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各大餐厅的浪费现象,不少企业食堂也存在浪费现象。为此,各企业也采取了不同措施应对餐饮浪费现象。近日,深晚记者走访多家企业食堂,了解企业食堂的浪费现象及相关措施。
< class="pgc-img">>▲福田区园岭大食堂内,员工正在将剩余饭菜倒入垃圾桶。 邓海霞 摄
厨余垃圾桶已半满
午餐时间,深晚记者走访了位于福田区的园岭大食堂,该食堂是一个自助式食堂,菜品按每两3.4元计算价格。
在食堂二楼,深晚记者注意到,前来用餐的员工普遍选择两荤一素一汤的菜品搭配,部分用餐者可以实现“光盘”,但是也有部分用餐者会剩下大约三分之一的食物。深晚记者来到处理剩菜剩饭的区域,发现这里配备有两个厨余垃圾桶,均已呈半满状态。
该食堂的负责人罗先生告诉深晚记者,食堂二楼每日只在中午营业,用餐时间结束后平均产生一桶的厨余垃圾。罗先生表示,前来就餐的主要是街道办的工作人员、附近写字楼的员工以及工会的会员。
“我们每天会准备170人至200人的饭菜。”当被问及食堂是否存在供大于求,而造成餐饮浪费现象时,罗先生表示,“如果到了12时30分左右还有人前来就餐,我们才会继续炒菜。主要是根据人流量来决定加不加菜,我们能把控的就是管好我们这一头,同时也通过告示和现场劝导的方式倡导节约、适量的观念。”据罗先生介绍,虽然职工在工会食堂用餐有一定优惠,但由于大多为自选菜式,基本不存在严重浪费食物的情况,但也不能完全杜绝。
仍有不少餐盘剩下二分之一
近日,深晚记者走访了位于南山区的一家科技企业食堂发现,该食堂的用餐窗口大多遵循统一的计费标准,且饭菜分量固定,用餐者可以要求只要少量饭菜,但价格不变。仅有少数窗口可以依据个人选择决定菜量多少,因菜品分量较大,该食堂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且食堂内并未张贴“文明用餐”“杜绝浪费”等标识。
“食物都是大份的,很多人吃不完就扔了。”该食堂负责餐具回收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天需要收拾五六趟,每个垃圾桶都是满的。”在此用餐的大多为科技园内的职工。
据深晚记者现场观察,员工的餐盘内剩余的大多为米饭,部分员工的餐盘会剩二分之一左右的饭菜,且在该食堂选择打包带走的员工寥寥无几。
公司设置奖品激励“光盘行动”
随后,深晚记者来到了位于龙华区的一家房地产企业的食堂内,该食堂仅有一个提供饭菜的窗口。据了解,该食堂每日提供5种菜品,今日的菜品包括3道荤菜与2道素菜,每日用餐价格均为7.5元。
据前来就餐的职工雯女士介绍,一般食堂阿姨会先给每人打3道主菜,之后再按照个人口味选择其他菜品。“如果不喜欢的菜就会让阿姨少打一些,米饭和例汤都是根据自己的饭量决定打多少,我一般会少打一些饭,避免浪费。”雯女士说。
据深晚记者观察,该食堂配置了两个用于放置剩菜剩饭的垃圾桶,用餐时间过半,两个垃圾桶内的剩菜剩饭呈现较少状态,浪费现象较轻。对此,雯女士表示,“我们公司经常会做‘光盘行动’的倡导,有海报宣传,鼓励大家拍照打卡发朋友圈会有小礼品等奖励。”
“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节约一些,就能让节省下的粮食真正物尽其用。”雯女士认为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需要从我做起,“我以前吃饭时,喜欢什么就点什么,现在慢慢开始养成吃多少点多少的习惯。”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潘潇雨 实习生 邓海霞 许疏影
在职工餐厅内,每日三餐过后,垃圾桶中那堆积如山的厨余垃圾,未吃完的饭菜更是令人触目惊心。这一景象,不但无情地揭示了食物被肆意抛弃的残酷现实,而且深刻地反映出职工节约意识的极度淡薄以及单位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显著短板。
< class="pgc-img">>职工的节约意识在杜绝食物浪费中起着关键作用。缺乏节约意识的职工,往往对食物的来之不易缺乏认知,在就餐时容易随意点餐,不考虑自身实际需求,对于剩余食物也毫无愧疚之感。这种节约意识的缺失,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习惯,还会在集体中形成不良风气,使得浪费现象愈发严重。
< class="pgc-img">>食物浪费,绝非是一桩微不足道的小事。从经济层面来讲,每一份食物皆是农民辛勤汗水的凝聚以及厨师匠心独运的成果,对它们的浪费无疑是对宝贵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极大挥霍。在职工餐厅里,众多美味佳肴还未来得及被品尝就惨遭遗弃。这不仅造成了粮食资源的巨大损失,更是对劳动者辛勤付出的冷漠无视与肆意践踏。
深入剖析之后,职工餐厅食物浪费现象严重的根源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职工的节约观念淡薄,饮食习惯欠佳,常常由于高估自身食量从而导致食物剩余;其二,餐厅的管理与服务存在明显短板,比如饭菜质量的设计,难以满足职工的个性化需求,再加上监督与约束机制的缺失,使得浪费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 class="pgc-img">>为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需要建立多方协作的机制。首先,单位与餐厅之间应建立有效的互通机制。单位定期向餐厅反馈职工对菜品和质量的意见及建议,餐厅则及时向单位汇报食物浪费的情况及分析。双方共同制定节约措施和改进方案,例如根据职工的实际需求和反馈,调整菜品搭配和质量设置。其次,职工应当自觉树立起节约意识,积极践行“光盘行动”,做到适量点餐,坚决避免浪费。餐厅方面则需要优化菜品的设计,精准调控饭菜的质量,最大程度减少浪费的可能性。同时,单位应当强化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张贴节约标语、举办节约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营造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此外,建立并健全监督与惩罚机制,对严重的浪费行为予以严肃处理,以起到警示他人的作用。
< class="pgc-img">>“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每一粒粮食都承载着无数的辛勤与汗水,值得我们倍加珍惜。餐厅作为单位的重要构成部分,餐厅更应当成为节约粮食的典范。单位与员工并肩携手,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抵制食物浪费,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田区园岭大食堂内,员工正在将剩余饭菜倒入垃圾桶。 邓海霞 摄
深圳晚报讯 (见习记者 潘潇雨 实习生 邓海霞 许疏影) 除了各大餐厅的浪费现象,不少企业食堂也存在浪费现象。为此,各企业也采取了不同措施应对餐饮浪费现象。近日,深晚记者走访多家企业食堂,了解企业食堂的浪费现象及相关措施。
厨余垃圾桶已半满
午餐时间,深晚记者走访了位于福田区的园岭大食堂,该食堂是一个自助式食堂,菜品按每两3.4元计算价格。
在食堂二楼,深晚记者注意到,前来用餐的员工普遍选择两荤一素一汤的菜品搭配,部分用餐者可以实现“光盘”,但是也有部分用餐者会剩下大约三分之一的食物。深晚记者来到处理剩菜剩饭的区域,发现这里配备有两个厨余垃圾桶,均已呈半满状态。
该食堂的负责人罗先生告诉深晚记者,食堂二楼每日只在中午营业,用餐时间结束后平均产生一桶的厨余垃圾。罗先生表示,前来就餐的主要是街道办的工作人员、附近写字楼的员工以及工会的会员。
“我们每天会准备170人至200人的饭菜。”当被问及食堂是否存在供大于求,而造成餐饮浪费现象时,罗先生表示,“如果到了12时30分左右还有人前来就餐,我们才会继续炒菜。主要是根据人流量来决定加不加菜,我们能把控的就是管好我们这一头,同时也通过告示和现场劝导的方式倡导节约、适量的观念。”据罗先生介绍,虽然职工在工会食堂用餐有一定优惠,但由于大多为自选菜式,基本不存在严重浪费食物的情况,但也不能完全杜绝。
仍有不少餐盘剩下二分之一
近日,深晚记者走访了位于南山区的一家科技企业食堂发现,该食堂的用餐窗口大多遵循统一的计费标准,且饭菜分量固定,用餐者可以要求只要少量饭菜,但价格不变。仅有少数窗口可以依据个人选择决定菜量多少,因菜品分量较大,该食堂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且食堂内并未张贴“文明用餐”“杜绝浪费”等标识。
“食物都是大份的,很多人吃不完就扔了。”该食堂负责餐具回收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天需要收拾五六趟,每个垃圾桶都是满的。”在此用餐的大多为科技园内的职工。
据深晚记者现场观察,员工的餐盘内剩余的大多为米饭,部分员工的餐盘会剩二分之一左右的饭菜,且在该食堂选择打包带走的员工寥寥无几。
公司设置奖品激励“光盘行动”
随后,深晚记者来到了位于龙华区的一家房地产企业的食堂内,该食堂仅有一个提供饭菜的窗口。据了解,该食堂每日提供5种菜品,今日的菜品包括3道荤菜与2道素菜,每日用餐价格均为7.5元。
据前来就餐的职工雯女士介绍,一般食堂阿姨会先给每人打3道主菜,之后再按照个人口味选择其他菜品。“如果不喜欢的菜就会让阿姨少打一些,米饭和例汤都是根据自己的饭量决定打多少,我一般会少打一些饭,避免浪费。”雯女士说。
据深晚记者观察,该食堂配置了两个用于放置剩菜剩饭的垃圾桶,用餐时间过半,两个垃圾桶内的剩菜剩饭呈现较少状态,浪费现象较轻。对此,雯女士表示,“我们公司经常会做‘光盘行动’的倡导,有海报宣传,鼓励大家拍照打卡发朋友圈会有小礼品等奖励。”
“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节约一些,就能让节省下的粮食真正物尽其用。”雯女士认为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需要从我做起,“我以前吃饭时,喜欢什么就点什么,现在慢慢开始养成吃多少点多少的习惯。”
来源: 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