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外出就餐时,被餐厅告知没有纸质菜单,只能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网上点餐。网上点餐通常不仅要关注餐厅的公众号,还要允许其获取自己的微信昵称、头像、地理位置等信息。
近日,一起顾客状告餐厅强制扫码点餐的案例中,顾客被判胜诉,餐厅须于判决生效起10日内删除顾客的个人信息。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此前已有强制扫码点餐的公诉案例,深圳消协等还推出了全国首个行业自律承诺。
1
强制扫码点餐收集个人信息被判侵权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近日,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有关餐厅强制顾客“扫码点餐”的案件。原告罗某在德阳市区某家火锅店就餐时,被服务员告知其必须关注火锅店的微信公众号才能点餐,否则无法提供服务。于是罗某提出用纸质菜单点餐,却遭到服务员拒绝。
为帮助罗某点餐,服务员未经同意使用其手机关注了该店的微信公众号并开始操作。进入火锅店的微信公众号主页,页面显示公众号申请获得罗某的微信头像、昵称、地区及性别几项信息,虽然有“拒绝”“允许”两个选项,但只有点击“允许”后才能继续操作,否则无法点餐。
在罗某看来,该火锅店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既不合法也不正当,更无必要,侵犯了其个人信息,于是将火锅店诉至德阳旌阳区法院,要求火锅店删除收集的个人信息,并赔礼道歉。但火锅店认为,微信头像、昵称、地区和性别属于网络化名,不存在侵害个人信息的风险。
自去年11月起正式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处理个人信息。
据报道,法院审理后认为,罗某到火锅店就餐,并无必要提供手机号、生日、姓名、地理位置、通讯录等与餐饮消费无关的信息。火锅店公众号强制收集罗某的微信头像、昵称、地区和性别信息,违反了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的法律规定,侵犯了罗某的个人信息。
最终,法院要求火锅店停止侵权,并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删除获取的罗某的个人信息。
旌阳区人民法院法官彭诗文介绍,根据法律法规,“关联”是个人信息界定的路径之一,即“从个人到信息”,在已知既定个人的前提下,获取有关该个人的更多信息。此举作用是丰富既定个人既有的人格图像,使他人知晓更多关于该个人的情况。
在本案中,原告罗某在火锅店用餐并使用微信扫码功能,罗某作为已知既定个人,餐厅通过提取信息知晓了其微信号、昵称、地区等信息,属于关联路径识别的个人信息,依法应予保护。
此前已有2 公诉案例,消协多次发声案例,消协多次发声
随着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扫码点餐系统已经十分普及。既为了节约人力成本、精准营销,也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菜品图文、提高点餐效率,餐厅饭店大多力推“扫码点餐”,而纸质菜单则逐渐销声匿迹。
为了解消费者对“扫码点餐”的使用感受,南都此前曾发起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537名参与问卷调查的网友中,有86.8%的网友曾被强制要求扫码点餐,其中更有52.9%的网友表示经常遇到此类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消费者遇到最多的情况是必须点击关注公众号才能点餐,占比达到78%。66.3%的消费者遇到过授权商家或者第三方获取地理位置、账号信息等个人信息后才能点餐。遇到过注册会员才能点餐的消费者占比达到33.7%,而84%的网友后续收到了关于优惠券、广告等推送信息。
想吃饭只能使用扫码点餐系统,而使用“扫码点餐”又必须交出个人信息……繁琐的点餐流程和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困扰着广大消费者。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监管部门也动作不断。
去年3月,中国消费者协会点名批评“扫码点餐”。明确提出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和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而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此外,这种新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阻碍。
去年5月,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联合福田区消费者委员会联合推出全国首个关于扫码消费的行业自律承诺《扫码消费行业自律承诺》,提出以便利消费者为原则,为消费者消费提供多样选择。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
今年3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一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其中,某餐馆利用“扫码点餐”小程序在点餐、支付环节收集消费者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但手机号并非消费者完成点餐和支付的必要环节。此外,该餐馆未向消费者明示收集、使用手机号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也未对收集的个人信息采取必要安全管理措施。最终,该餐馆被处以警告和罚款五万元的行政处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在接受南都采访时曾表示,商家要求消费者必须扫码点餐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而且扫码点餐也不应该授权才能使用。“强迫人家必须提供个人信息才能点菜,获得信息以后强制给人推送广告,这是强人所难了,侵害消费者的隐私权是不应当的,剥夺消费者的选择权也不应当。”他表示,商家应该给消费者提供多个备选方案,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和信任。
采写/综合:南都见习记者 樊文扬
<>技改变未来
说明:本文为共赢传播独家原创,软件为共赢传播独家定制,专为餐饮而生,综合本人10余年餐饮运营管理经验,历经16次优化改良和上千次测试,现在正式上线商用,本文内容可能在某些细节方面描述不够详尽,另有客服和用户使用手册为辅而用。
真实经历
先说一个亲身经历,本市某黄金地段,一家老重庆火锅开业了,开展了一个活动,就是分享朋友圈,满160个赞,即可减免100元,在我们看来,这样的活动的的确确是很LOW的,可是,对于一个三四线城市来讲,还是颇有吸引力,N多顾客前来尝鲜体验,NN多的顾客前来贪贪小便宜(嘘.......我也是......)
重庆老火锅
结果就餐的过程,就让我大失所望了。
首先,由于是老重庆的传统点菜火锅,仅仅是点菜,花了我5分钟,我是5:40到店的,当时顾客并不多,三层楼稀稀拉拉一共10来桌,从点菜到上桌第一份菜,花了接近20分钟!
然后,当我看到桌子上的菜,我郁闷了,服务员上错了??因为,有几道菜我并没有点过!把服务员招呼过来一问,服务员说,就是我点的!由于我的强烈质疑和肯定地告诉她哪些菜我没有点过,哪些菜还没有上,她才核对菜单,发现是由于两联的点菜单,自带复写,不小心上下两张错位了一点点,导致上下的勾选内容不一致(我勒个去,他们重新更改点菜单,重新核对上菜,又起码花了20分钟)。
不高兴了,由于我们坐的是三楼露天餐厅,原想的是可以一边吃火锅,一边欣赏我大眉山的特色--湿地公园音乐水舞表演,却因为吃影响了心情,正想抽支烟,发现烟盒空了,于是让服务员来包烟,哪知道一包烟,又花了10分钟。
音乐水舞表演
真的冒火了,服务员很委屈,说他们有规定,吧台和厨房是见单子出菜和酒水等,避免漏单,而从三楼到一楼的厨房和吧台,有一段距离,确实不是故意的...........我只能表示,有点无语。
通过上面这个真真实实的亲身经历,我只是想说,顾客是经营者的依靠和财神,是不能得罪顾客的,那么,如何避免上面这样的情况呢,今天给大家一个绝对靠谱的解决方案!
餐饮行业解决方案
具体这样做
第一,每张桌椅,一个二维码来定位,也就是说,我们在桌子上粘贴或者放一个展示牌(有二维码),顾客扫码,就自动锁定桌位,就知道他在哪个包间或者大厅的那一桌。
第二,扫码后,手机直接到达 点餐页面,直接点选,就想淘宝选东西扔进购物车一样的方便;
第三,手机上面,直接确认,厨房自动打印小票。多部门,多档位分开,凉菜由凉菜房的打印机自动打印,热菜由热菜房打印机自动打印,蒸菜呢?酒水呢?当然也是一样,由不同的打印机执行打印工作;那总单呢?哦,收银台的打印机,打印全部,方便收银员统计入账!
扫码点餐解决方案
第四,可以大家都点,一桌子8个人,每一个人都可以点菜,喜欢什么点什么,同时点,不影响的哦,只是打印机按照先后顺序自动打印而已;
第五,不用付款,餐后结账。你想嘛,如果需要在线付款,除了主人,别人都可能不敢点菜了,呵呵,放心,点菜是不用马上给钱的,和传统模式一样的,都是最后结账!
扫码点餐解决方案
请思考..........
01. 从顾客手机点菜,到厨房接到单子,是不是省略了服务员的漫长介绍和等待,省时间没有?
02. 服务员或者点餐员的工作是不是变得更方便,更加快捷,原来服务一桌人的时间,现在可以服务三桌,提高效率没有?
03. 是不是可以不用再印刷三联或者四联的点菜单、加菜单了,省钱节约成本没有?
04. 这样的操作,是不是不可能再出现因为复写错位导致的低级问题出现,是不是非常准确?
05. 原来的是服务人员,人工将点菜单送到收银台录入收银系统,再下单,再打印,现在省略了中间步骤没有?
06. 老是出故障,还不敢轻易升级系统的 点菜宝,是不是可以不用了?
共赢传播点餐解决方案
算一笔帐
假设,一个门店,500平米,一般的火锅店,所有员工加在一起,应该是 20 人以上,用上这套系统,至少,至少可以省下 一个人,2500 X 12=?
共赢传播点餐解决方案
当然还有这些情况:
01. 如果是老年人,不会用什么微信,也不懂什么扫码呢?我只能说,那就按照传统模式来呗,服务员自己的手机,拿出来扫码,帮忙点菜不就完了?
02. 顾客喜欢网络支付呢?呵呵,这个点餐,本来就是可以在线支付,线下支付并存的,一键切换而已,如果你是快餐店,直接设置在线支付不就好了么?
03. 如果是在线支付,钱到哪里去了呢?放心,钱是及时到账,到你的账户,实时到账,没有手续费,当然,你如果提现,就和你的微信钱包里面的零钱一样,腾讯要提你0.6 % 我没有办法。
乡坝头巧媳妇门店
原创申明:
本文由共赢传播原创发布。眉山第一家,共赢传播已经开始正式商用,欢迎咨询体验,百度搜索 共赢传播,样板店:乡坝头餐饮 巧媳妇分店,将于近日正式上线,欢迎围观哦!
>日,苏州的吴女士和朋友在一家连锁火锅店就餐,却发现没点过的菜接二连三地被端上来,最终形成了一份474万元的天价账单。
当事人 吴女士:那个店有一个粉丝群,不定期会有福利,去店里吃饭,把桌号拍下来发到群里,店长会送一道菜。以前也没发过,看别人也都是这么发的,那天是正好有活动,叫了几个朋友一起去吃,把那个二维码拍了一下发到群里。
微信群发点餐二维码遭他人疯狂点单
吴女士把含二维码的桌号拍下来发到群里之后,菜就不停地送了上来,一开始,她们并没有注意,后来感觉不对劲了,服务员送来了一大盘牛肉,可明明自己没有点。
吴女士和朋友再仔细一查,原来在此之前就多上了两盘没点过的菜,并且已经被吃掉了。她们赶紧将情况告诉火锅店的店长,这多点的菜究竟是哪里来的呢?
经核实,确实是后台有人在点这些菜,并非系统故障或者操作失误。吴女士当时意识到,可能是自己发到群里的二维码,被别人扫了点菜。
吴女士就在群里抱怨了几句,却激怒了对方,对方开始较劲,源源不断地点菜,还专点贵的,其中白酒就点了100瓶,毛肚点了14份,牛油全辣锅点了20份等,最终的账单很惊人,累计达到了474万元。面对这种情况,商家解释到,并未出单,双方也均无损失。
用二维码点餐,商家省人工,没服务员站着等,用户可以慢慢点,大家都来点。但任何时候,都不能为了方便快捷而忽视了安全,威胁到消费者的权益。
所以,发现漏洞以后,火锅店就对点餐方式进行了改进,不是用一个二维码,谁扫都能点菜了,而是需要客人用手机号登录。商家有问题就积极改进的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当然这种新的服务方式,消费者背后还是有相关的法律条款撑腰的,比如有律师就表示,不是非得扫码点餐。
按照我国《消费者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权,如果店家规定只能用二维码点单,那就限制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同时,根据《侵权责任法》,如果真的需要支付474万的账单,消费者只承担自己实际消费的部分。
提醒大家,使用二维码点餐,也要多留点心,注意对二维码的保密。
扫码点单时要小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