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报告显示奶茶消费存在三方面问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杨召奎
今天,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新商经研究院、消费者网联合发布的《国内奶茶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2023)》显示,目前奶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卫生质量问题、服务问题和宣传问题三大方面。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目前质量口感问题、卫生安全问题和管理安全问题。
在这些问题中,较为突出的是奶茶中存在异物、擅自更改标签偷工减料、原材料变质等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是奶茶行业目前最需要重视并且杜绝的问题,除了以上提到的问题外,依然存在许多其他问题,例如门店卫生问题等。
服务问题主要表现在服务的质量、订单的准确性、售后问题和价格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价格问题,目前随着奶茶市场的扩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端品牌,然而其价格却难以让消费者接受。当然,对于服务质量问题、售后问题和订单准确性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有奶茶门店“罚站式排队取餐”。
宣传问题主要是宣传营销违规问题和虚假宣传问题。其中虚假宣传问题主要包括主观宣传问题和客观宣传问题,主观宣传问题是商家故意误导消费者,包括误导消费者购买或者抵制购买等等,客观宣传问题则包括宣传时由于个人疏忽等因素导致消费者误解。对此,报告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目前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补充,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奶茶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标准。
这些法规可以涉及原材料选择、加工流程、标签标识、卫生要求等方面。要制定严格的奶茶行业监管政策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奶茶店的检查和抽检,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和店铺进行处罚和整顿。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知道多糖增肥,不利于健康,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奶茶控”?
< class="pgc-img">>瞥过去的那一眼,是哪些东西打动了消费者并转化为购买行为?对于理性消费者,他们更看重什么?这中间的某些问题,2017年经济学诺奖得主理查德·塞勒都说透了。
很多消费者去买奶茶前,会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能再喝了,要克制……然而,总有一部分人受不了诱惑,买了一杯又一杯。
每次购买之后,他们总是后悔不迭,想着下次一定要克制克制再克制……
< class="pgc-img">>然后呢?当然,奶茶党的托辞和借口永远在下次,周而往复,循环不已。
为什么会如此?理查德·塞勒的回答是,人的偏好是动态不一致的,在任一时刻,都会给眼前的利益给予更高的权重,而对未来评价较低。
这就是冲动消费:
购买之前,奶茶店的店招、堂食环境、喊麦、营销话术,以及饮品的颜值,乃至奶茶杯的外形都会让消费者产生新鲜感而头脑一热,既然发生购买。
但理查德?塞勒认为 这种新鲜感带来的效用是短暂的,这些效用在未来消失得快。
< class="pgc-img">>当然,世间除了“冲动消费者”,还有大量的“聪明消费者”,这部分人就是所谓的“理性消费者”。
他们知道自己一旦打开就受不住诱惑,所以总是能够从源头上预防自己多买多吃,总是通过均衡式的消费策略,既获得新鲜感,又避免了新鲜感退去后的后悔。
理查德?塞勒认为,对于“理性消费者”,合适的促销策略和科学的会员机制,会打动他们。
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白金蕾)清明前后,内地与香港的“双向奔赴”迎来小高峰。4月7日,微信与美团联合发布假期消费数据,在刚刚过去的假期中,美团外卖数据显示香港用户在内地的消费订单同比去年大涨32倍,其中奶茶消费占据C位,内地居民在港使用微信支付的线下交通交易笔数翻7倍。
自3月29日起,香港开启一连四天的复活节假期,“港人北上”消费的场面可谓是“香港人自己的春运”。而对内地游客来说,前往香港来一场Citywalk(城市漫步),沉浸式领略中西合璧的风土人情也是清明小长假的上佳选择,口岸人潮涌动,双向奔赴日益热络。
基于便宜实惠和多样化选择的优势,港人北上消费已成常态。据美团外卖数据显示,3月29日至4月1日复活节期间,香港用户在内地的消费订单同比去年大涨32倍。
拒绝双脚奔走,通过外卖得到美食及好货正成为新世代热衷的消费方式。美团外卖数据显示,“90后+00后”的年轻港人扛起了来内地外卖消费的大旗,其消费占比高达70%。奶茶咖啡加烧烤,成为港人在内地消费中最喜爱的组合餐品;面包甜点也入选最受港人欢迎的外卖订单。深圳“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港人“北上”最热门的外卖点单城市,广州、珠海、汕尾、惠州紧随其后。
在港人“组团”北上度假的同时,影片中的城市地标、流行歌里的标志场景、港岛特色美食也吸引了一众南下赴港游玩的内地居民。数据显示,清明小长假期间,内地居民使用微信支付在港线下消费的交易笔数同比翻3倍。
前往茶餐厅品尝菠萝油猪扒包,在星光大道散步打卡,抑或是登上太平山顶俯瞰维多利亚港……“逛吃逛吃”成为内地游客在香港游玩的“主旋律”。其中,交通支出成内地居民在港用微信支付进行线下消费交易笔数增长最快的类目,交易笔数同比翻了近7倍,从旺角、油麻地的地铁站到湾仔码头的天星小轮,都有众多内地游客搭乘其中饱览港岛风光。
越来越多香港商家顺应内地消费者的消费喜好,推出了自己的微信小程序。微信支付数据显示,清明小长假期间,扫码点餐、充电宝租赁、跨境购物类微信小程序的使用量增长明显,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倍以上。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