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文
万亿火锅赛道的步伐正在分化,有人回撤,更有人提速。
对于暂时进入调整期的品牌而言,牵扯店面数量调整的是翻台率、店铺密度和全国化程度。但也有不少加速拓店的火锅店,将创新菜、场景化体验和细分赛道的尝试,作为争夺市场份额的契机。
大干快上数十年,多家火锅头部品牌开启调整模式
火锅退潮了吗?店面数排火锅业前两位的海底捞、呷哺呷哺都宣布了自己的店面优化计划——拥有1571家店铺的海底捞决定年底前关停300家店铺,店铺约972家的呷哺呷哺也在由盈转亏后,考虑关闭200家亏损门店,并让高端品牌in xiabu xiabu退出市场。另据财经网产经了解,门店数排名第四的小龙坎,在这两年也放缓了整体开店数,并做了一些精简和调整,甚至包括原本海外开店的计划。
火锅业是否到了渗透的天花板?按照智研咨询早前发布的研报,火锅业近6年内的产值翻了一倍。2014年,火锅行业国内收入突破5000亿元,2018年这一数字达到8757亿元,约占全国餐饮业收入的20.5%,到2020年则接近万亿。
水大鱼大,火锅行业亦孵化了近10个门店数400家以上的品牌。当中四川火锅派系占据5席,虾火锅占两位,小火锅、卤味火锅、重庆火锅则系独苗。在此之外,潮汕火锅、猪肚鸡火锅等按区域、汤底细分派系,也在近些年走红。更不用提做酸菜鱼的太二、做房地产的碧桂园、做艺人的明星纷纷跨界分一杯羹。
可看似不那么依赖厨师的火锅,并非一个靠标准化就能简单复制的生意。多家“门外汉”开设的火锅店从被控装潢抄袭,到被指存食品安全瑕疵,再到被批只会营销、口味平平,甚至被业主拉横幅“割韭菜”。
入局者多,震荡洗牌频率变快也成了火锅行业这几年热闹之下的泡沫。
财经网产经从天眼查查询获悉,以每年的新开火锅公司数看,2009-2011年的三年间,每年新开火锅企业维持在2000家左右。2012-2015年的四年间,新店点数以每年递增一千的速度攀升。2015-2020年的6年间,火锅新企业以单数大年,双数小年的规律扩张。这期间除却2020年的疫情影响,其他年份新增企业均保持在5000家以上。
离场的数字同样大起大落过。2013年以前,全国每年注销的火锅企业数量一般都在300家以下。2014年开始这一数字大幅攀升。其中,2014年注销3849家,2015年注销7402家,2016-2017两年,注销数均超过9000家。峰值过后,注销数才逐渐下降至4000家/年左右。
粗略估算,2012年开始的火锅开业热潮,在2014-2017年经历了一波注销大洗牌。当中标志除却注销公司的数十倍增加,也包括2016年开始,新注册火锅企业增速首次回落至20%以下。且从火锅企业寿命看,存活10年以上的公司不到2成,寿命在5-10年和5年以下的企业,各自占据了4成。
图片来源:天眼查截图
“当市场一片欣欣向荣,大家都能很轻松挣到钱,这个时候比的是速度,所以涌现了一批连锁企业疯狂扩张。”某火锅品牌从业者向财经网产经评价道,“大家都跑马圈地,比速度这点无可厚非。但是因为快,重复建店、人员储备跟不上,供应链出现问题,一系列管理问题就会随之而生。从0-10和从10-1000不是一回事,不是简单的复制,量变会带来质变。扩张是否有序是否良性,企业的承载力是否足够,也给未来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本月宣布关店300家的海底捞,就经历了一波“大干快上”后的“阵痛”。2020年,海底捞新开544家新店,总店数飙升至1298家。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规模又攀至1597家。相当于在一年半时间内,海底捞店面翻倍。
但局部疫情反弹对餐饮业的拖累,以及平均翻台率因加密趋降、部分门店经营不及预期的实际情况,让海底捞不得不踩急刹车。
据悉,过去海底捞一名店长接手新门店的爬坡期较短(非常好的门店2-3个月内翻台率便可达到4.0-4.5次/天的水平)。但今年早些时候的海底捞会议纪要曾透露,海底捞部分新店爬坡期延长至1年以上、且近60%的门店仅能达到3.5次/天的翻台率(截至2021年2月)。
而海底捞本月公布的逐木鸟计划,也再一次将能否达到4次/天的翻台率作为是否规模化拓店的重要标尺。
加速扩张阵营初显,创新菜+场景化体验+细分赛道成火锅业态新流行
但不是所有公司都在收缩,仍有不少火锅品牌开启了新一轮扩张。
财经网产经由消息人士处获悉,自河南走出的巴奴毛肚火锅即将完成A轮融资,并计划在目前88家门店的基础上,一年内翻倍。
“首选还是北上广深、西安、武汉这样的一线城市。”该消息人士透露道,“中央厨房一期还有一些车间是空着,二期还没建完。所以巴奴的产能还没有满负荷运行。翻台率上,深圳的新店翻台率过8了,也不是问题。”
与巴奴同样有20年历史的季季红,自江西起家,目前积累了约200家店铺。有知情人告诉财经网产经,季季红有意到明年上半年实现300家店铺目标。且在明年2月前,已确定新开的10家店铺所在地包括了桂林、柳州。“新店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该知情人士透露,“广西云南也入驻多年了,只是供应链的考量,一直没发全力。”
不少品牌回撤之时,为何还有品牌乘势而上?是否是为低价抢占部分餐饮品牌腾挪出的铺面?一位从业者向财经网产经否认了此种说法。其透露,虽然这两年餐饮店铺更换频率非常快。但市场越是难,资源会越集中。不好的铺越来越冷,好铺越来越贵。
“租金之外,人工、原材料上涨都是压力。”该从业者介绍,“如果把菜价等物价的上涨转嫁到顾客身上,成本是没有太多变化的。但如果品牌坚持不涨价,等于是挤压了原有的利润空间。”
去年年初,西贝和海底捞因涨价风波遭受舆论反弹,最终恢复了原先价格。
若单纯提价过于生硬,企业当如何找增量?创新菜+场景体验+细分赛道或许是当下流行的趋势。
从小红书上检索火锅+甜品,一则“重庆火锅锁死梦龙牛乳冰”的笔记点赞过4万。带上火锅配甜品主题的探店笔记,在成都、武汉、南京、杭州、苏州、青岛等地均已走红。
而检索火锅+剧本杀,会发现包括海底捞墨尔本店、温哥华店都已推出了与相关推理社合作的剧本杀项目。无锡、宁波等地也出现了可以提供剧本杀服务的网红火锅店。
点开饿了么搜索火锅关键词,香辣虾火锅、椰子鸡火锅、三文鱼火锅、黄喉火锅、鸭肠火锅、火锅冒菜、火锅食材超市一批以细分品类或新业态命名的品牌层出不穷。
“中国拉面有多少种?不可能一个品牌统一了所有人的拉面口味。”不久前,一位餐饮业大咖曾如此评价甚嚣尘上的拉面投资热。同理,“百花齐放”或许也会是火锅业的常态。
“烤、煮、炒是中餐发展的历史脉络。远古,森林大火教会了古人用烤,这是今天烧烤的前身。汉代出现火锅,说明文明进化后,人们用水煮,这就是火锅的雏形。而后随着工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改油,油用量的变化带来了,煮变成了炒和煎。从这个角度看,以煮为烹饪形式的火锅,大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前述从业者向财经网产经分析道,“部分品牌调整了,火锅赛道还会有很多的变种和一些创新的火锅形式、一些新兴品牌从中会诞生。”
023年,中国餐饮行业连锁化率继续增长,达到21%。这一数据反映了餐饮市场的发展与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对比2020年的15%和2021年的18%,可以看出中国餐饮连锁化率逐年递增,这可能对二级市场投资者形成一定的吸引力。
在一线城市中,上海的餐饮连锁化率高达36%,位居首位。同时,得益于地区一体化发展,苏州的餐饮连锁化率达到33%,接近上海。这些数据表明,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餐饮市场具有较高的连锁化空间,值得关注。
从餐饮市场各业态分布情况来看,小型业态(小吃快餐、饮品、面包甜点)门店数量占比达到62%,火锅/烧烤占到13%,二者合计占餐饮市场的75%。饮品连锁化率达到49%,表明这一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小型业态和火锅烧烤业态的可复制性强,如果这两类连锁化率能达到50%,整个餐饮业的连锁化率将实现翻番,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发展机遇。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月1日,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呷哺集团旗下中高端火锅品牌湊湊将在全国近250家餐厅上线全新菜单,陪伴消费者度过新年好食光。新菜单涵盖畅吃卡优惠力度提升、新品上市、新增小份菜等多项升级,满足聚会消费场景中的多元化需求,让消费者“畅吃欢聚,湊湊热闹”。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湊湊供图
2016年,湊湊首次以“火锅+茶憩”的复合式新业态冲进火锅行业,精致好吃的台式有料火锅和口味独特的茶饮产品组合令人耳目一新。龙年春节是欢聚畅饮的高频时段,湊湊聚焦火锅的社交属性,通过新菜单与消费者进一步建立品牌信任与情感连接,蓄力春节营销。
畅吃卡权益升级,会员价值成流量抓手
畅吃卡是呷哺以集团名义推出的年度付费会员卡,售价208元,购卡立返188元券包,尊享超1888元权益。自上线以来,畅吃卡逐步成为湊湊火锅基础营收之外的重要增长引擎。
本轮菜单升级中,畅吃卡会员权益进一步强化,折扣覆盖约70%产品,且部分产品折扣力度高达 30%。一卡在手,畅吃湊湊热门美食、经典好味。例如,澳洲谷饲和牛大份畅吃卡会员直降80元,丸类拼盘畅吃卡会员折扣不止8折,满足消费者“美食任性吃”的新年期待。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湊湊供图
目前,畅吃卡在呷哺集团旗下的呷哺呷哺、湊湊、趁烧、茶米茶、呷哺食品等5大品牌通用,适用范围不仅限于线下1200余家实体餐厅,也包括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渠道。随着畅吃卡会员体系不断壮大,如何深挖会员价值,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成为创收关键。此次畅吃卡会员升级从消费者最关注的爆品价格入手,极大地拉高会员价值感,预计春节期间畅吃卡将再次发挥吸引新客户、提升老客户复购率的主力作用。
尝新品、享小份菜,品质体验点燃新春欢聚盛宴
新菜单不仅深耕畅吃卡会员权益,更推出年味十足的特色新品,吸引消费者融入“畅吃欢聚,湊湊热闹”的新年氛围。新品“湊湊热闹聚会碗”,由点餐率最高的湊湊肥牛、锡盟草原羔羊肉、巴沙鱼以及爆款丸类组成,可谓一盘囊尽食客最爱品类,畅吃卡会员另有直降50元福利可享。另一款新品“薯你最红”烤红薯玲珑芋圆奶茶结合当下流行口味研发而成,入口浓醇馥郁,寄托着湊湊对消费者的美好新年祝福。解锁新口感之余,新菜单也在摆盘视觉呈现上加入很多“小心思”。澳洲谷饲和牛、精选谷饲牛小排、丸类拼盘三款产品将以更年轻化、高端化的方式与消费者见面。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湊湊供图
同时,在用餐体验层面,为了倡导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新消费主张,让消费者吃的更健康多样,推出“小份菜”,共计31款菜品新增小份规格,覆盖肉类、海鲜类、蔬菜类等品类。小份菜上线后,消费者以同样的价格可以多品尝3-6种菜品,享受大快朵颐的快乐。湊湊还进行锅底计费方式革新,打破过去锅底按位收费模式,改成按锅收费,大幅度降低聚餐成本。茶饮菜单也同步进行了优化升级,包括堂食菜单首次上线中杯、取消小杯茶饮、堂食大杯茶冷热饮均使用外带杯等。
此外,针对春节期间持续高涨的年夜饭订购潮,湊湊特别推出龙年春节年夜饭套餐,为千家万户奉上好吃不贵、热闹温馨的年夜饭体验。套餐分为4人小相聚、6人湊团圆、10人聚美好,以及原价156元、茶饮可无限续杯的下午茶套餐。年夜饭作为体现湊湊服务品质和品牌温度的“重头戏”,将进一步发挥提升品牌黏性的重要作用。
吹响春节营销号角 湊湊深耕社交聚会场景
春节期间,消费者对场景感、品质感的需求更加强烈,能否做好服务和口碑,既是新年业绩“开门红”的关键,也将为来年稳营收、创增长铺路。湊湊本轮新菜单升级以全新体验、欢聚氛围感为纽带,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传递高品质、精致化的品牌形象,同时借助小份菜、年味新品、优化茶饮菜单等一系列措施,从菜单、产品、消费场景等各环节着力打造社交聚会氛围,将吸引更多消费者“畅吃欢聚,湊湊热闹”。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湊湊供图
湊湊品牌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湊湊聚焦火锅的社交属性,不断完善聚会型、场景式火锅体验。未来,希望消费者想到聚会,就会想到湊湊,不仅仅是吃火锅的时候才想到湊湊。
作为知名火锅品牌,湊湊主打台式有料火锅,锅底本身就含有丰富的内容物而非仅汤底。凭借高质量食材和优质体验,湊湊在中高端火锅市场稳中有进,“为美好相聚沸腾”的品牌内核深入人心。目前,湊湊已在中国、新加坡拥有近250家直营餐厅,年营收规模近24亿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湊湊供图
随着龙年春节到来,湊湊将为火锅爱好者提交一份全新答卷。上述负责人表示,新菜单的推出表明了品牌持续提升畅吃卡会员吸引力的决心,我们很乐于在新年到来之际,通过福利回馈的方式感谢每位消费者的一路支持。
畅吃卡是湊湊打赢春节营销战的一张“存量牌”,通过增加折扣产品以及加大折扣力度,提升会员卡价值感,俘获消费者的心。精耕会员系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会员购买率和复购率,拿下春节营销的基本盘。
目前,畅吃卡打通了呷哺集团旗下五大品牌的会员体系,包括呷哺呷哺、湊湊、趁烧、茶米茶、呷哺食品。在餐饮行业数字化升级浪潮下,呷哺集团率先在行业内布局,2022年首创呷哺集团多品牌会员系统,2023年推出的畅吃卡更是全面整合集团资源,不仅在消费端提供多元化服务,撬动流量,也为运营端降本增效提供助力。自推行数字化战略以来,呷哺集团不断精耕会员系统,持续打造私域流量,形成了属于集团的私域营销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