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草根走上大舞台的人,人生里写满了拼搏故事,赶上时代发展的快车道,很多有梦想,有干劲的青年才俊走向了创业的道路,并不断的扎根成长。深耕在广东深圳的丁一,带着一颗创业梦想勇敢开拓,从一无所有到嘉奖无数,实现了人生的一大飞跃。2024年5月,丁一委任二十国集团中国理事会青年委员,正式成为G20青年企业家联盟项目中国理事会青年委员,丁一用实力写下了属于自己的华丽篇章。
< class="pgc-img">>(丁一先生委任G20青年企业家联盟中国青年委员)
成功的人生之路洒满拼搏的汗水
1983年出生的丁一,正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他的成长也见证了中国蓬勃发展的历史变化。从学校毕业之后,丁一和很多毕业生一样开始投简历找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企业投资孵化行业,正是这次偶然的接触,让他从无名小卒变成了如今荣誉无数的商业大咖。丁一的人生奋斗故事,可谓历经传奇。
< class="pgc-img">>(丁一先生)
起初,丁一还是行业小白,但是他头脑聪明,学习能力强,且思维清晰,市场敏锐度高,加上之前积累下的无数经验,让他能不断试错,不断成长。每一次的积累都是他成功路上的阶梯,丁一表示,这些年他已经养成了持续性学习的习惯,毕竟学习如磨刀石,不磨则锈,所以他丝毫不敢停下来,旁人看着辛苦,但是他乐在其中。正如丁一所说,学习能让他如海绵般疯狂的汲取新知识,这样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应对朝夕变化的新时代。
持之以恒地努力收获圆满人生梦想
随着现代经济压力的增长,区域竞争越发激烈的影响下,许多企业面临前进动力不足的窘境。在这些大背景下,企业孵化就促成了他们的突破与成功。
经资料调查,丁一参与孵化的公司,都是数一数二的行业头部企业,曾经服务过中国市值最高的餐饮公司海底捞2018年成功上市,还一手打造了中国最大的家政公司,全国连锁店就超过了5000家,仅用两年时间就将一家家政服务品牌缔造成了中国品牌500强企业。
< class="pgc-img">>(丁一先生)
丁一的实力远不止这些,2022年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在大经济环境并不太乐观的前提下,他参与的耀星科技只用了17个月就成功在香港上市。最令他骄傲的是仅用了18个月的时间,和团队伙伴们共同铸就了中国最大的婚恋公司“牵手一生”,在2024年4月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上市。丁一担任中国婚恋第一股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牵手一生YYAI首席营销总裁,他表示,牵手一生敲钟上市的时间在计划之内,不过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赴美IPO确实很意外,这是新的突破和成绩。
< class="pgc-img">>(牵手一生纳斯达克上市庆典)
此外,丁一获得过多个国家级奖项,被多个国家最高领导人亲切接见,这些年来丁一涉足了多个产业,包括了餐饮、科技、婚恋、大健康、生物科技、金融、AI、酒店等等,成为多家上市公司股东董事,商界红人。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与智慧才干,丁一在国内服务行业、金融行业,投资圈与资本圈享有盛名。丁一表示,未来他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依旧在擅长的商业领域里持续挖掘智慧和才能,帮助各个企业走向成功。
< class="pgc-img">一
>十六年五易工作岗位,检察院、街道办、监察局、科协、商务局,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精品,这是一位青年民进会员的从业经历,她就是现任济南市市中区商务局局长丁一,下面让我们走近丁一,了解一下她的别样精彩人生。
2004年,初出校门的丁一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济南市市中区检察院工作,身穿检察官制服,丁一始终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立检为公 执法为民”的理念时刻萦绕在脑海里。曾经办理过的一起持枪案件让丁一至今难忘,受害人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由于家庭困难,难以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又因治疗摄入激素过量导致发胖,受害人心情低落极度自卑。得知情况后,丁一与被告人家属多次反复协商,为受害人争取了20余万手术治疗费用,并与受害人亲友、同学多次沟通,共同帮助其走出低谷。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的金秋,康复后的受害人已考入青岛某高校就读研究生,开学前特地到检察院送去了锦旗,看着受害人热泪盈眶的双眼,丁一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惩罚的目的在于挽救”。
此时的丁一已通过党外干部“一推双考”,到济南市市中区王官庄街道办事处担任了副主任。从检察机关到基层一线,使丁一真正知晓了民心连着民生,民生关乎国运。为增进社区邻里情,赢得社区居民心,丁一与办事处同志们一起精心打造了“一居一特色 一居一品牌”活动,用真心真情为社区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时光荏苒,一晃四年过去了,丁一的付出收到了可喜的回报,王官庄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整洁了、环境优美了、邻里和谐了,现在每当路过王官庄社区,丁一看着熟悉的环境和面孔,总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2017年,万众瞩目的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丁一的工作岗位再次发生了变化,调任济南市市中区监察局副局长。全新的工作环境,并没有给丁一带来陌生感,近十年的检察工作背景,让丁一很快适应了环境。在一年的时间里,丁一就办理了百余件环保督办案子,多次问责、约谈了相关负责人,依法办事、以理服人,一名被约谈干部的感受让丁一久久难忘:“你们是引路人,带我找回了最初的信仰与坚定”,这让丁一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2018年,丁一再次调整工作岗位,担任济南市市中区科协主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丁一深知科技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为此丁一以“全域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的方针服务科技工作者,让科普知识浸润人心,让创新理念引领时代,让智慧创意点亮生活,因个人表现突出,丁一荣获中国科协、山东省科协多项表彰。
2019年,在举国欢庆70华诞之际,丁一来到了自己的第五个工作岗位,担任济南市市中区商务局局长。新岗位、新征程、新使命,商务工作一头连着国家大计,一头连着百姓民生。丁一通过深入调研,很快熟悉了工作环境,按照“精准商务 精心服务”的理念,推出了谋划夜经济、发展智慧圈、带领双创城等一系列举措,将济南老商埠打造成了夜间经济集聚区和示范区,为此济南市商务局专门发来了“勇为善为 实干担当”工作突出的表扬信。
2020年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华夏大地,疫情就是命令,抗疫就是责任。丁一在市中区商务系统迅速推行了“实干笃行为民生 保供促消谋发展”的疫情期间工作理念,服务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服务企业的“发展点、创新点”,服务社会的“促消费、稳增长”,努力做到“温馨商务、温情服务”。
大年初二,丁一和同事们就到岗,与各商超一起打响了“保供应、保市场、保稳定”的三保战役。1月27日,个别商超出现了抢购方便面、蔬菜的情况,仓库调货即将出现蔬菜副食品供应不及时的情况,为防止群众恐慌,丁一立即部署启动紧急预案,开设绿色通行证协助商家补充货源,同时积极协调济南市商务局投放政府储备菜,整个疫情期间共计协调投放冬储白菜150吨、冻猪肉140吨。保供应首要是保防疫物资,在疫情最紧张“一罩难求”时,接到华联商超的求援后,丁一毅然将自购的50个口罩全部无偿捐出,疫情期间共为700余家商务企业协调解决口罩近6万个,测温仪近600支,做到了防疫支援高效及时。
复工复产阶段,丁一与同志们制定了“促消费、稳外贸、保民生”扶持政策,组织带领8个企业服务专员组,以管家式服务为49家企业解决困难。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跨省物流不畅、西门子变压器公司设备出海等56件各类难题都在丁一的协调下一一得到解决。“危中谋机”是丁一的又一创新,疫情期间指导区内21家外贸企业签订国外订单11份,出口各类口罩107万个换汇近16万美元,出口口罩机换汇40万美元。申请专项资金350万元,引导区内8家大型综合体为1121家商户减免租金近4千万元,为8家外贸企业减少因疫情影响无法参展损失60万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刘家义书记到市中区万达广场调研时,听到的是万达商管对市中商务服务的赞不绝口,龚正省长到市中区高第街餐饮企业视察时,表扬的是被商家高度肯定的专员服务。壳牌石油专门致信市长感谢市中区政府及区商务局的大力支持;山东贵安保安、鲜乐福超市等企业纷纷送来锦旗;东城大羽商贸、济南联通等企业通过12345表达了感谢……
努力,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拼搏到感动自己。丁一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一名党外干部,丁一深知合作共事、议政建言的重要性,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丁一总是抽出时间把工作中、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整理成调研报告或是社情民意信息,由于是实职干部的原因,丁一的意见建议总能切中时弊、一针见血,被党委、政府所采纳。如打造线上“一码购”情景消费、线下“商埠传奇”;建立市中商家联盟,设定商务IP形象,推出系列文创产品、游学路线;利用电商平台扶贫,引发头部经济等一大批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正在逐步得到落实。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丁一正如自己的名字一样,在多党合作的道路上丁履躬行,一路向前……
<>丨职业餐饮网 王春玲
60平面积,月租金7万元,年租金84万元;
这就是宇宙中心——北京五道口最真实、最昂贵的写照。
因为自带高客流,又催生出了像西少爷、枣糕王、宇宙卷饼这样一批网红餐饮品牌,这也使得五道口成为了餐饮人进北京开店选址上的终极梦想,没来这里开店的削脑尖也要进来,已经进来的都梦想成为下一个“西少爷”。
今天我们分享的这个案例就和五道口有关。
他曾是奔驰公司前高管,放弃百万年薪跨界做餐饮,但在做餐饮的第10年却在五道口栽了一个大跟头,连着做两个餐饮业态都没能成功,最后竟然靠做酸菜鱼来了个大逆转,不仅能够盈利支付高额的房租,60平小店月流水60万,仅在外卖上就做到了月复购率50%,月销7000单,一年开出6家直营店,最关键的是还连续一年霸占北京川菜口味的第一名。
近日职业餐饮网记者采访到了千煲鲜寻创始人丁一。
(千煲鲜寻创始人丁一)
“开西餐厅赔了,开串串店也赔了,
我在五道口折了两次”
“清华MBA毕业生”
“奔驰前高管”
“放弃百万年薪跨界做餐饮”
“串亭创始人”……
提起丁一很多餐饮人并不会感到太陌生,因为在他身上实在是有着太多的标签,但人们对他了解最多的是他用居酒屋+烧烤的模式重新定义了烧烤店,他的串串店140平月入30万。
像很多餐饮人一样丁一也瞄准上了五道口这块“肥肉”,租下了一个60平米小店,月租金是7万元,一年光租金就要交84万元。
(内部环境)
丁一在五道口可可谓是历了两次劫,一次是因为看到经常有老外出没,想着做逼格开了家西餐厅,很快就发现消费频次跟不上,主动叫停。
叫停以后,丁一觉得西餐做不好可以理解,但做自己老本行串串总行吧,当时也正是串亭发展最好的时期,于是就做了串亭,可最后连保本都困难,无奈又叫停。
“从奔驰这样的企业放弃百万年薪跨界过来,又做了十年餐饮,难道就这样折在了五道口吗?”丁一显然是不甘心的,他必须找到高频消费的品类。
在2014~2015年前后,正是酸菜鱼大热的时候,有人将酸菜鱼从川菜中剥离出来开出单品店,像火遍苏州的有家酸菜鱼就属于这种;也有人将酸菜鱼做小、做成快餐,颠覆人们对酸菜鱼固有的认知,比如北京的渝是乎。
丁一通过反复观察市场,觉得酸菜鱼肯定会适合五道口,因为它有两个天然的优势:
1、门槛低、容易进入,好复制;
2、口味成瘾性。
做高频消费,产品本身必须自带成瘾性,口味成瘾辨识度就高,在产品上就能震慑住顾客,而在餐饮行业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有口味成瘾性,比如烤串的成瘾性就不高。
容易口味成瘾的有四类:
1)咖啡因类;
2)脂肪类,比如喜茶的奶盖茶;
3)大麻类,也就是麻辣系的产品,酸菜鱼就属于这种;
4)添加剂类,比如卫龙辣条。
所以,在2016年9月丁一在五道口开出了第一家“千煲鲜寻”,解决了盈利问题。
月销7000单,做一条“不一样”的酸菜鱼
越是前期进入门槛低的,后期的厮杀越是惨烈,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酸菜鱼,为了让自己的千煲鲜寻有壁垒,形成差异化,丁一做了以下工作:
1
模式不一样
灵活经营:线上快餐+ 线下聚餐
现有的酸菜鱼品牌,大多在走两种路径,一种是像渝是乎、椒颜酸菜小鱼一样走快餐化路线,解决白领午餐问题;一种是像有家酸菜鱼一样,以聚餐场景为主,偏正式,多解决的是晚餐问题。
然而,无论是酸菜鱼快餐化,还是聚餐属性的酸菜鱼都有一个天然的bug,要不就是中午一餐卖的好,晚上一餐缺人流,要不就是晚上一餐卖的好,中午缺人流。
而如果走纯外卖模式,外卖本身又是一个坑,现有的吃外卖无非就是为了果腹,解决基层人民的需要,中国外卖还没有到品质外卖时代,杀价、吃划算才是对于顾客来说最重要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纯外卖店做酸菜鱼是不行的。
观察到这一点后,丁一采用了灵活的经营模式:线上快餐+线下聚餐,堂食不行的部分,让外卖来补充,从而让千煲鲜寻一天都不缺客流,具体做法有:
1
线上将酸菜鱼小份化
线上、线下产品基本相同,做快餐多以小份搭售米饭套餐为主,线下堂食的时候如果是1个人过来可以点小份,如果是2个以上来也可以点大份。
2
线上将酸菜鱼小份化
对于快餐来说人均40是它的上限,因此千煲鲜寻在线上设置的人均是35元,线下堂食聚餐是80元人均,对于线上的要求是多一分钱也是爱,但真正盈利还是要靠堂食。
所以,这是为什么要设置两种不同价格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千煲鲜寻能在房租如此之高的五道口存活下去的原因。
2
产品不一样
说起营销,丁一一直有一个心结,那就是串亭的第一家店、第二家店都是靠营销火起来的,营销在短期看来是好事,的确能拉客流,但长期来看绝对是负担,如果每家店像想创业一样,会累死,真正牛逼的店都是店往那一杵,顾客就会因为你的产品好吃进来,所以在做千煲鲜寻的时候丁一觉得要用产品本身去说话。
1
用三个主菜,拉升堂食人均
线上外卖人均35元以下,线下人均80,可怎么通过产品去实现呢?
和其它酸菜鱼品牌走单品线路不同,千煲鲜寻并没有将主菜锁定在一个酸菜鱼上,而是一个店里有酸菜鱼、牛蛙、牛蝎骨三大主菜。
(三大主菜之牛蛙)
对于为什么走这样的产品模式,丁一觉得:“首先在我看来酸菜鱼作为单品还不足以支撑起一个餐厅,有些单薄,两到三种是很好的补充。其次,单品的风险性太高,就比如说最近小龙虾价格三级跳就足以说明,一旦发生点负面新闻单品的抗风险能力是很低的,不能把整个餐厅的生死存亡都压在一个产品上,我们是以酸菜鱼作为突破口,让桌桌必点菜品从过去的一个主菜变成三个主菜,拉升人均的同时也更适合聚餐。”
(三大主菜之牛蝎骨)
2
做差异化,酸菜鱼里加柠檬
尽管丁一是餐饮行业里为数不多的高学历,懂运营、又懂产品的餐饮创始人,但面对如此激烈的酸菜鱼市场,他也必须在酸菜鱼上做差异化。
酸菜鱼是比较有烟火气、接地气的产品、也会有一些小油腻,那什么东西是看起来洋气又兼具解油腻呢?答案就是柠檬,在酸菜鱼里放柠檬以后不仅会对口味得到一些提升,从心里上也会让顾客有种清爽的好感。
(酸菜鱼里加柠檬)
3
副线产品极端化,让顾客形成记忆度
“我们做的东西给谁吃?”
“给90、95后”
“他们喜欢什么?”
“他们喜欢另类和极端”
喜欢研究顾客心理的丁一发现,现在的主要客群90、95后是喜欢另类和极端的一代,因此在产品设计上也一定要有几款极端产品,在千煲鲜寻除了三大主菜以外还有8~10款卤菜,这些菜品就非常极端化,几乎接近变态辣的程度,让顾客一吃就忘不掉。
(卤鸡爪)
3
运营不一样
如何让自己的餐厅在不花一分钱推广的情况下,能够在大众点评和各外卖平台上排名靠前,这是很多餐饮老板的一个梦想,丁一就算是这方面的高手,串亭以前是北京市第一热门餐厅,现在的千煲鲜寻曾做到过北京市川菜口味第一,综合评价第一。
那么,他是如何做的呢?
外卖上:每天电话回访顾客,求五星好评
在千煲鲜寻店里每天都有一个必做的动作,那就是店员要给点自己外卖的顾客做电话回访,为了能够得到真实的反馈信息,在送每个外卖的时候丁一都会送一份辣卤土豆片给顾客,每份成本才几毛钱却能够让整个沟通过程顺畅。
在沟通中有几个要点:
1、打电话的那个人应该是店长或管理层;
2、打电话的时段最好是下午15:00—16:00,顾客一般不会太忙;
3、时长控制在1分钟以内;
4、有一个明确的请求,比如请给一个五星好评。
堂食上:每天做10个客户满意度调查,将差评杀死在现场
“吃的不好才去评论”,这是大多数顾客去平台留言的主要原因。
但如果把不满杀死在餐厅中,会不会更好一点?
在千煲鲜寻丁一要求每家门店的店长,在不忙的时候每天要找10个客户做满意度调查,围绕着从哪个渠道过来、菜品、服务、环境如何、印象最深刻的菜品、是否愿意介绍新顾客等问题和顾客沟通。
别看每天10个,一年坚持下来可就是3650个,几家门店在一起就是企业的大数据了。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个是及时了解自己企业的信息,员工怎么讲没用,看数据说话,给自己的餐厅做诊断,看哪方面出了问题;另外一个就是询问的过程也是关怀的过程,如果哪里有不满直接现场解决,不让顾客带着不满离开,这样在平台上的分数自然是高。
小结:
像五道口这样的地段不在少数,看起来人流大、聚客能力强,但却是一个美丽的陷阱,你不一定能在这里赚到钱。哪怕就像丁一这样拥有高学历、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人也都做了三个业态才存活下来,做餐饮真的不容易。
就像丁一自己所说的那样:“在这个行业赚钱靠运气,不死靠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