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苦干一年,一算没赚几块钱。
对于小餐馆来说,利润本来就薄,
不注意节约成本的话,
一年的辛苦真的算是白费了。
餐厅里的一次性筷子、餐巾纸、拖把、抹布等等,
虽然看起来不贵,
可是长期下来,耗费的费用也让人肝疼。
那么,这些“低值易耗品”,
应该怎样去减少损耗呢?
01
一次性使用产品控制
▼
一次性使用产品包括餐巾纸、牙签、一次性筷子、洗涤剂、卫生纸等。因为它们的价格低廉,所以往往被人忽略,觉得浪费点也没关系,反正不值几个钱。
要对一次性使用产品进行控制,就得做好专人、专管、专盯,计算好使用量,并填写产品使用登记表。有了这些流程,当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就能够即使发现了。
02
可重复使用产品控制
▼
可重复使用产品包括桌布、扣布、小毛巾、玻璃器具等。在订购的时候,就需要将实用性考虑在内。比如在订购杯子时,不仅仅要考虑到美观性,还要考虑到是否耐摔、抗碎、可以长期使用。有些餐馆为了用户体验,必须购置易碎的玻璃杯,这时候就要控制玻璃杯的占比,其数量应该控制在餐具总数的25%以下。
03
办公用品消耗控制
▼
办公用品包括计算机、日常办公用纸、笔等。计算机专人专用,尽量减少维修次数,延长使用寿命,以降低成本。其他办公用品也应该注意节约,比如打印纸可双面打印,笔用完之后换笔芯继续使用而不是购置新笔。
小时候奶奶老是骂我:
没有有钱人的命,别得有钱人的病!
在我们的餐馆还没有做大的时候,
节省成本提高利润,
节俭才是咱餐饮人的本色。
>本报记者 周岩
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冲突和气候变化三大挑战,使得全球食物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减少食物损耗和浪费已成为全球提高食物与营养安全的重要手段和迫切要求。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动物食物营养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程广燕表示,目前制约各国食物减损的一个重要障碍是损耗与浪费数据不清晰。
程广燕介绍,《报告》首次基于长期大规模全产业链损耗实地调研数据,结合国内已有食物浪费研究,从数量与营养两个维度,对各品类、各环节损耗与浪费情况进行定量评估,研判分析可减损空间并提出减损对策。
63%损耗发生在产业链前端,蔬菜、水果、水产品损耗率分居前三。据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调研,我国食物总体损耗率为14.7%,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3.8%)。从环节上来看,农业生产、产后处理、贮藏、加工、流通环节损耗率分别为4.3%、4.9%、2.6%、0.5%、2.3%,损耗主要发生在产业链前端,生产及产后处理约占总损耗量的63%,加工环节损耗率最低平均为0.5%。分品种看,蔬菜、水果、水产品、粮食、肉类、奶类、蛋类损耗率分别为25.9%、13.1%、8.1%、7.0%、6.6%、4.6%、3.4%。按照2021年产量数据,我国食物损耗总量为3亿吨,折合成热量、蛋白质、脂肪分别为165万亿千卡(9.5%)、710万吨(10.0%)、253万吨(7.3%)。
餐饮消费浪费严重,谷物、蔬菜浪费量较大。据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典型城市调研,受“面子文化”影响,城市餐饮食物浪费严重,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餐(以熟食计,下同),浪费率为11.7%,商务宴请、大型聚会浪费比例更高。比较而言,家庭食物浪费相对有限,食物浪费率为4.8%,家庭和餐馆加权平均食物浪费率约8%。分产品看,谷物、蔬菜浪费比率较大,分别为9.4%、8.5%,水产品和肉类浪费比率居中均为6.8%,水果、蛋类、奶类浪费比率较低,依次为5.3%、3.7%和2%。按照去年产量数据,我国食物浪费总量为1.6亿吨,折合成热量、蛋白质、脂肪分别为146万亿千卡(8.4%)、569万吨(8.1%)、241万吨(7.0%)。
全产业链食物损耗与浪费1/5以上,约有一半减损空间。我国食物损耗和浪费率合计22.7%,初步估算约有一半的减损空间,即11.35个百分点,可节约2.3亿吨食物,折合成热量156万亿千卡,可满足1.9亿人1年的营养需求,减少2.5亿亩耕地资源使用、1.5亿立方米水资源消耗和1.6亿吨温室气体排放。分品种看,蔬菜、谷物减损空间最大,分别可减少1.3亿吨、5479万吨,折合成热量123万亿千卡,约占总减损空间的78.9%。分环节看,消费、收获后处理环节空间最大,分别可减少7739万吨、7091万吨,折合成热量104万亿千卡,约占总减损空间的66.5%。
我国是农业和人口大国,水土资源有限,食物增产难度越来越大,减少食物损耗与浪费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程广燕建议,聚焦关键环节、关键产品,从以下4个方面积极推动减损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强化食物减损的基础设施与科技支撑。提高收割、储藏、分割等环节机械化、智能化水平,补齐农产品冷链产地“最前一公里”短板,推进食物减损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标准研制。
二是缩短食物里程,减少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鼓励大中城市利用近郊农业土地,加大蔬菜等非耐储运生鲜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确保自给率至少在30%以上。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合理设置配送半径,缩短食物里程,提高食物系统供给效率与韧性。
三是多举并用,大力反对食物浪费。细化完善反食品浪费法配套规定,建立反食品浪费的长效机制。鼓励“分餐制”“小份餐”,支持餐饮企业对消费者浪费行为适当加收费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饮食文化,增强全社会的反食品浪费意识,遏制餐饮行业食品浪费。
四是加强全产业链食物损耗与浪费监测,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从数量、营养、经济三个维度研究提出损耗与浪费评价指标,构建分区域、分品类、分环节食物损耗与浪费数据采集体系,为推动食物减损、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数据支撑。
着餐饮业的逐渐繁荣,每条街都会有餐厅,厨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存在,厨房的使用受设备的影响。设备质量会影响后期使用,正规餐厅会定期检修设备,防止出现问题。一般情况下,厨房设备时间长了会磨损,那么如何减少设备的磨损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1、使用设备的厨师应根据设备的特点进行维护。比如各种冰箱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需要每三天或每周人工磨砂一次。通常保鲜冰箱的温度保持在0-5之间,冷冻冰箱的规定温度保持在0-20之间或以下。如果冰箱冷冻管上的霜太厚,肯定会危及冷冻。取出食物时,有必要打开冰箱门。
如果原料和食物在冰箱中过度储存,冰箱的电机几乎永远不会关闭。如果工作时间过长,电机会停止或损坏。定期除霜是维护冰箱的有效方法。其他厨具设备都是这样。比如切肉机,碎肉机,按时抽油,磨刀等。都是很好的维护方法。
2、厨师在使用厨房设备时,应与维修人员保持良好的联系,真实反映设备的使用情况,存在哪些不足和问题。维修人员应立即协助维修,并在萌芽阶段排除设备故障。
3、厨房建立了专职人员承担设备维护规则的制度,定期维护需要与正常的巡视设备操作紧密结合。平时写好日记,及时汇报问题,及时检查。
4、维修人员应建立设备按时维修制度,行使质量监督权,防止设备安全事故和损坏,确保设备损坏程度。
以上是减少厨房设备损耗的具体措施。日常维护可以对厨房设备进行很好的检查。在这些设备中,冰箱容易产生损耗,冰箱在使用中容易结霜,需要定期处理。餐厅也可以设置专门的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及时检查出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