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主+
第1657期
要说种植技术,“传统经验派”“数据分析派”“生态有机派”“自然农法派”各抒己见,农人朋友们可以不带磕巴的,高谈阔论几天几夜。
但一说到宣传造势,说说自己的产品好在哪里,怎么用准确妥帖的词语说服目标客户,思维再活泛的新农人也觉得捉襟见肘、江郎才尽。
大多数的农产品文案,让人看不懂;看得懂的,又缺乏带货能力。
“我是XXX,我在XX村,村里的条件令人绝望。为了改善这种境况,我们发掘出了村里的XX产品,这个东西很好很天然,你们在城里都买不到的,赶快来买吧!”
“永兴冰糖橙,鲜甜爆汁,甜过初恋,早买早优惠哦。”
“某某大米,来自全国最好的水稻产区,皇家品质,给你至尊享受!”
……
太单调啦!太无趣啦!太不走心啦!
作为文创的一部分,一个好的文案,代表的是一个品牌的形象,虽然我们很难复制“杜蕾斯”或是“江小白”,但找准合适的机会,创作出一篇好的文案,不仅能提升企业及品牌形象,更有妥妥的带货能力。
上期,源味君给大家分享了《一份价值80万的农场营销文案,免费拿去!》,主要针对农场引流,这期,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走心的农产品带货文案。
食物填满的不是肚子,而是日子
吃好每一顿,才能过好这一生
对都市里快节奏的上班族来说,吃饭大多都是外卖盒饭草草了事,这样的文案,击中要害,又有温情的力量。
这个文案对提供健康有机菜或营养餐的农场,都挺适用。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但是羊肉火锅可以
看到这条文案,隔着屏幕都能想象出羊肉那鲜香细腻的口感,想吃的心情是那样迫切。
此文案火锅店当然可以用,而养殖户及销售商们一样可用。
终将把生活的锋芒
熬成最温柔的甜汤
字里行间有一种积极向上、引人奋进的力量,而以谐音,作为芒果文案,会很出彩哦。
这一口的滋味
不仅有家乡的味道
更有守护的味道
农业与情怀,相伴相生,很多人回到家乡做农业,就是以热血和青春守护一方水土, 所以,农产品已不仅仅是用来果腹的食物,它还包含了一片赤子之心。
我有罪
让你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饭量
比起产地如何,温度湿度如何,种植方式如何,简单的这一句大米文案,点出米饭的美味。
会心一笑的同时,对产品的好感度就来了。
农场自助烧烤
不准外带
除了一个128G的胃
这同样属于一个有“机趣”的文案,“不准外带”这样的字眼是颇有争议的,命令式的禁止给人的感受并不好,但既然是自助烧烤,按人头收费,那不准外带是一句没必要的“提醒”,一句多余的“废话”。
何况后面还有一句,“128G的胃”,言下之意,来农场自助烧烤,尽管敞开来吃。
恋爱可以慢慢谈
但草莓必须趁鲜吃
草莓甜甜的味道,高颜值的外形,很容易让人跟恋爱联系在一起。
恋爱可以细水长流,不宜操之过急,但草莓却应该采摘下来之后,趁新鲜赶紧吃掉。
眼见为食
很显然,由“眼见为实”幻化而来,却多了一分逗趣,眼见之物,皆可食用,适合做农产品直播文案。
一份由天供养
由地孕育的食材
不昂贵,却发自真心
重感情的人
送感动人的礼
农产品也越来越多地作为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价格或许并不高昂,但真心无价,健康无价。
< class="pgc-img">>四时不辍地劳作
六分之一的产量
守拙求真
吃大地的能量
这是我们对食物能表达的最高敬意
读这样的文案不适合“2倍速”,大概你得伴着一杯清茶,慢慢品,才能读出字里行间,对于土地的敬畏和粮食的深厚情感。
将一枚樱桃放在红唇边
你会想含下去,吃下去
轻触或者放在唇边
都有挑逗的意味
如果一个女生在吃一颗樱桃
即使她不漂亮
你也会觉得好有感觉
这个文案,特别有画面感,让人小鹿乱撞的樱桃之吻。
会让男士愿意买给心仪的女生吃,女生也感觉吃樱桃这件事能增加魅力和吸引力。
好的食物
包含着温情与良心
农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工业用品,是要入口入肚子的, 所以这一句简单的话,却道出了农产品最核心的也是最应守护的卖点。
喜欢你说的情话
比火锅里的肉麻
“肉麻”,还是肉“麻”,这样的一语双关,真的特别妙!
无论是心里有喜欢的人
还是碗里有喜欢的味道
都让生活值得期待
心里有想念的人,碗里有美味的食物,人生能被这样的美好填塞,多么幸福。
曼妙的美拉德反应
为牛排催生出100多种肉香
粗海盐区分了层次感
出锅时,油已被沥干
这是星期五,犒劳自己的晚餐
这是一条关于牛排煎锅的文案,美拉德反应、100多种肉香、粗海盐、星期五……这些细节构建起一场被牛排守护的美好晚餐场景,而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牛排美味多汁”可以比肩的 。
把食用产品的场景细节化处理,这绝对是一个好文案的基本功。
< class="pgc-img">>
世界那么大
我们去吃吃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个句子曾经风靡一时,但把它改为“我们去吃吃看”,有让人捧腹的效果,一笑之后,会认真留意,你到底想要他试试吃什么。
没人生来就是好厨师
但××蔬菜
让你可以
一道不需要特殊技能就能做好的菜,对食材的要求一定很高,那食材本身的口感也就不言而喻了。
纯野生白茶
阳光萎凋
总量:3斤
3月27日采
非常简短、直白的茶叶广告文案,却迅速俘获人心。
“纯野生”说明了茶的天然生长环境,白茶说明茶类,“阳光萎凋”说明纯日晒,工艺出乎自然之手,“总量3斤”说明数量异常稀少,“3月27日采”,说明是最好的明前茶。
寥寥数语,让人深觉: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字不在多,能卖茶就行。
曾经一位广告界资深人士认为:优秀的文案都是在写普世的哲学。
一个好的文案,在把产品诉求和卖点以巧妙的方式阐述清楚的同时,还能引起受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这种共鸣,可能是被文案的机智趣味折服的莞尔一笑,可能是勾起了同样的经历与记忆,不论如何,这样的文字都是散发着动人魅力的。
你最喜欢的产品文案是哪一个?期待留言!
?
编辑 | 源味君
排版 | 小抽屉
一家火锅店,离不开宣传,在宣传方面,文案的作用,丝毫不压于一张张活色生香的图片,写火锅文案,今天,小朝哥告诉大家,写火锅文案,请从这六个角度构思。
< class="pgc-img">>一、食材新鲜方面
火锅的两大要点,一是火锅锅底要正宗好吃,二是火锅食材要新鲜健康,很多顾客特别关心食材是否新鲜,因为新鲜食材,口感更佳,营养更好,所以火锅宣传可以着重强调,食材新鲜方面,比如“厨师长今天需要处理什么食材,今天才知道”。
二、锅底方面
重庆火锅锅底,最经典的是红汤牛油锅,红油锅主要体现一个麻辣鲜香,回味无穷,其次是鸳鸯锅,也就是一半红汤一半清汤,而清汤细分了许多品类,每个品类的宣传话术,是不一样的,比如番茄锅,侧重点是浓郁开胃,菌汤锅,侧重点是鲜美养生。
三、服务周到
无论是社区类火锅店,还是中高端类火锅店,都需要讲服务,火锅源于重庆,重庆的餐饮服务特色,主打一个热情好客,服务员的性格,也和火锅一样,豪爽热情,所以火锅店服务宣传文案,一定要体现出服务既专业周到,又热情温暖。
四、环境氛围
顾客选择一家火锅店,当然很注重氛围,火锅的口味大同小异,但是不同的装修风格,带给顾客的氛围感,又是天差地别,所以在宣传的时候,也要把火锅店的特色氛围体现出来,这样才会吸引到目标顾客。
千万不要小看文案的作用,一句经典的文案,让人铭记于心,更有利于火锅店的宣传,从而引流变现。
多少人,是因为“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这句广告语,而记住了巴奴;
有多少人是看到“酸菜比鱼好吃”,而走进太二酸菜鱼的餐厅;又有多少人对“油,我们只用一次”这样的品牌承诺过目不忘……
一句好的广告语,能帮品牌省下千万广告费。
本期新情报,餐见君梳理了6大头部火锅品牌广告语的变迁,从中一窥其背后的策略,希望对你有启发。
第 675 期
文 | 宋少侠 田果
6大头部火锅广告语
哪个朗朗上口,哪个毫无记忆点?
海底捞
作为火锅行业老大,它早期的广告语“来自四川的火锅,好火锅自己会说话”却很少被人知晓。
因为消费者对它的记忆点是“服务”,而服务很难用一句话让消费者产生确切的认知,这大概是海底捞弱化广告语的原因。
而最新的广告语“一起嗨,海底捞”,则直接和新的品牌LOGO“Hi”绑定,进一步强化品牌的名字和聚餐的社交属性。
这个创意的设计者华与华表示,“Hi”的符号和海底捞的第一个字是“海”谐音,并且既是互相问候的“Hi”,也是吃得很嗨的“Hi”,又是一个全球人都熟悉的符号,简单一目了然。
巴奴
可能很多人知道巴奴,就是从它那句“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的广告语。
巴奴以海底捞的服务为关联对标,占据“毛肚和菌汤”的差异化空位,成为其立足于火锅界的特色。
打出名气后,就是大举强调和延伸自己新的身份证,后来广告语也改变两次:从“深入原产地,精选好食材”,到现在的“越懂火锅,越爱毛肚”。
一句是为了迎合餐饮市场变化而做出的宣扬;另一句是在宣传自己的愿望,希望每位顾客都是毛肚专家。
细品后发现:真正好的品牌,都是从争到不争的过程。
大龙燚
2013年,大龙燚刚创办的时候,为了表达火锅味道正宗,打出“老味道,最重庆”的广告语;
经过一年的发展,随着各门店生意逐渐火爆,味道的记忆已经传递出来了,2014年就改为“老味道,解乡愁”;
2017年,大龙燚首家海外店开业,为了彰显扩张野心,“让世界爱上成都味”的广告语新鲜出炉。
随着全国各地的加盟扩张,今年年初,大龙燚调整口号为“大龙燚,中国辣”,围绕“麻辣锅底”、“麻辣菜品”、“热辣服务”等方面落地,强化消费认知。
从大龙燚的广告语转变,我们看出:口号的背后是战略,更是企业从上到下的行为重塑。
蜀大侠
作为一家独具特色的江湖火锅,蜀大侠最早成立时的广告语:“来成都必吃的火锅”,为的是将消费者和旅游场景结合并调动起来,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
如今,当蜀大侠的名号在全国已活跃时,它的广告语也不再局限于来成都必吃,反而升级为“我只做龙头火锅”。
一语双关,既指店内特色龙头锅,也暗示着其品牌格局的改变和布局全国的野心。
小龙坎
“总有一天你会来吃”,小龙坎的广告语充满了对自身产品的信心,霸气十足,并对没有吃过小龙坎的人发出指令。
今年,餐见君得知他的广告语升级为“值得等待的好味道”,把落脚点放在了“好味道”,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味,“值得等待”又暗示自己的排队实力。
广告语是品牌的口碑承诺,它的背后是品牌为了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而提出的郑重承诺。
湊湊
作为呷哺旗下连锁台式火锅品牌,湊湊以火锅+奶茶的新模式迅速成为网红品牌。
它的广告语“为美好相聚沸腾”自带台式小清新的氛围,符合追求轻奢精致风的消费者人群喜好。
同时这句场景式的广告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围绕这一口锅,发生的美好相遇故事。
不管是友情、爱情还是亲情,从相聚到升温再到沸腾的过程,也是人与人的心凑在一起的过程,这些都和品牌想要传达的“聚会社交”属性极度吻合。
广告语好不好,消费者说了算,以上几个品牌最新的广告语,您对哪个印象深刻呢?
如何提炼一句
朗朗上口、过目不忘的广告语
好的广告语 ,能给品牌省下千万的广告费。很多品牌因此受益。如何提炼一个优秀的广告语呢?
分众传媒创始人、董事长江南春总结了一个标准:一条好的主广告语,应同时符合三个标准,顾客认不认?员工用不用?对手恨不恨?
一一对照,你家的广告语好吗?感觉不达标的可以继续往下看。
√ 3个角度,有效提炼“我是谁”
一个火锅品牌如果想在市场长久立足,就得不停在市场刷存在感,让更多人知道你。得明确告诉消费者你是谁,或者现阶段你的优势是什么,可以从3个角度入手:
>差异化
例如,巴奴初期的广告语“本色本味”,虽然也强调食材品质,但并没有让消费者记住。
在调查了消费者对自家“毛肚、菌汤”印象最为深刻后,它把品牌名称改为巴奴毛肚火锅,广告语也随之更改为,“服务不是我们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正是和广为人知的海底捞进行了对立的关联,差异化明显,所以知名度迅速扩大。
太二酸菜鱼也是如此,“酸菜比鱼好吃”,不走寻常路的广告语,立刻让顾客有了记忆点。
>场景化
海底捞和湊湊的最新广告语的共同点,在于传递“聚会场景”,为了引导有朋友聚餐、家庭聚会需求的顾客。
外婆家的“我家就在西湖边”,以及蜀大侠早期的“来成都必吃的火锅”,也都是将特定地点和品牌联系起来,刺激消费者在这一场景下的消费欲望。
>情感化
这一角度需要品牌对目标顾客足够了解,再以某种细微情绪引发其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让他们爱屋及乌,认同品牌。
大龙燚第二次变更的广告语“老味道,解乡愁”,就是抓住思乡游子的离愁别绪。
湊湊的“为美好相聚沸腾”,也是以“美好”的情感色彩撩动年轻人的社交期待,展现有温度有态度的品牌形象。
√ 懂得借“势”,使品牌快速走红
巴奴借行业老大海底捞的势,成功地挖了老大的墙角。
大龙燚在创立之初,借了重庆火锅的势,“老味道,最重庆”。
这个势,可以是行业老大,可以是品类高地,也可以是热点事件。
当“地沟油”频频被曝的时候,广州一个酸菜鱼品牌就抓住此痛点,趁势打出“油,我们只用一次”,“禄鼎记”横空而出。
还有一个案例,前段时间,肯德基受新冠疫情影响,宣布将暂时停用“吮指回味,自在滋味”广告语。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次很好的借势营销手法。微博上关于#肯德基暂停使用吮指广告#的阅读量已高达3.3亿,讨论量将近1万个。
我们发现,品牌在初创时期,如果想迅速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借势往往是捷径。当然,有了自己的光环后,此时就要见好就收,做自己。
√ 和战略保持一致
每个品牌的发展都是阶段性的,所以一条好的广告语,不仅要占据消费者的心智,更要与品牌的战略变化保持一致。
比如大龙燚初期“老味道,最重庆”突出口味,抢占市场,之后“老味道,解乡愁”传递情感,引发共鸣,后期“让世界爱上成都味”,和当下的“大龙燚,中国辣”,则越来越显示自己的行业高度和地位。
再比如,外婆家初期锁定社区人群,广告语为“不用回家忙烧饭,外婆帮你做”;后期不再只针对社区,而是要面向更大的市场突出杭帮菜的定位,所以广告语也随之转变为“我家就在西湖边”。
同时,广告语在变化中,还是要保留自己的核心东西:大龙燚的广告语始终围绕味道做文章;外婆家的广告语一直保持强大的亲和力,符合“外婆”人设;巴奴的广告语强调的本质依然是产品主义。
最后
在总结规律时,餐见君发现,直接对消费者发出指令的广告语,更容易让顾客选择。
蜀大侠早期的“来成都必吃的火锅”,小龙坎早期的“总有一天你会来吃”,都给外地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突出地域特色,到弱化地域特色,也是头部火锅品牌的“惯用伎俩”。
比如海底捞最早用“来自四川的火锅”。蜀大侠也是如此,来成都必吃,后来改为“我只做龙头火锅”。
在颇具规模时,如果再强调自己是“正宗”或“特产”,相当于在消费者心智中,放弃了领先者的地位。
此外,餐见君注意到,大龙燚、小龙坎的广告语都逐渐聚焦到味道本身,前者是打造中国辣,后者重视好味道。
或许在经历大浪淘沙后,“产品、口味”将是众火锅品牌回归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