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孙文丽 通讯员 翟天利
为了扎实推进2022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营造卫生整洁、管理有序的市容环境,德州市城市管理局根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德州市城乡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就城区内烧烤餐饮商户规范经营管理有关事宜发布以下通知:
一、经营区域和时间:主干道和公园景区广场严禁占道占用公共场所经营,其他区域19:00以后烧烤餐饮户严格在城管(综合)执法主管部门规定的经营时间、地点进行经营活动。
二、未经批准的位置不得擅自摆放,桌子下面铺设防油垫,每桌至少配备1个垃圾桶,不得占用人行道、盲道和停车位。
三、对顾客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扔烟蒂、纸屑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制止和劝说;禁止乱倒垃圾、污物、污水等,做到垃圾不落地。
四、必须遵守“门前五包”承诺: 及时保洁责任区域内的地表垃圾,每天经营结束后,桌椅搬至指定位置摆放整齐,卫生清扫干净,做到地面整洁无油污、无垃圾,垃圾日产日清,保证责任区域干净整洁,生活垃圾与餐厨垃圾分别配置垃圾箱并分类处理,经营活动中不得将垃圾袋堆放于临街垃圾箱旁;劝导顾客在划(指)定区域有序停放车辆,不得占用人行道、消防通道、盲道,不得私自设置禁止停车标志标示占用公共区域停车位;因疫情防控须在本店内配备消毒液等防疫设备,每天进行店外消毒作业。
五、严禁在22:00以后猜拳行令、大声喧哗;不得使用喇叭、音响等设备进行宣传及叫卖等活动,干扰他人工作和休息;所有烧烤炉具一律入室经营,采用无烟环保烧烤炉,安装排烟净化设备并及时清洗,禁止在店外摆放烧烤引火炉;烧烤商户周边有居民住宅的,操作间窗户必须关闭,排烟设备产生噪声过大不符合标准的及时更换,不得影响周边居民休息
六、在划定区域内出现不按规定摆放桌椅的、垃圾不分类或不及时清理的,以及违反《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和“门前五包”相关规定的,第一次进行口头警告,第二次依据条例进行处罚,第三次取消店外摆放桌椅资格。
七 、不服从管理,有谩骂、围攻、殴打城管(综合)执法部门人员等行为,由公安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处罚。
八、若遇疫情防控、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道路改造、“创城”工作验收检查及其它需要停止店外经营的情况,必须依法停止经营。各烧烤商户务必服从城管(综合)执法局的各项管理规定。
九、各商户在经营过程中,出现食品、消防等安全问题,由各商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class="pgc-img">>
餐饮场所是公共场所,但有些人将餐厅当成自由市场,大声喧哗,一点也不顾忌周围人的感受。个别人在餐厅接打电话时超音量讲话,完全破坏了他人品尝美食的心情。”市民田女士对餐厅内大声喧哗的就餐陋习,甚是厌恶。
< class="pgc-img">>6月6日晚上,记者走进临夏市庆胜路延伸段的一家川菜馆时看到,一餐桌旁坐了四位男士,桌上放着十来听啤酒易拉罐,他们大声说话,划拳喝酒,觥筹交错之间,一位年轻人从座位上站起来,和同桌的人划拳,猜拳声回荡在整个饭馆里,邻座就餐的人频频回头和皱眉,以示不满。
“这些食客扰乱了餐厅和谐的就餐环境,这样的行为很不文明,素质有待提高。”就餐的市民高先生对记者说。
记者点评
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在餐饮场所大声喧哗,影响了就餐者的就餐心情,破坏了舒适温馨的就餐环境,这是一种陋习。广大市民在公众场所应该文明就餐,不大声喧哗。
记者:张姝
来源:民族日报
>月4日,记者来到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应龙南一路36号北大资源颐和翡翠府小区,1栋居民杨大姐和平常一样到小区楼下散步。“现在好多了,在楼上闻不到油烟味了。”杨大姐感叹。
原来,杨大姐居住的小区沿街一楼均是商铺,商家入驻后餐饮店占了绝大多数,临街的餐饮店排出大量油烟,晚上还有食客高声喧哗,直接影响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们住11楼,那么高都能直接闻到油烟味,夏天晚上客人多,有时吵到半夜睡不着觉。”杨大姐回忆。
面对此状况,小区不少居民向相关部门投诉。“小区底商油烟扰民严重,开发商违建烟道(交房后才建的烟道),夏季经营烧烤通宵营业,食客噪声扰民,油烟污染、油烟泄漏、油烟设备振动噪音扰民等问题,该如何解决?”今年4月,有群众向成都市迎接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映,接到群众举报后,成都高新区迅速启动调查、整改方案。
4月25日,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办事处等相关单位共同开展现场调查。
执法人员在调查中发现,开发商将电梯井旁“预留烟道”投入使用,因“预留烟道”建设不规范,未装设“内胆”“内衬”,又未做防渗处理,有油烟渗入居民房间;目前,北大资源颐和翡翠府小区32家餐饮商家中,正在营业的29家餐饮商家安装了油烟净化设施;部分商家夏季时营业至凌晨以后,确实存在食客噪音扰民情况。
如何解决?成都高新区面对群众投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针对油烟问题,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中和街道办事处组织召开商家规范经营会,督促商家经营期间保持油烟净化设施正常使用、每月定期清洗油烟净化设施,定期对油烟排放进行委托监测。
针对噪声扰民问题,中和街道办事处会同成都高新区公安分局中和派出所对餐饮商家进行集中宣传教育,要求商家依法规范经营,并劝导食客文明就餐,及时制止食客大声喧哗,遵守城市管理和治安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安排执法人员采取定时、定点值守措施,确保及时发现及时制止;督促物业公司做好对商家的监督管理工作,避免噪声影响周边群众休息。
“经初步调查,开发商搭建烟道及油烟净化设施不属于‘违规搭建临时烟道’行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如此,他们将责令开发商对改建的烟道及净化设施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整改;同时,责成开发商、物业公司等责任单位引导商住楼一楼重油烟、重异味商家进行业态调整。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将会同中和街道办事处加密巡查频次,持续强化对商家的错时巡查、重点监管,督促各商家对其安装的油烟净化设施正常使用和日常维护,督促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对商业楼顶安装的净化、降噪设施正常使用和日常维护,引导食客文明就餐,避免噪声扰民,还居民宜居生活环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自强 编辑 李旻 校对 田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