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一天忙碌的工作
犒劳自己最好的方式便是一顿大餐了
走在街上,形形色色的餐厅数不胜数
这个也好吃,那个感觉也不错
到底选择哪个呢
选择恐惧症爆发的日子里
不要忧桑,更不能捉急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
10家朋友圈大火的餐厅
1.俄式厨房
推荐理由:这是一家时刻让人感到惊艳的餐厅,一层面包台的俄式面包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走在旋转楼梯上,一种王室贵族之感油然而生。强烈推荐全麦康拿派,九个不同的菜品组成,是道口味与颜值并存的佳肴。用面包片打底,顶部配上金枪鱼、火腿、香蕉、紫薯、土豆,颇有时尚范儿!
人均:83元
地址:吉祥路168号永松路与吉祥路十字东南角
2.眉州东坡酒楼
推荐理由:梅州东坡酒楼致力于川菜,香辣味儿十足。装修风格并不属于富丽堂皇的类型,却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南方菜做得很精致,个中滋味需细细品味。最受欢迎的当属东坡肉了,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无论是单吃还是配米饭吃,味道都棒呆了!
人均:74元
地址:曲江池东路金地广场三楼东面
3.白熊咖喱
推荐理由:白熊咖喱是家日式小店,风格颇为可爱。店员头上都戴着可爱的工作帽,给人宾至如归的幸福感。不要看他家店面小,但光顾的人很多。值得一提的是双层芝士汉堡咖喱饭。咖喱饭层次分明,周围浇灌着黑色偏深的咖喱汤汁,有种雍容华丽之感。最上面覆盖着一层浓浓的芝士,滑而不腻,入口绵绵的。
人均:65元
地址:南门外环城南路东段336号世纪金花B1层
4.黑森日耳曼德国餐厅
推荐理由:一进门就是一个独立的小花园,爱拍照的朋友,一定要来哦!喜欢吃肉的朋友,选择德国餐点就有口福了。来一个香肠拼盘,分量很大,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吃不饱了!香肠都是提前腌制好的,肉馅儿也很细腻。
人均:96元
地址:高新路8号丽华科技大厦一层西北角
5.未末黄酒小馆
推荐理由:店里有很多小瓷瓶,整齐的排列着,沉稳中不失大气。靠着窗户的桌子有摇摇椅,酒足饭饱后躺在摇摇椅上,是个不错的选择哦。番茄牛腩锅是必点菜品之一,牛腩煮得很烂,番茄味儿也很浓,酸中带辣。牛腩都是按斤称的,三个人的话,一斤就足够了。
人均:92元
地址:粉巷3号真爱粉巷里(原王子大厦)8楼811室
6.奈九居酒屋
推荐理由:这是一家很有特色的日料店,如果细心的话,你会发现玄关门的秘密。光溢彩寿司味道特别棒,满满的蟹肉包裹在白饭里,酱料也是很入味的,酸甜口味的。高冷豆腐也很好吃,上面撒满了柴鱼片,非常下饭!
人均:146元
地址:科技路金桥国际广场1层(星巴克,东东包)
7.四季恋
推荐理由:四季恋以江浙菜为主,菜品做的很细致,味道偏甜。整体装修风格颇为雅致,一层是散台,二层是包间,如果喜欢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坐在室外。招牌菜是红烧肉,使用南方香甜的自制汤汁,浇灌在肥而不腻的红烧肉上,香气四溢,入口即化。
人均:82元
地址:劳动南路1号路西西市城4楼(近大润发)
8.原始泥炉烤肉
推荐理由:原始泥炉烤肉店面小巧玲珑,很是精致。一进去感觉自己处在韩国偶像剧中,空气中弥漫着浪漫的气息,作为约会圣地特别合适。烤五花肉是他家最好吃的,在烤炉上烤至两面金黄,蘸着酱料卷着生菜,五花肉肥而不腻,吃起来实在太美味!
人均:91元
地址:太阳庙门朱雀门四川会馆向西100米(福山咖啡右侧)
9.柴门鱼庐餐厅
推荐理由:烤鱼整体以辣为主,虽然鱼皮烤得很酥,不过里面的肉依然保持着丝滑,吃起来很鲜嫩。烤鱼推荐白江团,两个人吃的话,三斤就足够了。里面的配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搭配,有鱼又有菜,营养又丰富。
人均:84元
地址:南大街粉巷南苑中央广场竹笆市6号
10.烛影拾光
推荐理由:整个烛影拾光分为三层,此外,享用美食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曲江美丽的夜景,简直不要太幸福!茉莉花豆腐、黄金玉米虾、秋菊乌鸡汤,他家菜光是听上去就很文艺了。值得推荐的是牛三斤,味道偏辣,锅里是满满的牛肉、牛肚、牛蹄筋还有大量配菜,色香味俱全。
人均:104元
地址:雁南三路与庙坡头路十字东南角钻石半岛西单元15楼
>消费市场来看,2023年是恢复的一年,却也是考验重重的一年。
对于餐饮业来说,尤其如此。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餐饮累计新增注册量为350.1万家,较去年同期多了37.4万家。与此同时,全国餐饮在今年1-10月份累计吊销量达到105.6万家。
虽然,中国餐饮业快进快出的往往是非连锁化的餐饮企业,但是对于规模化的连锁餐饮企业来说,房租和人力等刚性成本也是压在企业头上的两座大山。很多企业的资金状况正在恢复中,而想象中的报复性消费并未到来。这时,企业除了降价,还有其他增量市场可以做吗? 答案其实是有的。
先看一个数字。有一家全国连锁餐饮企业,2023年光是外卖这一项就做到了20亿元。这几乎是许多中小型餐饮企业一年的收入。而且,这家企业还不是主打外卖的快餐连锁,而是因为“小贵”而出名的西贝莜面村。相对快餐而言,正餐做外卖本来就不容易,意味着诸多产品、生产流程的调整,特别是客单价越高的餐厅,越不容易把外卖订单做上去,但是西贝找到了方法。
外卖的调整,只是西贝在内卷的2023年所做的努力之一,他们的做法与思考,值得更多餐饮企业借鉴。
大正餐也能做好外卖
据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西贝莜面村今年的外卖业务营收将达到20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5%,订单量同比增长35.5%。并且,外卖收入占到西贝莜面村整体营收的33.5%。
可以说,这个启动于2016年,发展于2019年的业务,已经成为了西贝莜面村业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从某种角度上讲,西贝的外卖业务,是被“逼”出来的。过去,菜量大、价格较高的正餐,很难跟便宜省事的刚需快餐直接较量,因此传统正餐餐厅很难在外卖业务上有所建树。
不过,受疫情影响堂食严重受限,外卖是突出重围的必然之选。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实践远重于理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外卖菜单挂上,需求便一点点产生了。
在摸索和需求的碰撞中,西贝莜面村外卖团队发现,除了一人食、两人食之外,西贝完全能适配周五晚餐和周末的改善型场景。而这个改善场景中,高品质的、均价在70元以上的外卖反而成为了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不过,对于一个正餐连锁品牌来说,想要让外卖具备与正餐同样的产品水准,挑战仍然是巨大的。而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稳定和快速。
中式正餐往往极为复杂,牛羊肉、炒菜、汤、面等品类繁多且操作过程繁复,哪怕想要实现快速出品这,都意味着人员、产品和流程上的全面配合。为了确保产品的稳定供应,西贝莜面村门店通过西贝自研的预估生产系统与库存系统,结合过往数据、同期数据、天气情况,预估当日预计订单数量与热销产品。
此外,消费者对于外卖送餐时间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从下单到送达,最多不能超过45分钟,除去30分钟左右的路程,留给制作准备的时间十分有限。经过测算,西贝莜面村把出餐速度压缩到了14分钟,远低于门店堂食的25分钟出餐要求。
这对产品和工序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不仅需要挑选适合外卖、可快速加工制作的菜品,还要系统性的进行供应链改造,提升门店操作效率,并且保证外卖到家后菜品的味道与堂食没有差异。目前,西贝莜面村的外卖业务拥有超90个sku,其中还产生了牛肉胡萝卜焖饭和西贝面筋两款年销量过亿元的单品。目前,西贝莜面村的外卖产品均为门店同款,未来还将计划进行单人餐、双人餐、健康餐的多种产品开发。
这是一个从2016年开始,2019年全面投入,反复打磨了3年多方才走向成熟的产品线。在内部组织层面,组建了一只由总部外卖支持部+分部外卖负责人的队伍:在总部层面,西贝成立了外卖业务的专项组,由西贝莜面村CEO董俊义担任组长;在分部层面,西贝目前有14个营运分部,每个分部都有一个分部的外卖负责人管理分部的所属的门店,支部也有外卖经理。此外,西贝还配备有专属的400客服中心,从内外双向角度解决顾客需求。
降价不是唯一出路
事实上,在西贝的外卖案例中,最重要的一个看点是,在价格如此敏感的今天,正餐也好,外卖也好,企业不降价,用户还会买单吗?
抖音上,随处可见9.9元套餐,8.8元的优惠券;社交平台上,“大学生组团工地吃盒饭”、“穷鬼套餐”等标签更是成为了热议话题;更有哈尔滨某家餐厅推出了4元盒饭,安徽某饭馆甚至推出了8.8元盒饭自助,50个菜随便吃。
而另一方面,部分头部餐饮连锁品牌也在跟随市场潮流,主动进行降价。喜茶、奈雪的茶纷纷释放降价信号,西少爷、和府捞面、南城香等餐饮连锁品牌也开启了降价模式。
这背后,是整体态度趋于谨慎的消费市场。尼尔森IQ发布的《2023全球消费者展望》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消费品通货膨胀持续上升,但增幅减缓。同时,消费者支出增加,但购买的数量减少。而另一方面,4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财务状况在2023年底前会变好。消费者将继续以家庭内部需求为优先级,专注于基本需求,并延续在过去3年中占主导地位并帮助他们应对变化的购买模式。
但在西贝餐饮集团副总裁宋宣看来,如今的市场情况下,与其说是消费降级,不如说这是个消费分层的过程。每个人都对美好生活有着无限的追求,在秉持着近者悦远者来的基础下,如果品牌能够坚守并在自己的赛道持续深耕,仍然可以获得持续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西贝营收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创始人贾国龙预估2023年整体营收也会超过2019年的62亿元,成为西贝发展历史上营收水平最高的一年。
“人们究竟是消费升级还是降级,其实是视场景和时间决定的。”在宋宣看来,在高品质外卖这一领域,竞争并不十分激烈。这其中的难点和对手就是自己,正餐品牌能否做出高品质的外卖产品,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如今的消费者大都在追求小满足、小确幸,他们希望从一顿正餐中得到快乐和满足,所以大家对餐饮的要求会变得更高了,苛刻一点,这很正常。(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作者|谢璇,编辑|房煜)
伟西,西小串品牌创始人。
三年开2000家店,一共投了接近1000万,现实狠狠地给我上了一课,一直就处于不挣钱的阶段,所以我真的失败了。
2023年西小串从重庆转到成都,在春熙路开了第一家旗舰店,这家店前前后后一共投了接近1000万。当时入成都的时候还有句口号,相信大家都记得到,口号就是说的三年开2000家店。但是说实话,现实真的是狠狠地给我上了一课。
< class="pgc-img">>我一直忽略了一个问题,因为西小串在重庆建店模型是非常轻的,是属于地摊串串文化为主。但是到了成都去之后,反而把模型搭建搭重了,也没有结合到现在市场的风向。所以在春熙路这个店的时候,它的营建成本以及各方面的费用都是相当高的,一直都处于不挣钱的阶段,所以我真的失败了。
< class="pgc-img">>现在一个情况基本上是算身无分文了,现在的一些开销,房贷、车贷以及小孩学杂费、家庭固定开支,每个月算了一下差不多要8万块钱。但是怎么办?就像朋友给我说的一样,"铁打的西小串",流水的西西。所以我也一直在创业的路上不停地折腾。
< class="pgc-img">>为了提高自己对餐饮的认知,前段时间出去不断地学习,跟很多餐饮人进行了沟通和交流。虽然这次失败了,但是真的没有放弃。回想到之前西小串的模型以及产品,重新把它的链条打通,西小串的战略方向已经基本上定出来了。这一次希望更多的是把西小串的品牌以及定位(彰显出来),还有就是做出更好的调性来,让大家来拭目以待。
< class="pgc-img">>所以还是那句话,铁打的西小串","流水线上的西西",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