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公园。
它地处一环内,和平、铁西、皇姑三区交界,历史上却曾是“三不管”的神秘地带,它毗邻西塔、北一路万达、长江街等繁华商圈,位置优越,却同时又有些“闭塞”,三面被铁路包围。
它紧邻着被称为“沈阳版九龙城寨”,拥有近五千户超大小区的克俭小区。
它就是位于皇姑区阿里山路8号的克俭公园。
1
克俭公园最早修建于2002年3月,次年5月开放。在沈阳,克俭公园不算大,但它背后的历史却足够悠久,并且曾深刻改写沈阳的城市命运。
1897年,沙俄在东北修筑东清铁路,这条铁路线南至旅顺,中间经沈阳、长春至哈尔滨,与沙俄境内的中东铁路连通。
< class="pgc-img">>东清铁路是沙俄在中国东北势力扩张的标志,它的修通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就是日俄战争。
对于日本,战争过后,日本势力开始全面在东北扎根,为后来全面侵略中国埋下伏笔。其中,东清铁路长春至旅顺段的控制权被日本获取,改称南满铁路。
沙俄则因战争失利引发政治革命,势力衰退,最终在1917年爆发了十月革命。
对于中国,这场战争不仅让东北百姓深陷苦难,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动荡,于沈阳而言,更是改写了一城历史走向和城市格局,直接催生了皇姑、铁西两个新城区,克俭公园所在的克俭地区也因为这条铁路而诞生。
2
克俭地区本是东清铁路“谋克敦”站西侧的一片荒地。“谋克敦”为满语音译,即奉天的意思,是今天沈阳站的前身,位于今天老道口。
< class="pgc-img">>谋克敦火车站
铁路修通后,一些因筑路被骗招的华工无处可去,就在车站以北荒地搭建房屋,居住下来,成为克俭地区的最早雏形。
随着中国与日本侵略势力对铁路路权的争夺,南满铁路、京奉铁路、新奉铁路最终将克俭地区围成一个“三角地”。
“三角地”最初也不叫克俭地区,而是被周围百姓称为“兴隆街”。区域西侧是皇姑屯车站,是当时中国人修建的京奉铁路的“沈阳站”,东侧经两洞桥,可直奔沈阳城,经三洞桥可直达北市场,沿铁路向南又是日本人修建的奉天驿,堪称枢纽。
但由于铁路的区隔,并且原本就是城外荒地,这样的枢纽在民国初期却是“三不管”地带,鱼龙混杂,多有逃犯藏匿,最多的还是逃荒、种地、烧砖、打零工的穷苦人。不过,铁路带来的繁荣让这里茶馆、饭庄、当铺、药房、杂货铺林立,说书的、唱戏的、杂耍卖艺的汇聚,热闹非常,确实兴隆了一阵。
1928年6月4日,这里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日本关东军在皇姑屯火车站附近的三洞桥,也就是今天克俭公园的北门入口处,炸毁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意图制造“满洲”动乱,趁机占领东北。如今克俭公园北门外还立有“皇姑屯事件发生地”的标识。
< class="pgc-img">>张作霖炸伤后被送回大帅府,数小时后不治身亡。要知道,张作霖是奉系军阀首领,握有东北最高权力,同时还担任过陆海军大元帅,是国家元首,这件事在当时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随后,张学良面对家仇国恨改旗易帜,这标志着中国正式结束了军阀统治时代,国民政府实现名义上的统一,粉碎了日本分裂中国的图谋,但此后日本关东军也加快了侵略中国的脚步。
3
1946年,日本投降后的兴隆街改称克俭街,取义《尚书·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此后,整个三角地也被称为克俭地区。
< class="pgc-img">>改造前的克俭地区
建国后,克俭地区已是沈阳一个大规模的棚户区,直到改造前,0.6平方公里的克俭地区挤着6000多户人家。
2000年,克俭地区被纳入拆迁改造计划,并于2003年10月完成改造,5272户拆迁户得到回迁安置,曾经的棚户区焕然一新。与此同时,克俭地区东部则修建了克俭公园。
克俭公园占地约10公顷,绿化约7公顷,在建成后又历经多次升级,目前已经沈阳一个知名的网红公园。
< class="pgc-img">>公园中的林荫路、健身步道意境悠然,铁路天桥年代感十足,尤其是斑驳的绿皮火车更是受到追捧,拍照很出片。
< class="pgc-img">>值得一提的是,最初让这一区域得名的兴隆街,也即后来的克俭街,在解放后改为克山路,是以黑龙江的克山命名,目前已经是克俭小区的一条内路,似乎正在悄悄隐没于城市之中。
然而,从“三不管”的三角地到兴隆街,再从棚户区变为克俭小区,这片小小的土地见证了动荡年代普通人的心酸,见证了沈阳在铁蹄下抗争的曲折,见证了沈阳的沧桑巨变。
而在新时代,克俭公园则成为很多喜欢探险者的儿时乐园,成为美好沈阳的新见证。
面新闻记者 | 卢奕贝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一批内地餐饮品牌正冲往香港。
6月12日,多家香港本地媒体报道,太二酸菜鱼即将首次进驻香港,选址九龙塘又一城,预计于第四季度开业。作为九毛九集团眼下的营收主力,2015年在广州成立的太二酸菜鱼因其在内地的知名度,以及相对香港本土餐饮更高的性价比,在通关后成为不少港人前往深圳打卡的目的地之一。此前,反向代购鲍师傅、阿嫲手作甚至打包酸菜鱼回香港甚至成为一股潮流。
不仅是酸菜鱼,2017年创始于深圳的湘菜品牌“农耕记”于6月10日披露的新店中也出现了香港,选址九龙佐敦道新宝广场,目前农耕记全国门店约100家,正加速全国扩张;创始于沈阳西塔的朝鲜烤肉品牌“西塔老太太”近日也拿下了香港尖东新文华中心的铺位,目前已是围挡状态,围挡上还写着“内地排队王、烤肉必吃榜、好评榜N0.1”的字样,该品牌目前全国门店179家。
在更早以前,门店更小、模式更轻的茶饮、咖啡品牌已经入侵。
今年1月,连锁咖啡品牌Manner Coffee位于铜锣湾世贸中心的首店正式营业,不过由于品牌名称已被注册,Manner在香港叫Manners Coffee;到3、4月,柠檬茶品牌“柠濛濛”、“林香柠手打柠檬茶”、“茶救星球”等也接连在尖沙咀、旺角等地开店。
对内地餐饮品牌而言,相对较低的租金是此时前往香港开店的重要原因。
据港媒报道,西塔老太太租下的店铺面积约4260平方英尺(约合396平方米),此前曾由茶餐厅租用超10年,每月租金在最高峰时高达55万港元,在疫情期间月租降至45万港元,按成交月租约30万港元计算,跌幅达3成。不过,在小红书上也有香港本地用户指出,此铺面实际月租为45万港元。
此外,林香柠手打柠檬茶以每月约13万港元,承租旺角西洋菜南街4号昌记大厦地下铺位,面积约500平方英尺(约合46.5平方米),此前该铺位是一间药房,2019年时每月租金约25万港元,闲置一段时间后于今年4月被林香柠接手,租金下跌约一半。
过去的三年里,一批香港本土餐饮的灯火曾经熄灭。
中环兰桂坊附近的地标翠华餐厅早在2020年3月撤离;彼时已有93年历史的莲香楼在2020年3月中宣布“复活”,3月30日,它又再次关上了大门,后续于2022年8月彻底结业;曾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食府”之称的珍宝海鲜坊,最终沉没在去往东南亚的海上。
大众型与游客导向型餐饮是香港过去受打击最严重的餐饮类目,叠加消费疲软影响,香港一度流行起“两餸饭、三餸饭”,即30元左右一份2-3种配菜的低价快餐。这也令大众型餐饮有了一定市场空白。另一方面,由于香港一直流行的餐饮多为日、韩、东南亚菜及西餐,而川湘菜系较为匮乏或不够地道,因而如太二酸菜鱼、农耕记这类品牌具备一定差异化优势。
而对内地餐饮品牌而言,前往香港开店也是自身出海战略中重要的一环。由于香港国际化程度较高,内地品牌可以在文化、消费习惯甚至消防安保等方面进行适应与调整。比如太二酸菜鱼的新店布局除香港外也出现了新加坡。
眼下,香港餐饮的复苏已十分显著。
香港本地商铺注册的总量已经反弹超五成。香港美联工商铺资料研究部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5月份工商铺注册量共录407宗(主要反映4月份市况),按月上升约10.9%,而注册金额则录51.71亿元,按月增加约28.2%。其中商铺板块的注册量大幅反弹,5月共录95宗登记,按月反弹约55.7%。
香港政府统计处于5月5日发表的最新食肆收益及购货额临时数字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食肆总收益价值的临时估计为276亿元,按年上升81.7%。 按月份分析,2023年1月、2月及3月与上年相同月份比较,食肆总收益价值的临时估计分别上升40.4%、96.6%及136.6%。政府发言人表示,随着本地活动复常和访港旅客反弹,食肆业务在2023年第一季显著改善。
而对进军香港的内地品牌而言,如何趁势尽快适应当地市场仍有许多需要思考的问题。
比如,如何定价才能既保留在内地时的性价比优势,又能在香港赚到钱?是否需要调整口味或产品结构以迎合本土消费者的偏好?在新鲜感过去后,香港消费者是否能真正接受这些品牌,内地品牌后续要如何与本土餐饮竞争?
事实上,兰桂坊最出名的翠华餐厅已经卷土重来。
港媒于3月报道,曾是中环宵夜圣地的翠华餐厅虽于2020年撤出中环惠灵顿街的3层旗舰店,但它眼下以每月35万港元承租同一条街的地下铺位,面积约5089平方英尺(约合473平方米)。翠华原址在2021年由谭仔米线接手,并承租至今。
<>月的上海,寒冷潮湿,刺骨的冷让人想逃离。这几天全国各地普降大雪,连被称为世界上最热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都下雪了,是时候把剩下的年假用完,出去走一走了
▲撒哈拉沙漠雪景
1月正值哈尔滨和长白山的旺季,机票和酒店价格都贵上天。搜索机票的时候发现,上海往返沈阳才1300不到,便毫不犹豫订了机票,向北出发。
▲周五去周日回,度个周末机票往返1月份价格1300不到
当飞机降落沈阳时,我惊呆了!南方的广东都下雪了,零下十几度的沈阳,今年入冬以来竟然没有下过一场雪!顿时心里感到无比沮丧......
还想拍拍沈阳故宫的雪景,堆堆雪人呢,这一切就这样泡汤了!既来之则安之,先到酒店办理入住再说。没想到一住进香格里拉,沈阳不下雪给我带来的遗憾,香格里拉酒店用她强大的美食阵营弥补了这个缺憾。
图片@沈阳故宫,在离开后的第二天,沈阳终于下雪了!
都知道香格里拉酒店的餐饮很棒,但是沈阳香格里拉在餐饮方面的创新和创意远超你的想象。怪不得沈阳当地人都有这样一句说法“玩在沈阳,吃在香格里拉”,住在这里,你至少要吃上4顿,才能不留遗憾。
创意美食
刷爆朋友圈的冰屋餐厅
火锅有很多种吃法,但是有一种吃法你只能在东北吃得到,那就是在冰屋里吃火锅。纵览整个东北,冰屋餐厅数量不超过一个手掌,而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推出的冰屋餐厅,是沈阳乃至辽宁省唯一一家,餐厅自今年1月1日开业以来,天天爆满,很难订到。
今年酒店打造了3个冰屋包厢和一个冰吧,冰屋内温度在-5度至0度之间,气温虽然冷,但是有热姜茶供应,座椅上有电热毯、还贴心地准备了暖宝宝,在桌子下面还有暖气暖脚,整体舒适感还是挺棒的。
菜品及价格方面主要提供的是套餐,有2人套餐488元,6人套餐1288元和10人套餐2188元,基本在人均200多,性价比非常高,和社会火锅店一样的消费水平就能享受到超炫酷的“冰火两重天”体验,不爆满才怪!
套餐配有3种锅底供客人选择,分别是松茸鲜菌土鸡锅底、萝卜玉米棒骨锅底、以及麻辣锅底,都是来自四川的主厨结合东北食材精心调制的,味道很正宗。菜品则有丰富的蔬菜、牛羊卷、海鲜等,量大味足,吃饱吃好不成问题。
在吃饭的时候,还恰好碰上了辽宁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本地的主流媒体都关注到这个火遍全城的餐厅,火热程度可见一斑。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冰屋餐厅营业到2月28日,一年只营业2个月,想去的赶紧了.
在冰屋吃火锅真是一种很奇妙的独特体验,在这个餐饮求创新创意的年代,香格里拉酒店的这个尝试不仅成功吸引了众多本地人前往体验,还吸引了很多外地人特地前往沈阳尝鲜,为这个城市增添不少吸引力。
酒店在餐饮方面的创新还不止于此,冬天做冰屋餐厅,夏天则在4楼的露天草坪做4顶“蒙古包”,在“蒙古包”里吃的则是烤全羊。在夏天的傍晚,一边喝啤酒,一边吃烤全羊,不用去到大草原就能“敖包相会”,是不是很有意思?
跨界美食
老边饺子&老龙口白酒
东北人爱吃饺子,爱喝酒,香格里拉就和沈阳的老字号—老边饺子&老龙口就进行了跨界合作,联合推出沈阳香格里拉定制款饺子及白酒。
老边饺子是一个具有18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老边饺子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口味鲜醇,它的独到之处是调馅和制皮。
酒店和老边饺子联合推出了两款定制款饺子—五福临门和双喜礼盒,“五福临门”礼盒的饺子馅由海参、虾仁肉、猪肉、鸡蛋和韭菜混合而成,口感鲜美,营养丰富。
“好事成双”的饺子馅则搭配了杏鲍菇和小白菜,清淡好味。所有饺子均由酒店技法娴熟的厨师在老边饺子的特别传授下包制而成。礼盒装方便携带,无论是自己食用还是送礼都很方便。
老龙口是一个具有400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品牌,香格里拉酒店与老龙口酒厂合作,特别推出独家定制尊享版老龙口52°佳酿,外观精细,口感甘甜绵长,充分展示了人们对香格里拉世外桃源的美好憧憬。
酒瓶是深蓝色陶瓷瓶,瓶身印上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Logo,酿制此款特制白酒的水称为“龙潭水”,水质清澈甘冽,所酿的白酒窑香浓郁、绵甜爽净、余味悠长。此白酒不仅仅口感尤其的芳香、绵甜,其特制度数——52°,更是给人以独一无二的醇香体验!
高端五星级酒店和传统老字号的结合,让住在酒店的客人可以品尝到更多的当地特色美食,不仅推广了沈阳的特色产品,也发扬和传承了传统文化精髓,可见酒店的用心;而这些老字号品牌肯和香格里拉酒店合作,也凸显了香格里拉大酒店在沈阳的地位和影响力。二者的跨界结合,可以称得上是强强联合,珠联璧合。
爱心美食
康平地瓜—香·薯1号
作为一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香格里拉每年都会做公益来回馈社会,而近2个月酒店在策划的香·薯1号产品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案例典范。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11月,中国日报发布一则暖心新闻,2017年11月3日于洪区黄山北路2位年轻的美国姑娘操着一口地道的“沈阳话”叫卖起康平地瓜,引来路人争相购买。
原来,这两位美丽的姑娘是特意为康平县的地瓜做了一次公益代言,两姐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康平的地瓜搭乘互联网平台卖得更远,让康平的贫困户快点儿脱贫。
沈阳市康平县十家子村位于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临近卧龙湖景区附近,地质主要为黑油沙土地,盛产红薯,当地红薯以色泽鲜艳,纺缍型,皮光滑。口感甜、绵、沙,糯性强而闻名。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利,十家子村的经济状况并不理想。
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为了继续履行社会人文关怀与“自然天成”可持续发展,2017年12月8日,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联合中国日报共同前往康平县十家子村进行实地考察。
酒店总经理张明光先生带领酒店管理层前往十家子村仓库考察了当地红薯的储存情况,确保红薯绿色天然,达到食品安全指标。
为了帮助十家子村红薯打开市场,酒店管理层与康平县政府和十家子村村政府共同讨论了战略合作计划,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将成为康平红薯的首家酒店业合作伙伴,将来酒店将会采购当地红薯,更会推出【香·薯】系列菜品和礼盒,为广大宾客做出精美菜肴。
从新闻报道出来,到实地考察和达成合作只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道健康营养的“爱心美食”就这样诞生了,不得不佩服香格里拉的效率。现在在酒店的夏宫宫、辽咖啡及宴会菜单上都能看到康平红薯的身影,而同行的小伙伴在吃了康平红薯后,连夸红薯香糯好吃。
网红美食
脏脏包&多种“重口味”巧克力
火遍上海大街小巷的脏脏包,在酒店大堂吧也能吃到了!10元一个,价格比上海便宜,但是味道却不逊色。
而这个冬季,大堂吧还推出了几款热巧克力,包括香橙巧克力、肉桂巧克力、胡椒巧克力和辣椒巧克力。
好奇心重的我,点了一杯辣椒巧克力,甜辣甜辣的感觉,喝完一身热,真的很适合冬天喝。
品质美食
新鲜日料&夏宫中餐厅
如果你想吃“米其林”品质的高端美食,香格里拉也能满足。位于1楼的夏宫中餐厅有几道必点“米其林”美食,是由连续9年蝉联米其林二星的香港九龙香格里拉大酒店夏宫餐厅主厨亲自传授的做法,制作而成。
▲红菜头汤圆
而位于酒店顶层30楼的新鲜日料餐厅,是沈阳最顶级的日料餐厅之一,这里不仅食材好,口味好,景色也是一级棒,坐在靠窗的位置,沈阳最重要的主干道青年大街就在你脚下。
餐厅主厨杨师傅曾有在日本工作7年的经验,他非常重视食材的品质,对于食材的挑选有苛刻的标准,并深谙日料的制作技艺,使得新鲜餐厅在日料竞争激烈的沈阳市场占据了头把交椅。
▲澳洲顶级黑毛猪和牛,5成熟刚刚好,放进口里咀嚼真的是入口即化
▲猪骨拉面,上等的浓汤熬制而成,跟在日本吃的一个味
地道美食
中街大果&东北烤串
在酒店1楼的辽咖啡,无论是早中晚自助餐,你都可以吃到地道的沈阳特色小吃。如早餐时候的老盛京豆腐脑和疙瘩汤,自助午餐和自助晚餐的中街大果冰棍和东北烤串,都是很有特色的沈阳小吃,住在这里不用出门也能吃到。
酒店的自助晚餐堪称沈阳城最火爆的自助餐,不仅菜品丰富,味道也备受赞誉,冬季还推出火锅主题自助,在冰天雪地的冬天涮锅是最幸福不过的。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觉得“吃在香格里拉”这句话名不虚传?
住在香格里拉
就是住在沈阳市中心
这家香格里拉,玩得了炫酷,追得上潮流,真的和我们传统印象中的不一样。进入酒店大堂,你就会闻到一股“奶香”味,原来位于酒店大堂中心这只高3.6米的雕像是用食用黄油制作而成,一共耗费了300斤黄油。
作为开业4年多的酒店,沈阳香格里拉可以用奢华大气形容。宽敞的大堂和大气的大堂吧相连,显得空间感十分舒适。而镶满金色的穹顶和一大串华丽丽的水晶吊灯,更显金碧辉煌。
酒店在一些细节的设计上也是十分融入当地,如在大堂的大理石地面、大堂的金刚丝屏风都有玫瑰花瓣的造型,和沈阳市花玫瑰花相呼应。
沈阳曾是清朝的都城,因此沈阳有故宫,而酒店的墙壁、檐壁上都有象征皇家尊贵的云纹装饰。
沉稳而不失质感的房间,宽敞舒适,每一间客房都有超大落地窗,可以俯瞰青年大街的车水马龙。
细节方面,也是贴心备至。床头柜上的多功能手机充电线,4个不同类型接口,可以满足睡觉时给多设备同时充电,非常实用。
浴室的备品已经升级成为欧舒丹,每天睡前泡个热水澡,舒压放松,然后睡个好觉,一觉到天亮。
玩转沈阳
故宫+张氏帅府+棋盘山
在我离开后的第二天,沈阳终于下雪了,如果你刚好想去东北看雪,那么去看雪景中的故宫吧!沈阳故宫规模虽比不上北京故宫,但是这里却别有风韵。现在来刚刚好,拍拍故宫雪景,晒晒朋友圈也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
在沈阳人心理,张学良的地位非常崇高,到了沈阳张氏帅府也是必参观的景点之一,来这里可以看到张家的发展史和张学良的生活点滴。
你还可以去郊区的棋盘山,那里正好在做冰雪节,各种娱雪项目都值得尝试,还可以买根冰糖葫芦,重温儿时记忆。
这样的行程三天两晚刚刚好,打个飞的来度周末,看冰雪,吃美食,也是极好的,沈阳约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