外2万元是向亲友借来的。李娜回忆说我们选址的时候特别谨慎,反复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终选定了一个人流量大、交通便利的商圈。
选址好后,李娜和丈夫就开始着手装修店铺。他们亲自设计了店铺的布局和装修风格,力求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就餐环境。为了节省成本,他们自己动手做了不少装饰品,还请来亲朋好友帮忙。那段时间真的是忙得不可开交。我们白天忙着装修,晚上还要研究菜品和价格。李娜说好在我们的家人都非常支持我们的决定,经常来帮忙。有他们的支持,我们才能顺利开业。
为了进一步扩大业务,李娜和丈夫决定再开一家分店。那时候我们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了,所以我们又向亲友借了2万元。李娜说好在这次开店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加充分,很快就顺利开业了。两家店铺的协调管理也变得得心应手。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并亲自培训员工,确保两家店铺的服务质量一致。
除了经营管理方面的进步,李娜和丈夫在人际交往上也越来越出色。我们经常邀请一些老客户和合作伙伴来店里聊天。我们希望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进一步拓展业务。李娜说我们也很注重员工的培养和激励。我们经常组织团建活动,让员工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信任。有时候,我们还会根据员工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
这种用心经营的做法很快就收到了回报。不仅老客户越来越多,新客户也源源不断地来到这家快餐店。我记得有一次,一位老客户专门给我们写了一封感谢信。他说,是我们的用心服务和美味佳肴,让他每次来都有家的感觉。李娜欣慰地说这种认可,是我们最大的鼓舞和动力。
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李娜的家庭生活也过得非常幸福美满。我和老公一直都是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关系。我负责店铺的日常经营管理,而老公则主要负责财务和采购。李娜自豪地说我们分工明确,互帮互助,才能让店铺经营得如此有条不紊。
生活中,李娜也很注重与孩子的互动。虽然工作很忙,但我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我们会一起玩游戏,讨论学习,分享生活。李娜说孩子的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孩子一个安稳幸福的成长环境。
看着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大,李娜内心充满了自豪和满足。我们创业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给家人一个更好的生活。现在看来,我们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李娜自信地说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保持这股干劲,一定能把事业做得更好。
除了事业上的成就,李娜的家庭生活也越来越美满。我和老公一直都是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我们会经常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未来发展的计划。李娜温和地说我们的孩子也已经上了初中,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希望能够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引导,帮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了更好地兼顾事业和家庭,李娜制定了详细的时间管理计划。工作日,我会尽量早点下班回家,陪孩子做作业、聊天聊天。周末,我们全家人会一起外出游玩,增进感情。李娜说我很感恩自己的家人一直以来的支持。有他们的鼓励,我才能在事业和生活中都取得成功。
随着事业的蒸蒸日上,李娜也开始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我现在已经不再满足于眼下的成绩,而是开始向更远大的目标进发。比如我们计划在未来3年内,在深圳开设10家连锁店。李娜说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保持斗志,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在事业腾飞的同时,李娜也没有忽视家庭生活。我一直都在努力寻找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我会尽量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让他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同时,我也会和老公多交流沟通,共同决定家庭的大事小事。李娜自豪地说我们的家庭就像一个和谐有序的小团体,大家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然而,好景不长。2015年,李娜的快餐店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一年,深圳的餐饮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种新兴餐饮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新店铺不仅装修时尚,而且菜品种类丰富,价格也较为优惠。相比之下,我们的快餐店显得有些老旧和单一。李娜苦恼地说顾客们逐渐开始流失,我们的营收也出现了下滑。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李娜和丈夫开始着手进行店铺改造和菜品升级。他们请来专业的设计师,对店铺的装修风格和布局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同时,他们还聘请了一名知名厨师,负责研发全新的菜品。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实现这些改革措施。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些努力并没有立即见效。相反,我们的营收还在持续下滑。李娜焦虑地说我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看着自己辛苦经营多年的事业岌岌可危,李娜的内心充满了焦虑和痛苦。我记得有一次,我和老公在深夜里讨论到很晚。我们都感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和无助。李娜哽咽地说我们曾经有过那么美好的梦想,如今却面临着倒闭的危险。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为了寻找出路,李娜和丈夫开始调整经营策略。我们意识到,要想重新吸引顾客,单纯的改造和降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经营模式,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李娜慢慢地说于是我们开始大力推广一些特色菜品,并优化了整体的用餐体验。同时,我们还加大了线上营销的力度,吸引更多的年轻客户。
这些新措施虽然初期见效较慢,但渐渐地开始发挥作用。我们的营收不仅止住了下滑,还开始出现了缓慢的上升趋势。这让我们重新燃起了希望。李娜欣慰地说我相信只要我们再接再厉,一定能够渡过这个难关,把事业重新推向更高的台阶。
经历了这些风风雨雨,李娜对创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创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有时候,你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李娜郑重地说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用智慧和毅力去战胜一切挑战。
在创业的过程中,李娜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家人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老公和孩子的支持,我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他们给了我无穷的动力,让我在艰难的时候都能坚持下去。李娜感激地说我会永远珍惜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用我的爱去回报他们对我的支持。
展望未来,李娜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保持这股干劲,一定能够让事业和家庭都更上一层楼。李娜充满自信地说我会继续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