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干/锅/五/味/鸭
原料:
农家放养的土鸭1只(重约2500克),五花肉350克。
配菜:
魔芋豆腐、鸭血、豆腐、地瓜宽粉条、豆芽、土豆等,品种、数量均由客人自定
调料:
姜块300克,葱段200克,料酒180克,郫县豆瓣150克,甜面酱25克,辣椒面50克,胡椒粉30克,香油10克,木姜子油 2.5克,菜子油2500克,白醋20克,高汤1500克,大红椒(对半剖开)、蒜子各50克,香菜10克。
制作:
1、鸭子宰杀治净,斩下脚(不去脚皮)、腿、头、翅,将鸭肉斩成重约50克的大块(为保持营养成分不散失,故不氽水)。
2、五花肉切成小手指厚的4片,连同鸭肉一起用100克葱段、150克姜块、150克料酒腌渍5分钟。
3、锅内放入菜子油,烧至八成热时放入腌好的鸭肉、脚、腿、头、翅,小火浸炸2分钟至色泽金黄,捞出控油。
4、锅内留油100克,烧至六成热时放入150克姜块、郫县豆瓣、甜面酱小火翻炒1分钟至 出香,放入炸过的鸭肉、脚、腿、头、翅、辣椒面、五花肉,大火煸炒出香,烹30克料酒、白醋,加高汤烧开,出锅倒入高压锅内,放入鸭杂(处理的大小一致),盖好盖子,用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压6分钟后离火备用。
5、客人点菜时,将鸭肉、鸭杂和汤从高压锅内取出,倒入铁锅内,撒胡椒粉,滴香油、木姜子油,放大红椒、蒜子、100克葱段、香菜,跟配菜一起上桌,按照火锅的方式食用。
特点:肉质肥美,开胃爽口。
备注:
五味鸭是一款类似于干锅菜的火锅品种。其的与众不同在于将装有鸭肉的铁锅放在燃烧木炭的土灶内,由于火力较小,所以锅内温度慢慢上升,不会导致煳锅。
起重庆,大家想到的就是火锅,重庆这座城市就跟火锅一样,火辣辣让人又辣又舍不得,很多来过重庆的人都舍不得离开,离不开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美食。而重庆人的火锅也是非常丰富,除了我们常见的牛油火锅之外,还有鱼肉火锅、牛肉火锅、鸭肉火锅,都是红油打底又香又醇厚。
< class="pgc-img">>渝中区是底蕴深厚的重庆老城区,这里有很多神级的苍蝇馆子,有的如今被网友追捧成为网红店,有的还低调地经营着,来吃的都是当地人,像琵琶山附近的火锅、纯阳老酒馆这些大家都很熟悉,那么香鸭居你知道吗?
< class="pgc-img">>听名字就知道香鸭居是卖鸭肉,一般吃鸭肉都是卤、烤或者白汤炖着吃很滋补,而他们家的鸭肉火锅完全是重庆人的口味,一锅红油,看着就很开胃。这家店在一个老小区门口的烂棚棚里,真的是很不起眼,在这边开了也有十几二十年,反正记忆里它就在这边,一直没有挪位置。
< class="pgc-img">>他们家每天营业到晚上十一点半,一直都客流不断,性价比很高,菜品的价格十几年来没涨价,现在素菜还是两三元一份,真的是太良心,如果非说涨价的话,就是以前会送两个凉菜,现在不送了,撇开这一点,这个物价,走到哪里都让人竖起大拇指,大赞老板良心。
< class="pgc-img">>而且他们家的锅底也很多,什么麻辣味、香辣味、微辣、荔枝味、清汤,可以满足各种人群,还不收锅底费,鸭肉鸭掌鸭翅可以拼在一起,小锅是38元,大锅也才58元,小锅再加一点素菜就够三四个人吃饱,服务员大姐还一直担心你点太多,生怕浪费了,感觉别家是生怕你不消费,他们家是生怕你消费。
< class="pgc-img">>这个味道虽然辣,但是一点也不上火,用砂锅来煮鸭肉,保温还更入味,鸭肉有点柴,但是越吃越香,鸭掌是真的好吃,又软糯又入味,简直停不下筷子,鸭翅的话就更嫩,吃起来更方便,很多人都喜欢再加一份鸭翅和肥肠,肥肠是卤过的,16元一份。
< class="pgc-img">>他们家有两层楼,装修简陋很接地气,人真的很多,饭点还要排队,当你不想吃江湖菜和火锅的时候,来一顿香鸭居也是不错,虽然不怎么样的环境却有着不错的味道,最适合几个朋友一起喝酒聚会,感觉一下山城的热情!
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在渝中区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一个不起眼的小门面里,只卖一种产品:卤鸭子。很多老重庆人常来光顾,砍上半边鸭子,再顺便带点鸭爪、鸭肫回家,就饭、下酒、啃起耍,巴适得很!
今天,想跟你摆一摆,王鸭子的故事。
“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走出南京”,这是对嗜鸭如命的南京人的真实描写。其实,重庆人也是鸭子的“天敌”,多年来吃出了白市驿板鸭、熊汉江烧鸭、颐之时樟茶鸭“王鸭子”这重庆“四大名鸭”。其中,从一个小小的卤菜摊,到走上柬埔寨亲王的宴席,再成为无数重庆人的味觉记忆。王鸭子的故事,是商业传奇,也是最有重庆味道的故事。
王鸭子始于上世纪30年代,创始人是白市驿人王忠吉。身家贫寒的他十余岁进城学习制鸭、制烧腊技术。1939年,学徒近十年的王忠吉出师,自立门户制作卤鸭、烤鸭。
个体户并不容易,王忠吉从提着篮子上街叫卖,到后来逐步稳定,在文华街、中华路支起了自己的小摊。
这期间,王忠吉还收获了自己的幸福,与妻子龙素华喜结良缘。人称王二嫂的龙素华有着一手好刀工,宰鸭均匀断骨,动作干净麻利,甚至可做到一只鸭子等分四份,在当时被广大食客传为佳话。
1942年,王忠吉夫妇在夫子池(中华路、邹容支路口)摆摊,正式打出“王记鸭子”招牌,由于鸭子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深受食客喜爱,王记鸭子渐渐闻名遐迩,成为当时诸多高档宴席首选菜品。
1959年,“王记鸭子”迁入八一路中段设店,售卖烟熏鸭(鹅)、白卤鸭、挂炉烤鸭、樟茶鸭、软烧鸭、卤翅脚等。其中,烟熏鸭是全年应市名品,白卤鸭属季节性佳肴,樟茶鸭、软烧鸭等按客户宴席需要而定制。
在这里,王记鸭子迎来了一次重大转变。上世纪60年代初,时任重庆市副市长的余跃泽考察市场,品尝烟熏鸭后,赞不绝口,大笔一挥把“王记鸭子”店名改为“王鸭子”,一语双关,既暗含王忠吉的姓于内,又意指王鸭子堪称鸭肴中的王中王。
1989年,柬埔寨亲王到访重庆,王鸭子作为款待菜品登上宴席,得到了宾主一致好评,一时传为佳话。中国烹饪协会事后还颁发奖状给王忠吉,以此表彰他的突出贡献。
中国烹饪协会颁发的奖,将王忠吉误写成了王忠杰
上世纪90时代,由于城市改造拆迁,王鸭子先后失去了八一路的经营门面与小米市的加工场地。王鸭子的老员工们自筹资金租用门面,继续在八一路卖王鸭子,将这块金子招牌传承了下来。
如今,王鸭子静静地开在八一路好吃街,就如同这几十年来它不曾离开一样。
王鸭子用三奈、八角、广香、丁香、砂仁、豆蔻、桂皮、肉桂、草果、香松、花椒、老姜等香料,通过码味、除胚、晾干、熏烤、卤制等传统工序制作而成,使得鸭肉吃起来肉质细嫩、皮酥骨香,既是宴席佳肴,又是便餐小酌的美味食品。
2014年,王鸭子传统制作技艺被纳入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来源:重庆老字号一四一火锅微信公众号、重庆市渝中区文化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