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对城西城北的小伙伴们来说最大的好消息莫过于地铁5号线开始试运营了。号称“换乘之王”首段开通便跨越了余杭区、拱墅区、下城区、西湖区12个站点,只用半个小时就能让你从城北穿越到城西。
然而对于吃货朋友们来说,每当有新的地铁线开通,哪些改造升级、哪些楼盘升值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去哪里吃好吃的更方便了~
善 贤 站
< class="pgc-img">>从善贤站出来向北没走几步到了传说中的舟山东路。
自从两年前被拆以后风光不再,但青春记忆里的众多美味仍然能在附近寻到。
例如,火了十几年的肉夹馍、鸡蛋灌饼、双皮奶,都被老板连人带店地搬到了有”小舟东“之称的城市学院南校区生活街区。
还有学生公认最好吃的盖浇饭“阿浩盖浇王”也挪到了城院南区。
拱 宸 桥 东 站
拱宸桥东出站链接生活气息浓厚的衢州街、台州街及运河上街。
出站口对面就是衢州街,是小吃糕点的聚集处。
往北再走几百米就是运河上街购物中心,盒马鲜生、星巴克、川味观......
相邻的台州街上还有晓麟奶茶。
< class="pgc-img">>和 睦 站
< class="pgc-img">>和睦站附近虽然没有什么美食云集的街道和综合体,但凭借一只醉蟹名震江湖的杭情菜馆“上名堂”就在地铁口不远处。
超适合举办家宴的高雅氛围,加上精致又美味的创意杭情菜。
地铁直达之后更加想要经常光顾了。
前 水 街 站
< class="pgc-img">>离萍水街最近的综合体就是城西银泰了。
地下一层聚集了众多网红小吃店,廖记棒棒鸡、五条人糖水铺、墩儿凉皮铺.....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当然,如果你想吃正餐,就上四楼
臻货的海鲜、鲈鱼的烤鱼、海底捞、杭帮菜......
总有你喜欢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三 坝 站
从三坝站出来往北走上十几分钟,就到了薯名的浙大堕落街。
一眼望去全是好吃好喝接地气的美食小店,连在舟山东路大名鼎鼎的花哥双皮奶和新安江奶酸菜鱼都在这儿开了分店。
一定不要错过道路尽头的德泓面馆,不仅深受渐大学生的喜爱,还被湖北老乡踏破了门檻,因为这里有杭州罕见的武汉热干面。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浙 大 紫 金 港 站
< class="pgc-img">>虽然浙大紫金港站的背面就是浙大紫金港校区,但其实相距最近的美食城是西溪银泰,从站口出来过条马路就到了。
不必多说,各种美食一应俱全。HOTBOSS 妃尝料理也在此开了分店。
良 睦 路 站
5号线首段开通的起点站良睦路站第一次深入城西,直达仓前,一旁的杭师大仓前校区有便宜又好吃的学生食堂可以打卡。
再往北走就是杭州的名片之梦想小镇,虽然没什么有名的美食街区,但小镇对面的仓兴街上有不少小吃。
>了一些年轻朋友总结的奶茶历史,可能是不熟悉当年的情况,以至于出现一些谬误,为了让这段历史保持基本的正确,我是经历者,也是见证者,我就给大家捋一捋(有错漏之处,欢迎大家斧正)。
内地的奶茶的确源自于台湾奶茶。但1990年不可能有,因为两岸还没有正常的经贸往来。1992年“汪辜会谈”形成了“九二共识”以后(核心是两岸都只承认一个中国),这才建立了正常的关系。然后国家才有了对台胞投资的优惠政策,而台胞也在“台商协会”的引导和帮助下,加大了各种商贸和实体的投资。也才有了1996年吴伯超先生在上海开设“仙踪林”休闲餐饮店的开始。以及黄普光先生携台湾的外卖品牌“快可立”在深圳落脚,正式开始了国内堂食和外卖式奶茶的历程。
1996年是台式奶茶在国内开始的节点。一年后,“上岛咖啡”在海口正式开店营业,这也是专业咖啡以连锁经营形式在国内的开始。然后奶茶和咖啡都同时展开了开连锁式经营。当时的奶茶和咖啡品质都非常棒,全是优质的真材实料,成本不菲,当然售价也不便宜,像奶茶15元/杯,当时的杯容量是360cc。由于国人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奶茶,尤其是“珍珠奶茶”这个品名非常引人入胜,(现在大家听滥了,可能没什么感觉,甚至因其长期低端,觉得又土又low,但在当年却是非常夺人眼球,是让人忍俊不住的好品名),加上口感味道各方面都挺不错,生意非常火爆。这也很快成就了“快可立”的快速发展,市场的巨大需求之下,很多品牌也跟了上来,如“葡京小站”“休闲小站”“乐立杯”等等,那个时候的茶料爆品是“咖啡红茶”和“茉香绿茶”,茶是以60克/袋的茶料包形式出现(也有散茶,需要称重后装入煮茶袋),用不锈钢大桶泡(或煮)之后,放入奶粉(或奶精,如“奇异鸟”32A,“三花”C40)以及白砂糖,用手持打蛋器搅打溶解后,放入冰块搅均降温,再放入冰箱冷冻过后,营业员才开始售卖,当时已经有了自动封口机,牌子叫“锦泰”,是台湾产的,非常精致漂亮,一台机大概七千六百元左右。除了奶茶,奶茶店还会售卖“柠檬冰红茶”和“柠檬冰绿茶”,以及刨冰,用刨冰机刨冰之后,浇上带果肉的果酱,还有就是“炸薯条”“炸鸡翅/鸡腿”和“关东煮”。市场的火爆,飞速发展,也就有了化工原料的大规模运用,“奶精、香精、糖精”+自来水,俗称“三精一水”,也就是大家说“粉料”时代是从千禧年以后开始的,而奶茶也在这个野蛮生长的阶段跌入了低点,普遍售价为1.5~3元,最低价为0.5元/杯,可想而知用的是什么样的材料,做出的是什么样的品质。这个时期的代表是“快三秒”,当年其发展的连锁门店据说达十五万之多,创了连锁门店发展的纪录。当时盛行的是“香芋奶茶”“苹果/香蕉/芒果奶茶”等粉料(添加剂)调制的奶茶。化工添加剂大量运用使奶茶遭到了消费者的唾弃,奶茶行业也就此陷入了低谷。
而同一时期,“大卡司”连锁店在广州以同业中最好的品质开始了自救之路,这算是行业的一个亮点,没有他们这把星星之火,奶茶业也许还得在“三精一水”的泥淖里多挣扎一段时间。“大卡司”当年风靡一时的爆品是“炭烧奶茶”,也就是如今所谓“烤奶”类的“爷爷级”产品。“大卡司”在维持住了基本品质的同时,也把价格拉回到5~8元左右;这对行业来说是很重要的贡献,正是有了这样的价格,才有了利润空间,奶茶业也才能进入“广西”时代。聊国内奶茶的历史,不能不提及广西的乡亲,正是由广西乡亲们携亲带友,进行艰苦的开拓,把奶茶普及到了全国各地,把奶茶从一种项目擢升为一种产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他们奠定了我们今天的市场格局和基础。那一时期的“大台北”“大拇指”“大口九”“街客”“街友”“七杯茶”等等是大家抬眼可见的连锁牌子。当年的小料除了粉圆,最火的当属“椰果”。除了上述全国性的,区域性的牌子也发展得挺不错,像杭州的“晓麟奶茶”“茶桔梗”、当时主打江南市场的“CoCo”(都可)、武汉的“吾饮良品”、汕头的“欧吉”、广州的“咕噜咕噜”和“58°C”、南宁的“地下铁”、贵阳的“宜北町”、昆明的“歇脚小站”等等,也都虎踞龙盘名噪一时。
除了现调奶茶之外,“康师傅”和“统一”的瓶装奶茶也铺满了全中国的角角落落,日本的“午后”也进入了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其实,论产业占比的话,瓶装奶茶才是奶茶业的大头。冲饮类的“香飘飘”也在此时冒了出来,靠着明星广告效应,开始了“绕地球ⅩX圈”的畅销之旅。
2006年,广州白云区增槎路正式成立“三一国际食品城”,这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类最全,行业度最集中的奶茶原物料市场。这意味着奶茶的原料端从散乱小开始迈入规范和专业的平台。2007年,“舞茶道”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奶盖”产品,也就是现在各种各样“奶盖”的前身,不过这个产品在当时没有大火。在此前后,咖啡的阵营也开始扩大,除“上岛”外,“老树咖啡”“名典语茶”“欧典”等也成了打卡的热门店。意大利的“illy”(意利)“lavazza”(拉瓦萨)和日本的“UCC”(悠诗诗)是最热销的咖啡豆。而奶茶方面,又崛起了“快乐柠檬”以及烘焙+奶茶的“85°C”,还有餐饮+奶茶的“一茶一坐”,厦门的“张三疯”、上海的“沪上阿姨”等等品牌。当时比较有特色产品是“快乐柠檬”的“岩盐芝士奶绿”,小料方面则有包心粉圆、芋圆、寒天、爱玉等。咖啡方面,“星巴克”在成功地进入中国大火之后,也带动了小资类咖啡市场,韩系的“漫咖啡”和“咖啡陪你”也借此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012年是奶茶行业进入品质时期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咖啡的节点,因为这一年兴起了“精品咖啡”热。“贡茶”以12~16元的价格体系成功地让奶茶回归了正常的规律,也正式拉开了行业升级的大幕。一大批追求品质,讲求经营环境的本土新品牌也破土而出,以此为标志的是出现了像“喜茶”和“奈雪の茶”这样现象级的头部品牌,紧随其后的是“1点点”“书亦”“茶百道”“古茗”“益禾堂”“快乐番薯”“桂源铺”“乐乐茶”“KOI”“gogo鲜语”“茶颜悦色”“七分甜”“伏小桃”“蜜雪冰城”等等一大批连锁品牌;新品牌的出现,不仅提升了行业产品品质,更带来了新的经营理念,引入了大数据管理,注重研发,对市场和目标受众更细分,对经营链开始进行了整合。引入了资本,有了资本的运作。在咖啡端,则出现了“瑞幸”这样的大连锁。在媒体方面,诞生了像“咖门”和“中国饮品快报”这样的专业平台,不仅对行业或品牌进行了深度分析、实时新闻、市场动态,也对资本投融资等进行了报道。后面阶段的事,大家基本也都比较熟悉,我就不再赘述。
回首过往,从早期入行,由年富力强到成了茶饮业的“老人”,感恩茶饮行业,也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谢谢各位同行!!!
许这两天看到“想喝奶茶”这四个字,重点不在于奶茶好不好喝,而在于“想”。原先遍地飘着奶茶香的杭州,最近也陷入了“奶茶荒“。
我昨天下午在家查了一下,外卖平台上主流的奶茶店:1点点、coco、厝内小眷村、古茗、奈雪的茶、乐乐茶、快乐柠檬、Koi、台盖、麦吉、鹿角巷都闭店休息了。喜茶也仅有几家门店支持外卖。只恨自已以前不懂事,珍珠、波霸、椰果加得太少。
有网友直呼:我需要静脉注射珍珠!
也有女生说:好久没喝奶茶,我都不甜了!我怀疑自己的前世一定是一根吸管。
粉末奶茶重新登上历史舞台,网友:关键时刻还是得靠香飘飘。
可见如今奶茶早已不仅仅是饮品,而更像是艰难时期的一点点甜头和自由。生活已经这么苦,不喝奶茶心里堵。奶茶界也为武汉出了一份力,感觉自己没有错付平时的光顾!
这几天杭州陆续恢复几十家外卖,星巴克、麦当劳都上线了。那么奶茶呢?可以点了吗?请看我们最新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01
ID:宋MM
坐标:下城区
平台:美团外卖
耗时:30分钟
昨天下午打开美团外卖,熟悉的一点点、小眷村、coco、晓麟都处于休息状态中,但Joe’s tea明治奶茶显示可以点单。
可是很奇怪的是,只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这家店就显示无法下单了。
我忍不住打了个电话,一问才知道,原因是因为这家店生意实在太好了!!!老板怕接的单太多,骑手会在门口聚集,所以只能接一会儿,停一会儿,接一会儿,再停一会儿……等上一批奶茶做完,才会接下一批单。
在外卖平台看了又看,发现达克布蕾这家卖面包的店,倒可以点奶茶,只是不能和其他奶茶店那样选糖度。特殊时期,能喝到就不错了,赶紧下单。
14:42下的订单,商家几乎是秒接单,3分钟后已经有骑手接单,再两分钟后显示,骑手已经到店。
下单的时候,预计到货时间是15:22,但实际上15:09的时候,骑手打电话给我说,已经到小区门口了,只是因为疫情原因这个门口被封了,他需要绕行到另外一个门口(下单时建议标注下小区入口处,方便骑手能更高效送货)。实际收到货是15:12,比预计时间早了10分钟。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洗手,再拿奶茶,发现还是热乎乎的。就是太久没喝奶茶,有点喝不习惯了,太甜了。
02
ID:Jerry
坐标:望江
平台:美团外卖
耗时:1h25
在喜茶星球的第601天,五行缺奶,八字少茶的我昨天点了人生中的第108杯喜茶。
网友对喜茶的渴求如图
喜茶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门店无堂食,只接外卖。这几天我在喜茶GO点单小程序刷下来,发现杭州龙湖西溪天街店、星光大道店、来福士茶空间店、金地广场茶空间店这几家店不定期轮番可点单,而且时不时就门店繁忙,无法接单。比如昨天开的是龙湖西溪天街店和星光大道店。
点喜茶,靠的不是手速和网速,只凭缘份。除了在喜茶go小程序里点单,我发现在美团外卖上也可以点单,并且配送范围比小程序里大多了。距离我家5.1公里的“星光大道茶空间店”,居然也可以送到。但美团上的门店和小程序一样,一旦门店繁忙,喜茶与你便有缘无份。
这段非常时期,对于喝奶茶这件事,我一直都是很佛系的。一天大概也就刷个百来遍手机吧。终于刷到了美团外卖可下单的状态。What?美团上要40元起送?对单身狗很不友好嘛。无奈只能买两杯,喝一杯,看一杯。
阿,枯燥乏味的宅家生活得到了片刻的甜蜜麻醉,能喝喜茶的日子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03
ID:仙姑
坐标:离城西银泰500米
平台:美团外卖
耗时:1小时左右
听闻星巴克、麦当劳、外婆家……都恢复外卖了,奶茶还会远吗?
其实对奶茶并无执念,但一个东西吃不到跟不想吃完全是两个概念。特别是家里神兽上网课后,鸡飞狗跳,急需奶茶来续命。
赶紧上饿了么和美团,一顿操作猛如虎。平时方圆一公里集聚基本所有奶茶品牌,而今只剩一家一点点在距离2.5公里外开着。
只要营业,就行。开心地挑好三杯,什么奶盖全加上,当然是大杯,充分体现报复性消费的快感。
一下单,什么?
商家休息中,暂时无法下单。
妈呀这个打击太大了。这个念想翻起来,简直跟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哪里压得住。
继续网上翻,有一家说,今天下单,明天开送。等不了。
终于看到4公里外有一家营业的,点进去一看,这家店已经飙升为拱墅区奶茶界人气第一名。
你品,你细细品,这第一名后面的渴望。
下午3:04下的单,4:11接到小哥电话。配送费只要4元。当然是放在小区大门,自取。
终于喝上了鼠年第一杯奶茶。
好在奶茶名字不错,看着杯子上大大的“春”字,也算是一个好兆头吧。春天就在眼前了。
04
ID:KiKi
坐标:古墩路沿线
平台:饿了么
耗时:45分钟
大家没有看错,这就是姐妹们羡慕嫉妒恨的,喜茶!(这是我前两天点的)。
然鹅昨天下午想喝的时候,居然已经错过了金地广场茶空间店的营业时间。而且喜茶随便点两杯就要60多块钱,毕竟在家宅着,经费有限。
在我朋友的推荐下,我试了试这家“七分甜”。咦?7分甜,会不会太甜了?不管了!不减糖,不去冰,捍卫奶茶完整性!
确认订单的时候,外卖软件居然显示停止接单!吓得我疯狂刷新,终于愉快地下单了,也许这是个Bug。
我是下午3点35分下单的,4点20分。就送到了小区门口。店家意外地送了我一只口罩!店家真的太壕了。
还有一些点单失败的同学。住在萧山的小陈说,萧山的喜茶、奈雪和一点点都休息了, 只有麦当劳的麦乐送。住在江干区的小余,她的家原本是万象城+来福士双喜茶房,但今天两家门店都休息,只能在外卖平台上点一些看着没什么食欲的不知名奶茶。还有住在拱墅区大悦城附近的两位也表示只能叫到不知名奶茶。
#你多久没喝奶茶了?#
#最想喝什么牌子的奶茶?#
记者 宋赟 毛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