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新闻见习记者 张玥颖
近日,一段手写餐馆小票的视频登上热搜。视频中的书写者手持一根普通的中性水笔,写出来的字几乎和机器印刷一样工整,最后还不忘给小票手绘个“现金收讫”的印章。让网友直呼“太牛了吧!跟打印机一模一样!”
< class="pgc-img">>这位被网友称为“行走的打印机”的书写者是河南省夏邑县拔萃双语学校的美术老师张世锋,他告诉顶端新闻记者,除了这张菜单上的仿宋体,word中的常用字体他都能模仿。
< class="pgc-img">>【从小热爱书法,没笔就用树枝石块写字】
43岁的张世锋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还没上小学之前,他就表现出了对书法的热爱。“那时候没钱买笔,就用树枝、小石块在地上涂涂画画。”等到走进学校,第一次在黑板上写字的张世锋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给他很大的鼓舞,练字这件事也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练字坚持了三十多年,其中挫折和枯燥是不可避免的。”张世锋保持热爱的秘诀,一是积极调整心态,二是得到正向反馈。
“我记得很清楚,上小学时有人让我帮忙写春联,当我看到写的字被贴上墙面,那心里真是特别满足,特别开心。”张世锋回忆童年,十里八村有需要写字的地方,大人们也会喊上他去帮忙。这种正向反馈让他充满了动力,每当遇到瓶颈期,他就会暂时放下手中的练习,静下心来总结思考,等到调整好心态再继续前进。
“我相信坚持就有希望。”张世锋的坚持给他带来了回报,2016年,张世锋成为北大方正、中国汉仪签约字体设计师。2018年,张世锋加入书法协会讲师团。2020年,张世锋研发的“中圆格”练字获得专利。
< class="pgc-img">>【用粉笔“打印”书法,结合应试要求教学】
张世锋在学校教的是小学和初中的美术课程,这群学生和他当初开始练字时的年纪差不多。为了让孩子们更具体地了解汉字文化,他试着把各种字体都练得有模有样,再在课堂上用粉笔写出来,把每种字体的演变情况一一讲述。
“同学们比较喜欢看我写工整规范的楷书,这也是考试中最适合书写的字体。”张世锋补充解释,对于学生而言,平时在写作业和试卷时,没必要太在意方圆得当和提笔顿笔的问题,“工整就行,主要是把速度提上来。”
< class="pgc-img">>关于练字需要的工具,张世锋也建议“一切从简”,只要有一张纸,一根笔就行了,“总有人问我练字是否需要用贵的笔,我说这完全没必要。”根据他的经验,练字主要在于坚持,每天不需要太长时间,十到二十分钟的不间断练习即可,不会让人感到疲惫,也不会占用学习时间。
< class="pgc-img">>学生练字前后的对比
【线上直播教学,吸引粉丝跟练】
除了在学校教课,张世锋有时也会在互联网上直播教学。
江西的李先生和张世锋是同龄人,去年九月在互联网上看到相关视频,一下子萌生了学习书法的愿望,他还会带着小学四年级的儿子一起跟着直播去练习,“我和儿子的字都不好看,张老师给我们提出建议,我们就照着练。”
在直播间观看的多是学生和家长,也有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张世锋经常和他们在线上交流。有次张世锋在镜头下略显疲惫,一位老中医看他气色不好,在私聊时还为他配了药方。
“刚开始看这位老中医的字迹,确实有些潦草,后来我教他调整书写习惯,现在的字规范多了。”张世锋笑着回忆。
【打字能替代手写吗?张世锋:二者并不冲突】
“书写的表达形式,是互联网替代不了的。”张世锋虽然常常在互联网上与人打字沟通,但他仍觉得手写的方式更能寄托人的情感。
书法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把书法一代代传承下去,这和现在的互联网科技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并不冲突,“有的人选择在平板上写字,这就是科学与传统相结合的一种体验。”
今年13岁的张同学跟张世锋学习练字已有两年,她也经常在手机上看练字的视频。每次娱乐后,她能很快静下心来,铺开纸笔练字,在顶端新闻记者问到坚持练字的原因时,张同学想了想,“很简单,因为我喜欢。”
< class="pgc-img">>趣味字体
现在张世锋在课堂中还会手写许多趣味字体,比如用54作为框架写的“青年节”三字,排列成一匹马形状的“好马不吃回头草”等等。这种花式写字的方法受到学生和网友们的一致喜爱。
“我希望能感染更多的人一起练字,一起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张世锋说,“我总是这样告诉我的学生,要学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几天,一份特殊的菜单悄然走红,获得众多网友的点赞。
这份菜单上手写了4种海参的做法,蒸、炒、炖、凉拌,口味齐全。
菜单的最后还附加一句提醒:「不要不舍得吃,没多少钱,吃完了再买」
这是网友「小文刀」为自己爷爷和奶奶亲手写的菜单。
担心老人不会做不舍得吃
为爷爷奶奶手写海参食谱
网友「小文刀」是位姓刘的姑娘,嫁到杭州已有8年。今年端午节,她带着儿子一起回100多公里外的湖州长兴县老家,看望她80岁的爷爷和78岁的奶奶。
考虑到爷爷患糖尿病多年,肾脏不好,奶奶年纪也大了,很多补品不能乱吃,小刘便为二老准备了海参。
「海参营养高,也适合爷爷吃,让二老补充点营养。」小刘说,因为担心老人不会做,买的是即食海参,就写了一份菜单交给爷爷,叮嘱他,在奶奶做饭时从旁指导。
「最怕的就是两位老人不舍得吃。他们觉得好的东西,要藏起来,慢慢吃。」为了让爷爷奶奶放心,小刘没在二老面前提价格,只嘱咐他们「快点吃,我过段时间再买,否则冰箱放不下了。」
长在离异家庭
爷爷奶奶没有抛弃她
温暖的老人养育出了温暖的孙女
为他们祖孙的感情点个赞吧!
聊沈客户端编辑 宫雪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近日,贵州毕节,某中学的食堂工作人员用粉笔手写每周菜单,菜谱上的每个字线条流畅、字迹工整,像机器印刷一样。网友:任何事情做到极致就是艺术!看字就知道,今天的菜差不了。
来源:新华网 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