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好,我是大厨阿伟,我做餐饮已经15年了,厨师不只是会炒菜,还要学会经营管理,因为做餐饮不是那么简单,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技巧和方法,怎样让一家店起死回生。
< class="pgc-img">>老王以前是在大学城商业街卖箱包的,就是我们大学生经常使用的那种旅行箱子,以前每到毕业季或者是寒暑假快来临时老王一个人都忙不过来,这几年大家都上网买箱子,学生们也越来越懒了,眼看生意不行,老王就想换个行业。
看到在自己商店旁边那些做餐饮的,天天爆满,老王一直心痒痒,现在终于有机会自己开一家餐饮店了,于是老王在大学城商业街里面选了一个430平米的店面,开起了火锅店。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店是开起来了,但是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每天都是微盈利状态。不管是谁美团外卖还是团购还是发宣传单只要能够想到的方法,老王都试了,但是生意就是没起色,回本期遥遥无望,老王于是找到了我。
员工玩手机,团队懒洋洋
到了他们店里,观察了两天,从中午到晚上都看一遍又一遍,跟店里的员工进行了沟通与交流,老王也分析了一下自己目前遇到的情况:不懂营销,不知道怎么去吸引客人。
自己也没在餐饮行业做过,也不知道如何去服务客人,对20多个员工进行管理自己也不懂,员工没什么事就时刻拿着手机在那里玩,不管是前厅还是后厨,整个团队懒洋洋的,没有一点活力。
自认为菜品新鲜,顾客却茫然不知
我跟老王说,你的餐厅开业2个月了依旧没什么生意,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特色,老汪说:我有特色呀,我的菜品都是很新鲜的,还有这个本地菜,其他火锅店都没有的。
我说你那不叫特色,只能说是你自己认为的特色,你的消费者或者潜在目标顾客并不认同你的观点,所有他们没有记住你这家店,自然吃饭的时候就不去想起你们了。
八招,让餐厅起死回生,天天排队
于是阿伟给老王出了以下几个主意,餐厅生意迅速转好。
1
找出餐厅特色:当地新鲜牛肉
特色是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典型菜品,是能够做出极高性价比拥有特色给消费者噱头,这样的一种菜品,比如:巴奴的毛肚火锅。
听我分析完之后,老王说:胡老师,对的,我感觉我们店就是缺少了这种东西!
针对餐厅菜品的特色问题,我们跟老王仔细研究他们餐厅的所有菜品,最后选定新鲜牛肉作为餐厅的主打特色,因为他们本地有个地方以盛产牛肉出名,是当地的一个特色旅游景点,而且一般四川火锅的牛肉都是冻品牛肉切的。
2
提炼宣传语,突出新鲜健康
找到了这个好食材之后就需要对这个好食材进行宣传。写一篇好的宣传文案,拍一张高清好看的大图,比你说多少遍更好用。
经过老王和我们这几天的寻思终于找到了一句牛肉的宣传词:“听说你想我了,等我吃够草就来了!”
通过对牛这个动物的拟人化第一人称方式对菜品进行写真描述,从而让消费者心智产生:这家店牛肉不错,是我们本地的,新鲜又健康。
让消费者心里达到这样的认知,那么我们餐厅才能在口味上给消费者心里留下印记,让消费者们记住我们。
3
删减菜品,由100种变为50多种
之前火锅店的菜品有将近100种,消费者问一个,老王就加一个,导致门店每天进了很多菜都卖不完,特别是蔬菜之类的特别容易坏,损耗非常严重。给自己员工吃也吃不了那么多,总不能让员工天天吃白菜吧。
我建议老王把菜品减下来,把一些几天才卖一两份的菜品给减除,把毛利低不容易存储的菜品给去掉,把一些粗加工很麻烦复杂的菜品给去掉。
最终从100种菜品里面减去了40多种,只留下了50多种大家经常点比较容易采购保存的菜品。
< class="pgc-img">>4
选出三款引流蔬菜,吸引女性客群
同时将本地盛产的三种蔬菜,由于其进货价比较便宜,所以可以组合成一个蔬菜低价组合,定位3元一份,4元一份,5元一份,每桌同类型低价蔬菜限点2份,其他蔬菜正常价格售卖。
其实这个低价组合主要是吸引女性消费者,女性顾客有些人不怎么爱吃肉反而喜欢吃蔬菜,对于男性顾客而言更是喜欢无肉不欢。
对于蔬菜而言一般三四个人吃火锅也就点2个左右蔬菜,也不会点很多,点多了也不是吃不完的。
低价蔬菜组合通过这种低价引流方式,更能够吸引到女性顾客进店消费,一家店女性顾客多的时候同样能够吸引到足够的男性消费者,同时也能够打造出餐厅的一个特色招牌。
5
份量充足,半份起卖,稳固学生客群
大学生这个群体市场其实是非常特殊的,你说他们消费水平低?他们用的都是苹果手机,如果说他们消费高,去学校附近的餐饮店就知道,菜品单价都是很实惠,中低端消费为主。
大学生每个月拿着父母给的生活费,又受到身边同学们的刺激,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同时也是很容易造成冲动消费的群体,但是在饮食这块的投入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不像衣服化妆品手机等经常要跟同学攀比。
针对大学生这特殊的消费心理,我们的火锅店菜品引用了“海底捞火锅”的做法,菜品按照半份卖,在保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每份菜品分量多一点,读书的人其实肚子是特别容易饿的,年轻人也正在长身体比较能吃,关于分量的问题其实这个群体是非常注重的。
< class="pgc-img">>6
提供特色等位小吃,唤起童年回忆
等位这个现象是现在餐饮行业里的标配,甚至消费者们也一致认为:“餐饮店门口有没有排队等位是检验一家餐饮店是否好吃的标准!”
所以不管是在喜茶门口排着队等着那一杯3分钟都不用就能够喝完的饮料,还是在海底捞门口排了一个小时的队才吃上晚饭的人们,这种现象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了。
在门口的排队等候区我们准备了老冰棍,小时候吃的那种,而且是双颜色的,是当地同学们记忆中的味道,这种老冰棍进价批发都是非常便宜的,一个顾客最多能够吃2根,但是能够唤醒大家小时候的记忆这点比便宜的进价更重要。
第二种小吃就是当地另外一种特色小吃,本地人叫做“冲天泡”,也是有几种颜色,甜甜的长长的圆柱形,吃多了嘴巴容易干燥。这种小吃的进价成本也是很低的,同样也是属于小时候的味道,经过这些年的城市化进程,这些本地小吃都很难在城市里面找到。
我们提供这两种特色的等位小吃,能够快速把我们店跟旁边的其他火锅店区分开来,“冲天泡”吃多了容易渴,这个时候老冰棍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二者配合,一冷一热恰到好处。
7
服务员介绍吃法,提供感动服务
大学生是一个求知欲望很强烈的群体,同时也是慢慢开始接触社会的一个群体,很多东西包括火锅毛肚鸭肠之类的,他们之前可能接触不多,因为学生主要还是当地人居多,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引导消费者去进行更好的尝试,告诉他们这个东西该怎么吃,要烫多久,打什么类型的蘸料配合之后最好吃……等等这些细节的服务需要做到位。
< class="pgc-img">>大学生是一个特别好服务的顾客群体,他们其实对餐饮商家的服务没有什么太多的要求,只要给到一个最基本的餐饮服务,他们就会觉得你这家店很不错了,因为正在接受教育的他们,是很重要个人品德的培养,也是非常能够理解劳动人民的一个群体。
因为他们对服务的要求不高,所以很多餐饮店就给他们提供的也就是一般般的服务,关于这一点很多餐饮店都错了,他们很容易满足,同样的也就更容易感动他们。感动顾客才是餐饮行业的不二法门!
所以我们要求餐厅服务员,包括大学生兼职服务员,要跟消费者多交流,多说话多沟通,在不打扰消费者的同时。在日常工作服务中,桌子上的空盘子要及时的进行回收,看到顾客桌子上垃圾较多也应该及时帮忙清洁,对于消费者的要求也要及时满足。
8
进入学校,近距离接近目标客群
大学生这个群体市场,要想做好对餐厅的品牌营销那么肯定需要进入学校里面,才能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到他们。
第一种方式,赞助活动。
大学里面几乎每天每个星期每个周末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协会社团在进行各种活动,有校外的也有校内的活动。
一个普通2万个人的师范学院至少拥有20个以上的社团协会组织,这些社团除了从社团会员里面的会费之外还需要很多的社会资金来帮助他做更多的活动,对于这块也是我们餐饮商家可以争取到的机会。
我们这次花了1500元赞助了青年志愿者协会的2018届新生迎新晚会活动,“非常感谢我们本次活动的赞助商:好牛肉才有好滋味的辉哥火锅友情赞助”,这是晚会主持人念的我们餐厅广告词,这1500元中有一部分是礼品,比如印有餐厅logo的笔记本,茶杯等,另外是一些晚会活动提供的一些喝的饮料,剩下800才是真正的现金。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跟拥有800个会员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包括他们以后部门聚餐选择在我们火锅店可以给他们提供适当的优惠价格,同时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学生也可以在我们餐厅进行兼职工作,大学生兼职这块需求还是很旺盛的,大家都想利用课余的时候赚点钱,买点自己想买的东西。
< class="pgc-img">>第二种方式,培养学校代理。
我们设计了一批非常精美的广告宣传单,如果在大学城的商场里面发或者是在学校门口发其实效果都是很有限的,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答案其实是有的,人在外面走路也好,逛街也罢,别说宣传单了就算是一杯饮料他也不一定想拿着,为什么?因为大家都会认为这是一种负担,而且很不好看,所有宣传单在街上发其实效果很有限,90%的人都会把它扔进垃圾桶里。
但是如果你在学校宿舍里面发,或者学校课堂里面发,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你的宣传单制作精美一点大家都会抢着观看,那么怎么让我们的宣传单抵达学校里面呢?
这就需要找到学校代理,我们通过在学校里面发布“招聘兼职,工资日结”的广告,招募到了30名大学生,通过筛选留下了12名女生,8名男生,因为学校是师范类院校,女生比较多。
通过对他们进行话术沟通等培训,每张宣传单后面写上他们自己的名字,消费者到店出示宣传单我们就在当天晚上微信支付结算给代理。
代理们可以在学校宿舍,平时课间进行发放,消费者拿着宣传单过来店里消费就能够享受8折优惠,同时充值300元成为我们餐厅的VIP顾客就可以享受4年免费赠送价值38元的牛肉一份,不限次数,最低3人同行!
看到这里很多人觉得不限次数,来了就送38元的菜品那不是亏大了,如果你真的认为会亏的话那可能你不太适合做生意这个行当。
三个人以上进店消费才可以获得一份38元的菜品,三个人进店不可能只点一份锅底,也不可能只点两三个菜品刷火锅,而且大学生市场也是特别喜欢喝酒的,我们赠送给客人的只是一份菜品而并不是38元现金,菜品真实成本可能还不到30元,所以其实这个活动就是你给消费者每次过来都给他打了个折而已。
但是在消费者心中,一想到聚会吃饭就会想起他在你的店里还有一份菜没吃,这才是最重要的!(人就害怕的不是得到而是损失,你如果去其他餐厅吃饭就得损失这38元的免费菜品!)
< class="pgc-img">>总结:
现在餐饮行业确实到处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不仅仅是你隔壁的餐饮店甚至离你不远的超市小卖部都卖起了快餐盒饭,如果餐厅口味不行,没有自己的特色菜品,那么想要在这个竞争充分,消费者对各种营销套路都麻痹的时代获得成功,则需要一定的经营技巧和扎实的菜品口味与服务。
餐厅开业后没生意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自己店里没生意还不愿意去改变,更可怕的是想办法去改变了2天,觉得很累没什么效果于是继续混吃等死,中国现在大部分的餐饮店都是这样倒闭的,你永远叫不醒一个沉睡的人!餐饮行业亦是如此!
我是湖北阿伟美食,同时也是餐饮经营管理者,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分享干货,也希望大家收藏、转发、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谢谢大家
>今年,受疫情影响,给本来就艰难的餐饮行业雪上加霜,餐饮行业哀鸿一片。
关门,倒闭,赔钱像病毒一样侵蚀着整个餐饮行业,新手开张的餐厅,90%以上开门就赔钱,50%以上活不过3个月,一些原来赚钱的店面,有的利润大幅下降,也有很大一部分开始亏损,有无数餐饮人被债务缠身,面对不确定的餐饮市场,餐饮出现亏损怎么办?
< class="pgc-img">>要想治病,先找到病因,要解决餐饮亏损问题,先知道亏损的原因是什么?
餐饮行业亏损有以下三大主要原因,其它的都是在这三大原因下延伸出来的问题,
一.定位
无论是人生,项目,产品都需要定位,定位决定未来。
定位就是知道自己是谁?在哪里?能做什么?目标和方向是什么?
马云如果定位做餐饮,今天他不可能成为中国首富,
张勇如果定位做餐饮就是养家糊口,就没有今天的海底捞,一个清晰且正确的定位,让你能迅速达到自己的目标;定位模糊不明确,就要走很多的弯路,白白浪费时间。
餐饮行业,98%赔钱倒闭的餐饮是定位问题,老板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做餐饮?市场没有定位?竞争对手是谁不清楚?不了解顾客的需求在哪里?不了解这些,产品定位就不存在。
今天的餐饮市场,如果没有精准的产品定位,什么管理,营销,模式都是扯淡。
< class="pgc-img">>二.选址
天时不如地利, 餐饮能否赚钱,选址是关键,不同类型的餐饮,目标顾客不同,选址要求就不一样,很多餐饮失败原因,一开始选址就错。
餐饮生存的条件是,有源源不断的顾客进店消费,对于大中型餐饮,社区餐饮,一般是为餐厅可辐射范围内的固定客户服务,这样的店面选址,不一定在旺市口,但是,出进一定方便,要有足够停车场。
快餐,单品特色店,小吃等小餐饮类,顾客一般是就近消费,选址需要在人流量大,顾客可以自然流动的门面,不要被好酒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所迷惑,更不能指望靠营销宣传拉客户。
三.菜品
餐饮的核心一定是菜品,菜品有问题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菜品是餐饮行业的生命线。
有些餐饮老板走入了一个误区,认为菜品的问题在厨师,饭店生意不好就不断的换厨师,结果换来换去生意还是一样。
菜品的问题不在厨师,而是老板对市场的认知高度不够,对顾客需求的了解不清楚,我们可以看看那些生意好的旺店,他们的菜品并不一定做的多么出众,口味,数量,价格也未必有优势,但是,他们的生意就是火爆,问题的根源是,他们开始时找准了顾客的需求点,他们的菜品占领了顾客的心智,成为顾客的第一选择。做菜不是从自己想的,自己的厨师开始,而是,从顾客的心智开始入手,在顾客的心里找空位,一旦占领顾客心智,你的菜品就是最好的。
通过以上三大原因,你可以对照自己餐饮赔钱到底是哪一方面的原因,
如果是定位问题,要么重新定位,对过去彻底翻盘,要么关门转让。
当今餐饮严重产能过剩的时代,定位的问题,想通过管理,服务,营销弥补,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劳民伤财。
如果选址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关门转让,尽快止损,有条件的借助原来的基础,重新选址,从头再来,不要恋战。
如果是菜品问题,调查研究周边同行菜品,通过问卷,走访,店内新品试销等方法,找到顾客需求点,挖掘顾客心中空位,不抄袭同行,不盲目跟风,打造一款 有特色,独一无二(这里是指餐厅所在的区域内)的产品。
20世纪40年代,重庆一卖猪的屠夫,把猪肉的边角料,血块,肥肠,肺叶放在一起煮,煮出了别有风味的毛血旺。
在山东一美食城,李先生新开业的面馆,生意惨淡,菜品调整多次不见起色,我指导他,把美食城已经有人经营的面食,菜品全部停掉,推出自己的特色,一共有9个产品,调整后由过去在美食城排在倒数,进入到前几名,营业收入由一天100多,上升到1000多元。
美食城内有一家重庆小面,有两家面米线,有龙舟炒面,花甲粉,鸭血粉丝汤等各种地方粉面,我在美团,大众点评查看当地餐饮消费数值,发现热干面销量排在前面,而美食城又没有,于是我就让李先生上网查热干面的做法,到本市销量好的前3名面馆去品尝,把热干面作为一个单品推出,结果,仅仅这一个单品相当于原来店内全部营业额,用意大利面做奢侈品,原汤牛肉面做爆品,牛骨,牛肚做常规品,整个菜品架构,从制作流程,顾客消费层次,客单价,口味等做了合理布局。
< class="pgc-img">>餐饮行业,不缺努力勤劳的人,不缺学习力超强的人,不缺心中有梦想的人,缺少的是对自己,对未来,对企业有正确定位的人!
我是开心一哥,餐饮行业,我有我独特的见解,关注我你就是胜出者。
月,【商业街探案】找到一位日料店的老板,问他疫情期怎么自救,老板说只能在家呆着,每个月干赔却毫无办法,但最担心的不是停业,而是复工,“等复工后门店都运转起来了,人员工资要发,后厨采购的钱要花,再没客人,才是最怕的。
4月过半,他在微信发来三个字:店关了。
疫情爆发的时候,很多人都想得到餐饮业会遭受到巨大的损失,但也觉得复工复产后,必然迎来“报复性消费”,但对中小商户来说,他们等到有序复工的这一天,却依旧艰难:想让房东免房租,但房东也是个体,也要还贷款,没得谈;西贝等大品牌发公开信哭穷,火速拿到上亿贷款的场景,对他们来说也是遥不可及的梦;转型自救?没钱没资源,甚至疫情前就计划了好了要做餐饮新零售的行业创新者,也因为店迟迟不能开打乱了所有计划……
四位个体餐饮经营者口述,他们中有年过60的餐饮业老大哥,有日料店老板,也有立志做餐饮新零售的商业精英,按照道理说,他们都是有技能、有想法,也是创新餐饮业的精英人士,但个体面对疫情,确实太过于渺小了。
01
口述人:小李肉铺创始人嘉措吧
所在地:北京
经营业务:牛羊肉新零售
关键词:12月租完店铺就赶上疫情,现在连装修都无法启动
复工指数:一星
从2019走过来,我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上天给你梦想开了一扇窗,又关上了门”——眼看着梦想的事业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近在咫尺,但餐厅的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开。
我是内蒙古人,也一直在做餐饮供应链,所以在内蒙牛羊肉这块儿,我自然比一般人更懂。大概在2017年的时候我就想做一家牛羊肉餐厅,小李肉铺不定义什么火锅店、烧烤店,而是围绕“肉”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顾客能吃,也能买走,还会有线上商城,在经营上实现一头牛,一只羊的商业闭环,也和以前餐饮业在定义上重门类轻食材、轻零售重堂食的思路完全不同,但在找供应链的路上几经波折,包括遭遇了供应链临时变革,不得不放弃已经选好的国贸门店地址和人均800元的高端牛肉店计划。后来终于和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有牧场的源头谈成志同道合的合作,最后大家成为小李肉铺合伙人。
去年12月,我们终于把供应链敲定,新地址选在了北京东土城路,在雍和宫和东直门中间,离二环不远,做社区餐饮和零售。
原计划年前设计布局图纸,年后2月开工装修,3月正式营业,而疫情的到来却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连装修都无法开始,更何谈营业呢?目前,我们每个月都会损失十几万的房租,五个月下来亏损大概在60万左右。
< class="pgc-img">>(小李肉铺店面图)
我的猜想是5月应该就可以开始动工了,那么预计6月份,应该就可以开店。每年中国有4成的牛肉需求都是进口来自外国的肉,而目前受国际形势影响,这四成的需求很有可能需要中国内部自己填进去,我觉得未来可期,所以尽管亏着房租,我也想坚持到疫情以后开店。
但回头看,我还很庆幸自己是一直和内蒙古的供应商谈的。整个中国有将近4成的高端牛肉都来自于澳洲。澳洲是牛肉生产大国,不仅牛肉的质量好,而且价格也比较低,所以国内很多大品牌餐饮店都是用的澳洲牛肉。
疫情影响下,澳洲的牛肉进口应该会涨价,而且供货会不稳定,很多餐馆可能面临着成本的上升,比如昨天我去餐厅,去看烧烤牛肉,一块钱一克。和牛两块钱一克,我算了算我们三个人吃饭吃一斤半肉得1000块钱,你说这个消费谁消费得起。
不过,说不定这就是我的好机会,没准还能扩大销售,给饭馆供货。当然,那都是后话了。我现在考虑的是怎么给店铺开张预热,那么必然要做一些准备,我不喜欢打无准备的仗。我想到了,虽然疫情期间老百姓都不喜欢去餐饮店吃饭了,但是目前的他们是很喜欢在家自己做的,所以我花费了大概1万左右,开了电商牛肉店,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02
口述人:汤.come老板大山哥
所在地:上海
经营业务:药膳养生餐
关键词:生意已恢复六成
复工指数:四星
听说疫情期间有老板关门了,我说这就是两种情况:第一就是那些原本要关门的,打算赚了过年这一波快钱就关门的,自然要关;第二就是那些挣到钱的,重新复业要拿几十万出来,而复业之后也怕客源在几个月内难以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状态,所以长痛不如短痛,我不一样。
我从20岁开始做餐饮40余年,到现在六十多了,这店我做了18年,从当初的两张桌子到六十多张桌子,有些员工在我没开这店的时候就跟着我,跟了20年,我放不下他们。
这家店也是我的理想:我真正想做的是慢餐堂吃,我希望来我店里的客人,不是单纯的为了填饱肚子来的,而是我这里有他们所追求的口味、健康、友谊,他们可以在这里享受环境、音乐和生活,而不是所谓的快餐。我主张慢餐,为的是健康,纵然这可能只能是小众餐饮,我也觉得快乐。
可能就是这些原因,我在疫情的时候没受到太大的冲击。我过去给员工都安排了宿舍,过年的时候,我的主要员工都没有回家,也就不存在需要单独隔离14天的问题。到了2月20日,我们就早早复工了。当然,说实话从2月20日到3月1日,整整十天一个客人都没有,说不心慌是假的,但我们准备的食材也不多,有的东西做出来当做员工餐吃了。
不只是我,这周围的商家基本都是这样。直到3月初,店里迎来了第一批客人。看到这批客人里有一大部分都是老顾客,我很感动。不过,亏本是一定亏本的,我店附近有好几个娱乐商圈,背靠徐汇滨江,前面是住宅楼,往日里这边的店铺都是靠平安这几栋大楼的工作人员养活的。工作日就中午生意好,但是因为疫情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带饭,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外卖,所以堂吃的人特别少。
本来我想过给附近写字楼配送团餐,用小程序,但联系的程序员说要做出来至少花一个月的时间,我觉得时间太长,达不到我的要求,最后也就选择放弃了。
听说有的商家在用外卖自救,但我一直没上什么外卖平台,很简单,我觉得商户太多,去外卖平台上竞争难度太大,虽然说充钱可以提升曝光度,但是如果所有人都充钱呢?那是不是本质上就没有区别了呢?
这一次疫情让我亏得很厉害:在一月份亏了6万,二月份亏了8万。我目前的门店在绿地缤纷城,国家虽然有政策要减免房租,但是绿地对于商户的要求是,交了2月份的房租,才可以获得3月、4月的房租减半,也多亏我这个十几年的品牌,一直以来都有盈利,所以我现在也有钱可以这么耗着。
< class="pgc-img">>(食客非常萧条)
到了3月,生意恢复了往日的4成,4月则恢复了往日的6成,所以总得来说是往好得方向在走。和其他餐饮老板不一样,我对于疫情后的餐饮市场是看好的。我认为,现在的餐饮(除了为了填饱肚子的快餐)与其说是单纯的吃饭,不如说是一种社交,这么多中国人在家里闷了4个月,走亲访友和聚会怎么可能都在各自家里坐。
03
口述人:面店老板张四
所在地:常州
经营业务:家常面
关键词:扩张抄底没那么容易
复工指数:三星
我是一个80后,姓张,目前在做苏州东吴面馆,店面150平米,做了6年。感觉目前发展平稳,一直想要去上海发展。想着疫情以后,应该有很多店铺撑不住要关门转让,这可能是个盘店的好时候,就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去好好了解一下。
我第一个看上的店铺,在徐汇和闵行的交接处,我想着这里附近都是居民,在这里卖面应该也是有赚头的。而且上海的房价租金都普遍偏高,选择这样的一个地方,也是为了租金便宜。但是去看了以后才发现,这里说是居民区,但是实际上周围的餐饮店并不多,旁边有个大公园,人流量只能说是一般般,但是即便是这样的地方租金都要6万一个月。我计算了一下自己的成本在与租金相对应以后,直接放弃了这块地方,这里我租不起。
后来我想着徐汇闵行还是离市中心比较近,我开始考虑,上海靠郊区的商圈。于是通过朋友介绍,我得到了一个万达广场的外街商铺将要转让的消息,于是就过去看了看,结果还是失望至极。
即便是在上海万达这样的地方,疫情之后的餐饮店也要比想象中的还要冷清。就连哈根达斯这样的品牌,他们甚至都减少了供应,只卖店里的冰淇淋球,其余的一概没有供应,店里只有两个服务员,门店内一个客人都没有非常的冷清。
外面虽然行人多,但是真正进入店里吃饭的客人很少,我在5点-6点的餐饮高峰期,随机挑了几家小吃,麻辣汤等店铺进去看,里面有的时候除了服务员空无一人,有的比较好的只有2、3个人在店里。
而后我发现,转让的店铺大都不太可信,就像一家去年8月份开的串串店要转让,老板说她前期投了60万,这个店平时生意很好,现在愿意以30万的转让费,转让给我,理由是家不在上海,被迫忍痛回老家,其他有几家要转让的店铺,情况都差不多,都是生意很好,但因为孩子上学、老人要照顾等原因,被迫回家,这是不是太巧了点?
最后让我死心的是和一个卖烤面筋的老板的谈话,他说生意不错,所以疫情的时候把对面一家要转让的店盘下来了,你看,真的有好事,哪里轮得到我这个外乡人呢。他们自己那条街可能就搞定了。
到现在4月了,再也没有出去看商铺了,但我还是想还再等等看有没有机会在上海找到好店铺。
04
口述人:日料老板张明
所在地:南方某城市
经营业务:日料
关键词:没生意做,现在就是在养着员工
复工指数:二星
我在2016年的时候接手了一家本来由日本人开的日料店。到2018年底年又开了家分店,结果新店没开多久,疫情来了。
3月中旬,我们正式营业,日子并不好过,天天开着门,但是没客人,现在这个阶段,我新店刚开张不能关吧,老店那么多员工我也不能关吧,于是就只能耗着,等待疫情什么时候可以真的彻底结束。
我甚至常常想,哪怕有一个客人来有进账也好啊。
对未来我很焦虑,我店面的前厅已经没几个人了,至于后厨,日料店对厨师的要求很高,这个时候也不可能把人裁了,而且少一两个人其实也缓解不了什么压力。我的旧门店光是房租每个月就要7万,而在疫情之前房东甚至说过这个房子是要涨价的。
疫情到来以后有政策出台,说是疫情期间可以减免一定房租,这对我们店而言自然是一个好消息。但是两家店减免房租都遇到了问题。
首先说我第一家店,这个地方算是一个属于公共房产,所以按理来说是可以享受到房租减免的政策的。但是如今这个地方被二房东承包,我们前去商量减免房租的事情,到现在都没有结果。
我另外一个店,因为租的是个人的店铺,找个人房东减免房租就更难了。我都是有为员工提供员工宿舍的,过年的时候因为遇到疫情,员工宿舍空了二个月,房租我还是照样要交。
现在按照我员工的话来说,就是空养着他们。但是即便是这样我的员工也是会埋怨我,因为目前老店晚上基本没有生意,我们店原本是10点才下班,现在8点过就下班了。所以我现在一般安排他们上半天班,这半天班对他们来说就是钱少了。
我其实也理解他们,他们也不容易,而我的员工虽然有埋怨,现在也没有人说要离开。因为他们也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亏本也要坚持开店,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我是老板,我要对我的员工负责任,我觉得这是做人的底线。疫情期间没有人不艰难,很多人都在坚持,我也希望我的坚持能够迎来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