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该一份A餐,要太阳蛋,冻柠茶走冰少甜
另外一份C餐,走青,加一个靓仔。”
< class="pgc-img">>港真,小编第一次去香港茶餐厅
看着别桌从进门落座,到点餐出菜
吃完走人一气呵成
感觉自己慢半拍跟周围格格不入...
就像一串福尔摩斯密码,超级酷炫~
< class="pgc-img">>小编心里非常羡慕
所以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份
【茶餐厅装逼暗语指南】
让你们在香港茶餐厅轻松成为“熟客”、“行家”!
< class="pgc-img">>茶餐厅暗语——食物篇
靓仔、靓女—白米饭、白粥
< class="pgc-img">>如果你在茶餐厅听到“一个靓仔”
别误会,那并不是叫你,而是指白米饭
因为白饭本身是纯白色,纯净漂亮
不添加任何色素,犹如干净清秀的男子
所以被人称为靓仔
< class="pgc-img">>与“靓仔”相对的“靓女”
也就是指的白粥啦~
< class="pgc-img">>下火—皮蛋瘦肉粥
< class="pgc-img">>因为皮蛋加瘦肉熬出来的粥可以下火
所以被称为“下火粥”
也叫“有味粥”
< class="pgc-img">>细蓉—云吞面
< class="pgc-img">>其实它是潮州话,是指小碗的云吞面
由于云吞在煮熟时像一朵盛放的芙蓉花
因此有了“细蓉”之称
< class="pgc-img">>另外,大碗的云吞面叫大蓉
< class="pgc-img">>打烂—炒饭
< class="pgc-img">>为什么“打烂”代表的是炒饭呢?
其实是和烹饪方法有关
由于炒饭要加蛋,按照蛋炒饭的做法
为了避免饭炒焦,要先打蛋后炒饭
所以用“打烂”替代炒饭
< class="pgc-img">>夏蕙姨—西多士
< class="pgc-img">>因为吃西多士之前,要在西多士上淋糖浆
也就是糖胶,简称“要淋胶”
而夏蕙姨曾与粤语片演员“林蛟”拍拖
在粤语里面,“林蛟”与“淋胶”同音
所以“夏蕙姨”就代表了西多士
< class="pgc-img">>生春—太阳蛋
< class="pgc-img">>因为在粤语里面,蛋或卵被称为“春”
然后又根据煎蛋的生熟程度区分
没有全熟的太阳蛋就是“生春”
全熟的就叫“熟春”,两只蛋就叫“孖春”
< class="pgc-img">>罗友—菠萝油
< class="pgc-img">>酥皮面包加牛油
刚出炉的热面包会把一小块牛油融化
一起吃的时候外热内冷
口感超级丰富
< class="pgc-img">>捞丁—加料方便面
< class="pgc-img">>“捞”就是“搅拌”的意思
而“丁”就是指日清拉面牌的“出前一丁”
“捞丁”就是将食物配料
加出前一丁方便面
再加上酱汁搅拌而成的菜式
< class="pgc-img">>香港还有有“汤丁”(用香港土产的“公仔面”)
“餐蛋面”(午餐肉、鸡蛋和方便面)
< class="pgc-img">>常餐(set餐)
< class="pgc-img">>茶餐厅常有的一种套餐餐单,全天供应
常见的选择有几种:
① 牛油方包或多士
② 火腿奄列(蛋包)或煎双蛋(多为太阳蛋)
③ 一碗面类(可选方便面、米粉、通心粉等)
加一至两种食物(如午餐肉、香肠、叉烧等)
再另配一杯饮料
< class="pgc-img">>茶餐厅暗语——饮品篇
黑牛白牛红牛黄牛
< class="pgc-img">>嗯?茶餐厅还卖红牛?你在搞笑吗?
这里的红牛,当然不是那个
“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的Red Bull!
黄牛也不是天天晃荡在红馆门口那群人……
< class="pgc-img">>“红牛”是利宾纳+草莓雪糕
据说比Red Bull还要提神……
< class="pgc-img">>“黑牛”是可乐+朱古力雪糕
“白牛”是雪碧+香草雪糕:
< class="pgc-img">>最后,“黄牛”是忌廉汽水
撞芒果或者菠萝雪糕!没想到吧?
< class="pgc-img">>好Q黑—好立克
< class="pgc-img">>好立克俗称“呵沥”
取其英语名称Horlick
是一种即冲饮料
< class="pgc-img">>和尚跳海—滚水蛋
< class="pgc-img">>玻璃杯里倒上热开水,打个生鸡蛋进去
鸡蛋白立刻有部分凝结,可里面还是生的
自己加了砂糖趁热搅拌
就能搅成一杯黄色的蛋花
是HK传统的养生饮品
< class="pgc-img">>如果是用炼乳搅拌
那就是“奶水蛋”!
< class="pgc-img">>败家仔—阿华田
< class="pgc-img">>没错!就是他,阿华田
来自于欧洲国家瑞士的一种著名饮料
咖啡色的饮品给人一种
蛊惑的感觉...
< class="pgc-img">>凉茶—冻奶茶
< class="pgc-img">>这里的“凉茶”并不是
广东人清热祛湿下火的夏桑菊、廿四味
而是香港人最喜欢喝的奶茶
< class="pgc-img">>肥妹—热朱古力
< class="pgc-img">>巧克力奶茶为什么会被叫成“肥妹”?
道理很简单,巧克力含热量高
小仙女吃多了会胖
所以久而久之就叫做肥妹...
< class="pgc-img">>柠七、柠乐
< class="pgc-img">>柠七就是七喜+柠檬
柠乐就是可乐+柠檬
别看简单,但是加了柠檬后口感非常清爽
小编每次都能喝好几杯
< class="pgc-img">>甩色—柠檬水
< class="pgc-img">>因为柠檬茶是有颜色的
而柠檬水就是透明的,所以叫“甩色”
通常会和“柠茶”连用
“两柠茶一甩色”
意思就是一杯柠檬茶+一杯柠檬水
< class="pgc-img">>汪阿姐—热咖啡
< class="pgc-img">>之所以代表的是热咖啡
是因为汪明荃(江湖人称“阿姐”)
曾经唱过一首名叫《热咖啡》的歌
< class="pgc-img">>例水—例汤
< class="pgc-img">>茶餐厅每天都提供的汤水
一般分为随餐附送和另外收费两类
免费或廉价例汤一般都很稀
没什么味道,所以就得名例水
< class="pgc-img">>茶餐厅暗语——配料篇
茶走
< class="pgc-img">>指奶茶不加砂糖,用炼奶以增添甜味
在以前,大家怕普通奶茶加砂糖惹痰而改用炼奶
另外,也觉得是砂糖总是不容易融化
堆积在底部会越喝越甜
因此用更易溶解的炼奶代替
< class="pgc-img">>飞沙走奶
< class="pgc-img">>“飞沙走奶”没有“飞檐走壁”那么厉害
只是咖啡不要糖不要奶
又黑又苦,超级提神!
< class="pgc-img">>走青—不要葱
< class="pgc-img">>在食物中不放入葱粒,也叫“走葱”
有时亦指其他青色配料
如韭菜、芫茜(香菜)等,多用于汤面或粥
类似的还有“走甜”,指冷饮内不放糖
若不想冷饮太冰
可以叫“少冰”或“走雪”、“少雪”
< class="pgc-img">>飞边—去吐司边
< class="pgc-img">>就是把方包(吐司)的四边切去
也就是去掉面包外面一圈方形外皮
因为外面的边太硬会影响口感
< class="pgc-img">>烘底—烤土司
< class="pgc-img">>另一个与面包相关的暗语是烘底
就是指是将白面包烤成多士(吐司)
焦焦的口感更加香甜
不过这些特殊服务一般要加钱哦~
< class="pgc-img">>加色—加酱油
< class="pgc-img">>指在白饭/粉面中
加入牛腩汁或豉油(酱油)提味
这种配饭的豉油一般偏甜
不同于咸酱油或蒸鱼用的鲜味酱油
< class="pgc-img">>扣底/双扣/加底/炒底
< class="pgc-img">>叫餐时主食如米饭、面条等称为“底”
扣底即减少主食分量,双扣即饭菜都减少
加底指增加主食的份量
炒底就是白米饭改为炒饭
< class="pgc-img">>给你们一张图感受一下
▼
< class="pgc-img">>茶餐厅暗语——伙计专用篇
行街—外带
< class="pgc-img">>香港的茶餐厅都设有送外卖的服务
店员出去送外卖被戏称为“行街”
也有打包带走的意思
不过香港餐厅提供的
塑料饭盒和刀叉一般都要加收费
< class="pgc-img">>有数、后数
< class="pgc-img">>在茶餐厅一般账单会由客人直接拿去收银台
为了预防客人吃霸王餐,客人吃饱离开时
服务员都会高叫:“有数!”
即通知收银员留意客人有否持单结账,免招损失
后数就是同一桌子上,最后走的人付钱
< class="pgc-img">>睇数
< class="pgc-img">>指餐厅不用单来记账
在客人结账的时候再有店员过来
按照客人吃东西计算总价
(通常都是按碗的大小和颜色来区分)
不过现在的餐厅很少用这种结账方式
< class="pgc-img">>打cat
< class="pgc-img">>打cat(打猫)是指偷吃
因为粤语有个词语“为食猫”是指贪吃鬼的意思
所以用打猫来形容偷吃
< class="pgc-img">>看完之后大家是不是基本心中有数啦?
小编专门为大家总结了一套点单招数:
下次去茶餐厅就可以用啦
< class="pgc-img">>- 帅气点单大法 -
①向伙计举手示意
②“唔该,落单(麻烦下单)”/“唔该,写嘢(麻烦写东西)”这是点单的标准句式,请熟读并背诵
③提前做好功课你就能干脆利落地报上你想要的菜品
④以一句“係咁多,唔该(就这么多,谢谢)”作结,再听伙计迅速确认一遍菜名,要打包加句“行街啊,唔该”点单这个过程就完美结束啦!
友情提示:“唔该(麻烦了)”是粤语中的百搭词汇,对人提出任何要求时加一句都会礼貌感爆棚!
< class="pgc-img">>除了以上的暗语和专业术语
还具有跟医生药单一样鬼画符的点菜单!
茶餐厅超级点菜单
< class="pgc-img">>热柠乐、热斋咖
现在餐厅的基本都是打印的了
但还有很多香港传统茶餐厅仍以手写单为主
在翻台率超高的茶餐厅
伙计要用最快的速度写下顾客点的菜
因此字迹往往龙飞凤舞~
< class="pgc-img">>加上香港人喜欢写一些同音替换字或字符
来减少笔画节省时间
所以去茶餐厅的小伙会发现
自己的餐单可能是这样的
▼
< class="pgc-img">>由上到下:贵妃鸡猪润粥、炸乳鸽、火腿炒油面、虾米肠粉
机打单据也不例外
▼
< class="pgc-img">>在争分夺秒的茶餐厅里
点菜单就像是武侠世界里的“暗号”
让人非明觉厉!
< class="pgc-img">>鬼画符版:窝蛋牛肉饭、腊肠蒸鸡饭、北菇蒸鸡饭、蕃茄肉碎通粉配奄列+热柠水、白菜,鸡翅米粉配奄列+冻柠茶
要想知道上面到底写了啥其实也不难
小编给大家简单科普下
< class="pgc-img">>- 常见饮品及其附加条件的简写 -
2:热(音近)
7:七喜
9/乃:奶
T:茶(单用可指奶茶)
X走:不要糖/淡奶,改炼奶
央:鸳鸯
田:阿华田
6:可乐(6、乐音近)
8:芬达(8、达音近)
0/O:柠檬
C/冬:冻
力:好立克
啡/非:咖啡
少/走冰:冻饮少冰或不要冰
少/走田/甜:少或不要糖水
< class="pgc-img">>好了,单个的都知道了
这些还能排列组合
▼
“C07”是冻柠七,“206”是热柠乐
“29”是热鲜奶,“CT”/“C9T”是冻奶茶
“冬央”是冻鸳鸯
“非走”是(不要砂糖、淡奶)改加炼奶的咖啡
< class="pgc-img">>此外,还有些很特别的简写
如“360”是热柠乐加生姜
“孖T”指两杯奶茶,“斋啡”是不要糖和奶的咖啡
“大青/力/妹”则是大樽装的青岛/喜力/蓝妹啤酒等
< class="pgc-img">>食物类的简写相对要复杂一点
最易认的是各取一字或者偏旁部首的简写
如“歺蛋/旦面”、“蛋/旦牛面”
为午餐肉煎蛋面及煎蛋牛肉面
< class="pgc-img">>- 常见食物的简写有 -
反:饭
足:粥
可/河:河粉
丐/面:面
K:鸡
旦:蛋
亦/翼/脾:鸡翅、鸡腿
芡条:薯条
冶:三明治
白才:白菜
< class="pgc-img">>茶餐厅的东西好吃种类又多
而且用料实惠,性价比高!
经过今天的“专业暗语培训”
相信你们去香港点单都冇问题啦~
"唔该,一碗细蓉走青"
< class="pgc-img">>?
><>餐厅在香港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而众多茶餐厅基本都推出套餐形式,一份主食加一杯饮品,或者是一份小食加一杯饮品。除了大家都熟知的港式奶茶,还有很多饮品,但鉴于一些文化差异,大家从菜单上完全看不出到底是什么。
咖啡、奶茶、鸳鸯、啡走、茶走
咖啡与奶茶不必多说,大家都只知道。鸳鸯是香港茶餐厅特有的一种饮品,由七成港式奶茶和三成咖啡混合而成。同时,还有一种饮品叫黑白鸳鸯,也称为儿童鸳鸯,是由阿华田和好立克混合而成,不含咖啡因,适合儿童引用。(好立克是一种以麦芽做成的饮品,呈乳白色)
在香港,我们将“走冰”取代“去冰”,如果按这个方向去解释茶走、啡走的意思就大错特错啦。茶走是指奶茶中不加糖,选择用炼奶代替,同理可得,啡走就是指用炼奶代替咖啡中的糖。
柠茶、柠水、柠七、柠乐、柠蜜、柠啡、柠宾
听到这么多柠,是不是有一种比报菜名更绕口令的感觉?其实这些都很简单,只不过是两种东西混合在一起,各取一个字形成饮品名。“柠”自然是指柠檬,也就是说以上所有的饮品都是含有柠檬的。柠檬+红茶、柠檬+白水、柠檬+七喜、柠檬+可乐、柠檬+蜂蜜、柠檬+咖啡、柠啡+利宾纳。(利宾纳是一种黑加仑果汁饮品)
咸柠七是指腌制过的咸柠檬+七喜;而龙凤柠乐则是指可乐中同时加入腌制过的咸柠檬以及新鲜柠檬。
菜蜜、柑桔蜜、柚子蜜
这三种都是小编个人非常爱喝的饮品。柑桔蜜和柚子蜜应该无需多解释,就是柑桔或者柚子水加入蜂蜜;菜蜜则是别人推荐尝试后一发不可收拾,毕竟光看名字总觉得饮品里为何会有蔬菜?其实这里的菜是指西洋菜,由润肺化痰的功效,广东人十分爱将其煮成汤水,加上蜂蜜后十分好喝。
还有许多菠萝冰、红豆冰之类的相信大家都看得懂啦,这里小编就不多做解释了。在点单的时候,除了一些个别饮品,其他基本都会有冷热之分,在香港,所有冰饮都称为“冻”。
“ 唔该,一杯冻奶茶 ~”
几何映像 ∣与生活的精彩不期而遇
>近,有游客来香港吃饭点餐的视频火了!
原来是因为看不懂茶餐厅的餐牌而闹出了“笑话”!
图:香港01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香港点餐闹笑话?
前段时间,有内地游客在香港旅游吃茶餐厅,结果发现茶餐厅的菜单看不明白,点菜更是一头雾水。
比如点餐界面有显示“鸯走”,博主不明白,更是笑言道“鸯走了,鸳又咋办?”
图:小红书
还有令人疑惑的“叫起”服务:
图:小红书
接着,博主打算点一碗牛丸汤米粉,发现点的时候可以选择“走菜、走蒜、走葱”。
以为“走”是“要”的意思,于是博主一口气选了全部都“走”。
图:小红书
结果上菜了发现,博主只见到了5粒牛丸和清汤面,感到非常惊讶!
图:小红书
博主这才恍然大悟,发现香港茶餐厅“走”的意思是“不要”。
甚至还在贴文中有趣地表示:“第一次见到这么地道的广东话菜单,寻思着英文不认识,现在中文菜单也不认识了。”
图:小红书
该视频一发到网上,瞬间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有不少内地网友纷纷表示认同:
有说“我就是吃全走的人”,博主还有趣回复“一端上来我人都想走了。”
图:网络
也有人说“看不懂”、“看到叫起时人都傻了”。
图:网络
甚至有港人还表示,“有些术语香港人也看不懂”。
其实,不少人都遇到过像博主这样类似的经历。
比如有人说“茶餐厅的服务员下单像是对暗号”。
图:小红书
有人还表示,“第一次去香港,看不懂简体中文的菜单”。
图:小红书
还有人觉得像是在做“粤语考试”。
图:网络
那么,这些“冬OT”、“甩色”、“飞沙走奶”等茶餐厅暗语,大家都知道代表什么意思吗?
茶记黑话知多少?
在香港,生活节奏是非常快,所以点餐也要讲究效率。
所以不少茶餐厅服务员都会简写菜品,因此长久下来就发展出了一套专门的“茶餐厅术语”。
图:网络
比如我们经常会听见的“靓仔”“飞边”“走青”等等。
那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常见的香港茶餐厅术语:
食品篇
图:网络
饮品篇
图:网络
学会了,大家去茶餐厅点餐就不用担心看不懂了!
当然,除了这些茶餐厅黑话,还有一些茶餐厅的“潜规则”你需要知道!
首先,高峰时期茶餐厅座位不够,就需要拼桌了。
图:网络
而且高峰期吃饭人多,可能会限时用餐!
所以大家可能会看到这样的画面,你刚一吃完,服务员就上前飞速把你的碗筷收走。
其次,在香港茶餐厅吃饭一般都会问你要喝什么,要注意的是,一般冻饮是要额外加多几块钱的。
图:小红书
因为这些冰块都是要从专门的冰厂进货,各种运输、储存等成本,自然要更贵一些。
图:网络
还有你去茶餐厅吃粉面,如果想要换乌冬面或出前一丁其他面,一般也是要加钱的。
图:网络
这些茶餐厅术语和隐藏规则,大家都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