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即将过去,但对餐旅人来说,过去的一年却是值得细品深思的。巨头们看似无意实则深远的投资举动也许正暗藏巨大商机,同行们推陈出新的小举措也可能随时成为新潮流……
在大信息时代,如若没有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本领,时代的浪潮必会将你无情淹没。
接下来,让参某好好静一静,慢慢为大家理理思绪,一起来聊聊今年餐饮界最值得关注的10大重磅事件。
1、央视315晚会引发外卖平台整改风潮
今年央视315晚会上,饿了么因入驻商家地址与线上信息不符、卫生环境不达标等原因被点名。事件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并引发热烈讨论。其后,各地方纷纷出台相关管理条例,约谈相关外卖平台,督促其进行整改。
央视315晚会曝光网上订餐软件“饿了么”平台商户存在虚假信息、无证经营等相关问题的晚会结束后,第一时间赶赴上海饿了么公司总部。公司副总裁郭光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代表公司向消费者道歉,保证以后更加严格的措施监管,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用户体验。
2、“俏江南对赌协议”事件几多波折
今年二月,俏江南创始人张兰通过律师将知名媒体《新财富》杂志社告上法院,称“该杂志社通过微博、微信、官方网站以及《新财富》杂志所发布相关文章以及相关视频中“内容严重失实,系作者凭空捏造,并对原告(张兰)使用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攻击语言,严重侵犯其名誉权,并导致巨大负面影响”。
控制好自己的定增和融资的节奏,有的时候控制好这个节奏,你会有一个更好的布局。企业在进行这个融资的时候,应该想到未来一两年,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候。因为这个过程当中你会知道什么时候你该去稀释一定的比例去融更多的钱,然后为公司做更好的一个长远的资金布局。
3、海底捞子公司颐海香港上市
7月13日,海底捞掌门人张勇在港交所敲锣,旗下子公司颐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上市。海底捞终于借助颐海,迈出了进军资本市场的步伐颐海此次来港上市共发售2.6亿股,其中10%公开发售获0.63倍超购;股份以接近招股范围上限定价,料集资净额约7.75亿元,主要用作建设河北霸州生产基地、未来潜在策略性收购机会及推广等。
对于海底捞谋上市,张勇曾对外表示,上市可以促进公司正规化,也能让海底捞更为“知名”和“成功”。
4、米其林正式来到中国大陆
5月17日,米其林中国宣布,米其林指南将正式来到中国大陆,首站选择在了拥有诸多出色酒店与餐厅的城市——上海。米其林指南在全球采用严格一致的评审标准,代表着美食领域的国际标准。此后将每年更新的《米其林指南上海》,将让本地美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也必将能助力上海餐饮业及旅游业的发展。
上海将与巴黎、纽约、东京等其他国际大都市一样经过米其林指南国际化标准评审。米其林指南每年都派出美食侦探匿名走访世界各地的餐厅,根据餐厅调味的技艺,烹饪的技术,料理的个性,性价比以及出品的稳定性等等来挑选出一批顶级餐厅,将它们分为三星、二星、一星三个档次。
5、周黑鸭香港成功挂牌上市
11月11日,周黑鸭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周黑鸭方面表示,此次募股集资以每股5.88港元定价,共集资了23.70亿港元。其中35%将用于开发加工设施、物流及仓储中心。
关于公司未来的风险因素,周黑鸭在上市申请文件中提到了“被假冒”和食品安全两个方面,业内人士认为,食品安全是食品行业的底线,虽然口味独特,娱乐营销玩得溜,但如果这个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相信不管是消费者还是资本家,都不会愿意买账。
6、百胜中国纽交所上市成中国最大餐饮公司
11月1日百胜中国以独立公司的身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这意味着,百胜中国自今日起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并且是中国最大的餐饮上市公司。作为百胜餐饮集团在中国内地的特许经营商,百胜中国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钟三大品牌的独家经营权。
7、营改增实施8个月 80%餐企减税25%
自5月1日开始,包括餐饮业在内的四大行业全面实施营改增。该政策实施8个月以来,餐饮企业减税效果日趋明显。根据调研和统计,小规模纳税人税负下降40%以上,一般纳税人也大都实现税负下降。总体来说,80%的企业减税25%以上。
8、第一届中国好餐厅卓越店铺大赛终极王者诞生!
“第一届中国好餐厅卓越店铺大赛”自 2015年9月启动以来,经过4次预赛重重筛选,4月19日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中心总决赛,最终由豆捞坊太仓店夺得桂冠,西贝莜面村扬名广场店、很久以前北京马坡店、味千拉面万里店、晴溪·绿雅小院、掌柜的店江桥万达店5家餐厅则共同跻身前6强。
9、麦当劳中国已决定“卖身”给中信集团和凯雷集团!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麦当劳已经决定将中国业务出售给中信集团和美国凯雷集团,出售的业务包括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店铺,预计交易额超过20亿美元,明年年初正式发布消息。
今年3月底,麦当劳便宣布计划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引入战略投资者,当时麦当劳中国方面表示,引入战略投资者主要是为达到特许经营餐厅比例95%的目标。
10、携程携“食美林”进军餐饮企业
携程携手旗下独立美食品牌“携程美食林”,宣布正式踏足旅行餐饮服务领域,布局目的地美食。而餐饮正是美团点评的优势领域,携程此次向餐饮“开火”,或将展开与新美大新一轮的“相爱相杀”。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参某,属餐饮界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餐饮界(ID:canyinj),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数据”这本书里,可能藏着最大的“黄金屋”
——报告君
总第 2411 期
餐饮老板内参 报告君 | 文
第四年的如约而至——《中国餐饮大数据2020》
大家好,我是2017年出道的中国餐饮报告,我叫报告君,由餐饮老板内参和美团点评联合推出。
我的使命是用海量真实的数据和真诚客观的分析,为大家描绘中国餐饮行业的现状和趋势,帮助更多餐饮从业者做出经营决策。
出道即成行业顶流,并且越来越红,是我每年能跟行业见面的底气。并且在每一年的观察中,我都十分欣喜地看到:
数字化,正在渗透到餐饮业及周边全产业链,让餐饮这个古老的行业进入到崭新的进化阶段。同时,餐饮业也对数据分析提出了来源更权威、范本更大、颗粒度更细的要求。
今年是我跟大家见面的第四年,这一年,我的名字是《中国餐饮大数据2020》。
我将基于美团平台4.5亿用户的消费数据、590万活跃商家和餐饮老板内参8年的行业深耕,为大家介绍这个4.6万亿元的餐饮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以及未来可能发生什么。
这些行业新趋势,先来一睹为快
1、外卖增长换“频”:从用户规模增长驱动转为消费频次增长
2019年我国外卖行业交易额为6749.6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43.9%,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外卖产业的渗透率继续提升,2019年全年外卖产业渗透率达到14.4%,比2018年提升3.4%。这表明:2019年,外卖在国民餐饮消费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2018年之前,我国外卖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用户数量的增长,2018年之后外卖用户数量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至2019年增速首次降到个位数。
而在2019年,用户人均年消费单量增长至32.5单,用户消费频次的年增长率达22.6%,连续两年超过用户数量的增长率。这标志着外卖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已经从用户规模增长转为消费频次增长。
2、双冠王火锅进入增长“瓶颈”,川味火锅重回快车道
从美团点评的线上交易量来看,2019年的前三甲是火锅、小吃快餐、川菜;从交易额来看,则是火锅、川菜、粤菜——在两个榜单上都拔得头筹,火锅在业内的霸主地位依旧牢固。
不过,火锅品类增长整体放缓的趋势需要注意。虽然火锅品类门店数占比上涨了0.1个百分点,但门店绝对数同比增长不足6.8%,没有进入Top10的行列。
在火锅的细分品类下,川味火锅重回快车道,门店数同比增长27.8%,成为2019年增速最快的火锅细分品类。
3、资本追捧新茶饮和供应链,餐饮品牌受冷落
稳定的利润、标准化的产品、成熟的组织建设、强大的品牌力、未来可期的数据积淀——新茶饮品牌凭借“零售+餐饮”的双重特性,成了2019年的热门标的,显然,这种热度还将持续。
相对于“头部资本”匹配“头部品牌”的新茶饮市场,咖啡市场更多处在“投赛道”的阶段。
据《每日经济新闻》数据,2014 年至2018年期间,共有1440亿元的资金投入到餐饮产业中,其中1200多亿元直接投入后端供应链。2019年,供应链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战略”级别,行业逐渐意识到其重要性——尤其是小龙虾、酸菜鱼等热门单品赛道,玩不转供应链,你很难在这个品类生存。
2019年,餐饮供应链的最大一笔融资来自信良记。这家以“小龙虾” 爆品起家、为餐企提供增量产品的企业,完成了3亿元的新一轮融资。
4、90前最想尝“鲜”、95后最爱吃“辣”、00后领衔“甜”口
辣”“鲜”“甜”三大餐饮口味,也因消费者的不同代际,有着不同的受欢迎程度。
90后、95后、00后对“辣” 的喜爱比例均超过了50%,90前消费者爱吃“辣”的人群占比则相对偏少,反而在更加健康养生的“鲜味”偏好上贡献了39.7% 的力量;“甜”味型中,占比最高的则是00后的消费者。
进一步对比95后和00后的餐饮品类偏好可以发现:95后的偏好前5名中,火锅涮菜品类占据了4个席位,而00后的偏好前5名中,则明显进入了“甜” 口品类,如奶茶果汁、港式甜品等。
在这份报告中,你还将看到
1、过去一年餐饮业的发展图景,和未来一年的趋势洞察;
2、外卖、零售、下沉、出海,下一个新增量的战场在哪里?
3、极致效率、深度链接、品牌转向,餐企正在进化什么形态?
4、20大餐饮品类的发展趋势、城市潜力、客单变化及消费者需求;
5、火锅、饮品、烧烤、小吃快餐、烘培等5大重点品类的详细分解;
6、小龙虾、酸菜鱼、螺蛳粉、人造肉等4大当红单品的立体解构;
7、缔造4.67万亿餐饮市场背后,她和他有啥特点和消费诉求;
8、不同代际、不同城市、不同阶层的消费者,分别想要吃什么和怎么吃;
9、2020年疫情以来的餐饮经营复苏数据和消费者调查解读。
以下是这份报告的目录:
< class="pgc-img">>
本报告适宜人群
1、餐饮从业者:餐饮老板/餐饮职业经理人/餐饮准创业者
2、投融资机构:餐饮项目投融资机构/餐饮产业投融资机构
3、商业地产:商业体招商经理/商业地产开发者
4、餐饮产业服务商:餐饮软件经营者/餐饮运营系统开发者/餐饮原料供应商/餐饮应用类服务商
5、餐饮类教培人士:餐饮教育从业者/餐饮培训从业者/餐饮行业研究者
特别提示
报告目前属于预售,将于7月15日开始陆续发货。
报告特别设定战疫价568元,预售价仅需468元(预售活动截至7月15日)。
报告限定1000本,可以关注公众号购买哦
<>几年,受到电子商务的影响,线下零售行业普遍一片狼藉,哀嚎不断。
在这种背景下,持续保持10%以上增长率的餐饮业,成为了跨界创业者和资本市场尤为看中的线下商业形态。也因此,过去几年,餐饮与资本表现出从未有过的亲密,行业不断传出新兴餐饮业态融资的消息。
然而,历经一波“互联网+餐饮”投资热后,2016年资本对于创业项目的投资行为显然更加谨慎。
今天,参某在2016年融资成功的上百个餐饮品牌中,筛选出其中最受关注的10个融资案例,分别从商业模式、产品、团队等多个维度,一起探讨这些餐饮品牌获得投资人青睐的原因。
1、小恒水饺:B轮融资5000万
小恒水饺,成立于2014年8月,以水饺为主营产品。2016年2月,小恒水饺获得由竞技创投领投,真格基金、险峰华兴、青松基金及联想控股现代农业与投资消费品“快刀手”朱拥华跟投的5000万融资,实现了12个月3轮融资的壮举。
受到资本青睐的原因:
产品纯手工制作,产品质量过硬;
品牌文化传达“家”的情怀;
市场无一家独大的品牌;
单品易于复制和标准化。
2、刑少爷:A轮融资1000万
邢少爷成立于2015年9月,目前主要以秦镇米皮、老潼关肉夹馍为核心,做陕西特色美食。邢少爷获1000万元天使投资,由雪冰中国邢志远、旻月科技马如宝、法泰中国徐如根、慕槿投资倪惠霖联合投资。
资本青睐的原因:
主打各地特色美食,产品拥有竞争力;
拥有自建外卖平台,独占流量入口;
自建外卖配送团队,拥有较强配送优势;
创始人资源整合能力强大。
3、遇见小面:B轮融资2500万
遇见小面2014年6月创立,是经营重庆小面为主的川渝风味面馆,目前在广州拥有10间直营店。今年11月,遇见小面成功融资2500万。
资本青睐的原因:
重庆小面品类市场火爆;
赋予传统美食新的品牌印象;
单品标准化程度高,易复制、易扩张;
经营数据好看,日翻台最高33.8次;
创始团队稳定,具有战斗力。
4、Coffee Box:B轮融资5000万
Coffee Box于今年4月获华策影视领投5000万元B轮融资,此前曾获得钟鼎创投、星创投(李静、那英、梁静、蒋雯丽等联合创立)的A轮投资以及主持人戴军的天使投资。
资本青睐的原因:
国内饮品市场乱象丛生,市场潜力巨大;
Coffee Box是一款基于快送服务的新锐咖啡品牌,模式新颖,优势;
Coffee Box受到明星投资,拥有一定的娱乐圈人脉。
5、宋小菜:A+轮融资8515万
2016年5月3食材B2B平台宋小菜完成A+轮8515万元融资,投资方是银泰投资、经纬中国、IDG中国,这是其继完成1.04亿元A轮融资后的新一轮融资。
资本青睐的原因:
市场对食材B2B有需求;
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稳定;
价格透明,对中小型餐馆有吸引力;
已经搭建完成相应系统;
生产合伙人制度,深化食材供应链上游。
6、好色派沙拉:A+轮融资2200万
“好色派沙拉”获2200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东方富海、华诺创投、FreeS。早在2015年8月,其获得千万元A轮融资,由东方弘道领投,FreeS跟投;天使轮由IDG、3W基金孵化机构发掘投资。
资本青睐的原因:
主食沙拉基本完成顾客教育,市场潜力巨大;
消费者逐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线上引流能力较强,顾客粘度高;
线下地推活动转化率较高,顾客认知性强。
7、因味茶:A轮融资5亿
因味茶成立于2015年,于今年7月获得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高达5亿人民币的投资,并由“奶茶妹妹”章泽天出任品牌形象代言人。
资本青睐的原因:
新式茶饮品市场巨大,正受到年轻人喜爱;
因味茶针对性的新式茶饮品自开店以来受到年轻消费者追捧,好评不断;
完善的后勤供应链管理体系;
完善的大数据架构,辅助店铺经营;
完善的人员培养机制。
8、Kao!烤铺:A轮融资2000万
Kao!烤铺今年7月完成A轮2000万元融资,由安普创投、东部开发集团共同投资,融资将主要用于新开门店。
资本青睐的原因:
堂食+外卖形式24小时运营,商业模式具有竞争力;
品牌创立以来,实现所有线下店面全盈利;
创始人拥有供应链优势,在产品成本上拥有一定竞争力;
品牌实现无厨师化,对员工依赖较少,易复制易扩张。
9、喜茶:A轮融资1亿元
喜茶,2011年成立于广东省江门市,5年期间成为广州、深圳、中山、东莞最受欢迎的茶品牌,并形成独特的“排队代购”现象。今年8月,喜茶获得知名投资机构IDG资本以及知名投资人何伯权的共同投资,融资金额超1亿元。
资本青睐的原因:
“现象级”品牌,在区域内拥有强大的认知度;
产品质量过硬,性价比较高;
品牌多为直营,管理较为规范;
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可实现快速扩张。
10、西少爷:B轮融资1150万美金
西少爷成立于2014年,仅仅用了两年8个月时间,西少爷共卖出885万个肉夹馍,截至目前15家直营门店全部实现盈利,平均坪效6800元。今年12月,完成115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弘毅投资领投、今日资本跟投。
资本青睐的原因:
合理的单品商业模式:外带(30%)+外卖(40%)+堂食(30%);
肉夹馍容易标准化、规模化;
坪效远高于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巨头;
人力成本控制在11%,盈利能力较强。
小结
通过以上10个经典的融资案例,参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单品品牌最受青睐
与其他餐饮业态相比,单品品牌在标准化、模式化方面拥有较大的竞争力。关于标准化,不仅仅餐饮行业,各行各业都在追求。餐厅实现标准化,既能简化采购等运营环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又能保证产品质量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味道、分量等出现较大偏差会导致消费者产生心理落差,不利经营),有助于餐厅形成规模化经营。
参某认为,单品经营模式易于统一采购、易于统一制作、易于统一工、易于复制,自然也就容易受到资本青睐。
2)市场前景是重要考核因素
近几年,主食沙拉、新式茶饮等新兴餐饮业态受到投资者更多的关注。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小众化的消费需求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投资者更愿意看好拥有一定市场教育成果的新兴业态。
3)餐饮平台投资减少
与前两年的投资现象不同,如今投资者对于平台类型的餐饮创业项目投资更为谨慎。这是因为,目前的平台市场已经基本处于稳定阶段,后来者在缺乏大量资金和庞大的资源的情况下,难以与行业龙头竞争。
4)投资者看中团队和管理能力
经历过盲目投资的阶段,目前投资者对于创业项目的团队能力、运营能力极其看中。创业者再也无法如从前一般,依靠一个有创意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潜力打动投资者。如今,投资者更加愿意已经实现盈利,并拥有独立资源的创业项目。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鸦青,属餐饮界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餐饮界(ID:canyinj),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