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想薅名创优品的羊毛,结果也没省下来钱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都周刊记者 | 盛倩玉“两家SM商场,里面都开了MINISO。”达沃是菲律宾第三大城市,同样能够出海或潜水,但并不常受中国游客亲睐

都周刊记者 | 盛倩玉

“两家SM商场,里面都开了MINISO。”达沃是菲律宾第三大城市,同样能够出海或潜水,但并不常受中国游客亲睐,李波在这里工作多年,看见MINISO逐渐开到这座菲律宾的城市。

现如今,MINISO的门店广泛撒往全球,而这些广泛开设的门店针对的并非中国游客,更多的还是本地消费者。

只是对于李波这样长居国外者或是本地人而言,他们还有点搞不清楚,这个“远看招牌像极了优衣库,近看产品总觉得在哪儿见过”的小商品店,到底是来自日本,又或者是韩国?

MINISO来自哪里?这个问题确实有点迷惑性。毕竟从神似日语发音、故作繁体写法的品牌名称,到与优衣库迷之相似的品牌logo,再到和大创颇为统一的产品类别,都让人疑惑这应该是一家日本企业。

而如果互联网还有记忆,大家或许还会记得,早年间网络中许多关于MINISO的讨论,很多也都伴随着“自然使者三宅顺也携MINISO进入中国市场”“国际品牌在华受到热捧”“开店速度领衔其他入华品牌”这样的句式展开。

所谓“日本快时尚设计师品牌,100%日本品质”,字里行间弥漫出浓浓的“外宾感”,但它显然与事实有一定距离。毕竟2013年,名创优品是在广州开设了第一家商店,其品牌在日本的注册时间更是远远落后于其在国内的注册时间。

与此同时,不少在醒目位置标注“日本监制”的商品,背后却是Made in China;明明是国内生产,却非要在商品包装里写上大段大段的日文说明……种种魔幻操作,消费者满脸疑惑。但MINISO却能在各种“黑料”中快速发展,病毒般的开满中国。

何紫就记得,几年前自己曾到南方某小城镇出差,傍晚在街头闲逛,想找一家店买眼罩。一路上的粉店和烧烤摊倒是不少,但根本买不到她要的东西,直到远远看到一家灯光通明的MINISO,“没想到这儿都开了MINISO。”

到如今,MINISO已不再需要去包装所谓的“日本设计师品牌”“在华受到热捧”,其官方网站中,将MINISO与日本生活百货的相似归结于“品牌创始人叶国富在日本旅行时获得的灵感”,将简单粗暴的模仿美化成“把新型的生活方式带回中国”。

MINISO官方网站的品牌介绍

短短七年时间,MINISO的身份就完成了从“日本设计师品牌来到中国”到“中国品牌踏步走向国际”的微妙转化。

如今,名创优品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商。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全球自有品牌综合零售GMV为520亿美元,其中名创优品以27亿美元的GMV独占5.2%,排名第一。

今年9月24日,名创优品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纽交所上市。其招股书显示,名创优品目前已经进驻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超4200家门店。其中,中国本土门店超2500家,海外已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的名创优品,不自建工厂,不自建仓库,甚至不用自己开店,通过一个品牌整合上下游,年销售额就能达到190亿元。

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而李波在菲律宾达沃看到的两家MINISO,也仅仅是其全球扩张版图中的几千分之一而已。

任何一个在现代消费主义中反复浸泡的青年男女,走进MINISO是都难免产生一种荒谬的感觉。比如真的真的真的很像迪奥的唇膏,但是它只要20多块钱……

左为MINISO淡彩唇膏,右为迪奥魅惑

比如像极了伊蒂之屋的眼影盘,但十几块钱的名创优品比伊蒂之屋还多送一个眼影棒。

左为MINISO,右为伊蒂之屋

卸妆水甚至能让你看到贝德玛的亲妹妹,但它比贝德玛更便宜,“贫民窟女孩”表示拿来擦鞋不心疼……

知乎网友分享“名创优品什么值得买”

就连流行的JK裙,你都能在MINISO里面找到同款山布。网友感叹,对于流行商品,“MINISO可能会迟到,但它一定不会缺席。”

MINISO的发饰,花纹图样神似jk裙雪松

作为“学人精”饱受诟病,几乎伴随着MINISO“上位”的全过程。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成立的名创优品(广州)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涉及诉讼30余起,包括侵害外观设计专利、著作权侵权纠纷等。而名创优品此前的经营方广东葆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已注销,涉及法律诉讼101起,其中涉及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21起,原告包括曼秀雷敦、乐扣乐扣等企业。

如今已拥有8000个核心SKU,合作超800个供应商的MINISO,质量也屡屡受到质疑。今年9月23日,上海药品监管局网站发布的公告显示,由名创优品(广州)有限责任公司代理,伟思客(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可剥指甲油,检出2B类致癌物三氯甲烷超出国家标准限值1472倍。

而就在今年6月18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名创优品经销的一款单耳苹果碗被检出三聚氰胺迁移量超标。

甚至百度MINISO吧也仿佛要成为一个质量吐槽平台,由各路买家在其中分享自己的购买经历,最后也只能寻求自我安慰,“好在价格便宜”“幸好买的时候也没花多少钱”。

确实也就是便宜,毕竟逛街时走进名创优品,就像成年后的我们重返校门口的小卖部,面对价格终于有了一种可以为所欲为的自信。

即使如此,名创优品却反复告诉我们,“只相信美好生活,就是与价格无关。”直让人感觉错乱。

2003年10月,还没成为“名创优品创始人”的叶国富就注册了第一家公司“国富潮流美饰品贸易行”。三年后,他将店铺开到了广州,取名“哎呀呀”,卖起了“潮流饰品”。据他解释,这一名字来自消费者到店后的惊呼,因为店内东西“很便宜”。

此后的哎呀呀,开启了和如今的MINISO极为类似的“上位之路”,加盟店广泛开往全国各地,什么流行卖什么,邀请阿Sa、SHE、林宥嘉等当红明星代言,用“潮流”“便宜”怂恿着人们进店消费。

2008-2014年间,还有不少网友关心哎呀呀能否赚钱,如今这一曾曾遍布城乡的饰品店早已难觅踪影

店铺越开越多,步子也越来越重,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哎呀呀全国门店数量达到3108家,其中8家直营店,3100家加盟店,销售总额3.59亿元。

但有文章据此计算,3000多家店一年销售额3亿多,这意味着平均每家店每年的销售额不到12万,每个月不到1万,收入能否覆盖成本存疑。

现如今,哎呀呀里这些几块钱的粉色发夹、彩虹丝袜和手机挂绳,都已成为女孩们不愿再提起的羞耻回忆。

而随着这个遍布城乡的时尚饰品品牌的消失,唯有互联网中的零星问答,提示着当年加盟者可能的命运。

2013年,叶国富再次出发,“日本设计师品牌”MINISO从广州起步,延续了哎呀呀用低价吸引顾客,用加盟迅速扩大规模的商业模式。

只不过这一次,叶国富的“十元加盟店”包装得更有国际范,它的目标也不再局限在国内,而是要开往全球。

从MINISO“优质低价、欢乐、随心所欲”的宣传中,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当年哎呀呀“平价、时尚、热情、欢乐”的影子。

而曾经在放学后结伴走进哎呀呀,对着闪亮发饰尖叫的稚嫩少女,如今也长成了逛街时只有去MINISO才敢“只要喜欢,通通带走”的成年社畜。

联商网高级顾问王国平曾向深燃财经分析,名创优品通过轻模式、做大规模实现营收增长,简单说就是门店越多越赚钱,不追求单品高毛利或单店盈利。

名创优品的门店数量还在世界范围内上升。而按照名创优品加盟政策,加盟商需向其缴纳每年8万/年的特许商标使用金,一次性结清的75万元货品保证金,以及装修预付金。

加盟商要承担商店的开业资本支出和商店运营费用;名创优品有偿向加盟商提供商店管理和咨询服务;店内销售收益分给名创优品一部分后,加盟商保留剩余部分……这种模式下,名创优品本身不用承担店铺经营风险,而客流多少、赚钱与否更多还是加盟商要考虑的问题。

现在,名创优品还先后与Hello Kitty、裸熊、粉红豹、芝麻街等知名IP合作,推出了一系列联名产品,试图用“正版”产品洗去各种“学人精”的吐槽声音。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靠着大规模开店和各种“微创新”出圈的品牌,最终是会真正获得长久发展,还是如同哎呀呀一样短暂风光再退出舞台成为“时代的眼泪”,我们还不知道。

<>< class="pgc-img">

P店的本质是对更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忠诚度争夺。

< class="pgc-img">

如果你经常去全家便利店,也许会注意到某些门店的门头会装饰有四只卡通动物,有的店里还有这四个卡通形象为主题的周边产品——这是去年全家推出的自创IP“Biang!Biang!喵(以下简称“BB喵”)”。

早前BB喵在全家的整体铺店策略中相当低调,消费者对其认知度并不高,甚至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四只小动物其实都是猫,只是戴着猪鼻子和兔耳朵而已。

< class="pgc-img">

Biang!Biang!喵

不过从今年开始,全家正试着通过开主题店、开发更多联名商品等方式把BB喵这一自创IP正式变成企业代言人,并让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出道”。

最近,全家在上海与成都两地各开出了一家Biang!Biang!喵主题店——与常规门店不同,这两家主题店根据城市特色被装饰成,增加了主题商品销售区域,店铺面积更大。这也是全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设自创IP主题门店。

< class="pgc-img">

Biang!Biang!喵主题店

据全家对界面新闻透露,BB喵主题店的定位更像是体验型IP旗舰店,“除了投入的时间精力,其实BB喵主题店的开店成本与常规门店相差不多,但目前不打算开太快,”全家首席市场营销官李仪芬说,“每个城市目前保守来说只会有一家这样的主题店,因为希望它是有独特性和稀缺性的体验空间,合作的加盟店店主也会仔细筛选。”目前确定的计划是,在上海和成都店之外,明年会有一到两家在北方或江浙沪地区开出。

以上海门店为例,该主题店有上下两层,占地面积约有150多平方米。店外与店内都装饰有不少BB喵的卡通元素,店内天花板上悬挂着漂浮的宇宙人风格BB喵,二楼则是比常规全家门店座位区更大的用餐区,增设了沙发卡座。

在成都的门店中,店内装饰则是四只围坐在一起吃火锅的BB喵。全家对界面新闻表示,从前期BB喵的推出到主题门店的陈设,都有00后的消费者参与设计,“目前全家90后的消费者占比约40%,”李仪芬说。

< class="pgc-img">

成都店外观

货架陈设上,主题店内增设了配有电子屏的周边专属货架,贩卖与洛斐联名的蓝牙机械键盘、故宫合作款积木等BB喵周边。在周边货架旁则有一个新的“零食小站”货架。全家对界面新闻解释称,BB喵的周边货架旁会定期放一些新设的货架种类来测试市场。

< class="pgc-img">

周边主题货架旁的新测试货架。

便利店开设IP主题店,并不是新鲜事。

IP店的本质是对更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忠诚度争夺——一方面如今外送服务的便捷让年轻人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日用品与零食,另一方面,便利店行业的激烈竞争也让各个品牌都在寻找能持续吸引年轻人进店的卖点,IP合作便是其中之一。

罗森便在过去开出了不少与热门IP合作的主题店,比如Hello Kitty、名侦探柯南、泰迪熊等等;全家也曾试水过IP联名主题店,比如2018年就曾与“热血街舞团”、“绝地求生: 刺激战场”等娱乐和游戏IP联名开店。

对于全家而言,培育自创IP而不是外部IP联名更加具有长效价值。一方面,这与当下虚拟偶像的走红逻辑类似:这类虚拟角色相较于明星和网红而言更安全可控,对于品牌形象来说,不会受制于真人形象崩塌的风险;此外,如果IP培育成功,全家未来也有可能将BB喵角色授权出去,带来收入的同时也能提高全家的品牌认知度。

未来,全家的自有商品和付费尊享卡系统也可能与自创IP角色有关联,这也是全家提高消费者黏性的方式。

目前全家的自有商品SKU在60个左右,自有品牌包括湃客咖啡等在内大约6至7个,尊享卡会员目前则占全部全家会员比重的25%。“自创IP是和年轻消费者沟通的一种媒介,”李仪芬对界面新闻说,“自有商品也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

朴 李林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2007年11月,40岁的德裔美国人特龙(Sebastian Thrun)身着蓝色长袖衫、头戴白色渔夫帽,站在加州荒凉的沙漠里。

第三届DARPA无人车挑战赛正在进行。特龙期盼他改造的帕萨特,不要再次撞上另外一株仙人掌。

最终,特龙带领的斯坦福团队,以0.5公里/小时的劣势落后于CMU获得第二。上一届比赛(2005年),特龙和斯坦福团队第一,CMU第二。

尽管没能卫冕,但丝毫无损于特龙在无人车领域的名气。

赛后不久,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找到特龙,想让他造一辆能在加州街道上行驶的无人车。特龙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当时特龙自己也不相信无人车能跑在大街上。还好佩奇没有放弃,终于在第二年夏天说服特龙加入Google。

从那时开始,Google无人车项目一路成长,逐渐变成现在Alphabet(Google母公司)旗下的无人车公司:Waymo。在这个过程中,包括特龙在内,一些Google无人车团队的大神,包括负责人、工程师们选择离职,开始在无人车领域创业。

以如下五家最为知名,他们是Google系无人车“创业车队”。

Voyage(voyage.auto)

特龙

从Google离职后,特龙创办了在线教育公司Udacity。

去年9月,Udacity推出自动驾驶课程,这个课程由特龙亲自设计,共包含3个学期,总计12周,需花费2400美元。据他当时的说法,“当你学完整个课程后,你就能够站在自动驾驶技术的最前沿”。

都以为Udacity只是为了挣一波快钱,没想到半年之后,Udacity宣布成立无人车出租公司Voyage。原Udacity副总裁Oliver Cameron,出任无人车公司CEO;原Udacity软件工程负责人Warren Ouyang(欧阳)等也作为联合创始人加盟。

今年4月成立以来,Voyage还没有传出融资的消息。

Voyage的无人车

不过有意思的是,尽管Voyage是从Udacity拆分出来的公司,但特龙却公开声称:“由于个人冲突,我丝毫没有参与Voyage,祝福Oliver和团队”。

特龙这个声明耐人寻味。

作为Udacity的董事长,特龙目前还积极参与了另一家出行公司的创业:Kitty Hawk(kittyhawk.aero),这家公司的主业是制造飞行汽车。

Otto

莱万多夫斯基

如果发展的好,Voyage的业务会跟Uber正面竞争。但Uber现在满脑门子都是跟Waymo的官司。起因都是Otto。

Otto正式的名称其实叫做Ottomotto。2016年1月,Google无人车的联合创始人兼技术负责人莱万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Google地图及摩托罗拉移动产品负责人Lior Ron等四人,离职创办无人卡车公司Otto。

当年8月,Otto宣称已有90多名员工,工程师来自Google 、苹果、特斯拉、罗技、斯坦福大学等。当时Otto的无人卡车已经可以完成L3级自动驾驶。

也是在8月,Uber斥资6.8亿美元收购Otto。按照当时的说法,收购之后Otto将保持独立,但莱万还要同时负责Uber的无人车部门。

关于这场收购,众说纷纭。

好日子一直持续到今年2月。

Waymo一纸诉状把Uber告上法庭,而且还指名道姓的说莱万离职之前,下载了9.7GB的Waymo无人车机密文件,包括蓝图、设计文档、测试资料等。最核心的问题,是Uber无人车的激光雷达(Lidar)使用了与Google类似的方案。

这之后,官司持续发酵,目前的结局是:莱万5月底被Uber解雇。不到一个月后,当年力主收购Otto,与莱万称兄道弟的Uber CEO卡兰尼克宣布辞职。这场官司还没有最终结果,而Otto这个品牌已经消失在Uber之中。

Nuro(Nuro.ai)

朱佳俊

2005年,朱佳俊从复旦毕业。

两年后,他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期间在Google街景团队实习,搞出“click-to-go”的新想法,并获得专利。2008年,朱佳俊正式加入Google,并成为Google无人车团队最早的成员之一。

去年8月,Google无人车团队首席软件工程师朱佳俊,以及Google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负责人、首席工程师Dave Ferguson一起离职,创办无人车公司:Nuro。

Nuro是一家格外低调的公司。

所以只能通过有限的消息,拼凑关于Nuro的样貌。例如:这家公司的目标是L4级的自动驾驶,他们希望在2-4年内推出首款无人车,另外Nuro还计划基于其机器学习和机器人相关的技术积累,构建一系列AI驱动的产品。

据此前Nuro产品主管Michael Hanuschik透露,Nuro已经拿到投资,但他们没有透露详细的情况。整个公司仍然被神秘的色彩笼罩着。

在2013年的一次采访中,当时还在Google无人车团队的朱佳俊展望未来时说:“到那时,人们花在开车上的时间可以用来打电话、工作、吃饭、睡觉whatever;由人工失误导致的交通事故也将不复存在”。

目前Nuro已经拿到加州的无人车路测许可。

Aurora(aurora.tech)

和Nuro团队几乎同时从Google离职的,还有Google无人车项目当时的CTO:Chris Urmson。而且和创办Nuro的Ferguson一样,Urmson也是出身CMU,然后加入Google无人车团队。

Chris Urmson

2013年,特龙从Google无人车团队离开后,Urmson接管了他的工作。

2015年,Google为无人车项目指定了一个来自现代汽车的CEO,Urmson专任CTO,坊间传闻他对这个变动非常不满,最终演变为2016年初他和拉里·佩奇大吵一架。所以,最终当Urmson从Google离职时,并没有太多人感到意外。

去年12月,Urmson的下一步终于明晰。

他也投身于无人车领域展开创业,Urmson给自己新的自动驾驶公司起名:Aurora。(嗯,跟那首老歌《欧若拉》一样)。

除了Urmson,Aurora的创始团队还包括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负责人Sterling Anderson(现担任CPO),Uber无人车研发部门ATC匹兹堡分部自动驾驶负责人Drew Bagnell(现担任CTO)。

Aurora团队一半在CMU所在地匹兹堡,一半在加州Palo Alto。这家公司成立以来,累积获得610万美元的融资,后续的融资也在进行之中。

Aurora并不打算自己造车,而是希望与汽车厂商展开合作,设计和研发自动驾驶相关的软硬件系统,以及相关的数据服务。这家公司目前聚焦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远景目标是实现L5级别的自动驾驶。

相对而言,Aurora也是一家低调的公司,但仍然经历了小小的风波。

类似于Waymo和Uber的故事,今年1月,特斯拉将当时还籍籍无名的Aurora告上法庭,指责Sterling Anderson窃取了公司机密,指责他从特斯拉挖人。不过幸运的是,由于特斯拉撤诉等原因,这个风波总算已经平息。

Argo(argo.ai)

Bryan Salesky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Bryan Salesky也是2016年从Google无人车团队离职。离职之前,他担任Google无人车硬件开发总监。

除了Salesky之外,Argo的另一位创始人Peter Rander,之前是Uber无人车部门的高级工程师。

Argo也是一家总部位于匹兹堡的公司。

这家公司今年初才成立,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今年2月,福特宣布10亿美元投资Argo,这家创立不到三个月的公司,成为福特的全资子公司。实际上,福特决定投资时,Argo还没有什么软硬件产品能拿出来。

可能福特在践行那句话:投资就是投人。

这只是一辆福特无人车

作为福特无人车计划的一部分,Argo将负责开发无人车所需的软硬件,而且保留高度的话语权。

Salesky不会说福特的“2021计划”是为Argo AI的工作定死了一个截止线。“当它该准备好的时候就会准备好。“Salesky说。判定技术是否准备就绪最重要的指标,是数据证明Argo AI的系统已经能在表现上媲美或超越人类司机。

“未来10年无疑是自动驾驶主宰的10年。自动驾驶对于福特100年的生产线的影响将是重大的,对社会的意义也不亚于第一辆汽车的发明”,当时的福特CEO表示。

小结

一个Google无人车项目,至少分化出五家无人车创业公司,而且上述这些无人车领域的创业者,不少还有参加DARPA无人车挑战赛的背景,当然有CMU背景的也不在少数。而他们的创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无人车的火热。

昨天量子位刊发了一篇李开复的报道。

李开复在报道中直言:在无人车行业,不管公司大小,人才离职创业的事情太常见了。“现在这个领域什么都在水涨船高,大家都觉得无人驾驶公司应该是一亿美金起跳”,李开复说。

尽管火热如斯,无人车还在起步阶段。未来还会有大公司投入这个领域,也不断会有创业者发起新的挑战。

【完】

更多内容,还可以关注量子位微信公众号:QbitAI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