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小天鹅火锅远渡重洋,开出第一家重庆火锅店,15年后(2010年), 重庆火锅在国内已占据半壁江山,但是在海外市场上,总店数却未超过10家。
自去年以来,海外市场却呈引爆之势。大龙燚、味蜀吾、大妙火锅、香天下、炊二哥等多个四川火锅品牌走出国门。重庆火锅品牌也正摩拳擦掌,欲出海一探。而德庄、刘一手、小天鹅等有着丰富海外经验的品牌,正进行新一轮出海征程。
火锅出海格局正发生哪些变化?
新产品:吃到正宗重庆火锅变容易
日前,重庆三易食品发布消息,今年5月其通过了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和ISO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在出口方面通过了 “牛油制品出口资质备案证明”资质。
国际火锅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克卫表示,如今,在国外吃到正宗牛油火锅正变得更容易。
他解释,此前,火锅底料出口主要受制于牛油安全标准限制,使得重庆火锅企业出口的大多数火锅底料为“清油”(类似菜油),也有部分牛油火锅底料出口,多由外省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代加工,制约重庆本土火锅企业“走出去”。
今年以来,更多企业获得牛油制品出口资质备案证明,经其代加工的各种重庆牛油火锅底料,将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推动重庆火锅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三易食品相关负责人介绍,由重庆出口到日本的火锅牛油已顺利抵达部分东南亚国家,下一步,将逐步通过欧美等国的落地考察。
来自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数据显示,去年1至10月,重庆火锅底料出口129批、重494.7吨、货值188.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0.78%、26.2%和25%,远销24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去年数据,全市备案出口火锅底料企业共有11家,其中新增备案企业3家。去年,有两家火锅食品企业生产的22.2吨火锅底料还实现了首次出口,在荷兰和美国顺利通关。
张克卫称,以牛油为代表的油脂出口,和火锅底料为代表的调味品出口,正加速推进重庆火锅向外扩张步伐。
新企业:更多火锅企业欲走出去
此前,重庆火锅出海企业多集中在富有经验的锅企。包括德庄、小天鹅、秦妈、刘一手等,他们曾经在重庆深耕多年,在全国拥有数百家门店,在供应链、底料加工厂等方面有核心支撑,代表重庆率先走出去。
这些年以来,从门店量、占有率看,海外火锅市场仍以这几家企业为主力。
但从美团点评数据看,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火锅企业正走出国门,其包括大龙燚、味蜀吾、大妙火锅、香天下、炊二哥等,均源自四川品牌。今年,小龙坎也在新加坡开出首家海外门店。海底捞招股说明书显示,逐渐转型为国际化连锁企业的海底捞,距离2012年新加坡的第一家海外分店至今,已拥有18家海外门店,第19座店即将在英国伦敦展现。
而部分重庆火锅也释放出走出去的意愿。比如珮姐火锅首家海外店,预计明年3月悉尼开业。
珮姐火锅相关负责人介绍,珮姐此次一直练内功,如今正走上扩张步伐。此次开出海外门店,更多是从品牌影响力考虑,也是为珮姐往后是否进军海外市场试试水。
该人士称,其首个海外门店的合作伙伴,已在当地经营多年餐饮,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和当地资源,能与珮姐的味道输出形成互补。“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可有效避免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的困境。”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仅是珮姐,部分连锁火锅品牌对出海释放出浓厚兴趣。
小天鹅火锅创始人,重庆市火锅协会会长何永智表示,随着国力增强和国际影响力提高,加之“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作为中国麻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迎来全球粉丝的窗口期。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火锅企业,开始选择加入出海部队。
新机会:出境游热门地区商机大
对初次出海的品牌方而言,首次出海考虑可能是品牌影响力。那么对于出海多年的成熟品牌而言,看到的又是哪些变化?
刘一手董事长刘梅表示,企业自2010年开始出海,如今已经有30家门店。以迪拜为例,营业额翻倍增长,消费者众多,如今在这座城市已经开了3个门店。
从消费数据看,除了当地人消费者接受度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国内游客踏出国门,也需要熟悉的味道和美食。
她介绍,从全国市场看,不仅是重庆本地数以万家的火锅品牌竞争激烈,其它地方都有当地品牌主导市场,厮杀惨烈。而在国外,每座城市不超过20家包括红汤、清汤在内火锅店。与此同时,中国出境游正成为新的风口, 2018 年上半年出境游人次达到了 7131 万人次,比去年同期的 6203 万人次增长 15%。那些热门国家和城市,将成为火锅出海新目的地。
“中餐出海里火锅占主导地位,因为它是最容易标准化的品类,重庆火锅已经发展多年,已有较成熟的供应链来支撑海外扩张。”何永智称,曾经火锅出海以小肥羊等清汤锅为主。而麻辣味道更具有侵越性,正逐步获得海外消费者认可。
除此之外,渝新欧铁路的开通,也为火锅企业出海之路提供了契机。”德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火锅底料等原材料,通过船运要3个月才能抵达欧洲,现在10多天就能到。
风险:海外首店多现水土不服
从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了解的数据看,目前海外火锅门店人均消费站上200元。随着业界前辈们开拓和市场培育,本地人、游客、华裔似乎已经足以撑起了一份美味的蛋糕,那么对于后进者是否触手可及?
“虽然品牌是最早出海,但目前我们的海外门店并不多。”
何永智表示,海外市场,并不是大家所想的一本万利。品牌曾在西雅图有4家店,几年前,因为工作人员签证到期、菜品没办法及时更新、管理上又鞭长莫及,如今几乎全部关完,海外开店太耗费精力。
“除此之外,火锅企业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力和原材料输出。”她向记者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曾经有一家火锅企业在澳洲有店,打算把大豆带到澳洲去,结果在过检疫关前被告知,要求将大豆一颗一颗地进行检查,折腾了半个月,最终不得不放弃,改为当地采购。
“但这并不表明海外市场不可期。如火锅底料出口呈正向发展势能,同时我也调整了海外门店管理方式方法,小天鹅在加拿大新门店预计下月开业。”
据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了解,在海外开门店初期,火锅品牌都曾遭遇了“水土不服”。
比如,重庆某知名品牌曾与一名当地人合伙开店,3年以来虽然生意火爆却没有盈余。之后才发现,这名合伙人打着品牌的名义,开了四家与之相关的品牌店铺,拿着公司钱却去干自己的事。重庆这家企业一怒之下,在异国他乡走上了维权之路。
除此之外,还有某品牌在韩国门店,使用市场常见嫩肉粉,被罚款60万元等。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从采访了解的情况看,海外饮食文化、技术标准、食品安全风险、高昂的人力成本等,都是出海企业常遇见的拦路虎。
对策:海外分公司助力品牌发展
“许多人认为海外的标准高,部分企业选择望而却步,不吃这块日渐美味的蛋糕。但事实是,非海外的标准高、门槛高,只是从业者缺乏对新市场了解。”餐饮观察人士刘然表示,如今已经出海多年的品牌企业,正建立自己的海外分公司,加深对当地文化、规则的理解,以便对门店进行有效的管控。其中包括德庄建立国际部,专攻海外市场,同时还设海外总部,启动海外直营店计划;重庆刘一手集团设有北美分公司、澳洲分公司、欧洲分公司、中东分公司等多个海外分公司等。
国际火锅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克卫表示,明年初,联盟将首次以推介会的组织形式,走进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7个国家。他表示,今年曾与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召开火锅峰会,众多火锅老板达成共识,要到海外去寻找新蓝海。火锅老板们受限于对海外市场了解度,目前火锅联盟与海外相关华侨商会达成合作,国际火锅产业联盟正在筹备美国、日本、韩国等18个国家的联盟分部,帮助火锅企业迅速适应市场。“此次7个国家的推荐会,由火锅联盟带领一批有意愿出海的火锅企业,当地海外商会则邀请希望投资的合作伙伴,面对面交流,以促成合作。”
重庆市火锅协会也表示,下周也即将开启到日本的考察之旅。
建议:火锅出海不仅是味道
刘然表示,一方面是中国人走出国门感受世界,另一面是能接受火锅的外国人正成倍增长。外部环境的变化,为火锅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民间组织、政府层面的关注、帮扶,火锅大航海时代或将来临。
不过,新入局的火锅企业在出海之前,一定要心中有数。
他建议,走出去海外开店,首先得了解各国食品安全法,将各国的法律法规一定要吃透,签订任何合同必须请当地律师给予帮助;另外,则是管理上,为避免风险,合伙人一定要多考察,并将合作内容落实到合同细则上。
同时,在经营上,如何兼顾本地化和全球化发展,也是需要企业老板考虑的。比如牛羊肉在澳洲接受度更高,在菜品设置上增加外国人喜爱小吃,点心等,增加重庆独有的文化符号等。
“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火锅品牌出海,未来火锅品牌输出不仅是味道,更是管理、供应链上的高下之分。”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侯佳
< class="pgc-img">>月22日,一场盛大的国际火锅产业联盟预制菜出口基地揭牌仪式在珠海市诚丰集团隆重举行。这场仪式的成功举办,不仅标志着中国预制菜产业的国际合作迈向了新的高度,更是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美味佳肴。
作为珠海诚丰集团旗下现代农业板块的“诚丰央厨”预制菜一站式采购平台,扎根现代农业,深耕预制菜领域,不断探索发展,跻身为国内预制菜行业的翘楚。诚丰央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带,珠三角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预制菜的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集团公司联合华南理工大学现代食品研究中心共同成立预制菜品研发机构,自主研发系列独具特色、健康美味的预制菜产品。
依托集团的雄厚资源,整合上下游企业,建立预制菜加工、存储、运输一体化供应链,与配套齐全、产能富足的诚丰优品产业园共同打造预制菜全产业链,发力预制菜市场,竞逐产业新赛道!
这场盛事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预制菜产业精英,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其中包括国际火锅产业联盟主席、刘一手火锅创始人刘松先生,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粤菜产业委员会主席、世界粤菜厨皇会主席、鲟龙鱼之父梁日东先生,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周琪青女士,珠海市预制菜产业协会会长、诚丰集团董事长林汉波先生,诚丰央厨CEO肖文义先生,前麦当劳全球供应链亚太区总监、数字经济专家傅邦宁先生,刘一手火锅集团李岩先生,青十资本董事长王贺霖先生,大湾区港澳人才协会黎文豪先生和文宝先生,广东辰焱集团副总裁麦雪女士,优秀创业合伙人代表卢泓州先生以及优秀联营合伙人代表东莞市万江街道工商联副主席、湖南本善食品董事长叶剑波先生等业界翘楚。
< class="pgc-img">>在仪式上,国际火锅产业联盟主席、刘一手火锅创始人刘松主席分享了他对中餐标准化的深入见解以及预制菜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他坚信,有中国人的地方,一定有中餐。尽管中餐标准化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食材处理和烹饪技巧等,但他对位于珠海的诚丰央厨作为预制菜出口基地的可行性表示高度认可,认为这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为了共同助推中餐出海,刘松主席进行了本次授牌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表示将从火锅产业开始,与各界携手共进。
< class="pgc-img">>同时,梁日东主席分享了他对中餐国际化的独到见解和实践经验。他强调通过建立标准化体系,将第一产业推向第二产业。从种苗挑选、养殖种植、食材配送到品牌故事和国际化战略,标准化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华饮食文化走向世界,梁日东主席还介绍了自己举办的“世界厨皇大赛”和推广“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的工作成果。他表示在传承和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同时,将携手诚丰央厨继续开展国际餐饮交流活动,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华美食的魅力。
< class="pgc-img">>随后,刘松主席与诚丰央厨CEO肖文义先生在大家的热烈祝贺掌声中,进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国际火锅产业联盟预制菜出口基地揭牌仪式。
< class="pgc-img">>数字经济专家傅邦宁先生发表了关于预制菜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见解。他指出,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预制菜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使中国餐饮更好地走向世界,他认为必须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重塑整个行业。他高度评价了肖文义CEO在预制菜领域的创新实践,并寄予厚望,希望他扛起数字大旗,引领中国预制菜产业破圈出海。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嘉宾发言结束后,国际火锅产业联盟代表刘松主席与诚丰央厨代表肖文义CEO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刘松主席授予肖文义先生为“国际火锅产业联盟副主席”,并颁发了荣誉证书。肖文义CEO致以诚挚的感谢,对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与交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诚丰央厨将不负众望,致力于服务中小餐饮企业的品牌孵化工作,使中餐在国际舞台上更具代表性。
< class="pgc-img">>在活动的最后阶段,与会嘉宾进行了合照,共同见证中餐出海历史性的时刻。此次揭牌仪式的成功举办,不仅标志着中国预制菜产业的国际合作迈向了新的高度,更为全球美食爱好者带来了更多美味佳肴。未来,预制菜出口基地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全球预制菜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让世界共享舌尖上的中餐文化。
华财经北京12月14日电(郭宝光、汪伟坚)12月12日,在第三届国际火锅食品产业峰会暨中国火锅食品用品展示交易会期间,中国经济信息社、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人民政府、国际火锅产业联盟在重庆共同发布了《“数”说火锅系列之大数据解读火锅中花椒使用现状和新趋势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大数据分析火锅企业的花椒采购行为、使用偏好等,刻画花椒产业现状和趋势,为花椒和火锅企业提供更多市场决策参考。
花椒是火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调味料,是火锅香麻味道的灵魂所在。火锅中花椒的种类、质量、用量、用法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火锅味道的基调。
《报告》显示,多数火锅企业对花椒质量要求很高,近70%的火锅企业倾向于采购一级花椒,而采购特级和一级花椒的企业占比合计接近90%。从细化品质指标来看,火锅企业最看重的指标是“气味”,花椒气味是否纯正浓郁,对火锅底料的味道至关重要,气味也可以间接反映出花椒挥发油、麻味素含量等多项化学指标的优劣。
《报告》指出,在众多红花椒产地中,四川茂县和汶川、甘肃武都最受火锅企业青睐,茂汶大红袍和武都大红袍在香味、麻度、色泽等方面具有业内公认的优异品质,两者都成为超过六成火锅企业优先采购的对象。四川金阳、云南昭通和重庆江津则是最受火锅企业青睐的青花椒产地。
该《报告》是“新华·中国(武都)花椒价格指数”链接产业上下游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深入解析产业发展特征,加强火锅行业与花椒产业的市场信息交流,促进火锅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数”说火锅系列之大数据解读部分图表展示
新华·中国(武都)花椒价格指数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人民政府共同编制并发布。指数样本数据采集覆盖全国七大最具代表性的红花椒主产县区,旨在客观反映我国花椒批发价格走势,为生产种植、政府监管、贸易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