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未成年人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充分的亲情关爱和有效的近亲属监护,更容易沉迷手机。也因此,他们可能出现盗窃、强奸、诈骗等违法犯罪,也可能成为不法侵害的受害者——
“村娃”沉迷手机之后……
13岁的留守女孩璐璐和一成年男子在网络游戏中相识并网恋,两人多次发生性关系。对方还对璐璐强行奸淫,致使其怀孕。
15岁的留守男孩陆子霄,在网络游戏充值、买卖装备、主播打赏等方面花掉了107万元,不仅欠下重债,还差点身陷囹圄。
近日,记者梳理了近年来涉及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相关案件,发现留守未成年人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充分的亲情关爱和有效的近亲属监护,更容易沉迷手机。也因此,他们可能出现盗窃、强奸、诈骗等违法犯罪,也可能成为不法侵害的受害者。如何更多关爱“村娃”这一特殊群体?如何更好地护佑他们健康顺利成长?
特殊环境中的成长危机
“我今年6岁,最喜欢的手机游戏是和平精英。”
“我是‘打野’的,已经铂金段位了。”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个苗族传统村落里,一群身着苗族传统服饰的小朋友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最喜欢的手机娱乐项目。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外出务工,老人和孩子则被留下,成为农村留守“主力军”。
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些留守孩子们的快乐是真实的,但他们沉迷手机的程度令人担忧——短视频、网络游戏等,无不为他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对城市里的孩子来说,父母大多都陪伴在身边,监管就会更严一些。另外,他们的生活环境更丰富多彩。
但对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来说,能够解闷的好像只有手机。由于农村的娱乐和学习条件十分有限,手机作为学习、生活以及联系父母的工具,对于留守未成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留守未成年人家庭普遍是“老人+未成年人”的结构,缺乏约束的孩子更容易肆无忌惮地在手机世界里畅游。
一位未检检察官告诉记者,在留守未成年人缺乏父母陪伴和管教的情况下,爷爷奶奶等长辈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等原因,对他们的管理往往显得“有心无力”。
贵州省剑河县一位中学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留守未成年人在卫生、学习等方面的习惯都存在一些问题。带留守未成年人较多的班级老师,往往会花大量时间来陪同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对于城里的孩子,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要胆小一点,且不善于表达,加之内心比较缺爱,所以有的时候会在网络上找人倾诉,容易网恋、早恋。在沉迷手机世界之后,他们不太愿意和家长沟通。
“可以说,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的可能性更高,面临的问题和考验也会更大。”谈及这点,受访老师都表示了担心,“从网络游戏到玄幻小说,再到直播和短视频,总有能让他们完全沉浸的东西。”
可能主动施害
也可能成为受害者
来自湖北省某基层检察院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留守未成年人放学回家后,“关上门就玩手机”等现象比较普遍。
“近年来,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沉迷手机问题已经引起各方关注。”剑河县检察院“仰阿莎”姐姐工作室负责人张兴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许多留守未成年人“整个人就像钻进手机里了”,而手机里的短视频等极可能就是将他们带入危险的“元凶”。
手机世界里的游戏化、世俗化、高欲望等错误观念,不仅影响了留守未成年人的“三观”,甚至造成一些惨剧。如湖北一名留守女孩网恋后,将手机藏在内衣中偷偷带进校园,被发现后坚决不交手机,还扬言如果老师坚持收手机她就自杀。留守女孩璐璐从不跟爷爷奶奶交流,爷爷奶奶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网恋了,更不知道她已经与成年人发生关系。黑龙江的留守未成年人小安,因为想要一部手机而去手机店偷窃,父亲知道后对其暴打2小时,致其死亡。
“沉迷手机之后的成长危机,不仅影响到留守未成年人的学习成绩、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严重的还会诱发违法犯罪,如模仿色情暴力游戏去自残、伤害他人等。”张兴来说,留守未成年人若接触到色情网络直播、淫秽视频等,很容易受其影响进而实施犯罪,又或是被“隔空猥亵”等。现实中,就有两个15岁的留守男孩在用手机观看淫秽视频后,将一名13岁女孩灌醉并强奸(未遂)。
“被‘隔空猥亵’后,留守未成年人往往会出现抑郁、焦虑甚至狂躁等心理疾病,对孩子及其家庭造成严重伤害。”湖北省当阳市检察院检察官袁群惠告诉记者,检察机关一般都会通过发督促监护令等形式,督促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职责。
江苏省阜宁县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第四检察部主任严锦梅从2016年便开始关注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在严锦梅看来,实施违法犯罪的留守未成年人,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平均13岁开始实施违法犯罪行为,17岁则是他们违法犯罪的“高峰段”。
除了网络犯罪,记者梳理近年来相关案件还发现,留守未成年人涉侵财型犯罪较多。江苏省某基层检察院的一份调查报告就指出,抢劫、盗窃等侵财类案件占该院办理的留守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的36.2%。在涉留守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侵财类案件以偶发性、无预谋的个人单独作案为主,侵财数额较低。
陆子霄家住偏远深山的苗族村寨,在母亲改嫁、父亲和爷爷去世后,无人监管的陆子霄成了脱缰的“野马”。陆子霄拿到父亲的银行卡后,在明知卡上资金是父亲代管的村组集体资金的情况下,依然将其大肆挥霍。他不仅沉迷于网络游戏,还出入网吧、酒吧等,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陆子霄被批准逮捕后,“仰阿莎”姐姐工作室多次与陆子霄谈心,用爱化解陆子霄心中亲人去世的伤痛。后来,考虑到陆子霄认罪态度良好,剑河县检察院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
“由于城乡生活水平差距大,导致有些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攀比心重,在外打工的父母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于是从小偷小摸慢慢演变成盗窃、抢夺、抢劫等犯罪行为。”严锦梅告诉记者。
严锦梅还谈起自己近期刚刚办理的一起案件:15岁的留守女孩小王在休学期间,与他人共谋以实施“仙人跳”的方式抢劫作案。小王利用手机交友软件将被害人诱骗至某宾馆房间内,小王的同伙持匕首冲进房间共同实施抢劫,造成了严重后果。
综合施策
防止“村娃”被手机操控
近日,最高检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网络法治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检察机关要大力加强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权益的综合司法保护。
在此之前,各地检察机关一直在进行探索。比如,今年江苏省阜宁县检察院开展“智慧未检”建设,将研发的强制报告小程序嵌入支付宝、“我的盐城”等平台;牵头公安机关建立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大数据模型;联合该县教育局、民政局、妇联、团委等部门,开展控辍保学大数据分析研判。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易受侵害等问题,湖北省检察院联合该省教育厅等5部门开展“乡村的少年 无‘法’不爱你”法治巡讲活动,制定实施从“讲”到“案”更重“治”的10项措施,建立以城带乡的“村娃”保护模式,重点向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倾斜,共开展巡讲3975场次,覆盖乡村学校3726所次,受教育学生289.7万人次,推动解决农村校园周边环境、食品安全、活动场所安全隐患等问题559个。
< class="pgc-img">>近日,四川省筠连县检察院“筠剑护蕾”未检团队成员与留守未成年人共跳自我保护操,教育留守未成年人保持身心健康。
< class="pgc-img">>近日,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检察院与曙光社工服务中心联合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邀请辖区20余名留守未成年人走进检察院,通过参观法治时空隧道、聆听法治讲座等活动,增强孩子们的法治观念。
“针对小学生沉迷网络引发的问题,检察机关做了不少工作。”在采访中,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宜昌金宝乐器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整音师雷春华对宜昌市检察机关予以高度肯定。据悉,2022年,宜昌市两级检察机关59名院领导、79名检察官担任213所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立足检察职能,持续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力度,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122次,覆盖人数近9万人次,通过生动的场景还原、案例讲解、现场问答引导未成年人正确认识、使用网络。
多位检察官还告诉记者,检察机关积极开展涉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有效推动网络治理及防网络沉迷技术升级,为未成年人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
“青少年模式”是近年来在有关部门推动下形成的,旨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引导未成年人有效控制手机使用的制度。进入该模式后,手机的操作时长、内容、权限等都会受到限制。但是,有了这项制度,仍然有不少未成年人被手机“操控”。如何防止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被手机“绑架”?不少身处农村的工作人员建议,着重加强短视频管理,细分“青少年模式”下的短视频内容,推动“青少年模式”借助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与时俱进。
今年6月,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联动,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三重防线”。
雷春华则认为,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是引导未成年人告别网络沉迷的治本之策。“建议家长引导孩子树立多元健康的兴趣爱好,不仅能传授技能,更能陶冶情操、培养健康心理、树立正确价值观。”
“要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进农家、沾泥巴、带露珠、接地气’,着力解决‘村娃’保护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湖北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副主任苏永胜说。留守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需要更多关爱。检察机关应该与教育、民政、妇联、团委等有关部门协同发力,打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组合拳。
多位受访检察官认为,涉案留守未成年人的家庭监护不到位、司法保护效果不佳等问题,应予重点关注。具体而言,检察机关还要从以下几方面推动完善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一是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检察机关通过发出督促监护令方式,明确加强家庭监护监督指导的具体措施。二是检察机关联合教育、民政、妇联、团委等有关部门协同发力,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确定合作方案和对涉案留守未成年人的救助机制。三是检察机关联合教育部门,推动学校加大对留守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力度,明确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在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学习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职责任务。四是检察机关为未成年人防网络沉迷的技术革新工作提供思路,加入智慧检务和大数据应用。
(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来源:检察日报·未来周刊 作者:方菲 刘亚 图片:赵晓容 武兴才 寇新)
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夜幕降临,杭州最热闹的武林夜市人潮涌动。
摊主吆喝,食物香味,组成了龙游路一带的烟火气。
夜市总有种魔力,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人。
灯光璀璨里,徐海龙戴着墨镜,专注手里的活。
一把喷枪,火苗闪烁,棕色的玻璃棒在高温下慢慢融化。他举起镊子,在变软的玻璃棒上通过挤压、拉伸,塑造出各种造型。
短短半小时,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就“生”了出来。
他的摊位上,摆着各种玻璃制品,有大小各异的十二生肖,有晶莹剔透的平安果,有精瘦纤细的螳螂……不少路过的市民游客都爱不释手。
】虽然没有学过美术,但小时候他特别爱看《动物世界》
“随便看,随便摸,喜欢就带走一个。”徐海龙很热情,即使说着话,手上的活也没停。
他介绍,他做的这个在玻璃工艺品制作中被称为“灯工”,以玻璃管为基材,在专用的喷灯火焰上局部加热后,利用其热塑性和热熔性进行弯、吹、按、焊等加工成型的技术。
“其实挺简单的。”他无所谓地笑笑,一只栩栩如生的小老虎,半小时搞定,一只粉色的九尾狐,需要40分钟,一只上古的玄武,时间久一点,需要将近2小时。
说得轻松,过往的15年其实并不平坦,学这门手艺需要的就是耐得住寂寞。
江苏盐城,是徐海龙的家乡。上世纪就在他老家响水县隔壁的阜宁县益林镇,有一位台湾人林先生投资办了一家玻璃工艺制品厂,生产“灯工”玻璃工艺品。
徐海龙小时候贪玩,不太爱读书。他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用泥巴捏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一天到晚脏兮兮的。为此,没少挨大人骂。
17岁那年,徐海龙便不再读书,跟着表哥学起了“灯工”。
学了一两年,他才能做一些简单的动物。“虽然没有学过美术,但小时候我特别爱看《动物世界》,对于动物的形态和动作还是比较了解的。”
2006年,他跟着表哥从老家来到了杭州,在河坊街摆摊,做出了一点小名气。
去年,他独立出来,在武林夜市开拓地盘,有了专属的一个小摊位,做着喜欢的事。
】“只要客人提出要求,我就能做出来”
“看的人比较多,生意嘛,还可以。”徐海龙说得很委婉。
每天傍晚5点,他准时来到摊位上,一直到晚上11点。平均每天都能做20-25个,周末生意比较好,营业额能有1000多块。
徐海龙的玻璃工艺品,都是现做现卖,价格并不高,大多是从20元到180元不等,根据大小来定。
他卖过最贵的一件工艺品,是一只牛,很大,价格是880元,客人定制的。
“只要客人提出要求,我就能做出来。”他善于观察,勤于思索,汲取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抽象时野性粗犷拙朴自然,具象时细致入微纤毫毕现。比如,他做的《蚂蚁》只有两公分长,活灵活现;《螳螂》触须比头发丝还细。这么多年下来,很多动物、植物的形象都已经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手臂的肌肉里。
他摘下墨镜,喝了几口水,大水壶已经见了底。晚上的气温并不高,但是他的T恤已经湿了。
他的座位,温度会高一些。因为有“火”的参与,使得玻璃材料呈现瞬间多变的特质,可以细若蛛丝,也可以圆润如珠,形态万千。当玻璃棒在喷灯上加热后,制作者要随时调整手势来控制玻璃软化的速度,确定玻璃的软硬程度以便满足不同造型的要求,同时借助各种小型工具加以雕琢,随时在“火”中调整玻璃形态。
“这喷火枪应该有近千度的高温吧。”徐海龙说,夏天气候本就暑热,加上高温炙烤,汗水一刻不停地流淌。他一天要喝下几大瓶水,以补充身体的水分。手臂上的伤疤也是不计其数。
每天盯着火,尽管戴着眼镜,对眼睛的损害也是蛮大的。“我们这行还蛮多得青光眼的。”
操作时,一手拿喷枪,一手拿玻璃棒,一做几个钟头,有时十几个钟头,每次干完活总是肩酸背疼。日积月累,就落下了病根——肩周炎。
】夫妻俩的情趣,就是每天“pk赛”
一身好手艺,徐海龙也不是没想过要收徒弟。
“有不少人跟着学,一两个月就打了退堂鼓。毕竟我们把它当饭碗,很多人只是当兴趣。”徐海龙说,收徒也得讲究缘分。
之前表哥和徐海龙在河坊街上的亭子作坊,距离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路校园近在咫尺,时常有美院的学生过来交流。有的学生拿来设计图纸咨询,徐海龙就从工艺上提出意见;有的学生干脆把毕业作品让他帮忙制作。
有一回,一个女学生兴冲冲跑来告诉徐海龙,她的作品参加法国的一个国际大展,获得了银奖,还把获奖证书拿出来给他看。这件作品正是女学生创意、徐海龙制作的,所以她第一时间与徐海龙分享这份荣誉和快乐。
美院有一个玻璃工艺专业。有段时间,徐海龙经常受邀去给学生们讲解“灯工”的制作工艺,并进行现场操作表演。
他挺享受现在的状态。
他的老婆刘静静,就在他的隔壁摊位上,专门制作葫芦和珠串,也是个手艺人。夫妻俩的情趣,就是每天的“pk赛”了,看谁生意好。“大部分时候都是我赢,呵呵。”
夫妻俩在九堡租了房子,每天电动车来回,一儿一女在老家读书。
“去年还计划着,杭州买不上房子,就在老家买一套,给孩子读书用。结果疫情反反复复的,生意也是好好坏坏的,所以呀,这个小计划到现在还没有完成。”
不过,徐海龙倒是乐观,藏在墨镜后的眼睛,总是带着笑意,“一切都会好起来。”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8日以来,中国西南东部至江淮一带出现了强降雨,江西、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重庆、贵州等多个省份都不同程度受灾。
6月23日下午,盐城市阜宁、射阳等地遭遇特大暴雨、龙卷风、冰雹天气灾害,截至到6月26日11时30分,江苏盐城龙卷风冰雹灾害共造成99人死亡,846人受伤。
……
最近几天,每当早晨打开手机,看到持续更新的灾情报道和不断攀升的伤亡数据,心里总会不自觉地涌起莫名的悲痛。与此同时,那些在汹涌的洪水中、残破的废墟上来回奔波的绿色身影,又让人感到温暖。
每一个奔波的身影,都带着一颗火热的心。身处救灾一线,那些身影里藏着多少感人的故事?
为战友穿好救生衣,我们一起去救灾前线!
你安心地待在船上,我们救你走。
水很深,但请相信,我绝不会轻易将你放下,除非,到了安全的地方。
路不好走,我们抬您上船。
大娘,别哭,看见你哭,我心里特别难受!
孩子,别怕!叔叔会保护好你!
孩子,别怕,叔叔抱你去个安全的地方。
尽管很艰难,但我们还是会一家一家的搜救,不会漏掉一个人。
快,步幅要小,步速要快,不要颠着老乡。
小心点,别把桌腿弄断了,老乡家里剩下的家具不多了……
我要快一点走,这样我才能多运几次沙袋,才能尽快堵住溃口。
快点把道路疏通,让救灾物资尽快运进来。
汗,你慢一点流,少擦几次汗,我的手就能多工作一些时间。
看着战友们奔跑的背影,我要再快一点!
战友,你热了吧?我不渴,我的水给你冲凉用!
战友,请照顾好自己,病了记得吃药。
救灾,白天太短,夜晚,我们接着干!
晚上很黑,但看着前方的战友,我的路也就有了方向。
天黑了,但我们的指挥还要在最前线!
让我再多搜索一遍吧,多希望能看到生命迹象。
连续搬运土袋,战友们的手掌心起了水泡、磨破了……
我已经腾不出手了,只能用嘴咬住手电筒。
连续奋战,躺在泥巴里我都能睡着……
抓紧休息,尽快恢复体力才能更好地投入接下来的救援。
抗洪救援战斗仍在继续……
中国军网“新闻策划组”出品
策划:曲延涛
作者:宗禾君
编辑:韩新新 姜紫微
编审:陈 利
综合:中国军网、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