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的七月是个大写加粗的桑拿天。
在路上热得大汗淋漓、心烦意乱的时候,
最需要一根冰淇淋来拯救。
赶紧跑进便利店,嗦根冷饮,蹭蹭空调,
那一刻好像才活过来了~
没事就喜欢跑便利店的小资君发现,
冷柜里竟然出了这么多新款冰淇淋。
寻遍了魔都5家便利店:
罗森、全家、7-11、喜士多、快客
&连家楼下的杂货铺也没放过
找到了37支新冷饮
一天一根新口味
玩转出不一样的夏天吧
“乐天爽草莓雪糕”
价格:9.9元
推荐指数:★★★★☆
粉嫩嫩的冰激凌色很治愈,小浓郁的奶香草莓味融入了一颗颗冰粒中,挖上一勺有种“沙沙沙”的感觉,口感轻盈像绵绵冰!爽!
“安田果牌黑巧克力雪糕”
价格:10.8元
推荐指数:★★★★☆
居然被一块黑黑的雪糕小惊艳到了(*^__^*) ,黑巧克力味香浓的不过分带着微微的苦涩,入口间还带着坚果味的气息~
“蓝莓芝士脆皮冰淇淋”
价格:9元
推荐指数:★★★★
薄薄的白巧克力脆皮包裹着小香浓的芝士雪糕,慢慢融化在舌尖的感觉很柔和,内馅还有甜甜的小惊喜~像在吃蓝莓芝士蛋糕~
“田口饼干夹心冰淇淋”
价格:9.9元
推荐指数:★★
两片饼干是软软的,夹着平平无奇的雪糕,感觉像在吃广式月饼,有些甜腻了~
“今海雪海之盐柠檬酸奶”
价格:5元
推荐指数:★★★★★
淡淡冰蓝色,从视觉上来说很解暑,透透的“外衣”带着淡淡的咸爽,包裹着小浓郁的酸奶雪糕,相辅相成的刚刚好~小资君喜欢~
“今海雪迪拜风情迪式纯酸奶味雪糕”
价格:6元
推荐指数:★★★★
没感受到什么迪拜风情,但雪糕的味道还是不错的,浓郁度适中,吃得出纯纯的酸奶口感!微甜不腻~
“明治草莓白巧克力雪糕”
价格:12.8元
推荐指数:★★★★
脆脆的白巧克力里吃得出酸酸甜甜的果粒感,牛奶味雪糕小浓郁,甜度也比较适中,草莓味配牛奶很少女心的口感!
“梦龙海盐焦糖香草冰淇淋”
价格:10元
推荐指数:★★★☆
不是应该金光闪闪的么(;′⌒`),不过巧克力用的果真很壕,有两层巧克力,轻轻一咬,好脆!满地掉金片!心痛ing~其实感觉和常规款没太大区别,海盐和焦糖味也没有吃出来~
“蒙牛俄式奶纯冰淇淋”
价格:6元
推荐指数:★★★☆
酸奶味很浓醇,酸酸甜甜的粘稠感,但小资君还是喜欢小时候吃的那款“小天使”,浓郁中带着小清爽,才好吃呀~
“德式奶葩·奥美曲奇冰淇淋”
价格:6元
推荐指数:★★★
不功不过,原以为样子会很貌美的,结果好普通,吃的出奥利奥的感觉,但不是很突出,不过瘾~
“德式奶葩·太妃曲奇冰淇淋”
价格:6元
推荐指数:★★★
外层的雪糕融入了一丢丢奥利奥饼干的“身影”(太吝啬了吧),奶味小浓郁间带着粉粉的冰粒感,内馅的奶油更为醇厚黏软,整体口感就像一支双重奏的牛奶冰淇淋,但没太多特色。
“伊利巧乐兹绮炫薄荷冰淇淋”
价格:8.5元
推荐指数:★★
薄荷绿的颜色很夏日,还未尝就闻到了清爽的气息,咬上一口~(╯﹏╰)一阵忧伤,巧克力有点厚,薄荷味的甜腻>凉爽,导致完全没吃出里面雪糕的味道
“森永帕姆脆皮冰淇淋”
价格:17.8元
推荐指数:★★★★
虽然价格有些小贵,但小资君喜欢,巧克力“外衣”厚度适中,脆度偏软了一些,甜度也刚好,用的是脱脂巧克力,里面的雪糕浓郁顺滑,带着微微的香草味,甜而不腻!
“和路雪果芙蕾芒果口味冰淇淋”
价格:10.8元
推荐指数:★★★★
和路雪的高端版冰淇淋?芒果味很浓,吃得到果粒,带有一点点的牛奶味,比雪芭更加细腻浓醇,比果味棒冰也更自然清爽~
“奇果呢喃雪泥”
价格:15元
推荐指数:★★★
满口奇异果的味道,很正~没有野莓那样甜,口感偏酸,不过很清爽~
“伊利三明治冰淇淋”
价格:7元
推荐指数:★★★
硬硬的饼干里夹着厚厚的雪糕,一口咬下去,牙齿表示有点尴尬,芝麻味的雪糕算是一个小亮点吧~但口感缺少了一点整体感,饼干还是饼干,雪糕还是雪糕~小资君建议小伙伴不要立刻食用,放置1~2分钟,让两者融合一下也许会好一些吧~
“伊利甄稀提拉米苏冰激凌”
价格:10.8元
推荐指数:★★☆
吃得出提拉米苏的味道,带着咖啡的气息徘徊在舌尖~回味间还有些丝丝的酒味,整体中规中矩了些~(°Д°)
“野莓派对雪泥”
价格:15元
推荐指数:★★
吃得出野莓味,有种雪芭的感觉,如果甜度再降低一点点会更好,15块/支,性价比实在不高哇~
“光明芡实莲子血糯米雪糕”
价格:2.5元
推荐指数:★★★★
可以说和以前的血糯米雪糕味道几乎一样么?带着血糯米独特的香气,一粒粒硬硬颗粒是芡实?莲子?血糯米?分不清哇(′???)σ。但口感清爽,血糯米也是小资君的童年回忆呀~
“光明蜂蜜燕麦雪糕”
价格:2.5元
推荐指数:★★★☆
老牌子光明的今夏新品~口感就像把麦片放进冷藏室冰起来的滋味,吃得出燕麦的脆硬感,雪糕走的是小清爽的路线~结合性价比,整体口感不错~
“零度企鹅酸奶口味冰淇淋”
价格:9元
推荐指数:★★★
把酸奶放进冷藏柜里的滋味,冰冰软软的,浓郁的酸甜像在吃酸奶糖~
“和路雪大水果(橙子&草莓冰棍)”
价格:4元
推荐指数:★★★
“和路雪大水果(红覆盆子&芒果冰棍)”
两款都是红红黄黄的,双胞胎的节奏,傻傻分不清,打开包装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果香浓郁(香得有些做作了),咬下一口是清爽气息的棒冰感,但是过甜了,还没有达到消夏境界的完美口感(ヾ(????)?"看来盐水棒冰的位置稳如泰山呀)
“伊利巧乐兹绮炫香草冰淇淋”
价格:7.5元
推荐指数:★★★
是想走梦龙那种奢华路线么~cosplay得六七成像,巧克力涂层太厚,有些抢了雪糕君的风头啊~╮(╯▽╰)╭经典不是说超越就能超越哒~慢慢努力吧!
“零度企鹅黑巧克力味冰淇淋”
价格:9元
推荐指数:★★☆
微苦的浓郁感,有点像以前的百乐宝狮子的那款巧克力雪糕的滋味,可能食材用的不错,但是没有什么惊喜感吧!略失望了~
“J米罗拉开心果巧克力冰淇淋”
价格:15元
推荐指数:★☆
看包装以为是抹茶的,结果不是~巧克力脆里吃得出开心果,但里面的雪糕味除了是甜甜的。完全没太多感觉呀~( ⊙ o ⊙ )
“J米罗拉香草味华夫筒”
价格:8.5元
推荐指数:★
食物版的卖家秀和卖家秀么/(ㄒoㄒ)/,实物好小一个,颜值堪忧~华夫软绵绵的,里面的雪糕口感虽然比较清爽~但还是各种不推荐~
“田牧悠致生活蓝莓酸奶口味雪糕”
价格:4元
推荐指数:★★★☆
简直就是一根压扁&放大版的爱尔卑斯蓝莓味棒棒糖,外形像!口感也像!
“芒果芝士夹心雪糕”
价格:14.9元
推荐指数:★★★
浓郁的口感是把果肉和纤维都保留住了么?芒果味比较真实哦~芝士味雪糕的醇厚有些小低调,巴旦木颗粒没有太多感觉到~性价比稍稍有些伤不起哦~
“蒙牛牛奶棒冰淇淋”
价格:4元
推荐指数:★★★★☆
口味和百乐宝的小牛奶有得一拼的,卖相虽然很一般,但牛奶味很浓醇,带着小小冰粒感,不错~
“蒙牛牛奶棒冰淇淋(哈密瓜味)”
价格:4元
推荐指数:★★★★
在牛奶棒冰淇淋上融入了哈密瓜的滋味,有种喝哈密瓜牛奶的赶脚~蜜瓜味比较突出,口感顺滑,但小资君个人感觉还是原味更有一番浓郁风味吧~
“东北大板·香芋味脆筒雪糕”
价格:4元
推荐指数:★★★★
哈哈,可以走红毯的甜筒,喜庆的大花风莫名戳中笑点(其实人家很fashion好么!?′ω`?),打开包装,居然用葡萄干来点缀,太实诚了吧!(小资君又想笑了肿么办哇)雪糕的味道是紫色的香芋,香醇顺滑再配上脆脆的华夫筒,不错呦!
“上海方糕·红豆糯米雪糕”
价格:3元
推荐指数:★★★☆
名字有些莫名的喜感,雪糕味比较小清新,吃得出糯米的香味,红豆馅像在吃细腻清甜的豆沙,可以等慢慢融化了一些的时候再吃,口感会更好一些。
“东北大板·森林浆果脆皮冰淇淋”
价格:4元
推荐指数:★★★☆
巧克力涂层的厚度适中,小脆小甜,奶味香浓的雪糕里夹杂着冰冰的果酱,就像是舌尖上微甜微甜的小确幸吧~
“臻品奶葩”
价格:4元
推荐指数:★★★
比较小的一根巧克力雪糕,类似精品雪宝的口感,巧克力的滋味有些过于浓厚,“抢戏了”,少了那么一点柔和的顺滑感。
“东北大板·野生蓝莓冰淇淋”
价格:4元
推荐指数:★★
雪糕味的浓郁程度和东北人的热情成正比,内馅的蓝莓味是浆果类型的,酸酸甜甜的还不错,但是雪糕奶味太浓厚了吧,多吃几口还有些奶腥味,小资君表示有点hold不住。???????
“蒙牛随变雪糕”
价格:4元
推荐指数:★★
把之前的随变放进了杯子里了么,雪糕味基本没太大变化,但是巧克力不脆脆了,那种舌尖上的小惊喜感消失了~不开森~(;′д`)ゞ
小资君の榜单时刻
红榜:4.5~5颗★
“拿走,谢谢”
黑榜:2颗★以下
“扫雷,不谢”
冰淇淋棍也要来段freestyle
收集下来还可以做各种创意小物哦
便签、留言板、色卡、装饰品...
>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去年,有一双联名 Dunk 火遍朋友圈,由于这双鞋的皮革覆盖层饰有毛茸茸的人造奶牛印花纹,所以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奶牛Dunk”。
图片来源:Hypebeast
单听这名、看这样,你很容易以为它是耐克跟某个牛奶公司的合作。但事实上,这款联名产品的合作对象 Ben & Jerry's 是一家美国的冰淇淋公司,其地位就跟中国小卖部冰橱里的和路雪差不多,是不少老外最爱的夏日浪漫。
Ben & Jerry's产品的经典设计在辛普森宇宙中多次出现,只不过侯墨不太喜欢这个口味,
为了规避版权问题“Ben & Jerry's”在剧中被改名为“ken & herry’s”。
但就是这么一家品牌设计看起来非常可爱、冰爽的公司,最近却让中东政治鸡飞狗跳、乱上加乱,甚至因为它,还开始爆发了一张“战争”。
这场战争,得从前一阵 Ben & Jerry's 发布的一条公告说起。
上月19号,Ben & Jerry's 宣布:Ben & Jerry's 决定停止在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定居点销售冰淇淋;并通知目前的以色列代理商,代理权在2022年底到期后将不再续约;该公司旗下的产品,在代理权到期后将以其他方式在以色列贩售。
图片来源:Ben & Jerry's
在炎热的以色列,冰淇淋是续命必备圣品。而Ben & Jerry's从1982年进入以色列市场以来,就用丰富的馅料和优良的原料制成的冰淇淋干倒了“迦南美地老冰棒”成了以色列民众眼中最优质的冰淇淋,其地位在以色列就跟1996年上海的哈根达斯差不多。
因此当消息一出,很多以色列民众都陷入了冰淇淋焦虑,害怕失去自己的夏日味道,开始惶恐未失去它的残酷时光。
“Ben & Jerry's离开以色列的那一天,对于我来说就是世界末日。”
Ben & Jerry's在以色列市场占有率在12%-13%,其中的曲奇、奶油味冰淇淋更是他们最爱的口味
而这种对口味的追捧与热爱,很快由爱生恨。一名20岁的以色列国防军的母亲Orly Ben Ami代儿起诉Ben & Jerry's 公司违反了“???? ????? ?????? -反歧视法”:
“Ben & Jerry's是我儿子最爱的酷夏甜点,每次巡逻空闲时,他都会买一个吃,但现在,这些恶棍剥夺了我儿子戎马倥偬中的快乐时光,着实可恨。”
如今这位母亲对Ben & Jerry's提起诉讼,要求1400万新谢克尔(约合2812万元人民币)的赔款。
图片来源:Ynet
这件事也让政客们怒火中烧,纷纷痛骂这家冰淇淋厂的决定。
总理艾萨克·赫尔佐格直接指责Ben & Jerry's的做法是一种新形式的恐怖主义。外交部长拉皮德更是直接用“反犹太主义”行为定调。
图片来源:Youtube
尽管“不卖冰淇淋给约旦河西岸定居点”是不是一种恐怖主义这事不太好说,但以色列前总理“硬汉”内塔尼亚胡的推文里那句“现在我们以色列人知道不该吃哪种冰淇淋”的豪言,确实掀起了一场倒掉冰淇淋的战争。
图片来源:Twitter
这场战争由以色列历史上第一位国防军女少将 Orna Barbivai打响。
在7月20日,现任经济部长的Orna Barbivai从自己家双开门大冰箱里掏出了一桶Ben & Jerry's,然后一边念叨“你们的决定不会影响我们的决策”,一边把夏日浪漫扔进了黑色垃圾桶。
图片来源:tiktok
在她之后,从歌手到平民都开始效仿她的行为。
人们从家里、从冰箱里、从刚买回来的购物袋里,拎出冒犯以色列的王八蛋冰淇淋扔进垃圾桶,掀起了一场tiktok、IG的社交大作战。他们愤怒地表示:“不管它有多好吃,我家都不会再出现Ben & Jerry's冰淇淋。”
而在一班达美航空的飞机上,一些愤怒的以色列乘客甚至抗议空乘分发Ben & Jerry's的行为,并把它视为一种侮辱。
图片来源:Inews24
“我们以色列也有很多好吃的冰淇淋,不吃Ben & Jerry's又饿不死!”
图片来源:IG
这边以色列气得不行,那边约旦河西岸却是敲锣打鼓,一片快乐的景象,热闹得跟庙会似的。
人们把Ben & Jerry's冰淇淋画到墙上,并在上面用英文入门书法写上“Palestinian flavor - 巴勒斯坦风味”,以此歌颂它的决定。
图片来源:IG
代表以色列阿拉伯裔利益的以色列“共同名单”党的老大艾曼·奥德赫,则跑到社交平台上抱着酸奶冰淇淋合影留念。
看着他微笑的表情,好像就是在过大节,这种快乐的心情足以让他无视留言板里那些气急败坏的愤怒。
图片来源:Twitter
而更多开心的人,则是跑到了阿克萨清真寺门口,举起手中的冰淇淋,庆祝一场胜利。
他们在社交平台上接龙,形成合力,就像再和那些愤怒的人进行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
图片来源:IG
巴勒斯坦人狂欢的同时,愤怒的以色列人却乱了套。
在内塔尼亚胡那条慷慨激昂的留言板下方,一位网民提醒他注意:在发这种富有煽动性的推文之前,应该先考虑一下 Ben & Jerry's 的以色列工厂里还有155名同胞在那挣钱呢。
但他的声音很快被另一种观点覆盖:“如果是我,现在就从伤害祖国的公司里离职。”
图片来源:Twitter
在这场以色列对抗冰淇淋的战争中,处在暴风中央的 Ben & Jerry's 以色列工厂老板Avi Zinger在接受采访时战战兢兢地表示:
“我们使用以色列农民的牛奶、奶油和鸡蛋,雇佣以色列人,甚至不向总公司支付专利费,是百分百的以色列货。我们为大家贡献冰淇淋,也为经济和社会做出了贡献。”
图片来源:JNS
看见上面你可能会好奇:觉得就是一冰淇淋公司不卖货了,咋就能让以色列如此愤怒,惹得从政府到平民的集体急眼呢?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吵架的密码藏在公告里,核心点就是公告里提到的——约旦河西岸定居点。
所以,下面我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约旦河西岸定居点到底是个啥,为啥能掀起如此巨浪;从某种意义而言,搞清这事,就差不多能明白为啥中东局势能从你爹小时候一直吵吵到现在了。
2021年6月4日,加沙地带北部贝特拉西亚,巴勒斯坦人坐在巴以冲突空袭废墟中搭建的临时帐篷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众所周知,犹太人在建立以色列国之前老挨欺负。所以19世纪犹太人看着别的民族国家一个个建立的时候就特别伤感,也想回到老家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国家。
这个梦想在一战结束后变得现实,当英国取代奥斯曼土耳其成为这里的统治者,那些在西方已经获得社会地位的犹太人就开始通过自己的能量,推动英国政府颁布了《贝尔福宣言》,获得了在这片奶与蜜之地建造家园的机会。
一开始巴勒斯坦人非常欢迎犹太人来此建造家园,因为他们买地出手阔绰。但过了几年,低头数钱的巴勒斯坦人抬头一看发现周围没自己人了,全是犹太人,才慌了。
但当他们意识到这点,决定控制一下的时候,犹太人早就开始把各个定居点连点成面,给他们包围了。
所以,在巴勒斯坦人眼里,以色列的定居点就像是往你家门口堆杂物的恶邻:今天放个箱子、明儿扔个盆,就这么一来二去的蚕食,就把你家这块地变成自己家的小仓库了,你说你膈应不膈应、气不气?
但在以色列人眼里,我这么做合法合理,地契你瞅瞅,我当初买地的时候,你美滋滋地卖,现在跑回来翻后账,没门。
在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两边越看越不顺眼,也从骂街迅速升级为武斗,两边经常是我往你定居点扔个炸弹,你暗杀一个领导者,你来我往,非常血腥。
随着以色列人的实力渐强,他们建国的信念也越来越坚定,为了清空土地上的反对势力,他们不但拳打巴勒斯坦土著,还开始脚踹英国统治,搞了很多恐怖袭击。
1946年7月22日,极右翼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伊尔贡针对英治巴勒斯坦政府发动的恐怖袭击,袭击目标是设于大卫王酒店内的政府总部。这宗爆炸案共造成91人死、46人伤。
图片来源:super.abril
最终,联合国为了让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消停会儿,在1947年通过了第181号决议,让两个族群分别成立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俩人好好处,别折腾了。
但是当以色列建国之后,阿拉伯人又不乐意了,觉得凭什么拿我的土地给以色列建国,于是就开始了中东战争,一顿乱打后的结果是以色列连战连捷,成为了中东霸王龙,控制了大片约旦河西岸的土地。
为了控制这里,他们使用了传统艺能——定居点,开始中心开花、内部爆破,一口一口地将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社区撕成碎片,逐步蚕食。
最左侧的图是1947年联合国通过的巴勒斯坦地区规划地图,白色的是以色列国疆域,绿色是阿拉伯国疆域。
后面地图则展现了疆域的变化,定居点正在撕碎绿色的土地。
在约旦河西岸造点这种行为,在现在很多国家看来都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隔三差五地就谴责。但以色列丝毫不在乎这种声音,一直在约旦河西岸我行我素。
所以,在以色列人眼中: Ben & Jerry's 指责约旦河西岸定居点有违“peace & love”的公司价值观,不卖冰淇淋的决定,就相当于是说以色列政策与定居点合法性大有问题,就是对他们开战的信号。
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定居点增长图
图片来源:Statista
事实上,以色列对Ben & Jerry's 的攻击,并不仅仅只有互联网的骂战。
在以色列驻美国及联合国大使的警告以及犹太财团的游说力量之下,包括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在内的5个州纷纷对Ben & Jerry's施压,表示不撤回公告就好好整你。在这种压力之下,美国30多家门店的特许经营商也要求公司撤回此前拒绝在约旦河西岸贩售冰淇淋的决定。
看着这些全方位无死角的攻击,总能让人有一种圣战的既视感。
不过,在这场“战争”中Ben & Jerry's并不独行。
在以色列人对它们的决定愤怒不已,向其开战的时候,巴勒斯坦人却吃着它们的产品,把它们视为行侠仗义的梁山好汉,是英雄品牌。
两种态度巨大的反差,其原因在于,巴勒斯坦人苦以色列久矣。
巴勒斯坦驻英国大使胡萨姆·佐姆洛特抱着孙子大啃Ben & Jerry's
这种苦,来自身份。
以色列将巴勒斯坦人按地域将身份拆成四份,分别赋予不同的权利,有些可以来去自由,有些则被限制活动范围。
看上去那些持以色列公民身份证、拥有政治权利的阿拉伯裔,要好过每天在加沙担心生死问题以及其它出行受限、没有政治权利的人,但在身份上,他们都觉得自己是以色列的二等公民:
“大学很多专业我们不能申请,进职场之后的升迁也很难,薪水也不如同期进公司的以色列人...总之,在外面看我们是以色列公民,但对于他们来说,我们是阿拉伯人、是巴勒斯坦人,是他们的敌人。”
此外,以色列定居点带来的屈辱感,也令巴勒斯坦人难以忍受。
在通过星罗棋布的犹太定居点时,巴勒斯坦人总要接受更多检查,就连上班、上学也不例外。这种检查可不像我们登机前那般温良恭俭让,军警可不会先分男女后搜查。
“隔离墙就是种族隔离。每天在通过检查哨所,看着我们祖辈生活的土地,被他们用瞭望台、围墙和定居点一寸寸变成他们的时候,我就感受到屈辱。感觉就像看着一条鬃狗细嚼慢咽你的身体,而你却被绑起来一样无奈而痛苦。”
英国艺术家Banksy特别关注巴勒斯坦问题,一直用作品呼吁人们关注巴勒斯坦人的悲惨遭遇。2019年,他用《伯利恆之疤》讽刺以色列的隔离墙政策。
而另一个Ben & Jerry's的支持者,是以色列人自己。
据外媒报道,公告发布后的第二天Ben & Jerry's在以色列的销售额激增了21%。
在这些用消费支持Ben & Jerry's的以色列人里,一些老大哥觉得100%以色列生产的冰淇淋是国家经济的一部分,跟风抵制不但浪费粮食,还会伤害同胞。
而另一些狂买冰淇淋的人,则是那些反感以色列极端民族主义的人,认为“反隔离墙与定居点”并不等同于“反犹”,而巴以问题的核心也不是宗教,而是土地;定居点的存在,割裂了原住民与他们家园的关系。
公告发布后,一个以色列男孩正在Ben & Jerry's工厂购买冰淇淋。
现在,这场风波仍在持续,互联网舆论场依旧乱做一团。尽管政治观点各有立场,但每当看到有人用神的旨意来证明土地合法性的说辞时,我总能想起一部名叫《白幽灵传奇之绝命逃亡》的滥俗电影。
在影片里,备受杀戮回忆折磨的十字军战士雅各布跟夏侯惇版尼古拉斯·凯奇谈心,他说:“凡人不会知道神的意志,当他们假装知道时,就会血流成河。”
图片来源:B站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本文源自虎嗅网
/季节
【编者按】
有人说,疫情过后,应该拍一部电影叫《上海团长》。虽是个段子,却也道出了多数上海市民此时的心声。
特殊时期物资紧张,大大小小的社区团购撑起了人们的一日三餐。谁的手机里还没置顶几个团购群,没死守过几个“团长”?
在浦西封控前夕,本文作者加入一个400人的团购群,短短十余天,她跑马灯似的添加了各种社区团购——就像小型社会田野现场,她感受到一种“能折腾的生命力”,还有艰难的时候大家互助的善意与体面。
“400多人的大群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加入小区团购群是在3月29号。
那时候浦西还没封,我原本还准备第二天早上起来在盒马上抢菜,顺便把已经买到的蔬菜晒干、保鲜。当时,超市里的菜早已被抢购一空,还算幸运,这一轮封控前,我在小区附近的一个菜场买到了菠菜、鸡毛菜、鸡蛋、鸡翅,看到冰箱里的绿色,心里安稳许多。
因为要被通知做核酸检测,我加入了我们楼栋的群,也是在这个群里,我第一次知道小区“团购”这回事。有业主想发起买菜的团购,80元的套餐里,有芹菜、莴苣、大白菜、洋葱、油麦菜、黄瓜,已经是当时不少人眼红的菜,因为100份凑不到人,有人提议,把链接“甩到小区那个团购群里问问”。
就这样,求到二维码后,我进入了这个有400多人的大群,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进群的第一张图,就是一个业主在晒盛满冰激凌的冷冻柜。打开群公告,已经有些团购在截团了,包括三文鱼、北极贝、鳗鱼,还有上海加油特别版芝士蛋糕。团长正在群里吆喝团购某家点心,是上海新近的一家网红店。
“要不要走一波?”“怎么样走不走?”团长很卖力地推销,发送了好几张诱人的图片。
这对当时只想着买蔬菜的我,还是产生了一些冲击。
2022年3月29日,上海,志愿者向一名被隔离的市民传递生活物资。澎湃影像 资料图
大量的群聊很快把我淹没,看得我眼花缭乱。小区是我去年租住的,1500多户人家,对于这个小区里的其他住户,我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当时疫情还不那么严重,团购之余,他们会在群里闲聊,我知道了小区对面有一家卖鸡蛋春笋豆角的南汇店,很贵,小区门口有一家好吃的煲仔饭,有隐藏菜单,还有一家东南亚餐厅,老板会唠嗑吐槽自己的儿子。平日里我往返于单位和家两点一线,沉迷于工作,常常用外卖应付晚饭,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关于附近的新知识。社恐如我,默默在群里收藏。
要团购,群里的规则是,开团的业主和供货商谈价格与数量,跟群主报备后,统一开团,达到数量之后成团,所有参团的成员付款。
当我沉浸在群聊中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有人迅速发了一条链接,是另一份蔬菜套餐,69元&89元。“我们先开个15份的团”,“直接接个龙”,“大家自告奋勇”。“我来”,马上有业主发起群接龙。鉴于蔬菜还是吃不够几天,我在一片兴奋和慌乱之中,成为了第12个写上楼栋和门户的人。
但兴奋很快落空了。“同志们下单提示库存不足,先别急,我看评论有不定期补货的”,开团的业主说。我的第一次团购就这么夭折了。一直到几个小时后,还有不知情况的业主在继续接龙。
“我抱着鸡蛋,像抱着随时会跌跤的孩子”
4月1日浦西封控后,冰箱里的菜一点点变少。
这个团购群一度被我遗忘,那时候我把希望都寄托在抢菜软件上,六点可以抢美团买菜和叮咚,八点半叮咚和盒马。每天昏昏沉沉中醒来,狂刷手机十分钟,“前方拥堵”,“运力不足”,后来还试了每日优鲜、大润发,但没有一个抢到的。我也佛系了,抢菜多是重在参与,米还有,总能吃上。小区也先后发过几次物资,虽然东西不多,第一次有玉米两根,莴苣一根;第二次黄瓜一根,胡萝卜一根,洋葱一个,土豆一个,姜半根。后来,叮咚和盒马、美团在我们附近的站点都停了。
小区发的一次物资。
只是,随着原本以为5号会解封而没有解封,焦虑的情绪与日俱增。
这期间,小区发的物资有几根香蕉,一袋饼干,三根香肠,为减少接触,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挂了一个袋子,上面写了一张纸:谢谢志愿者(爱心)。
在门上挂的袋子。
团购群里的团长的团在此期间也基本停了。5号,团长发了群公告:群里这两天不团,太乱了,而且不能自己拿,都要麻烦志愿者。请大家理性团购!
她担心安全隐患,还有管理的混乱,群里有人把各种团和链接都丢进群聊,却不知道团长是谁,“不报备就丢群里的,全都踢了。”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抢到菜?
直到6号,楼组长在楼栋群里发了一个附近超市的团购,居委会对接的,建了群,我立马来了精神,“求拉一下进群,谢谢”,许多业主也仿佛看到了希望,纷纷排起了求进群的长队。
小区南区团购负责人把我拉进了群,看了看她的群昵称,我才意识到她就是我对门的邻居,她的头像是一只大熊拉着小熊的手。
疫情期间,我们大多在需要下楼核酸检测时同时打开门,她是个戴眼镜的中年女人。社区发菜的时候,我们分了菜,邻居曾说,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的,我们这里多,可以问我们要。那时候觉得心里暖洋洋的,原来她也一直在做志愿者啊。
超市的团购有四个套餐,分别是蔬菜、肉和鸡蛋,我火速买了30个鸡蛋,41元/板,完全没有去比较价格。这成了当天我没抢到菜的最好安慰。团购搞得挺井井有条的,负责人会在门口接货,拉到每栋楼下,在采购群里通知居民下来拿东西,负责人一一核对。
2天后,因为没看到团购群下楼取货的通知,邻居直接敲了敲门,她帮我拿过来了。我用酒精喷洒消毒,小心翼翼地怀抱着我的鸡蛋走向冰箱,像抱着随时会跌跤的孩子。
我团购到的鸡蛋。
“以物易物开始了”
大家对这次“官方”的团购热情很足,第二天就希望再继续开团。
但又有了新的问题,我看到邻居在群里发消息:由于昨天小区的订购量超出了超市的承受限度,订单量激增也给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团购改为2天一次。
她补充说:“因为长时间的社区封闭,咱们生活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情绪上也十分压抑,但还是真诚地向大家倡议屏牢最后几天,尽量减少其他外卖和团购,大家一起尽早享受屋外的春暖花开。”
我的房间很安静,隔着一道门,我总能听到她仿佛在与人商量什么的忙碌声响。
邻居说完,有人在群里讲,我们小区居民的购买力太强了。另一个人回复,不是,只是为了活着。
那段时期,是物资逐渐消耗并紧缺的时候,在团购群里,有业主开始排队求米,求面,求葱姜蒜,希望能开主食的新团,但迟迟没有声音。
人们也开始在群里以物易物,调味料是见底比较快的,大家换些料酒,盐,生抽,都会在群里默契地说一声,尽量在本楼栋内交换,不接触,就放在邻居门口。
更为显著的问题是不会使用手机团购的老人的饮食保障。在楼栋群里,一个老人发了长长的文字,言语中都是无奈:天天昐介封,何时到耒?原以为三五天的封闭,竟成为持久战,旡物质上的长远准备,坐吃菜空、已频临旦尽粮绝境地‘,社区团购也旡能力搶菜,特请居委能多联系些团购点,方便老人也能买到菜……对防疫‘过程中付出辛勤劳动|的楼纽长,志願者道声谢谢!幸苦了!(可能因为老人是手写打字,留下了一些错别字)
好在,老人很快发来消息,旁边两户邻居已经送来食物,也帮他加入了团购,还有不知道什么人,在他门上挂了一袋蔬菜。“谢谢各位好邻居”,他说。
另一个好消息是,居委会对接团购的肉到了,有居民在群里吐槽,买的是小排,拿到的是汤骨,另一个居民接着吐槽,有肉吃已经很好了,万一啥都没了呢。
但这些限购数量的团购,依然无法满足居民的需要。
8号,是关于团购的命运摇摇欲坠的时刻,楼栋群里,居委的工作人员发布了群公告——小区陆续有阳性病例,上海市的数据认为“小区防控风险在于快递和团购物品始终是危险的环节”。
团购不再被鼓励开放,组团人需要承担疫情风险的法律相关责任,“如确实缺少个别物品,提倡优先在本楼、本小区相互交流支援。”同时,建议大家购买生活必需品,暂停购买改善型副食品。
最大的问题或许在于——“由于社区的体量较大,目前居委和志愿者都已超负荷运转,配送保障和消杀能力已经到达了极限。”
底下,没人说什么。当天,每户都要做抗原检测,居民们照常有序地发送着抗原检测试剂的图片。
2022年4月5日晚,上海,四川北路街道的某封控小区大门口,社区工作者和小区志愿者连夜将菜分类运送到居民家门口。澎湃新闻 高剑平 资料图
“等了一早等了个寂寞”
但有一些情绪已经酝酿已久。
一个居民谈起,跟街道的其他小区相比,我们发的套餐里只有饼干、香肠,其他小区至少有橙子、午餐肉、粽子。很多人跟着附和,纷纷贴出各小区物资的对比图,抒发着不满。
这些在疫情前期可以忍受的部分,在这时不再被视作理所当然。毕竟,将来的保供物资,看上去遥遥无期,大家都面临着无粮的可能。群里很快分为两种声音(虽然这两种声音并不矛盾),一种强调体谅居委,另一种要求居委提供一个说法,并给街道打电话,在政府留言板投诉。
“不求多少,但求公平”,很多人说。
这个过程中我还收藏了一个表情包,是一只手拿着一个破碗,仿佛在乞讨,上面写着“行行好吧”。
在团购群里,团长也讲了一句:“我们只能靠自己,一刀切,不团是不可能的。团购都跟居委报备过。”
与此同时,居委对接的超市团购,鸡蛋面、面粉和大米秒没了,有很多跟我一样没抢到的住户在群里吐槽,“等了一早等个寂寞。”
这一天,是疫情以来我焦虑的顶峰,不知道什么时候解封,剩下的伙食能吃几天。我时不时在各个群里刷消息,生怕错过什么可买的。朋友发来的一些其他团购链接,以前多方犹豫对照的我,这次都果断买了一些。看到快团团的小程序上下单成功的标语:“老板,跟团成功了,期待早日收到货~”好像这些食物马上就会投入我家冰箱的怀抱。
跟团成功后的页面。
浑浑噩噩中,不知道是不是团购恢复了。我进入了一个小区面包群,已经有37个人在接龙,我甚至不知道是什么面包,不管不顾,先接上再说!不断有人进群、接龙,气氛热烈。团长马上找到了负责人,做了表格统计。三个小区加起来要200-300份。
结果,到晚上6点,团长说,同志们咱们的团购可能成不了,“不可抗因素。”
小区的另一个面包团也落空了,似乎是因为吐司供应链的厂商有突发问题,团长退款。我还进入了一个专门的小区牛奶团购群,结果已经接龙到80号,满团了。我像跟着吵吵嚷嚷的人群,拥到不知道哪里的地方去凑热闹,也习惯了热闹后的失落。
一切直到周五凌晨才有所缓解,京东恢复供货和物流,团长把链接发到了群里,人们又有了盼头。我在京东上下了好几单,水、肉、单、奶,连日来的恐慌,终于能够暂时落地了。
“那是一种能折腾的生命力”
再打开团购群,发现团长在群里说了很多话,包括来不及说的怨气和还没解决的问题:
钱垫付什么的,我都可以,就怕货到时候没人送。(上次)没有对接人,奶放在门口。也没人消杀。
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这100米。不知道志愿者怎么安排。因为(志愿者)还要(统筹)做核酸,如果都要自己(对接和送货上门),太恐怖了。
每次团不麻烦,订单整理最多眼珠子掉下来。
她还提到,送货需要司机的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还需要通行证。
10号深夜,超过零点,她还在群里琢磨开通盒马、大润发的集单,以及召集小区更多志愿者。平日里,她还经常盯着小区里阳性病例的情况,提醒大家防护来保障团购物资到手后的安全。
我想,她做的很多努力,是我们平常看不见的。
点开团长的头像,视频号里都是家人的画面,我意识到她是一个可爱女儿的妈妈,她的签名里写着,“朋友多渠道多”。
这几天,我总会想到3月29日,封控之前,有业主在团购群里发言:“这个群疫情后能不解散吗?感觉可以买到好多好吃的,贼方便。大家资源共享特别好。”
还有人说,“这里太温馨了,多呆呆不会emo。”
不团购的时候,有人会在群里分享食谱,例如,地瓜叶水里焯一下,酱油、麻油拌一拌美味;有人在群里借卡拉ok,在家憋坏了,想唱唱歌。群里有爱做饭的男人,有孩子在上网课的妈妈,团长时不时会冒个泡:今天怎么这么安静,大家晚饭吃了什么?
我也喜欢这个团购群,常常在里面泡一会儿,刷消息。封控前一晚,大家还在起劲地聊天,我第一次知道,小区里有翻垃圾桶的黄鼠狼,很甜的桑葚,香很久的桂花树。“这真的是吃货群”,有住户说。
回想当初进群时,业主们团购三文鱼和蛋糕的热情,如今让我怀念。那是一种能折腾的生命力,是在一个还算正常运转的时期,欲望与消费的生机勃勃。
后来,哪怕在物资困难的时候,也有居民念着,不敢买奶或水,怕志愿者提着太重。这样的善意和体面,真希望能被珍重、被保护,一直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黄芳 图片编辑:蒋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