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当下备受瞩目的话题——餐饮业为何越来越难做?随着餐饮进入4.0时代,我们不禁要问自己,为何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1.0时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答案。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餐饮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餐饮4.0时代。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餐饮业却变得越来越难做。在这个信息爆炸、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很多从业者纷纷感叹,为何如此努力投入却难以取得成功呢?本文将为您揭示餐饮业变得难做的原因。
1. 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
如今,消费者对餐饮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他们不仅追求口味独特、健康美味,还注重环境舒适、服务品质、用餐体验等方面。这使得餐饮业需要不断创新,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2.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餐饮业的发展,市场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无论是传统餐厅还是外卖平台,都在角逐一块有限的市场份额。这导致了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许多小型餐饮企业难以在竞争中生存下去。
3. 人力成本上涨
在近年来,人力成本的上涨也给餐饮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增加,使得餐饮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上升。尤其是在一线城市,餐饮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迅速攀升,增加了企业的经营负担。
4. 劳动力短缺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餐饮业逐渐面临劳动力的短缺问题。一方面,年轻人对于餐饮行业的就业意愿不高,更多倾向于其他行业。另一方面,老龄化社会也给餐饮业增加了用工的压力,劳动力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5. 配送成本的不断上涨
餐饮外卖行业的快速崛起,不可否认地改变了我们的用餐方式,但同时也给餐饮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配送成本的不断上涨使得餐饮企业需要承担更高的运营成本,进而压缩了利润空间。
总而言之,餐饮业为何越来越难做?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市场竞争激烈、人力成本上涨、劳动力短缺以及配送成本的不断上涨等等。作为餐饮行业的从业者,我们需要跳出传统思维,积极创新、适应市场变化,并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只有不断努力适应这个4.0时代的挑战,我们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持续的发展。感谢您的阅读!
费者对餐饮行业哪些问题不满意?3月20日,消费者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餐饮行业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2023)”,点名吉野家、海底捞、蜜雪冰城、瑞幸咖啡等诸多知名餐饮品牌。报告指出,食品安全、宣传、价格以及服务问题依然是餐饮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本报告选取参照品类门店数量较多的餐饮连锁品牌。共分为中式正餐、火锅、小吃快餐、饮品、烧烤、西餐、亚洲料理、烘焙甜品八大类,并选取83家餐饮连锁品牌作为分析对象。
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餐饮舆情中,食品安全问题占比80.99%,高居第一位;宣传问题占12.68%,排名第二;价格问题占5.29%,位列第三。其中在食品安全问题中,反映比较突出的有卫生问题、食品质量问题、经营管理问题。对比不同品类的餐饮,涉及饮品的维权舆情最多,其次是亚洲料理和小吃快餐,火锅排第四。
吉野家、海底捞、麦当劳、塔斯汀、张亮麻辣烫、巴奴毛肚火锅、西贝莜面村等餐厅品牌,蜜雪冰城、瑞幸咖啡、益禾堂、沪上阿姨、茶百道、古茗、奈雪的茶、库迪咖啡等饮品品牌,消费维权舆情问题较为突出。
其中,蜜雪冰城的食品质量问题,吉野家的食品质量和经营管理问题,海底捞的服务问题,消费者反映都比较突出。舆情数据显示,宣传方面餐饮企业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性广告,口碑营销失实等问题。服务方面同样存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问题。
据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此前公布,沪上阿姨交通大学店存在后厨环境不卫生,冰箱内半成品与未经清洗的水果混放,存放食品原料(预包装食材)的房间内同时煮芋头泥、制作酸奶(用酸奶机制作),食材与杂物混放的问题。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披露,北京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昌平奥莱餐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警告并罚款6.5万元。
分析报告建议,餐饮品牌企业要重视虚假宣传问题,做营销时杜绝虚假宣传、误导性广告、口碑营销不实、过度宣传等问题。宣传中应谨慎使用形容词和其他词语,避免引起消费者误解或产生虚假印象。
相关监管机构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市场监管部门应掌握新形势下连锁餐饮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规律、经营特点等,使用具体实效的监管措施,加强连锁餐饮企业相关活动的监管,保证餐饮企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健全餐饮行业的监管体系,加强对连锁经营企业的动态监管。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和管理模式的餐饮企业,做到有问题侧重的监管。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应通过多种渠道、不同的方式对连锁餐饮企业易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宣传,并指导连锁店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以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提升社会对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信心。
京报讯(记者王萍)8月1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公布了7月1日-7月30日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连锁餐饮门店,28个餐饮品牌被点名。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微信公众号截图
2024年,市、区市场监管局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对连锁餐厅、“网红”餐厅、美食城等餐饮企业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市消协根据市、区市场监管局发布的食品安全问题情况通报,定期汇总整理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餐饮企业名单,并及时向社会公示。据统计,今年1月以来,共124个餐饮品牌查出食品安全问题,其中小谷姐姐、华莱士、田老师红烧肉等品牌有多家门店上黑榜。
编辑 王琳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