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见习记者 薄其雨)10月4日,河南信阳一6岁女童小娜在与家人食用火锅时,所用酒精火锅突然发生爆炸,女童因此被重度烧伤。
14日,女童父亲邱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孩子目前未脱离生命危险,医生告知家属,孩子脱离生命危险后仍面临截肢。
< class="pgc-img">>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证明。受访者供图
河南省人民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书显示,10月5日,女童小娜转至河南省人民医院时“全身多处烧伤18小时余,呼吸困难14小时余”,其入院诊断为重度烧伤并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毒性脑病。
14日,小娜父亲邱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事故发生在10月4日中午,家人食用火锅时所使用的酒精火锅在添加酒精燃料时突然发生爆炸,小娜被烧伤,主要烧伤部位在脸部及头部,眼睛、喉咙烧伤尤其严重,可能会导致失明,医生称其全身烧伤面积达40%,属于重度烧伤。
邱先生称,事发至今小娜仍处在昏迷状态,目前并未脱离生命危险,“看着面目全非的女儿感觉心在滴血,希望孩子早点醒来”,据医生告知,孩子脱离生命危险后仍需面临截肢,后期孩子还需接受植皮手术以及治疗器官衰竭所引起的并发症,“医疗费用可能需要上百万。我们只是普通的农村家庭,平时靠几亩地的收成与闲暇时外出打工维持生计,需要的医疗费用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天文数字一样”。
小娜的叔叔向新京报记者介绍,发生爆炸的酒精火锅为市面上常见的一款锅炉产品,在信阳当地多数人都会使用这种酒精锅炉煮火锅、干锅等,煮火锅所使用的是液体酒精。
校对 李立军
今天的头条上,看到了河南有位小姑娘和家人在吃火锅的时候被烧伤,而且伤的十分严重,实在是令人惋惜!其实,液体酒精火锅伤人不是一次了,绝大多数都是发生在添加酒精的过程中,因为酒精在燃烧的时候有时看不到火焰,添加酒精时会误以为火已熄灭,液体酒精又是易燃易爆的,所以就容易发生爆炸或烧伤事故,其实固体酒精火锅就安全的多,建议政府部门取缔液体酒精火锅,保护消费者安全。
渝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美食,非火锅莫属。而川渝火锅,特指的就是集麻辣鲜香为一体的红锅,这才是火锅界的江湖正统。
红锅的红来源于锅底的颜色,红艳艳,油汪汪,看得让人食指大动。但究其根本,红锅是辣口味的代名词。
红锅是辣口味的代名词
>在外省大名鼎鼎的铜火锅、涮涮锅,在川渝人眼中,只要不用上正宗的麻辣底料,那都叫汤锅,和火锅那是早就出了五服的远房亲戚。
那么什么样的红锅才是川渝人心目中的家乡味道呢?
红锅的锅底,主要包含底料和油料。普通的火锅,用1:1的配比,也就是1斤底料和1斤油料足以,但川渝地区的老字号,基本上1:3起步,也就是一份锅底里1斤底料,3斤油料。
沸腾时锅里翻滚的都是浓稠厚重的红油,空气中弥漫着的独特味道,其“留香”时间,比起大牌香水毫不逊色。
牛油底料才是老火锅的味道
>在一般食客眼里,红锅分微辣、中辣和特辣,区别就是辣的程度。
但在川渝的“好吃嘴”里,不同的红锅有不同的味道,甚至不同的锅底搭配的食材和蘸料都是有讲究的。
为了迎合大家的不同口味,炒料师傅们对各类香料的产地、味道、搭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开发成了脂香、酱香、焦香、香辣、麻辣等多种味型。
不管是做高端的甲鱼火锅还是做马路边的苍蝇小馆,都能找到最适合的味道。
不同味型源于不同原料和配比
>除了底料的味型不同,红锅中油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简单来说,红锅分牛油锅底和清油锅底两类。
牛油锅底以牛油为主要原料,口感醇厚,味道浓郁香滑,带有动物脂肪的特有香味。
在重庆老火锅1:4、1:5甚至1:6的配比中,这种香味尤其突出。
川渝特色的毛肚、鸭肠,在牛油锅底中7上8下地涮煮,食材鲜嫩Q弹,又挂满牛油的醇香,再放入蒜泥和香油的蘸料中转个圈,这就是舌尖上的顶级享受。
清油锅底适合做鱼火锅、海鲜火锅
>清油锅底则以植物油为主要成分,口感清淡爽口,味道自然朴实,对鲜味要求更高的食材,如鱼蛙、海鲜配上清油锅底总是没错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火锅的锅也颇有讲究。
按材质分,有铁制火锅、铜制火锅、不锈钢火锅和搪瓷火锅等,
按燃料来分,有木炭火锅、煤气火锅、电火锅、酒精火锅等,
按结构来分,则有一体火锅、分体火锅、鸳鸯锅、子母锅、四宫格、九宫格等。
九宫格早期按格子算钱
>川渝红锅最广为人知的是九宫格火锅。
最初,在重庆的朝天门码头,小贩将火锅分成九格,以便不同的食客食用。
食客们各自点菜放进自己的格子里烫,吃完后按照格子算钱,这样不仅降低了成本,还使得顾客吃得健康卫生、便宜实惠。
沿用到现在,三朋四友聚在一起,既可以分煮各自喜欢的食物,也可以根据火候和时长要求分类投放食材,煮到食物的“最佳赏味期”,同样备受推崇。
好吧,关于红锅的故事,那真是和尚敲木鱼,多多多。
下一期,我们继续聊聊火锅里那些让人惊艳的单品,你印象最深的火锅是哪一类的?欢迎留言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