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午5点半下班,购上一张当天下午7点多的高铁票,1个小时,就能从重庆沙坪坝抵达成都东站。之后再换乘地铁,10多分钟就到家门口。晚上约9点到家,还能和家人吃上一顿热腾腾的晚饭。周日或周一,再倒回去坐高铁到重庆上班。
这是杨文每周的“双城”生活。
2年前,已在成都定居的杨文,因工作变动到重庆上班。2020年底,?成渝客专完成提质改造以后,成渝实现一小时通达。同时,得益于成渝两地推进铁路公交化运营,让成渝两座城,在杨文的心中,也越来越近。
这是“双城经济圈”的力量。去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
两年来,成都、重庆发挥中心城市的极核作用,一个个有形的、无形的“圈”正在两地“生长”。更多的“杨文”在双城创业、生活:高铁数据显示,日均约6万人次乘着高铁往返双城。
“就像坐地铁一样方便。”提起交通带来的生活变化,两年前定居重庆的王辉说,交通的高效,让成渝两地生活没有差别。就在上周六,有成都的朋友约他吃火锅,他当即买下一张高铁票,1个多小时后,就到了成都。
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处处长李树光介绍,2020年底,?成渝客专完成提质改造以后,最高运行时速从300公里/小时提升至350公里/小时,全程历时从1.5小时缩短至62分钟,??成都东站客流有了大幅提升,成渝也实现一小时通达。
同时,成渝两地还在推进铁路公交化运营。目前,成渝间平均发车间隔10分钟,最小发车间隔5分钟;高铁及动车日均开行达110对,日均往来客流约6万人次。
得益于成渝高铁的公交化运行,有人在成都上班,在重庆安家,也有人家在重庆,在成都上班,这让成渝高铁成了两地人民生活的大舞台。
成都客运段城际动车二队列车长李红梅能感受到这种变化——
每到工作日早上,她都能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这些乘客,多是乘早班车去内江或重庆工作。工作日外,周末节假日的成渝高铁生活气息更加浓厚。在周末,学生会结伴上车,边做作业边回家,就像在地铁上一样。也有一些乘客,上车倒头就睡,这时她会给他们提供一杯茶饮。这部分乘客,有应酬的商务人士,也有成渝两地的市民,他们选择坐当天最早的列车去成都或重庆游玩,与友人或家人吃顿火锅,再坐最晚的列车回家。
↑成都东客站 成都客运段城际动车二队列车长 李红梅
通道的迅速发展缩短了时空距离,也促进了两地要素流动的不断加速,诸多创业者也因此大为受益。成都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康生物”)就是其中之一。
微康生物创始人唐勇是成都人,其联合创始人林代华来自重庆,这对“成渝CP”在多个城市考察后,最终于2017年,选择在成都进行二次创业。
唐勇明显感受到,近两年来,成渝两地要素流动在不断加快。就在今年,业内频频组织成渝地区行业交流会,“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和上下游伙伴交流合作。”
另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是,交通方便了,两地创投机构的来往频率也更高了。
他提及,前不久,一家重庆投资机构来公司做项目尽调。“重庆的投资机构尽调有产品实测需求,我们早上出发,带着我们的仪器、试剂芯片到投资机构指定的医院做对比试验,晚上又回到成都。”他说,正是因为交通的便捷,大大缩减了投资机构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也让尽调更完善,对充分呈现企业价值很有帮助。
创业四年半,唐勇眼中,成渝间的城市界限已越来越淡。“不论是去重庆,还是来成都,都没有‘出差’的感觉了。”
↑成都东客站 成渝高铁
更多代表着更“高”更“快”的通道,值得两地人民期待。
今年8月,一个消息在川渝人的朋友圈中刷屏: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新建成渝中线铁路(含十陵南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意新建成渝中线铁路。根据规划,成渝中线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预计总用时在1小时内。
“成渝中线获批背后,不只是交通。它将为两个城市的未来搭建起沟通的物理通道。”成渝中线高铁相关负责人黄艳磊说,目前,连接成都与重庆的铁路有成渝铁路、成遂渝铁路、成渝高铁。从城市群发展角度来看,对标长三角、京津冀等其他城市群,其核心城市组团人口都在2000万以上,成渝地区亦如此。这些城市群核心城市间目前高铁及动车已通行的数量都在3条及以上,两地间每天的高铁及动车通行量已达200对左右,而成渝两地间每日高铁及动车通行只有110对左右。
市场决定需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及都市圈一体化的背景下,核心城市之间互联互通的需求量更大。因此,“加快建设快速轨道交通,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对于促进两地要素流动、推动双圈经济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成都东客站 成渝列车乘客
另一方面,批复文件提到:“大足石刻至简州段可根据试验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曲线半径,引入枢纽地段采用与行车速度相适应的标准”。黄艳磊说,这意味着,成渝中线还承担了中国高铁进一步提速的实验任务。即通过实验测试,掌握??时速400公里高铁的技术,保证中国高铁在世界上的领跑地位。正因如此,成渝中线还承担着促进中国高铁技术发展的使命。
这条崭新高铁的到来,赋予沿线地区的也不只是交通机遇。
“成渝中线主要解决成都和重庆两个极核城市交流往来,同时兼顾成都、重庆东出上海的客运量,两者比例约为6:4。”根据远景规划,成渝中线输送能力单向3200万人/年。因此,置于更大的格局中,未来成渝中线不仅会将沿线城市拉入“1小时经济圈”中,作为沿江高铁的一部分,成渝中线高铁也将增强长三角“龙头”,成渝“龙尾”的经济格局,进一步增强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能力。
不止是成渝中线,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提出以来,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正在加快构建。
通道在不断“生长”,在成渝之间建起多元神经网络——成达万高铁正加快建设,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成自高铁正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及土建施工,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成渝铁路扩能改造(成都至隆昌段)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国铁集团待审查,力争2022年开工,2026年建成通车。
铁路之外,近两年来,川渝地区也在共建基础设施“一张网”。比如,水运方面,川渝两地联手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成长江上游首个万吨级码头—新生港;航空方面,川渝两地正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建成投运,重庆正加快建设重庆江北机场T3B航站楼和第四跑道建设,规划研究重庆新机场建设。
在共同做强中欧班列(成渝)优质品牌方面,成渝两地协同优化班列去回程线路与运力,今年1—11月,中欧班列(成渝)开行数量超4200列;12月4日,成渝两地同时始发首列中老铁路(成渝—万象)国际铁路直达货运班列。
两地还合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常态化开行南向铁海联运班列,推动成都国际铁路港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万州港开展多式联运合作。
随着两地交通发展大提速,可以预见的是,成渝两地的生产和生活要素将进一步突破时空限制,向更远的未来一路迈进。
↑中欧班列(成渝)
成渝的“双向奔赴”,打通的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通道,更多无形的通道正实现共通融合。截至目前,成渝两地合作加速,给两地市民实实在在地带来不一样的“双圈”新生活。
比如,现如今成渝两地公共交通已实现全国交通联合卡“一卡通”互联互通,成都市民使用天府通APP,可扫码乘坐重庆主城区轨道交通(含地铁、轻轨)及公交,重庆市民使用重庆市民通APP,可扫码乘坐成都公交、地铁、有轨电车及BRT。
川渝两地也在共推公共服务“一卡通”,一些领域成效已显。
医疗方面,数据显示,成都市域12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部省8家、市级4家)纳入第一批川渝两地38家同级之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并通过11月开展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首轮质控。
市场监管方面,去年5月,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重庆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签订合作协议,推进两区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实现“重庆高新交资料,成都高新开公司”。
落地到产业,四川天府新区的四川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和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的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重庆中心,也正在东西两处架起支点。未来,两地鲲鹏生态将进行两地联动互动,希望在成渝合作大背景下,两地企业要素参与进来,共同合作。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川渝两地正按“一城多园”模式高标准共建西部科学城。数据显示,西部科学城共4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054.5亿元,其中双核涉及项目31个,总投资949.5亿元。
“动作”还有很多。比如,两地创投企业探索市场化合作共享项目18个;川渝设立50亿元的双城经济圈科创母基金和20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投资基金,大力推动科创企业孵化和科技成果转化……
同沐三千年巴蜀之光
拥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地理
成渝两极
正在差异中互补,互补中交融
而由此撑起的中国经济第四极
也正在重构中国的西南版图
主管:成都市交通运输局
转自:成都发布
来源: 成都交通运输
着免签“朋友圈”扩容,入境游客快速增长,在重庆英语导游陈玲眼中——
外国游客对中国的认知越来越立体
7月的一天,清晨6点,天色微亮。陈玲起床赶往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码头。
7点半,一趟满载游客的游轮抵达,陈玲快步走向游轮大厅,接上了她等待的游客,来自巴西的伊万一家人。
1993年从重庆工商大学旅游外贸专业毕业后,陈玲进入重庆国力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担任英文导游,从事入境旅游接待工作。
“我来中国一周多了,把人民币花完了,去哪里兑换一些?”未等陈玲说话,伊万便开口询问。“游轮上就可以兑换,不用慌。”陈玲用流利的英文作答。
受益于免签“朋友圈”扩容、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范围扩大等多项利好政策,作为西部热门旅游城市,重庆在入境、出行、住宿、游览、购物、支付等环节着力破解难点堵点,不断推出相关举措,营造更加便利的旅游环境。
“游轮上除了外币兑换,还支持境外银行卡刷卡、支付扫码等各种便捷跨境支付体验。”陈玲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重庆可受理境外银行卡商户达4.9万户,支持境外银行卡取现的ATM机超1.21万台。
9点,大巴到达李子坝观景平台,游客们纷纷拿起手机拍摄“轻轨穿楼”的奇特景象。为了给市民游客创造舒适的观景环境,渝中区将原本的人行道改扩建为观景平台。“轻轨穿楼而过,实际上对居民楼干扰不大,因为轨道的桥墩和房屋的柱子其实是相互独立的。”陈玲一边引路,一边讲解。
打卡完“轻轨穿楼”场景,伊万一家兴致勃勃,换乘轻轨到解放碑游玩。
“在重庆坐轻轨可以直接用银联卡刷卡进站噢。”陈玲告诉伊万。
“这么方便?那我要试一下。”
刚出轻轨站,一家奶茶店店员走上前来揽客。“来中国一定要尝尝茶!”伊万眼前一亮,带着妻儿进入商场购物。为便利入境游客的消费体验,渝中区升级改造可受理境外银行卡商户921户,实现渝中区大型商业综合体、3星级(含)以上酒店、3A级(含)以上景点、文娱场所等重点商户全覆盖。
趁着伊万一家自由活动购物的空隙,陈玲拿出手机发送消息“我快下团了,有新的团吗?”到本地导游微信群里。不到半小时,一个新单找上门来。
“今晚7点帮朋友到江北机场接机,日薪900元,比平常几乎多了一倍。”陈玲果断应下这一单,“陪完伊万一家再去机场接机,完美卡点。”
下午2点,顺利到达渝中区长江滨江路151号盛捷长江服务公寓,伊万一家依次有序办理入住。明天,他们还将继续在重庆的自由行。“前期我已经和酒店争取到江景房,到了酒店直接用护照办理入住即可。”陈玲说。
“哇哦,好酷!”突然传来一阵惊叹声,只见伊万的孩子拉斐尔歪了歪头,原来是被大堂的自动导引机器人吸引住了。
“我很开心,这次旅游让他们感受到了重庆是一个现代、舒适、便利的城市。”陈玲说。
在陪完了伊万一家后,她又马不停蹄赶往机场迎接下一批马来西亚游客的到来,这批游客将会在重庆玩3天。
“晚上7点10分飞机落地,8点接到客人,8点半就送到解放碑。”陈玲发现,最近接机变得越来越“快”,“以前境外的客人要等一个半小时起,现在一个小时内就能接到。”
“快”的背后,是重庆江北机场海关持续推进智慧旅检建设的缩影。现场配备50余台智能查验设备,进一步强化了先期机检和智能审图应用功能,让入境旅客通关效率和无感通关体验大幅提升。
最近,重庆入境游客数据快速增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重庆江北机场海关共监管进出境旅客78.21万人次,同比增长1.73倍。
夜里10点回到家,陈玲结束了忙碌的一天。“我基本每个月都休息很少,其余时间都在路上。”
“现在来重庆的外国游客都会玩上三四天。”陈玲的绝大多数客人还是趁着手续简化,提前办好了可以停留30天的旅行签,“现在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追求更加深度的体验,他们对中国的认知越来越立体。”(记者 王欣悦)
链接
入境旅游加速回暖
今年以来,入境旅游回暖跑出加速度。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客流大数据监测显示,“五一”假期入出境游客合计达367.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77.5万人次。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
入境游接连迎来政策利好。近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新增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丽江三义国际机场和磨憨铁路口岸3个口岸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增至37个。我国不断扩大免签“朋友圈”。去年,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试行免签政策;今年3月,又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试行免签政策。上半年,通过免签入境外国人达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0.1%。
为更好满足包括外籍来华人员在内群体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今年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在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持续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部署。针对外籍来华人员在使用移动支付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多家互联网支付平台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境外银行卡绑卡效率;指导主要支付机构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记者 王珂)
来源:人民日报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投资20万加盟奶茶店,本以为可以给家里增加点收入,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由于种种原因,我的奶茶店还没开业就宣告倒闭了!辛辛苦苦攒下的20万也因此打了水漂,面对老公的埋怨、公婆的指责,我欲哭无泪!
< class="pgc-img">>我是一名80后,孩子出生后就当起了全职妈妈。现在孩子已经上中学了,也不用啥照顾,我在家里闲得慌。
我跟老公说,我想出去找点事干,老公欣然答应了。
我连续找了一个月也没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既然找不到工作,那我就自己当老板!
< class="pgc-img">>思前想后,我觉得加盟奶茶店不错,投入少,成本低利润高,爱喝的人多,而且一个人就能管一家店。
说干就干,我在网上搜了一大堆奶茶加盟店的资料,通过对比,我选择了某座烧仙草。我激动地拨通了某座烧仙草的加盟热线。
< class="pgc-img">>接电话的是一位小姐姐,听说我有加盟意向,小姐姐可热情了,她说:“姐,你可真有眼光,我们店的食材新鲜地道,价格还便宜,而且加盟费也是同行中最低的,只要8万,你就能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店了。众所周知,奶茶店的利润可是很高的,店开好后,最多半年你就能回本了!”
奶茶的利润高我知道,但我还是有点犹豫。小姐姐见我不说话,连忙说:“姐,你有啥好顾虑的?加盟后我们总部会进行免费培训;店铺也有专人帮你选址,帮你设计;食材也是由总部配送,你还担心啥?如果你还是不放心的话,你可以到我们总部来考察,来回车费我们报销!”
< class="pgc-img">>我心动了。第二天我就去了他们总部。公司设计很高大上,有几十个员工,电话也是嘟嘟地响个不停。
见我犹豫不决,负责接待我的小哥开始对我疯狂洗脑,真是鬼迷心窍,我竟然全信了,最后看都没看就签下了加盟合同。
交完钱,小哥高兴地说道:“姐,恭喜你!加盟我们店绝对是明智之举,你就等着数钱吧!”
< class="pgc-img">>一个星期后,我选中了一个铺面,在轻轨站对面,据说就快通车了。
总站派人来看了一下我选中的店铺,说:可以!位置不错!
我怕夜长梦多,当天就把相中的店铺租了下来,月租5000元一个月,一按一租,也就是要交10000块。
几天后,总部小哥打电话给我,让我去总部参加10天集体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我的奶茶店就能开业了。
培训期间,我学得可认真了,笔记也做了一大堆。转眼10天的培训课程就结束了。住酒店,加吃饭一共用了3000元。
< class="pgc-img">>培训完后,总部派人过来帮我设计装修店铺。光材料就买了30000元,加上人工费等,一共用了40000多。
终于店铺装修好了,总部却让我再交25000元的设备费,我无语了。
都到了这一步了,我还能怎样?只能乖乖交钱呗!
设备进来后,我以为就可以开业了。可食品监督局的人来看了,说我店内的厨房不合格,需要重新装修,估计要20000元。这可是总部找人设计装修的,竟然不及格!这是耍我吗?总部还说,配送原材料需要再交30000元的保证金。
< class="pgc-img">>我焦急万分,找总部理论,可人家是有备而来的,一句“不服可以告我们”就把我打发了。
我现在是骑虎难下,到现在为止我差不多投入了20万,那可是我家的全部积蓄,我不甘心!
就在我焦头烂额之际,老公打来电话说:“我妈昨天突然晕倒,经过检查,医生说是肺癌晚期,已经时日无多了!我明天要出差,你回来帮我照顾一下她吧!”
< class="pgc-img">>我为难地说:“我的奶茶店准备开业了,分不了身!”
老公生气道:“那我妈怎么办?我不可能辞职吧?我不工作,这个家拿什么维持?”
“让我考虑一下!”我说。
“现在是我最需要你的时候,如果你不回来,那以后也不用回来了,我们离婚!”老公斩钉截铁地说。
< class="pgc-img">>一边是看不到未来的奶茶店,一边是相濡以沫十几年的丈夫,我最终选择了回家照顾婆婆。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我的心血来潮让我损失了将近20万,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创业不易,我觉得还是打工比较稳当,你说呢?欢迎评论区讨论[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