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了,为什么现在这么火?
因为,这触发了时下广大商家对经营困境的集体无奈。
以前买流量变现,赚钱后再买流量,现在不买流量就没客源,买流量续命,成本太高又没利润……
在“等死还是找死”的节奏中,“私域流量”就被一些营销者包装成了救命稻草。
私域流量到底是什么?这副“药”到底好用不好用?本篇就告诉你一些真相,和有效的玩法。
餐饮老板内参 艳子 /文
01 什么是私域流量?
两个案例告诉你
我相信绝大多数餐饮老板,今年频频听到“私域流量”这个热词之后,内心是很迷茫的。
其实根本就无须恐慌,这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只是一个新概念而已,在好几年前,就有不少餐饮老板已经成为私域流量的运营高手。
下面给大家说两个案例。
靠微信里的老顾客,餐厅每年保持20%增长
一个是成都的豪虾传,创始人蒋毅早期在天涯、微博上发创业日记积累了大批粉丝,他把粉丝都加到自己的微信号上,还按粉丝来源建了不少群。
平时很注重群的运营,比如平时跟大家互动什么,互动的频次,有什么禁忌,都有细致的研究总结。
他有一个“客户蓄水池”理论:
经营者必须要想办法,将自家蓄水池的出水口建得足够高,“积蓄的水量”才越多,否则,一旦进水口出问题,水会流得一滴不剩。做会员运营,其实就是在想方设法把出水口往上升。
“所以,哪怕是错过了抖音这样的‘进水口’(流量红利),店里生意也没受影响,反而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长,根本原因,就是池子里有太多陪伴多年的老朋友。”
蒋毅说,现在豪虾传会员有5万多,到他朋友圈的高频会员有2000多。
如下图,有一些竟是10年前就开始粉他了。
< class="pgc-img">>6年前,老板就让顾客加个人微信号,至今累积20万会员
第二个是郑州的曼玉融合餐厅(目前有5家店),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排队王。
早在2013年,创始人老林就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和会员互动。
他把自己的微信二维码贴到每张餐桌上。当餐厅还没开通微信公众号时,他个人号就积累了4万名粉丝。为此还专门成立了曼玉客服组,三个人管理十台PAD,收集反馈,第一时间回复。
< class="pgc-img">>老林不以销售为目的的初衷,反而无形中为他和餐厅,赢得了更多粉丝认同和口碑传播。现在,会员已达到20万出头。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恍然大悟,私域流量就是自己的会员?其实也可以这么说。所有的会员体系,都是私域流量的基础形态。
只不过,很多餐饮经营者认为,会员体系就是办张会员卡,建立个会员库而已,没有深度运营会员的意识。
所以说,私域流量在餐饮业很早就有了,并不是新鲜事物,如果非要下一个定义,就是——品牌或个人自主拥有的、可以自由控制、免费的、多次利用的流量。
通常的呈现形式是个人微信号、微信群、小程序或自主APP。
它是相对于公域流量来说的,对于大多数餐企来说,公域流量就是美团、饿了么、大众点评、抖音、微博等这些平台上的流量。
私域流量为什么火?
02 经营者从“公域”上获客越来越难了
既然私域流量老早就有,为什么今年突然火起来了?(你可能还有印象,去年火的是增长黑客)
因为,它对立的「公域流量」衰退了。
一个简单的比喻,假设最早的时候,美团上只有100个商家,当时平台的流量都分给了这100家,后来来了1万个商家,显然就僧多粥少了。
虽然外卖用户也在增长,公域流量看似很大,但需要费劲心思让顾客在你家停留、消费,这就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比如花钱买曝光,砸钱竞价排名。
最后商家发现,竞争越来越激烈,获取新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
这种情况下,私域流量的呼声渐高。私域崛起的背后,是企业的增长焦虑。
也代表着企业开始从流量收割,到用户经营的思维转型。
和会员营销比
03 私域强调私密、高频、人格化的互动
新时期的会员营销体系也有新的特点,就像有了个“私域流量”的新名字一样。
本质还是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不过是随着社交工具的演变,CRM的形式不同。
私域和会员,只是理解维度上的不同,指的都是品牌的存量。
当下的存量运营,更强调微信个人号、朋友圈、微信群、App、小程序等新媒体渠道,以及依托这些新载体生发出个人格化特点。
< class="pgc-img">>企业需要塑造一个人物设定来打通CRM系统,得让用户相信你,愿意和你交谈,而不是一个冷血的机器。
这比传统意义上的会员运营,互动得更深入、频次更高。
所以,才有人说,私域流量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个有血肉、生活、感情的专家+好友。
从这个角度,上述豪虾传蒋毅和曼玉老林,都可以说是私域运营的高手。
如何运营私域流量
04 告诉你5个完整“步骤+案例”
餐饮人运营私域流量,大致有5个步骤:
1、IP化。
门店品牌人格化,是在微信生态运营用户的前提,微信号即人,IP即人。
2、建立连接。想办法吸引用户主动添加个人微信号。
西贝很早以前就在这么做。郑州门店刚开业的时候,店长每天都在门口向陌生人送礼物,趁机让其关注自己的微信号。
而店长的朋友圈,几乎从来不发广告,而是用生活化的视角,透露品牌的点点滴滴。这让顾客倍感亲切。
< class="pgc-img">>3、促活。
用户进来了,不能变成僵丝,必须通过内容、活动、日常互动不断与其交流,深化信任。
如何做顾客的朋友?蒋毅有几个经验,比如,平时在顾客群里分享内容,他一般遵循3个原则:
一、焦点原则,也就是要有话题性,让顾客的注意力聚焦;
二、保持趣味性,否则没人看;
三、要保持连续性,水滴石穿。
曼玉老林的特点是,有问必答,有事必解决,有吐槽必倾听,更难得的是,顾客好的建议必采纳,及时落地改善。
这样顾客再次光顾,发现变了的时候,那种惊喜和满足感是无法言喻的。
而餐厅遇到一些经营难题的时候,老林也会向粉丝发出求助,比如征集餐厅播放的歌单,没想到反馈多的令人感动。
后来餐厅从中精选了点播率较高的播放,进一步增强了顾客的认同感。
长此以往,老林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低调、真诚、情怀的朋友形象,“曼玉老林”成为品牌人格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4、分层。
今天要想实现精细化运营,首先得做到用户分层,找出高净值用户(超级用户)。
餐企根据会员消费行为更容易实现精准识别。
豪虾传根据客人的到店次数进行分类,每个进店的会员可以识别出:他是本月第几次来;一共来了多少次;距离上次多少天;据此给予不同级别员工的接待标准。详见下图
< class="pgc-img">>这一步对餐企来说,就是会员体系建立的内容了,因为所有餐饮商家对顾客的交付,一定是在店里完成的,而不像零售行业在线交易。所以给客户分层必须依赖线下的消费次数。
西贝的会员营销体系是非常成熟的。
曾经,西贝根据一个公式:
消费频次=消费周期(90天)/平均消费天数(30天)
将顾客划分为5个等级:新客、回头客、活跃客、沉睡客、流失客。
但在运营中过于繁琐(会员少的可以参考),后来西贝将会员设置为三个层级:顾客、普通会员和VIP。
确定顾客等级后,会进行区别化维护,然后重点运营VIP客户。
目前西贝拥有近2000万会员,线上甄选商城突破1亿元的流水,全部来自这些会员消费。
5、复购。
只要做好前面4步,复购是会自然发生的事。
05 流量红利消失,“留量”时代开启
私域绝对不是简单的朋友圈收割,而是长期关系的培养。
就像老林说,有了粉丝,不能把他们当成你最低成本,最高到达的广告工具,稍微功利一点点,他们能感觉到的。
餐饮老板们面对“私域”也不必惊慌,因为没这个概念的时候,大家也都在这么做。现在即便这个概念火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好。
蒋毅说,对商家的经营没有本质性的改变,只是说,让大家更去注重(新环境下的)会员体系的搭建。
< class="pgc-img">>“私域对餐饮业积极的启发就是,让经营者更注重修炼内功,好好地做客户留存,而不要把精力放在客户获取上面。”
没有留存,何谈增长?没有转化,何谈利润?
他认为,餐饮将进入“运营用户”的3.0时代,从现在的运营品牌获取流量,到运营自己的会员。
“如果对于私域流量没有深刻的认知,就投入大量精力和成本去搞,最后只会得不偿失。”
>饮小店在口味和服务都相对及格的时候,就要考虑怎么做营销把店铺的嚗光率提示上去,从而增加店铺的销量。
哪些网红店铺天天排队是因为口味好吗,当然不完全因为味道拉,产品好看,有噱头、适合拍照、适合拍视频发朋友圈,都是它成为网红店铺的因素。
那么你自己的店铺怎么才能做好营销呢?
转发免费送
这个虽然说前期投入的产品成本是有点高的,但是可以迅速帮你增加传播力和积累粉丝群。可以联合本地的美食公众号,发免费送的推文,转发朋友圈点赞68、88这种就免费送一份价格在50左右价位的商品。
你送的过于便宜很少有人愿意,很贵你成本控制不住,选择在差不多客户和你自己都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然后可以建立一个粉丝群,点赞够的先加你微信,截图给你,然后拉进群。
一场活动下来,你店铺排队宣传照有了,本地朋友圈全是你的商品,没点赞的也会想去试试,微信群可以很好的后期做转化。
因此这个活动前期会投入一些成本,但是回报率是远远大于投入的。
营销套餐
店铺前期在口碑还没做起来的时候可以搞一些低价促销的团餐。不管是在某音还是某团,或者本地的美食平台,都可以搞一些有店铺特色菜并且折扣比较大的套餐。
这样可以吸引一些没有吃过的客户过来消费,如果你产品和服务够好,这样回头客会增加。
千万不要一边搞活动一边舍不得花钱,瓜姐见过很多商家,搞了套餐,商品和店铺点单份量减半,态度还很差,这种等于搞了活动还把口碑做差了。
因此如果要做套餐,就好好做,客户的回头率和口碑才是店铺最应该在意的。
精准推送
这个就需要结合一些营销软件来做了,现在的软件都有很精准的数据分析,比如微信的朋友圈广告和某音的视频营销。
可以细分一下,你的受众群体的年龄范围、性别、区域几公里范围内。这些软件在用户画像方面做的还可以。就是需要付费使用,有的按展现收费有的按点击,最好是可以选择按转化的,但是平台要赚钱的话基本上不可能。这个可以自己研究一下,看看更适合自己的方案。
店铺营销一定要好好操作一下,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管是什么方案,制定适合自己店铺的营销,做好曝光和服务,时间久了店铺也会一点点做起来的,大家共同加油吧。
<>事餐饮门店营运管理已经近十年了,不管是在餐厅还是巡店,只要是在岗上班,心里难免会咯噔咯噔的,就怕出点啥事儿,经常担心哪里做得不够好。相信很多做营运管理的伙伴都有相似的感受!
那么,餐厅门店事情又杂又多,该怎么管理好呢?
< class="pgc-img">>??
谈到管事儿,??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门店运营管理需要我们天天对付那些事儿。对于门店运营管理中的管事来说,??一般大家都会感觉到有两大难题:
第一:事??总是做不好;??
第二:??事儿太多太杂,??总是找不出头绪,??问题层出不穷,??每天疲于应付。?
难题一:事情总做不好?
解决方法: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对症下药
如果说门店管理,事总是做不好,相信任谁谁都会头大,头疼。首先来分析分析病因、问题发生的根源,到底是框架结构不够合理,还是管理监督不到位?问自己3个为什么?3个怎么办?
制定统一标准,把问题具体化、流程化、和量化,然后再进行监督、定时跟进、检查,整改。
如果没有统一的 标准,以及把问题具体化、流程化、量化执行,员工做事情就比较容易拖拉懒散,钻牛角尖,籍口众多,事情做得一塌糊涂,很难管理。
< class="pgc-img">>难题二:事情太多太杂?
解决方法:管理目标,找到“抓手”
在门店管事里,做好标准化其实并不是最难的,??而真正最难的,是??事太多找不到头绪。??
门店事???多会到什么程度呢???多到成百上千件事儿??在一天内由??几十个伙伴同时去完成,??得你去整出个头绪来,??把事情理顺,并且??能够顺畅运作,??这是个??最大难题。
< class="pgc-img">>门店管事情要找“抓手”
门店管理是一个技术活,主要事情要抓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个门店店长就是行政长官,那么哪些是抓手呢?你手下的助理、主管、领班就是你的重要核心工具。要懂得知人善用,懂得发挥他们的潜力。
善用管理工具,制度化、责任化、抓中放轻,你不能什么事情都事无巨细的去过问参合,那样只会越管越忙,越忙越乱,问题层出不穷,??每天疲于应付。?
制定相应的框架制度、激励制度、实行分层责任划分,把繁琐事情精简化,目标清晰,一目了然。
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管人理事,人管到位了,事儿自然也就理顺了。
小结:门店管理重在两个关键,找到问题原因,制定标准执行,找到抓手(培养中坚责任人)制度化、责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