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观临掌上金牛~
近几日
锦江边一号桥旁的
泡桐花林正是烂漫
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
绚丽盛开的泡桐花背后
是成都吃货们最爱的鬼饮食天堂
曹家巷
“
你也许忘了曹家巷这片上世纪50年代
最老居民建筑群岁月斑驳的模样
却一定忘不了这里的各种美食
以及这些饮食带给你的美妙记忆
”
>下老字号饭店将被拆,西安饮食(000721.SZ)仅凭房屋拆迁补偿将获利润4300万元,对比该公司2017年-1125.29万元的净利润,这笔丰厚的拆迁补偿款预计将显著影响西安饮食今年的报表数据。
9月11日晚间,西安饮食公告称,为了支持西安市政府地铁工程建设,加快工程进程,现经协商,公司拟与西安市莲湖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签署《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协议》,就征收公司桃李村饭店房屋拆迁补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标的为桃李村饭店的房屋,主要用于餐饮、客房出租及库房使用。根据评估价格和双方协商,莲湖区建保局同意对被征收房屋给予货币补偿,西安饮食所获货币补偿费用合计人民币4601.08万元。其中房屋拆迁补偿款4522.68万元;停业损失补偿费75.20万元;搬迁补助和奖励费3.2万元。
西安饮食称,上述房屋拆迁协议执行后,将导致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减少,货币资金增加,根据公司原始投资成本核算,该交易事项将可获得约4300万元的利润。
桃李村饭店据称已有50年历史,号称陕西官府菜的老字号。旗下老字号拆迁,西安饮食在西安地区餐饮布局会否进行调整?界面新闻记者就此事数次致电西安饮食董事会秘书郭养团办公室,但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事实上,作为已上市20年的西安餐饮巨头,西安饮食凭借旗下的西安饭庄、西安烤鸭店、东亚饭店、德发长、桃李村等十几个老字号品牌占据西北餐饮界一席之地,但公司近年却总是在亏损线上挣扎。
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自2013年以来,西安饮食已经连续5年扣非亏损。
2016年,若非凭借拆迁旗下分公司德发长酒店拿到了4000多万的补偿款,西安饮食或许在2017年就免不了披星戴帽的命运。
2017年,西安饮食营收微降至近5亿元,净利润为亏损1125万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91%。2018年上半年,西安饮食营收2.54亿元,较去年同期微增1.08%,净利润则为-205万元。
两次净利“困难”关头均有拆迁款“相救”,西安饮食因此被指被称“靠拆迁补偿保壳”。
作为国有老牌餐饮企业,虽然靠30元一碗的羊肉泡馍,100多元一只的葫芦鸡卖出近5亿元,西安饮食近年仍未打破因低毛利和高人工成本难以盈利的困局。这家公司2018上半年餐饮行业毛利润较去年同期再降1.19%,低至27.07%,仅为众多“快餐饮”同行的一半。与此同时,西安饮食主营餐饮业务的直接人工成本却在不断上涨,公司2017年年报显示,该公司餐饮行业的直接人工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33.46%,并呈现逐年上涨趋势。
西安饮食已经意识到转型“快餐饮”行业的必要性,在2017年报中提到餐饮的“年轻化、白领化、轻食化、体验化、外卖化、单品化、数据化”,称将全面推进转型升级,积极适应餐饮发展新趋势。
而如何结合轻食趋势卖出让“老陕”也能承认的羊肉泡馍,似乎不是一件易事。面临实际控制人变动的西安饮食,上了曲江新区管委会这艘“新船”,是否还会专注做餐饮还仍是一个疑问。
截至9月13日,西安饮食股价为每股4.30元,涨1.42%。
< class="pgc-img">>曾经说过:一家熟悉的老店,就像这飞速变化城市中的“锚”,它的存在让人心定。
而现在要加上一句,拆迁后平地而起的高楼,便像起锚一般,让很多老店和记忆一起开始漂浮,无处安放。
东风路和中山后街片区今年划入拆迁范围,被食客戏称“红棚子国际大酒店”的张旺就在其中,四周早已被拆字包围。
这家开了24年的老店,襄阳地道家常味的一代元老,像个美味的逃犯,虽然窝藏在路边,却让我们找了许久。
这一片儿是老早就说要拆的地方,从17年来的时候,里面能搬走的就都搬走了,只留下几栋老楼房和搬的干净的门面。
白天站在路边一看,除了几家开着卖早饭的店,有着用指头都能数清的人,其他地方真是毫无烟火气。
就这么一个小偷都不愿意光顾的清冷地方,这家地道家常菜馆子居然人满到没有地方坐,不到10㎡的空间里挤下了近30人。
伴着冷风打开门帘,空气渐渐变的暖和,夹杂着各种食物香气和锅子的嘟嘟声,这便是食客们忠于他家味道的原由。
#01
传承3代的手艺,父亲与儿子的爱。
52岁的老板已经在这里开了24年店了,但并不是只做了这二十多年,从小母亲就是开馆子的,前前后后最少也做了40多年。
和别家配合默契的夫妻档不同,他家是爸爸和儿子的配置,老板掌厨,儿子打下手,就像当年老板给他母亲打下手一样。
从儿子还小的时候就开起了这家馆子,直到现在儿子也成家立业,两个大男人都变成了撑起整个家的爷爷、父亲。
无论是爷爷还是父亲,无论身份如何转换,能在这么累这么苦的餐饮行业里坚持一生,无非都是因为生活因为爱。
#02
20多年经久不衰的襄阳地道菜。
一旦牵扯进回忆和情怀,就很难评价一家店铺,更何况马上就要拆迁消失。
老板卖的全是地道熟悉的家常菜,却在主料上有自己的小心机,坚持新鲜手工制作。
用老板的话来说就是:“你真得尝尝我们的杂烩,20多年经久不衰,靠的就是早上现炸”。
襄阳烧杂烩和杂烩火锅的内容和味道是一样的,只是吃的方式和份量不同,老板看我们人不多强烈要求我们吃烧杂烩。
端上桌子,佐料经过高温加热后的独特酱香味扑面而来,圆子和酥肉混杂在一起,粉条和青菜微微从味香色浓的汤汁里露出。
圆子和酥肉都是当天早上提前炸好的,虽然现在猪肉涨价的厉害,但还是用的实打实的猪肉和鸡蛋,绝不加面粉偷工减料。
圆子的表皮被炖煮的很软烂,内里更是滑嫩。先是一丝油炸后的油脂香打前锋,随后便是肉香混着汤汁在嘴里爆汁。
实打实的圆子没有那么紧致Q弹,但吸满汤汁的圆子入口便碎在嘴里,感觉非常美妙。
比起圆子,酥肉倒是多了些纤维感,入口就知道是纯肉,没添加任何怪东西,外皮被炖煮的十分滑嫩。
染满汤底的粉条,弹软滑溜,酱油不多,所以颜色较浅,挑起入碗,再浇上一勺底汤,便是上好的主食。
红烧肉是常见的家常菜之一,他家的铁板五花肉真是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的代名词。
端上来的五花肉滋滋作响,铁板烤肉的香气扑面而来,看起来真的超级肥,感觉下不了嘴。
当我放下成见吃上一口,便打开了新世界,竟然完全没有油腻的感觉,吃起来像是猪脸肉。
弹弹晃晃的五花肉山,裹着浓稠的汤汁,无法阻挡的魅力,惹得嘴巴不停的分泌口水,说话都不利索了..
姜饼君已经很久没吃过鱼籽炒饭了,最近一次吃大概是10年前..虽然吃过不计其数的店,但都没有鱼籽炒饭。
劲道的米饭配上酸豆角的酸味和鸡蛋的香味。黄色的鱼籽一颗颗圆润饱满,牙齿轻轻一咬,鱼籽就在嘴里一一爆炸。
鱼籽本身有自己独特的鲜味,单独吃可能会腥会腻,可一旦配上酸豆角,让酸味把鲜味综合,味觉系统就立马被满足。
#03
记忆中的老店,终将凋零落幕。
街头彼端是新建起来的九街十八巷,此端是一道如废墟一般的街景。
三间门面,一间厨房、两间坐客,这是张旺地道家常菜的起点,也是终点。
拆迁两字确实是开店路上挥之不去的阴影,然而值得庆幸的是风雨兼程中有那么多新老顾客的守望相助。
两间门面通常都会坐满,大爷大叔们推杯换盏,襄阳口音像是在伴奏一般,一屋子人都被杂烩火锅的热气烘的脸通红。
其实挺同情这家店的,连子承父业都准备好了,却碰到拆迁,亏得有这群忠实的食客。
但老板说:“没什么值得可惜的,累了这么多年,真的也不想搞了,等拆迁了就去钓鱼,好好放松一下。”
襄阳风起云涌,滚滚向前,身后却留下了一堆“遗骸”,城市高楼下,无数老店正在消亡,很多记忆不在复苏。
老地方、老菜单、老价格,这家老店是随着城市巨浪沉浮的小船,无数襄阳人在这里登岸交错。
趁着还没有“起锚”,在它沉溺的最后一刻,尝尝吧。
张旺地道家常菜
地址 | 樊城区东风路和中山后街交叉处
营业时间 | 11:00-22:00
/
『今日话题』
有什么
已经拆迁或搬走的店
你想要寻找吗?
欢迎分享,评论区等你来撩
?END?
出品:襄阳食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编辑:姜饼君 摄影:大福君
由襄阳食记原创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