梢新绿,花草芳香之季
3月20日,
富川迎来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
由全国50家报刊60多名记者组成的
中国报纸副刊文化记者贺州采风团
一行来到富川县开展采风活动
< class="pgc-img">>采风团一行先后来到贺州市富川县朝东镇秀水村、岔山村、福溪村。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秀水状元村,记者们感受到了田园诗意,人杰地灵,在各式古匾额前惊叹此地千年以来的文风之兴盛。进入潇贺古道入桂第一村——岔山村,记者们了解到这里是秦汉时期中原通过潇贺古道进入岭南第一个入口的瑶族古村落。古民族、石板桥、石刻碑、古庙、古祠堂……在村中随处可见。古朴醇厚的民风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福溪村,记者们观看了当地村民的舞龙表演,和村民交流,感受村庄人文风情、建筑风格和古朴清幽的环境。
来看看各位媒体大咖是怎么评价富川的
《大众日报》——刘君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300年前,袁枚写这首诗时,哪里知道后世有那么多的追随者,惊叹于苔藓之美。
在植物的世界里,它不如鲜花耀眼,也不似树木高健,低调卑微得像是永远的配角。在热闹的城市里,它没有跻身之所。但在这里,广西贺州富川的岔山村,它成了真正的主角。小路,廊下,屋檐,地角,雨水霏霏、阳光灼灼,仿佛只是为它的这场展演,做尽职的场务。
俯下身来,细细打量。没有比它更柔弱的身躯,也没有比它更固执的心性。你未看它时,它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它时,则它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说这番话的王阳明是多情的。
我只是担心,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它有一天会不会消失。
《闽南日报》——吴明晖
走在岔山村的村道上,闽南日报的主任编辑吴明晖对村里的人家充满兴趣。他与村口的老人寒暄,品尝当地的梭子粑粑,还把老人的笑脸用手机记录下来。吸引他的不仅是村子里的千年古树、双鱼古桥,还有村民舒适闲淡的生活状态。
他说,这里的生活就像首诗。日光乍泄,拂去多日雨气,车窗外的雾濛顿然消退。极目望去,远山如黛,层峦叠嶂,山外似乎还有山,山山水水之间总有杂居的人家吧。广西富川县岔山村口,嫩柳舒着枝条,高与云齐的古樟叶槭枝叶寥落,却倔着身子迎着往来过客。环村一溪如带,穿过兴隆古廊桥,绕过盘根朴树,潜入石拱桥下,潺潺向西流去,流到了远近闻名的双鱼古桥前。双鱼古桥隐忍质朴,数块长长青石板拼成桥身,横跨在浅溪两岸,而预知春暖的水鸭已在桥下嬉戏了。惕惕行过双鱼桥头,一块形如巨型箭头的青石映入眼帘,箭形青石镶嵌在桥体,位于箭头部位便是那有名的“双鱼双飞”浮雕。一俯一仰的锦鲤,跃然石上,时光并没消蚀它的曼妙生动。双鱼,寄托着俗世对富贵双全的想往,或许还有古村里的读书人当年对尺素交往的期许?转过村口,岔山村的瑶族风情扑面而来,瑶家人在等着我们……
《南阳晚报》——郭起华
十二坊里的闲适,流过广西富川县福溪村。卖酵菜的老人,织土布的瑶家妹子,小巷里走过的一只土狗……闲适里讲述着“乡官第”门额上守土成仁的旧事。
《湛江日报》——谢文静
从来没有在哪一个人类日常生活的地方,见过这么多苔藓。这娇嫩的植物,一丛又一片,温柔而坚定地出现。这是一种对空气质量要求近乎苛刻的植物,与城市中的人类相处,对它来说颇有难度。但在广西贺州,在富川,在潇贺古道边,它的存在那么天经地义、和谐与自然。它甚至失去了,原有气质中,那一份伤感。富川的苔藓生机勃勃,它将石缝填满,在石阶上铺一层又一层绿毯,它在树上缠啊缠,在墙头将青色晕染……
忽然发现,它也是这里的主人,悠然自得,恬静淡然,它在气势上不输于人类,不输于水,也不输于山。别看它那么纤细、柔软。
《深圳商报》——王军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福溪村,这里有雕梁画栋的宗族门楼,有古色古香的街巷民宅,还有和蔼可亲的长寿老人。村中石板小巷曲曲弯弯,沿着小巷延伸的排水渠水清见底,流水潺潺。远处是水墨画般的灵山秀峰,近处绿的草、黄的花,满眼郁郁葱葱。清新的空气,湿润的微风,做个深呼吸,立马耳聪目明,神清气爽。在这些深藏在群山的小村落,不由得就放下烦恼,放松心情,放飞心灵,使人身心得到净化。
瘦弱的身躯却提供着坚实背膀,孩子在母亲的背上酣睡。
这是采风团在广西贺州福溪村捕捉到的画面,虽然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这里却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福溪村始建于宋朝,有“七朝古寨”之称,自然风景秀丽,人文底蕴深厚,是华南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文化村落。特别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讲学堂极其后裔们的民居坐落在此,更为这座大山中的古村增添了浓浓的人文色彩。
初春时节,桂北山区乍暖还寒。烟雨蒙蒙中,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与贺州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中国报纸副刊文化记者采风活动一行六十多人来到贺州富川县的特色小村,感受潇贺古道、桂北村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来自全国50多家报社的文化编辑记者被这里的秀美景色、悠久历史和淳朴民风所感动、所感染。在福溪村之前,大家还参观了秀水村、岔山村。当地俗话讲:“看在秀水,吃在岔山,玩在福溪。”这是三座相距不远的村落的特点,大家都领略到了。
岔山,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岔山,朝东镇秀水状元村旁的一个小村庄。与名声在外,游人络绎不绝的秀水村相比,它显得安静许多。如果说秀水的美,很大气,那么岔山的美,则很低调,低调得让人心疼。
进入村庄,走在潇贺古道的青石板上,感受到千年的历史和沧桑。寻间小屋,点一杯油茶,身与心的重负得到彻底释放。
在这里,你不需要用百公里的时速去跑赢别人,而是用等日出观日落的时光来思考自己。
在这里,你不再被世俗和生活捆绑,一丝半缕的浮躁也会瞬间消失得无影踪。
< class="pgc-img">>这首小诗,是岔山油茶馆的写照:
油自茶籽来,茶采青山上;
铁锅木棒槌,井泉响叮当。
炊烟绕房梁,歌声溢满堂;
灶炉柴火旺,古村飘茶香。
瑶妹舀一碗,阿哥趁热尝;
葱花加一撮,爆米点神汤。
滴滴浓乡情,忧愁何处藏;
问我为何处,岔山这家乡。
疲惫生活里,你的英雄梦想是什么?
来岔山,也许能找到答案。
“喂~杨老板,我要去你们村喝油茶,吃粑粑、土鸡蛋、农家果蔬、野生鱼仔仔…… ”
< class="pgc-img">>去哪儿?
去富川朝东镇岔山村。
去干嘛?
喝油茶,吃粑粑…
跑那么远就为吃这些?
恩......我还要去找自己
< class="pgc-img">>桂北小村——福溪村
当天在福溪
还遇到来到500多位从桂林到富川旅行游客
看到富川的好山好水
大家情不自禁唱起了《山歌好比春江水》
富川县福溪村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因为村里有一涌泉形成一条清澈的溪水,连绵不断,村民用水于此,繁衍生息、福泽后代,“福溪村”也因此得名。
在古镇福溪漫步,让古镇小巷里的石板路,带着旧时光特有的淳朴与馨暖气息,慰藉我浮躁而疲惫的心扉,让它不事喧嚣,让它在宁静与淡泊中得到休憩。
近年来,福溪发展了乡村文化旅游,据统计,2018年福溪接待的游客多达10万+人次,是当之无愧的富川“网红村”,目前福溪村无需购买门票,喜欢自然原始古镇风光的朋友,富川福溪村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哟~
福溪村游玩攻略:
< class="pgc-img">>首先,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不管你是自驾游还是团体游,都离不开我们的主要游览路线,第一,你到福溪停车场(福溪小学),那里是游览路线的最佳路口,这里会有 ’天缘福溪‘ 木门楼,延这条路走,下去50米左右,有一棵似倒非倒的树,你可以在那体验一下徒步爬树的感觉(要注意安全)!接下来你要是饿了就往前走几十步,有一农家乐叫荷塘农家,有各种小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不饿的话继续往前,这时你会发现你脚底下踩着的是青石板了,那恭喜你,成功走进福溪千年古道,延古道旁的建筑物风格是少有的紧凑和特别,还有一条小溪,继续往前走就是陈氏门楼,后面左右两条街巷中间就是祠堂,这样的布局是福溪村特有的,很多外来朋友说他们会迷路就是因为这些小巷非常多,可通全村。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再往前走到何氏门楼,你会发现这个门楼有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这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门楼上挂着进士等功名牌柄,后面同样的 两条街巷通往深处,你可以走进去体验一把幽深的感觉。门楼前有许多天然生根石群,这些都是本地的宝,小孩的玩物,基本被他们攀爬得圆润光滑,这时你延门楼正对方向走几十步会有一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百柱庙),它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历史,由120根名贵楠木及其他名木构建而成。你可买点香纸入内祭拜一下,祈求平安。庙前还有古戏台。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再继续往前走估计你也饿了,不要担心没吃的,前面就是一家天缘油茶馆,里面有瑶家油茶和各种小吃。
这段古道相比其他路段繁华,这可能就是古时候福溪的商业中心。
< class="pgc-img">>相信你也会有一种穿越时代的感觉。闭眼冥想一下古代喧嚣闹市吧!延古道直走风景随处可见,实在是太多,本小编不好一一道来,只能说主要的了。
再往前走有商店小卖部,你如果喝酒,到濂溪酒坊可以买到纯酿。旁边也有一家 常学而善小吃店,如果你人多建议来这家吃,里面宽敞明亮,后面还有水景可赏。
< class="pgc-img">>往前就是福溪古道文化传习馆了,里面有很多本地文物,都是记载着历史文化的。你可以悠悠看来。
这时的你已经走了2/3路程了,到前面 古道茶缘坐下来撩碗螺,喝碗油茶,再来一杯热招牌奶茶吧!村里唯一一家奶茶店就在这哦!
休息完继续往前走,有福溪纯酿售酒点,天然生根石群,再到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后代的濂溪祠,祠堂前面有风雨桥,溪流,现处于冬天,水是地下水所以溪流温暖的,还冒雾气。这里的水冬暖夏凉。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往前走,古道沿途最后一个 景点马殷庙,庙里供奉着马楚大王、土地公土地婆等各路神仙。
庙旁边有个福溪竹林,竹林内有个福溪竹苑,这也是个农家乐饭店,有各种吃的。接下来欣赏一下自然风光吧,往庙前方行走,进入生态古树群,沿途有各种名树古树,都是受政府保护的,跟着树林中的小路一直走都是各种大树小树。
好了!你在福溪游玩的最佳路线大致就是这样了,当然你也可以有其他游玩路线。继续往前走有洗手间,再前面你会发现这里很眼熟,因为就是你刚来的地方。恭喜你成功围绕了整个村。
文章来源:富川在线、中国副刊、贺州日报、粥真烫
>苦,如生活。苦涩,有时清淡如绿茶,有时浓郁如普洱。茶的形成是磨练的积淀,在烈日下发芽开花,在骤雨中成长,在疼痛中被分离,在烈焰上焙制,终用沸水沏煮。经历重重苦,方能流香。
浮生不在,茶语清香,注一湾水,取一瓢茶,入壶、出汤、浓稠甜蜜。观而赏其妙,闻而悦其香。
中国人有一个说法:“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还真是一件清静的事。
茶是一种茶缘,在不同的地点品饮守候着不同的缘分。结缘,无论是结人缘,结茶缘,还是结佛缘,结法缘,都体现在一个“善”字上。
从“禅茶一味”角度而言,结缘者结四缘:结人缘,结善缘,结茶缘,结佛缘。以此心此缘创造善因善果,成就善因善果;从茶人角度而言,缘分本就是一杯茶,生命伊始,茶在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
在千千万万的人当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禅者和茶者。在千千万万年当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赶上了,那也没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吃茶了吗?
一杯茶在手,人缘、茶缘、善缘、法缘、佛缘尽在其中。
在一壶茶里,每一片茶叶都不重要,因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壶茶。但是,每一片茶叶也都非常的重要,因为每一滴水的分芳,都有每一片茶叶的本质。
布施,犹如加一片茶到一大壶茶里,少了我这一片,看似不影响茶的味道;其实不然,丢进我这一片,整壶茶就有了我的芳香。虽然我施的很小,也会充满每一滴水。
一片茶叶丢到壶里就被遗忘了,喝的人在喜欢一壶茶的时候并不会去单独赞叹一片茶叶。
一片茶叶是不求世间名誉的,这就是以清净的心去施,不求功德、不求福报,只是尽心尽意地奉献自己的芳香一壶好茶,是每一片茶叶共同创造的净土。
说珍惜世界,先学习在社会这壶茶里,做一片茶叶!当我们这样想时,喝茶的时候就特别能品位其中的清香。
品茶是品茶人心的回归,心的歇息,心的享受,心的澡雪。因此,品茶时要有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即心境,才会真正体味到品茶的真谛,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茶说:我就是一杯水,给你的只是你的想像,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心即茶,茶即心。
世上好茶数不胜数,有些茶,你或许此生无份,有些茶你可能避而远之,由此便产生“好茶”、“坏茶”。然而,任何一种茶,都各有其佳处,茶无好坏,只有喜欢与不喜欢,适合与不适合。
珍惜每一杯茶,与其相遇也是人生一茶缘。
茶等的是一个懂它的人,人等的是一杯倾心的茶,你若愿等,茶不负你。品不尽的茶意,参不透的人生。
苦,如生活。苦涩,有时清淡如绿茶,有时浓郁如普洱。茶的形成是磨练的积淀,在烈日下发芽开花,在骤雨中成长,在疼痛中被分离,在烈焰上焙制,终用沸水沏煮。经历重重苦,方能流香。
浮生不在,茶语清香,注一湾水,取一瓢茶,入壶、出汤、浓稠甜蜜。观而赏其妙,闻而悦其香。
中国人有一个说法:“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还真是一件清静的事。
< class="pgc-img">>茶是一种茶缘,在不同的地点品饮守候着不同的缘分。结缘,无论是结人缘,结茶缘,还是结佛缘,结法缘,都体现在一个“善”字上。
结缘者结四缘:结人缘,结善缘,结茶缘,结佛缘。以此心此缘创造善因善果,成就善因善果;从茶人角度而言,缘分本就是一杯茶,生命伊始,茶在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
在千千万万的人当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禅者和茶者。在千千万万年当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赶上了,那也没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吃茶了吗?
< class="pgc-img">>一杯茶在手,人缘、茶缘、善缘、法缘、佛缘尽在其中。
在一壶茶里,每一片茶叶都不重要,因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壶茶。但是,每一片茶叶也都非常的重要,因为每一滴水的芬芳,都有每一片茶叶的本质。
布施,犹如加一片茶到一大壶茶里,少了我这一片,看似不影响茶的味道;其实不然,丢进我这一片,整壶茶就有了我的芳香。虽然我施的很小,也会充满每一滴水。
一片茶叶丢到壶里就被遗忘了,喝的人在喜欢一壶茶的时候并不会去单独赞叹一片茶叶。一片茶叶是不求世间名誉的,这就是以清净的心去施,不求功德、不求福报,只是尽心尽意地奉献自己的芳香一壶好茶,是每一片茶叶共同创造的净土。
< class="pgc-img">>说珍惜世界,先学习在社会这壶茶里,做一片茶叶!当我们这样想时,喝茶的时候就特别能品位其中的清香。
品茶是品茶人心的回归,心的歇息,心的享受,心的澡雪。因此,品茶时要有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即心境,才会真正体味到品茶的真谛,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茶说:我就是一杯水,给你的只是你的想像,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心即茶,茶即心。
< class="pgc-img">>世上好茶数不胜数,有些茶,你或许此生无份,有些茶你可能避而远之,由此便产生“好茶”、“坏茶”。然而,任何一种茶,都各有其佳处,茶无好坏,只有喜欢与不喜欢,适合与不适合。珍惜每一杯茶,与其相遇也是人生一茶缘。
茶等的是一个懂它的人,人等的是一杯倾心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