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业
在零售行业中,毛利润水平因商品种类和销售渠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日用百货的毛利润可能在 20%至 40%之间。例如,一些常见的家居用品、清洁用品等,由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价格相对透明,毛利润通常不会太高。而高端化妆品、奢侈品等的毛利润则可能高达 60%甚至更高。这些商品往往具有较高的品牌附加值和独特性,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 class="pgc-img">>二、餐饮行业
餐饮行业的毛利润主要取决于菜品的成本和售价。一般快餐店的毛利润可能在 50%至 60%左右。其主要成本包括食材、包装、人员工资等。而中高端餐厅的毛利润可能会更高一些,达到 60%至 70%。这是因为中高端餐厅在菜品的品质、环境和服务等方面投入更多,从而可以制定较高的售价。
< class="pgc-img">>三、制造业
制造业的毛利润因不同的产品类型而变化较大。例如,传统的机械制造业毛利润可能在 20%至 30%之间。这类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购置、研发和生产,同时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高科技制造业,如电子芯片制造等,毛利润则可能高达 50%以上。这是因为这些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研发成本,产品附加值也相对较高。
< class="pgc-img">>四、医药行业
医药行业的毛利润普遍较高。药品制造企业的毛利润通常在 7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药品的研发成本巨大,且受到专利保护等因素的影响。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的毛利润也较为可观,一般在 50%至 70%之间。
< class="pgc-img">>五、互联网行业
互联网行业的毛利润往往较高。例如,软件服务企业的毛利润可能在 70%至 90%之间。这是因为软件的复制成本极低,一旦开发成功,后续的销售成本相对较低。而电商平台的毛利润则因竞争程度和经营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在 20%至 40%左右。
< class="pgc-img">>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毛利润水平仅为一般情况,实际的毛利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竞争、企业规模、经营管理水平、成本控制能力等。每个行业中的不同企业也会因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而呈现出不同的毛利润水平。
< class="pgc-img">>最后的600%有人知道是什么吗?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
<>段时间从某个事情,领悟到了一个管理的道理,那就是:要想结果是好的,那过程也必须是好的,控制好每一个环节,决不能投机取巧。做餐饮的也不例外,要想取得好的结果,那方方面面都必须顾及到,那么首先,这些数一定要会算,否则赢不盈利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想要盈利了。
季节指数=月(季)完成数/全年完成数×100%
含义:反映季节经营程度
餐饮计划收入=接待人次×食物人均消费+饮料收入+服务费
含义:反映餐厅营业水平
日均营业额=计划期销售收入/营业天数
含义:反映每日营业量大小
食品人均消费=食品销售收入/接待人次
含义:客人食品消费水平
月度分解指标=全年计划数×季节指数
含义:反映月度计划水平
餐饮毛利率=(营业收入-原材料成本)/营业收入×100%
含义:反映价格水平
餐饮成本率=原材料成本额/营业收入×100%
含义:反映餐饮成本水平
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额/销售收入×100%
含义:反映餐饮销售利润水平
餐饮利润额=营业收入-成本-费用-营业税金
含义:反映营业利润大小=营业收入×(1-成本率-费用率-营业税率)
工资总额=平均工资×职工人数
含义:人事成本大小
月度流动资金平均占用=(期初占用+期末占用)/2
季度流动资金平均占用=∑季度各月占用/3
含义:年、季、月流动资金占用、年度流动资金平均占用=∑各季度占用/4 水平
边际利润率=毛利率-变动费用率=(营业收入-变动费用)/营业收入×100%=(销售份额-变动费用)/销售份额×100%
含义:反映边际贡献大小
餐饮利润额=计划收入×边际利润率-固定费用
含义:反映利润大小
附加价值=人事成本+利润+税金
含义:劳动力所创造的新增价值
><>利润分配率=实现利润/附加价值×100%
含义:利润分配使用的合理
美国相关研究机构指出,美国餐饮业有一个特点,那便是利润率很低。尽管食客常抱怨菜价太贵,但普通餐厅的税前利润率普遍在6%,甚至更少。其中,开支中占大头的是劳动力成本,一般要占销售额的20%左右,而食料采购成本一般只占32%左右。
对比我们国内餐饮行业,在改革开放这三、四十年以来的状况,让人感触良多。香港与国外的餐饮业,利润一般都在6至8个点左右。如果谁能做到10个点以上,那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奇迹了。反观国内餐饮市场,在过去的这十几年里面,真的感到有点“暴利”。据说,有些餐饮企业,利润甚至可做到20%至30%。我从事饮食行业40多年了,老是对别人说自己看不懂,为什么?因为这种状况不正常。
其实,香港也有过这样疯狂的年代。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香港吃一顿日本料理,人均没有1000港币以上,根本是没有什么东西吃的。而到了现在,人均600、700港币,就能吃上一顿很不错的日本料理。而且,使用的原材料和出品一点也不比过去差。
为什么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高端餐饮消费便再也牛不起来?其实,你的菜品能够背离市场价格,卖出离谱的高价、天价,真正的价值如何,大家都应该是“鸡吃放光虫——心知肚明”的。只不过,不用花自己的钱,当然就没有人计较了。如今,这种“低价高卖”、“高价天价卖”的情况,看来再也不可能继续下去了。
所以,当做餐饮偏离了正常的方向和宗旨,就无异于玩一场危险的赌博游戏。
暴利,对于正常的餐饮业而言,原本就只是一个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