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有吃过巫山脆李吗?
每到这个季节正是李子成熟的时候,街上到处都是李子卖。
< class="pgc-img">>作为一个李子爱好者,都是一箱一箱的买。
< class="pgc-img">>晚上凉快一点了就又出门去逛一逛了。
小家伙每天都要舞蹈打卡,这个操场看着不错,适合练一练舞,那必须得来一段了。
刚开始还有一点害羞,跳着跳着就不怕了,这一点我还是很佩服她的。
只是这个舞蹈细节还需要练习,小动作太多了。
跳完了舞就要去逛超市了,今天糖巢零食店打折,来买零食的人实在太多了。
还好我们选择了楼下的这家,没那么拥挤。
小家伙妈妈发话随便选,于是我俩就开始了肆意的挑选。
这种感觉太好了,今天又是开心的一天。
记得关注点赞。
子晚报网10月22日讯(通讯员 仇亦非 江天文 记者 万凌云 文\/摄) 捣毁涉案窝点2个,抓获涉案人员31名,且嫌疑人多为“90后”青年!5个多月时间,该团伙诈骗近300万元,非法获利100余万元。
10月22日,镇江市公安局京口分局举行“0310保健品电信网络诈骗案”发布会,警方公布了破案全过程及案件进展。历经20日,京口分局在镇江市局相关警种的指导下,奔赴1000多公里的西安,成功打掉一个冒充医疗专家夸大产品功效,将廉价食品包装成特效药,高价向老年人推销行骗的保健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
京口分局政委吴晨牧警示:该案600多名受害人中,多为“独巢”中老年人,遍布全国各地。做子女的不仅要常回家看看,与父母都情感沟通,更要清楚家中父母养老钱的去向和动向!
案件发布现场
据悉,这是镇江近年来破获规模最大的一起保健品电信网络诈骗案。现场,搜缴的假冒伪劣保健品,堆了几长条桌。
评书机里“乾坤”大,“远房表弟”骗走10.5万元
2021年3月9日,京口分局正东路派出所接张先生报案,称其老母亲王雯武(化名)在2月初接到自称“王雯军”的电话,“王雯军”声称是王雯武的“远房表弟”。此后,“王雯军”和某研究院的院长“张悦荣”通过攀亲戚套近乎、吹嘘药品疗效等方式,诱骗王雯武购买共计10.5万元的各类保健品、药品。
诈骗话术
“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呀?您现在也有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了呀!我现在也因为年纪大了,导致这些三高问题缠身,但自从我认识一名研究院老院长,在他的调理下,我三高状况有了明显好转。要不这样,我跟那老院长申请一下,给老姐姐送几个‘养生宝典’,免费的!”警方介绍,这是“王雯军”与王雯武第一次通话所说的话。
电话中,“王雯军”不仅详细询问了王雯武的病情,还向王雯武要了详细的家庭住址。果然,其后没过几天,王雯武便收到了一份“健康大礼包”。
深夜通案
王雯武欣喜若狂,没想到“远房表弟”还真神通广大,能够向研究院老院长申请来免费的一本健康手册和一台评书机。健康手册制作十分精美,评书机也是独树一格的葫芦形状。殊不知,评书机里“乾坤”大!
王雯武一边阅读手册,一边收听评书机。在健康手册的封面上,醒目地写有“一吃一化一百天,化糖化脂化血毒”标语,另外还标出2个补贴,即“补贴一:免费领取4个月化糖化脂纤维面”、“补贴二:额外免费领取1个月中药紫苏油”。
“这会不会是骗子啊?”王雯武看到这些醒目的标语虽有些心动,但还是自言自语到。此时,评书机里突然出现的“老院长”告诉了她“答案”。
“老院长”现身说法,自称是某高级研究院的院长,专门研攻中老年人多发疾病的特效保健药。起初他也是三高缠身,但他带领科研团队历时多年研制出中药紫苏油,甚至拿自己做了实验,亲自服用了“中药紫苏+纤维面”,三高有了明显下降。
抓捕
看“评书机”里都说了,一下子“老院长”就变得神圣权威起来。自此,王雯武深信不已,她又打开那本制作精美的健康手册,发现手册封面底端竟标有“活动三日内有效,逾期不候”的字样,她生怕这珍贵的紫苏油和纤维面被其他人领完,立马拨打了封面上的健康热线......
王雯武在收到紫苏油和纤维面不久后,她几乎每天都会接到“王雯军”的电话,电话中“王雯军”对她嘘寒问暖,时不时会关心她的身体状况。就这样,王雯武和她“远房表弟”王雯军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成了无话不谈的“真姐弟”。
“老姐姐,这个紫苏油的效果是不是挺好呀?这样,要不咱们定一个疗程的紫苏油,这样效果更好!然后我给老姐姐再申请一个内部促销,原本2000元一个疗程,现在再免费赠送一个疗程,等于花2000元可以买2个疗程!”此时的王雯武对这每日嘘寒问暖的“远房表弟”已经深信不疑,立马向“远房表弟”转去了钱。
就这样,“远房表弟”每天都和王雯武保持密切联系,以同样的手法一次又一次诱骗王雯武高价购买了灵芝滴丸、健脑补肾丸、紫苏配方羊奶粉、康迈舒胶囊等十几种保健品。
“我是去看望妈妈的,到了家发现家里堆得都是一些瓶瓶罐罐,再一问她已经花了10多万块钱了,才觉得大事不妙,我就立刻来派出所报警了。”报警人张先生介绍。
“专家”“教授”问诊,实多为小学文化的“90后”
“派出所上报案情后,分局高度重视,立即召开案件专题研判会,抽调刑侦、网安、巡特警大队以及各派出所精干警力,成立合成作战工作专班,由分管副局长具体指挥,通过对案情深度研判分析,初步认定这就是一起专门针对中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案件,随即立案侦查,以立案日期称为‘0310保健品电信网络诈骗案’”,镇江京口分局局长赵鹏介绍告诉记者。
“当时我们派出一支先锋小队,乔装打扮深入公司附近侦查,收集犯罪证据,经过数日调查,查明了该公司诱骗受害人高价购买保健品的事实。”分局刑警大队长林晖介绍。
根据侦查线索,分局多次召开案件商讨研判会,绘制犯罪公司结构图谱,制定集中抓捕方案。3月29日,京口分局组织30余名警力远赴西安并成立前线指挥部。3月30日,在西安警方的配合下,警方兵分两路对2个涉案窝点集中收网。现场,抓获包括团伙头目王某虎、阮某民、罗某钊在内的嫌疑人31名;缴获电脑20余台,手机40余部;包括“助纣为虐”的评书机、账本、话术单、保健品、药品等大量涉案物品;查扣资金80余万元。
林晖说,出乎意料的是,这个诈骗团伙里没有所谓的知名医疗专家教授,很多冒充专家教授进行“问诊”的团伙成员,竟是只有高中甚至小学文化、多为“90后”的“愣头青”!
为掩人耳目、逃避打击,该团伙将自己包装成“某商贸公司”,表面看似是经营商贸,但实际上是以老板王某虎、法人代表阮某民、经理罗某钊为股东的诈骗团伙。王某虎负责寻找货源和财物,罗某钊具体负责“公司”日常业务管理。他们雇佣李某杰、来某倩等人为出纳会计、后勤物流管理和装卸工,郭某等人为电话客服,杨某民等人为销售,形成了一套完整产业链式的诈骗。
其中,这伙销售人员甚至还被分为了“火箭组”和“无敌组”,在“业绩”上互相竞争、互相促进。
“话术指南”成罪魁祸首,20元药品卖到2000元
林晖说,经调查,该犯罪团伙以非法占用为目的,以拨打电话和投放电视广告的方式与受害人联系。期间,按照事先编造的话术冒充“远房亲属”“保健中心工作人员”“研究院院长、专家”等,借赠送评书机、保健书、礼品为名获得中老年人信任。在骗取中老年人个人信息和患病情况后,将老年人的详细情况分发到销售组。
销售组再按照事先编造的话术,冒充“研究院院长”等虚假身份,夸大食品、药品的疗效功效。最后,将廉价食品、药品以高于成本价近百倍的价格,进行销售。
记者看到,该团伙推销的保健品种类多达30余种!骗子们夸大功效,哄骗被害人高价购买。例如,所谓的“中药紫苏油”,每盒进价不到20元,却被卖到2000元!
“该团伙推销的产品,大多被鉴定为标识标签不符合规定的‘三无产品’。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该团伙所售产品进价多为几元至几十元不等,而卖出去的价格大多在1000元至2000元不等。”正东路派出所副所长罗进军告诉记者。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期间,该团伙涉案金额高达300余万元。
并且,该团伙成员文化水平偏低,几乎都没有医学背景。但面对不同患者的各种病症,他们却能像“专家”一样,对答如流。原来,为了提高诈骗成功率,团伙成员人手一册“话术”指南。所谓“话术”,就是该团伙提前准备的“对话资料”,包括如何冒充“研究院”的院长、专家、老师给对方打电话,如何把握医疗常识和语态语速的技巧等。
“话术”指南明确写有对话步骤,即:谎称专家——问诊病情——销售产品。
“话术”指南对场景设计、聊天内容都有详细标注,对被害人可能提到的问题均有应对方案,每种套路都有上百句的现成台词,台词结尾标注应使用的情绪语气,还有如何关爱客户、夸大病情等等。作为“助手”的评书机中所谓的“专家”“院长”,录制的语音讲课迷惑性则更强!
而所有客服人员、销售人员上岗前,都经过了相应的专业“精密培训”。
“子女常回家看看,老人就不一定会上当受骗!”
“这些受害人的子女,要是平时多关心关心父母,多回家看看,老人就不一定会上当受骗。”到案后,嫌疑人刘某强说。
警方表示,此类犯罪主要以老年人为主要诈骗对象,主要是老年人知识结构陈旧、信息渠道单一,而涉老诈骗犯罪却日趋专业化、职业化,老年人辨别难度加大。部分老年人平日缺少子女关怀,生活方式单一寂寞,对陌生人的嘘寒问暖放松了警惕。此外,老年人普遍存在部分老年疾病,急于求医的心理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并且容易受价格诱惑、会员打折、礼包赠送等因素影响,陷入诈骗陷阱。
“诈骗团伙客服组、销售组和售后组是轮番上阵骗老人,各种组合的忽悠招数都会使用上。要是遇到费尽心思都‘说不通’的客户,电话销售人员则会使出最后的‘杀手锏’——从心理上给客户造成恐惧感。老年人,就以身体健康为主要方向,让他们从内心对疾病产生恐惧感。”正东路派出所民警滕昊说,另外,他们行骗屡屡得手,主要还是他们掌握了老年人心理空虚的特点,主动对老年人送去温暖,在言语上很会哄老年人开心。
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校对 苏云
编辑 : 胡妍璐
来源: 紫牛新闻
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对44个品牌的52款蜂蜜开展比较试验,包括消费者所熟知的养蜂农、冠生园、北大荒、汪氏、森蜂园等品牌,对蜂蜜的安全、天然蜂蜜特性和品质等方面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全部样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均未检出性激素,但黄果树蜂园紫云英蜂蜜、轩之蜜语百花蜜、璞玉巢块蜂蜜3件样品不符合天然蜂蜜特性。
同时,各样品在营养成分、新鲜度和加工发酵程度等方面的差别较大,蜂蜜品质差异明显。上海市消保委根据各项检测结果,从营养成分、新鲜度和加工发酵程度两个方面进行了评星,最高等级分别为5颗星,总和为10颗星,结果显示周氏养蜂农洋槐蜂蜜、捷氏土蜂蜜、福事多椴树蜜、采蜂农枣花蜂蜜、聚蜂源洋槐蜂蜜这5款蜂蜜在品质和新鲜度上都很一般。
3件样品不符合天然蜂蜜特性
上海市消保委公开信息显示,本次比较试验通过超市、电商平台等渠道购买了44个品牌的52款蜂蜜,包括消费者所熟知的养蜂农、冠生园、北大荒、汪氏、森蜂园等品牌,洋槐、椴树、紫云英、枸杞、枣花、枇杷、麦卢卡、百花等多个品种,价格从9.9元至558元不等。
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全部样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均未检出性激素以及重金属超标。
不过有3件样品不符合天然蜂蜜特性,碳-4植物糖的含量较高,分别是黄果树蜂园紫云英蜂蜜、轩之蜜语百花蜜、璞玉巢块蜂蜜。上海市消保委解释,非天然的蜂蜜中可能掺杂了玉米、甘蔗等糖浆,碳-4植物糖是目前国内行业判断蜂蜜是否天然的主要依据, 碳-4植物糖含量不能超过7%,而上述3件样品的含量均超过7%,分别为10.8%、20.3%、11.7%。
3件样品不符合天然蜂蜜特性。图片来源/上海市消保委官网截图
9件样品营养成分不高,品质一般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 多为葡萄糖和果糖,此外还有氨基酸、酶等营养成分。氨基酸的主要成分是脯氨酸,脯氨酸是身体生产胶原蛋白和软骨所需的氨基酸,蜂蜜中脯氨酸含量高且稳定,对人体健康有益。
一般而言,蜂蜜中葡萄糖、果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越高,蜂蜜的品质越好。检测结果显示,49件样品(除3件不符合天然蜂蜜特性的样品)的葡萄糖和果糖均符合标准要求,但脯氨酸的含量不一。营养成分的综合评价,12件样品评星可达5颗星,9件样品在3颗星及以下,其中3颗星的包括RT-Mart自营洋槐蜂蜜、心之源槐花蜂蜜、周氏养蜂农洋槐蜂蜜、捷氏蜂蜜、福事多椴树蜜各一款,2.5星的是一款蜂窝窝椴树蜂蜜,只有2颗星的为捷氏土蜂蜜、采蜂农枣花蜂蜜、聚蜂源洋槐蜂蜜各一款。
7件样品新鲜度不佳
淀粉酶值和羟甲基糠醛是评价蜂蜜新鲜度的重要指标。淀粉酶值越高, 羟甲基糠醛含量越低,蜂蜜新鲜度越高。检测结果显示, 40件样品较为新鲜。
蜂蜜加工发酵程度也关系着蜂蜜品质,蜂蜜中甘油的含量与蜂蜜生产、加工过程中是否发酵有一定的关系,甘油含量越低,品质越好。新鲜度和加工发酵程度的综合评价显示,15件样品评星可达5颗星,7件样品仅3颗星,包括周氏养蜂农洋槐蜂蜜、捷氏土蜂蜜、福事多椴树蜜、聚蜂源洋槐蜂蜜、佳惠蜂蜜、联蜂洋槐蜂蜜、启乐紫椴雪蜜各一款。
◆蜂蜜食用Tips
1.天然蜂蜜是由蜜蜂采自植物花朵的花蜜制作而成的甜味物质,其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等丰富的糖分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酶等营养成分。
2.用温水或凉水冲泡:天然蜂蜜中含有活性酶,活性酶在高温下会变性失活,所以如果用较高温度的水冲泡蜂蜜,会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同时口感会变酸。
3.中国蜂产品协会工作人员曾介绍,蜂蜜非常耐存放,但应放在阴凉、通风、避光处,可以冷藏。同时,蜂蜜需要密封防吸潮,在取用的时候,使用干燥的勺子,尽量避免水分的带入。
4.医生建议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吃蜂蜜及其制品。另外,家长给孩子购买蜂蜜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商店,不要自行去蜂场购蜜,因为有时蜜蜂采集了有毒植物的花粉,所酿之蜜就含有毒素。
5.早上还是晚上喝蜂蜜水区别不大,但是对于血糖高的人来说,在早上空腹状态下喝蜂蜜水,很有可能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反而是比较危险的事情。对于一些睡眠质量不太好的人来说,晚上喝蜂蜜水,可以促进睡眠。(资料综合自上海市消保委)
新京报记者 夏丹 图片 视觉中国、上海市消保委官网截图 编辑 李严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