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11-19 10:1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陈婷 见习记者 沈嘉玲
“老板,5杯黑糖鹿丸,一杯小鹿出抹!”午饭后,在步行街娥江商城的奶茶店门口,有近十人在排队,美团小哥进进出出取货,手机里还不时传出美团外卖接单的信息。
“昨天有两个朋友过来喝,觉得好喝,今天就带我们一起来了。”市民吴小姐告诉记者,他们刚刚在娥江美食街吃完午饭,顺便带一杯奶茶回去上班。
如此火爆的奶茶店便是最近风靡网络的“鹿角巷”。店内整体装修简约清新,店口的招牌上印有“鹿角巷 the alley”字样,店内背景墙上印有一个“鹿头”标志,整体装修以鹿角元素为主。“现在店里生意很好,我们每三天就要用掉10箱鲜牛奶,最多的时候一周要进30箱。”店主裴阳琴告诉记者,自己决定开奶茶店是源于一次体验。
“一次在商场逛街,路过‘鹿角巷’时正巧遇到一锅黑糖珍珠新鲜出炉,觉得特别香就买了一杯品尝。”裴阳琴坦言自己原本是不喝奶茶的,但看到这家奶茶只加珍珠、黑糖和鲜奶,觉得特别养生。“喝黑糖对女人、小孩、老人特别好,所以我决定开一家。”考虑到城北已经有两家“鹿角巷”,她决定将店开在步行街。
“黑糖鹿丸鲜奶”是店内的主打奶茶,“鹿丸”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珍珠”。“我们家的珍珠要煮40分钟,再焖40分钟,捞出清洗以后再加入黑糖熬40分钟。”裴阳琴介绍,“每天早上8点就要开始备料。”为了保证珍珠口感,在熬制过程中,店员需要不停地搅拌珍珠,防止粘锅。经过两个小时精心熬制,熬出来的珍珠才能足够软糯又不失Q弹。“为了保证奶茶味道,每天的珍珠都必须新鲜熬制,绝不过夜。”
“鹿角巷”奶茶的颜值之高一直是粉丝的钟爱。奶茶采用透明塑料杯包装,浓稠的黑糖珍珠可以牢牢地粘附在杯壁上面,称为“挂壁”,形成独特的分层。酱色的黑糖包裹着奶白的鲜奶,让人不禁感叹。爱喝之人都会在喝前将杯子倒置后摇匀,将底层浓稠的黑糖珍珠与上层的鲜奶充分混合起来,让每一口都均匀包裹着黑糖的焦香和鲜奶的清爽。鹿丸软糯又不失嚼劲,由于上层鲜奶的冲淡,抵消了黑糖本身带有的甜腻味道。
“不喜欢喝太甜的客人也可以选择小鹿出抹,这款抹茶味重一点,没有那么甜。”裴阳琴告诉记者,店里每款奶茶味道各不相同,适应不同顾客。除了常年主打的招牌外,每季都会有新品推出。冬季,店里还新推出了增加布蕾的“鹿丸噗哩”奶茶。“现在店里主打热饮。到了夏天,我们店里还会推出冰饮,拍照特别好看。”
假“鹿角巷”之争 著作权人认定成关键
“鹿角巷”创立于2014年,以一款黑糖珍珠鲜奶打开市场,迅速成为时下年轻人追捧的“网红”品牌的“鹿角巷”频遇山寨危机。
据此前媒体报道,截至7月中旬,中国大陆市场正规鹿角巷店铺有11家,山寨店铺就已经有500家。
南都记者在天眼查看到,“鹿角巷”是台湾奶茶品牌,邱茂庭是其品牌创始人。
原告邱茂庭公司在庭审中诉称,该公司经“鹿角巷”系列作品的创作人邱茂庭授权,可以在茶类与奶类饮品产品上排他性地使用“鹿角巷”系列作品,并可以对任何侵犯上述作品著作权的行为采取维权行动。因前述作品设计独特新颖深受消费者喜爱,印有该作品的产品投放市场后取得了极好的市场业绩,成为奶茶饮品行业中的知名品牌。被告麋鹿港饮品店未经原告及邱茂庭许可,擅自在店铺装潢及产品包装上使用“鹿角巷”系列作品,侵权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侵犯了原告享有的“鹿角巷”系列作品著作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
被告麋鹿港饮品店答辩称,邱茂庭不是“鹿角巷”图案的著作权人,案外人尹燕在先创作并在先使用了“鹿角巷”图案,尹燕创作并使用的时间均明显早于邱茂庭,《作品登记证书》不能作为认定著作权的依据,原告无权提起诉讼。原告作品中的雄鹿形象、中文字体、英文单词均不存在艺术加工和创作,不具独创性,并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此外,原告和邱茂庭都不是市场上奶茶店的经营主体,与被告不存在竞争关系,“鹿角巷”品牌也不具有知名度,被告经营未对原告造成影响,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被告经营时间短,规模小,原告要求的赔偿金额也没有事实依据。
庭审中,原告邱茂庭公司与被告麋鹿港饮品店针对著作权人认定展开激烈辩论,并提供各自的《著作权登记证书》来证明自己才是“鹿角巷”著作权人。由于用于证明“鹿角巷”著作权最早使用时间的证据尚需庭后进一步核实,审判人员宣布休庭,另行择期进行宣判。
据了解,邱茂庭公司已在厦门起诉数十家企业侵犯其著作权,本案是该系列案中的一件。
“网红经济”纠纷多发 亟需规范
“鹿角巷”系列纠纷是当前“网红经济”的一个缩影。厦门作为全国知名的“网红城市”,不仅拥有“鹿角巷”、“喜茶”等全国性的网红品牌入驻,也诞生“泰芒了”、“泡面小食堂”等许多本土网红品牌。
值得关注的是,网红经济还存在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足的问题,一些网红经营者没有著作权登记、没有商标注册,就急于扩张发展加盟商,品牌纠纷易发多发。
据厦门市思明区法院院长刘新平介绍,当初网红经济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在短期内急剧膨胀,一些网红经营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实际经营经验不足,经营管理混乱,亟需规范。为此,刘新平认为,网红品牌经营者要提高知识产权意识,从著作权、企业字号、商标等多个角度多维保护自己的品牌。
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丁丽瑛认为,数字化时代给著作权认定增加难度,因此创作者、经营者要提高存证意识,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和证据来表明自身的著作权人身份。在遇到纠纷时才有充分的证据维护自身利益。
南都记者了解到,这场庭审也是全国法院系统首次通过5G进行庭审直播的活动。
厦门是全国首批5G商用城市之一,而思明区法院已实现审判法庭5G信号全覆盖。因为5G技术的支持,即使在手机端也能360度观看庭审。据厦门移动网络部孙立杰博士介绍,本次直播的法庭有设置VR摄像头,可以360度拍摄现场画面,同时通过5G网络上传终端后,网友可通过手机观看全景视频。
采写:南都记者 刘嫚 通讯员 杨长平 李缘缘
摄影:唐光峰
<>红奶茶鹿角巷,一开始就被山寨包围。
进入大陆一年多,鹿角巷的正牌店不过70多家,但山寨店早已超过1000家。
创始人邱茂庭很少在媒体露面。他不太参加活动,甚至不会使用PPT翻页笔,想让关注点集中在产品上。
坐在内参君面前,是邱茂庭第一次接受餐饮媒体的专访。
◎ 餐饮老板内参 孟北 发自广州
1
加速的鹿角巷
两个月开的店,超过之前一年
进入8月,鹿角巷的开店速度明显加快。
8月26日,鹿角巷终于开进北京,加上其他城市共有6家店同时开业。要知道,今年8月之前,鹿角巷在大陆仅有14家店面。
这个数据,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快速增长。到9月25日,鹿角巷的门店已经达到了59家。更快的是之后的13天,差不多每天都有一家新店开业。
< class="pgc-img">>△ 首进北京,邱茂庭和奥运冠军何姿
而店面的分布,也从珠三角、长三角,扩展到了郑州、石家庄、西安等中西部城市。
两个月开了差不多50家店,邱茂庭说,如果不是山寨店太多,我们不想开这么快的,“原本计划要把产品、模式、人员培训打磨更好。”
在大众点评网站搜索,广州有209个鹿角巷,上海有395个,深圳有166个,苏杭两地有200来家,北京比较少也有49个,店面设计、产品形态几乎一摸一样;7月,甚至有一个广州品牌宣布,鹿角巷要改名字。
“我当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我们没有改名字,也不会做加盟。”那时候邱茂庭在悉尼,团队成员将信息发给他,邱茂庭觉得很无奈。
鹿角巷没有拿到商标注册证书,那些山寨店此时不一定违法,但肯定不道德。“在国外的一些地方,我们都没遇到这样的情况。对这些山寨店,我们也在搜集证据准备维权,它们开得时间越长代价就越大。”
< class="pgc-img">>△ 每天都有粉丝排队在鹿角巷打卡
鹿角巷团队选择加快开店速度,让更多消费者识别真假;还有,让邱茂庭多一点出现在媒体上。
2
“生疏”的老板
不会使用翻页笔,嫌演讲时间长
这是邱茂庭第一次在大陆接受餐饮媒体的专访。
那天,还是邱茂庭第一次在大陆参加餐饮行业的论坛,是由餐饮老板内参主办的。邱茂庭是受邀嘉宾,同时在场的还有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按照计划,他的演讲时间是30分钟。
△ 演讲结束后,很多人要加邱茂庭微信
他提前一天到了深圳,又提前半天到了会场。蓬松的头发、休闲短裤、运动鞋,参会的人都以为这是个90后,其实邱茂庭生于1980年。
看着几百张椅子,邱茂庭有点紧张。“等下我要面对这么多人讲话吗?你们允许穿短裤吗?可以不可以坐在椅子上说?奈雪的茶他们都是前辈,我等下要讲什么呢?”
完了又问我,彭心女士会上去讲吗?
在一旁的休息室,邱茂庭坐在沙发上,左边是他的助手,帮他拿着电脑;右边是品牌总监谭力,当他的观众:三个人坐在沙发上,开始过PPT。
这个过程用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期间不时被邱茂庭打断。“我用另一张图可以吗?这里这样讲行不行?我觉得这个地方不用放这么多数据。”
做记者八年,邱茂庭是唯一一个我见过的,嫌演讲时间太长,而且不会用PPT翻页笔的老板。他几次问我,我讲不够半个小时可以吗?
站在台上,除了刚开始因为PPT翻页笔“麻烦了一下”礼仪小姐,整个演讲很顺畅。在场的餐饮人,还被他独特的台湾口音逗笑了好几次。
他告诉我,自己希望焦点都在鹿角巷上,而不是他个人。“最大的满足就是我可以在路上看到我的饮品,消费者不认识我,可是喜欢我的奶茶,我觉得那个满足感就很开心。”
3
低调的网红
联合美食大V,小鲜肉当店长带流量
即使鹿角巷这么火,他也很少在媒体上露面。因为在大陆的时间较少,他甚至不太确定网红的含义。
“是褒义词吗?”他问我。
邱茂庭不排斥媒体,只是想低调一些,他说国外的媒体也会关注鹿角巷,但多是在产品层面。
他不拒绝鹿角巷成为网红,但不希望自己经常站台。“很多品牌想要当网红也不见得当得了。我们既然是网红,我就要利用这个时间周期去把我想要的东西赶快体现出来。我个人就算了,又不是太帅,对吧?”
网红不是一天就炼成的。在上海开出大陆第一家店时,鹿角巷也经历过一天卖不出50杯的窘境。
“我们先把我们的东西做好,把产品本质做好,搞清楚这边消费者想要的味道是什么。口味确认了,我再把营销模式放进去。”邱茂庭说的营销模式,会用到很多流量IP。
△《悲伤逆流成河》主演任敏在鹿角巷做一日店长
△《恕我直言》录制时候,蔡康永品尝鹿角巷奶茶
美食界的大V、演艺界的小鲜肉,都可能出现在鹿角巷的店面里。吴克群、杨旭文、吴俊余、王冠逸、赵天宇、小五金恩圣等,都在鹿角巷当过一日店长;在韩国、越南等地方开店时,鹿角巷也会和当地的明星站在一起。
首进长沙,鹿角巷邀请了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出身的张远。出道十年后再回到梦想启航的地方,是一个挺激励人的故事。
明星在线下打造自己的人设,鹿角巷收获一波流量,用这些流量打造口碑,这是两得的事情。
邱茂庭希望鹿角巷可以成为星巴克式的品牌:“没人说它是网红,但说起咖啡,都会首先想起星巴克,也没有人敢去山寨一个星巴克。”
4
“处女座”设计师出身
自己写文案,鹿头logo也是他做的
2013年5月,鹿角巷从台湾桃园起步,之后去了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邱茂庭最早是做设计师,经常被甲方虐:字大一些,商品要突出,健康成分要明显……
他是处女座,完美主义的特征比较明显。尽管每天都是做设计、熬夜,经常看到日出还没睡,还是想既然做了,一定要做好。“否则我不敢给别人看,怕丢脸。”
珍珠奶茶的起源地,在台湾。邱茂庭不抽烟,做设计累的时候,喝奶茶。
喝多了,邱茂庭想和朋友玩玩看。“没赚钱没关系,顶多就回到以前生活,反正也饿不死。”
做了鹿角巷,完美主义的特征也在延续。“第一家店,墙上的砖都是我自己去贴的,我们自己弄老半天。”
△ 南京首家鹿角巷开业,粉丝在排队
他会为产品写文案、设计图像,鹿角巷的鹿头logo就是他做的;公司发布的海报、微博,也会去审核。有次,一个员工把店铺的地址写错一个字,还被邱茂庭怼过。
他把鹿角巷当做一个设计作品来玩,还教我分辨真假鹿角巷:“我们的鹿头logo,你看它的眼睛,鹿是活灵活现的,那些假的牌子,都是死气沉沉。”
第一家店的时候,鹿角巷就做了极光杯子,邱茂庭回忆,在台湾火得不得了,消费者喜欢,媒体也去报道。“我们又衍生了另外一款杯子,我想着它会跟极光系列一样大卖,结果都压在了仓库里。”
这让他觉得,要回归到产品上。“我们的东西一定要有不断吸引你的特质,商品本身是很重要。”
5
把饮品比作“5杯水”
现在想打造“偏爱品牌的饮品”
邱茂庭自己并不太喝茶。他说,泡茶在台湾被称为老人茶,“我是年轻人,我可以喝茶水打底的奶茶。”
但这不妨碍他在茶叶上的要求,邱茂庭问我,自己都不喜欢的茶叶,怎么拿给别人喝?
直到现在,鹿角巷招牌产品黑糖鹿丸,依然在每一家店里用黑糖、牛奶现熬,而且规定两个小时内用完,超时口感就不好,要扔掉。
做了5年的奶茶生意,邱茂庭脑子里已经不只有一杯奶茶,而是有5杯水。
第一杯,是路边饮品,解决因为渴产生的生理需求;第二杯,是店面饮品,与街边有差异而且长期坚持;第三杯,是有品牌的饮品,包装、产品都有了差异化。
“第四杯,熟悉品牌的饮品,开始注重消费者的感受,有固定的空间设计、服务流程,消费者到了哪里,看到这个品牌都没有陌生感。”邱茂庭。
第五杯饮品,是邱茂庭想打造的:偏爱品牌的饮品。“根据消费需求打造好的产品,然后有显著的差异性,比方包装,或者是口味上面有一些不一样,消费者接触到不一样的服务空间,最后让他们养成习惯,就会不断回流。”
而他想把鹿角巷传递出来的,有美学、创意、设计和生活。“我希望将鹿角巷打造为一个国际性且具生活化气息的‘家’。让顾客在店内感受到温暖,不仅养成消费习惯,更将品尝我们的饮品视为日常的一种生活态度。”
描述完这样一个想法,邱茂庭笑着问,这像不像做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