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人美好的一天,是从一碗小面开始的。一句简洁有力的“老板,二两小面”,成了每天唤醒这座城市的清脆铃声。
重庆小面,以其麻辣鲜香的特色,在全国众多流派的面食中独树一帜,不但是本地人“早餐文化”必不可少的元素,更是不少外地人到重庆必须品尝的“美食”。
但很多人不知道,重庆小面在几年前还只能“线下”打卡,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随着预制重庆小面横空出世,并借助网络电商爆红全国、走向世界,重庆小面才为更多人所知所享。
预制重庆小面是怎么从无到有的?重庆小面的爆红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成功密码?
一“面”之缘:小面融入山城的基因
一碗碗热腾腾的面条背后,氤氲的是一种种鲜活具体的生活方式。
山城重庆,这座直爽火辣的美食之都,也给出了它对面条的理解和诠释——小面。小面之“小”,与尺寸无关,与内容有关,指的是简单的麻辣素面。
麻辣,是重庆小面的灵魂。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冬天阴冷夏日炎热,且因常年降雨量较大,造成空气湿度较高。而辣椒可以祛寒,花椒可以祛湿,重庆人由此养成了常年吃辣椒和花椒的饮食习惯。
小面,嵌入了山城重庆的基因。重庆与小面的缘分,已有400多年历史。早年间,卖面的巴渝汉子总是挑着一副扁担走街串巷,一边挑着炭炉,一边挑着各色的面与佐料,穿梭叫卖于大街小巷。
后来,这些流动的“担担面”变成了简易的“摊摊面”:或在街边、或在梯坎、或在黄桷树下,一个棚子、几张桌子、几条板凳组成的简易小摊,就能撑起重庆人美好的一天。
如今,纵使重庆这座城市早已焕然一新,但摊摊面、梯坎面、板凳面,这些代代流传的传统小面,仍然在山城按照自己的节奏沸腾着,它们绵延不断地满足着重庆人的味蕾,也源源不断地充盈着重庆人对家乡的热爱。
一碗快速出锅、麻辣鲜香、便宜实惠的小面,不仅透露着重庆对美食最直接的理解,也象征着重庆人豪爽、耿直、洒脱、包容的性格。
如同火锅,不同食材放在一起煮烫,尽管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味道,但放在舌尖,永远是麻辣鲜香的味道。
天天见“面”:面店是大街小巷的标配
重庆小面,每天销售约1300万碗。这意味着,每三个重庆人,每天至少要吃一碗小面。
不了解重庆人对小面味道的极致追求,就无法理解重庆人为何要天天见“面”。重庆人对小面的喜爱,与面店无关,与环境无关,只关乎味道。
不起眼的小店门外,随意摆放着几张桌子、几条凳子,客人们有的坐着,有的蹲着,一波客人走了,下一波客人又来了。这种景象,依然是重庆清晨,最常见的生活场景。
“一天不吃碗面,就好像少了些什么。”网约车司机马师傅的这句话,是大部分重庆人的心里写照,也使小面店成为重庆大街小巷的标配。
马师傅所在的重庆花卉园片区,几乎涵盖了火锅、江湖菜、烤鱼等所有的重庆特色菜品。但是在早上,这里则是小面的天下。有的街道不仅一条街全是面馆,不少小面店更是因其独特的口味,被评选为重庆小面50强。
今年32岁的王云,3个月前和丈夫在花卉园地铁站附近开了一家小面店,食客从早到晚络绎不绝,一天能卖100多碗面。“小面看似简单,但里面学问很大。十几种调料的比例搭配好,才能做出一碗合格的重庆小面。”王云说。
王云面馆旁边,一家名为二娃豌杂面的面店也深受欢迎。面店入口处,辣椒、花椒、花生粒、葱姜蒜粒等十几种调料,豌豆、杂酱等预制好的食料摆放得整整齐齐,释放着无法抵御的诱惑。
晚上10点,几名穿着工作服的快递员、建筑工人走进店里,三三两两围坐在桌子旁,喊一声“老板,二两小面”,不一会儿便大口享用着热腾腾的美食。忙碌辛劳的一天,用一碗美味实惠的小面画上了句号。
50岁的老板费朝云开了3年面店,他和妻子每天早上5点多到店准备食材,凌晨2点多才打烊。
“我自己每天都要吃面,所以深切地知道,吃上一碗好吃的面,对重庆人有多么重要。”费朝云说,美味、干净、新鲜是小面店需具备的基本素养,店里的杂酱、辣椒油、芝麻酱等调料,都是他们每天早上亲手现做。
“重庆全市现有小面门店约8.4万家,每天约销售小面1300万碗。小面虽‘小’,却拉动了一条长长的产业链,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年产值400多亿元。”重庆市商务委二级巡视员杜宜林介绍,每销售1亿元小面,带动辣椒、花椒、菜油、榨菜等作料销售近2000吨。
别开生“面”:从“碗”到“盒”的拓展
“虽然重庆小面相关企业数量多,但是由于人才技术落后,市场营销能力薄弱,重庆小面本地人爱得深沉,外地人却少有人知,在全国市场竞争力不强。”重庆市大渡口区经信委副主任李晓丹说。
眼看着柳州螺蛳粉火爆全国,不少人从重庆小面中嗅到了商机。傅勇,重庆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一个过去一直做粥早餐的企业家,率先进行重庆小面工业化的尝试。重庆小面,由此开启了由“碗”到“盒”的拓展之路。
2020年12月,重庆第一家重庆小面预包装生产线在井谷元建成投用。半年后,重庆市大渡口区也在全市率先举起打造重庆小面产业基地的大旗,成立重庆市小面产业园,推动重庆小面在产业培育、标准建设、电商孵化等方面进一步发展。
短短两年时间,重庆市小面产业园已经聚集50余家小面企业入驻,其生产出来的预包装产品,成为各大网络电商平台的“爆品”。
“2022年,重庆市小面产业园以重庆小面为主导的快消品产业实现营收24.3亿元,同比增长47.3%。”李晓丹表示,未来重庆市小面产业园将继续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集原材料种植、生产加工、电商销售、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产业链,对标柳州螺蛳粉产业,持续扩大市场规模。
井谷元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推出的七个系列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去年,其预制重庆小面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大渡口是老工业区,并非重庆小面众多原材料的产区,该区无中生有长出小面产业,堪称产业培育的典范。”目前已是重庆小面工业化促进学会会长的傅勇说,大渡口敏锐捕捉到了重庆小面的市场空白和巨大的消费潜力,并行之有效地围绕整个产业链条进行布局,迅速抢占了产业发展的先机。
“面面”俱到:从还原度到齐全度
预制重庆小面之所以能迅速成为“网红”,在于其高达95%的口味还原度,和多达百余个单品的产品齐全度。
辣椒、花椒等作料是重庆小面味道的“精髓”,从品类的选择到添加比例,从香料的数量到熬制的时长,从配料添加顺序到温度、火候,预包装版重庆小面都尽量做到与传统小面相差无二。
“我们的宗旨,就是让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共享重庆小面的美味。”傅勇说,重庆小面之所以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各种各样地道的重庆小面。
为了保持重庆小面的纯正味道,重庆市小面产业园还推动制定《重庆小面》团体标准、《重庆小面生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重庆小面门店经营服务规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重庆小面》等相关标准,通过标准规范保障小面产业长期、健康发展。
作为一种食品,在极致追求传统风味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也是保持恒久生命力的“密码”。
“重庆市小面产业园陆续推出了电商产业园、中央工厂、生产中心等场所,更好地服务于重庆小面研发、生产、推广、销售等环节。”负责运营重庆市小面产业园的重庆建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当前产业园已推出小面、豌杂、干溜、麻辣牛肉等百余个单品,即将推出冲泡版重庆小面,满足消费者不同口味需求。
“美食工业化并不容易,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打磨。”傅勇说,尽管一份预制小面中只有三四样材料,如面条、浇头和酱料,但如果要还原它的风味,需要满足30多项指标,比如面条的嚼劲、半干面的保质时长等,这些都需要精心研究。井谷元的前期研发工作持续了13个月,投资超过百万元。
重庆小面的配套企业,也在通过大力投入研发精益求精。“公司设有联合创新研发中心和食品安全研究中心,15名专职研发人员和一流的检测设备,为安全、美味、营养的产品保驾护航。”重庆小面油料配套企业重庆馨可元油脂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成说。
“重庆小面不仅是一种产业,也是一种文化。”李晓丹表示,他们希望能够充分挖掘小面历史、搜集小面故事,塑造重庆小面区域公用品牌形象,让小面产业发展更有底蕴、有信心。
走进重庆市内首个以重庆小面为展览主题的重庆小面博览馆,重庆小面的悠久历史、制作工艺、产品特征等生动图文,全方位地讲述了重庆小面的发展历程;琳琅满目的产品展示和现场品尝,让观众对重庆小面的理解更加立体、更加深刻。
“面”向世界:小面虽短,路却很长
从“碗”到“盒”的拓展,装载方式的变化,让重庆小面从线下走到线上,从本土火爆全国、走向世界。
作为小面产业园内的“领头羊”,重庆辣有引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已推出近20款小面产品。其销售额不仅逐年增长,还将重庆小面带到了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新西兰、阿根廷、澳大利亚、印尼、马耳他、迪拜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2年我们在海外的销售额将近500万元。许多国外的商场、超市主动联系我们进货,因为预制重庆小面不仅美味,性价比也高,深受当地华人消费者的喜爱。”重庆辣有引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熹表示,公司今年海外销售目标是突破1000万元。
除了预制产品,不少重庆企业也将重庆小面实体店开到了海外,让更多外国友人能够直接领略到重庆小面的风味。
在英国伦敦市中心,一家名叫CHONGQING的餐饮店,主营火锅、烤鱼、小面三种重庆特色美食,深受外国食客喜爱。
据该店合伙人杨四春介绍,2018年一场中英两国的美食交流活动中,他发现重庆美食很受外国人欢迎。一年后,他和英国的朋友投资1500万元,合伙在伦敦开了这家面积达350平方米的重庆美食餐馆。
“通常,外国顾客会选择吃火锅,最后点一碗重庆小面作为主食。”杨四春说,为了保持原汁原味,店内包括辣椒、花椒在内的所有原料,均由重庆运到伦敦。目前,餐厅日营业额维持在8000英镑左右。
尝到甜头的杨四春,也把自己设立的重庆它红凯鸿供应链公司搬进重庆市小面产业园,旨在打造以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结算于一体的重庆小面综合性生产和电商项目,并力争在五年内实现产值5亿元、税收1500万元的目标。
“未来,我们不仅要继续拓展海外实体店,还会聚焦国内的预包装食品,将预制小面通过海外门店、超市以及电商平台卖出去。”杨四春说。
“尽管前景广阔,但重庆小面的道路依然漫长。”重庆市大渡口区委书记余长明说,目前预制重庆小面无论从知名度,还是从销售额,都跟柳州螺蛳粉有较大差距,仍需在市场化、品牌化建设上下功夫。
今年4月底,重庆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全国首张重庆小面食品生产许可证;不久前,占地6万多平方米的重庆小面产业园生产中心一期项目竣工,5家企业即将入驻……
眼看着越来越多品牌类、生产类、服务类企业汇聚重庆市小面产业园,李晓丹坚信:重庆小面一定会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记者李勇 韩振 陈青冰)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从小就爱吃牛蛙,因为牛蛙通常都做成麻辣口味的,我个人又喜欢麻辣口,牛蛙的肉质比鱼细嫩,没有任何土腥味,包裹着小骨头的肉几乎能吸满汤料里的香辣,吃起来很是过瘾。
在2016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竟然发现了一家极其好吃的牛蛙店,有意思的是,同一天的中午,朋友也去了。一到饭点就没什么空座位了,还是早去为妙,因为这家真是太好吃啦!
他家不仅有干锅牛蛙,还有涮汤牛蛙,还有各种涮肉涮菜!
干锅牛蛙,大份,大概就9斤牛蛙,比涮锅更浓重的麻辣,吃起来更过瘾,里面的香料绝对是炒素菜的好搭配,每锅都有固定的素菜,土豆,笋,洋葱等,土豆又面又香辣,一口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涮锅的牛蛙,里面都是完整的大牛蛙,相对于干锅来说更清淡一些,锅底里有贡菜、豆芽和丝瓜,吃完牛蛙就可以吃各种涮菜啦
推荐他家的肥牛,超级大一份,四个人吃没问题,才49一份,很划算,肉片很厚很壮口
孜然羊肉串,强烈推荐,基本上属于怎么煮都不会老的嫩肉,麻辣和孜然腌制,配上辣汤涮起来几乎人人都爱吃
炸酥肉,特别酥,我觉得都直接白嘴吃就挺好吃的了,有点麦肯炸鸡的口感
他家的葱花饼一定要点,10元一份,超级大份,刚出锅的感觉还滋滋冒油呢,满满的葱花和鸡蛋香
推荐餐后来一个冰粉,解辣又爽口,上面的小糯米团特别可爱
这是他家免费赠的萝卜丁,很脆,搭配涮锅一起吃,很解腻
他家的小料台和凉菜的自助台,包括萝卜丁和凉拌海带丝,隔一段时间,也会有免费的葱油饼出锅
他家的环境虽然不是特别的大,但是格局布置的很好,让人觉得不拥挤不喧闹。
店名:三味缘牛蛙火锅(三里河店)
地址:三里河东路11号(唐拉雅秀饭店旁)
>活中,很多人都听过各种各样的“健康建议”,就比如大家都听过的“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输液可以疏通血管”、“趁热吃,对肠胃更好”……
其实,这些坑人的“健康建议”,害了很多人!
1. 适量喝酒,有益健康
相信不少小伙伴都听过“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这种说法,甚至生活中有一些所谓的“健康建议”中说,每天适量喝酒可以“活血”,适量喝红酒可以软化血管。
然而,这个观点恐怕也是错误的!
2018年8月,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刊文指出:喝酒直接导致了全球280万人的死亡,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即不饮酒才能对健康有益!
由于人口众多,中国是全球饮酒致死最多的国家,每年有70万国人把命喝没了(65万是男性)!
2016酒精导致男性死亡人数
同时,酒精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个疾病都有直接关联。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中做出了一个统计——大量饮酒的受试者(每天大于3次)相比于不饮酒的人,更容易罹患五种癌症:上消化道/呼吸道癌症、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肿瘤以及黑色素瘤。
正如柳叶刀的研究中指出,最安全的饮酒水平是“0”,即滴酒不沾也比少量饮酒风险更低。
柳叶刀文章结论,安全饮酒量为“0”
因此,喝酒没有“适量”,最健康的做法就是一滴也别喝!
2. 中药没有副作用,不会伤身
平时生活中,当我们身边人生病时,总有些人推荐去吃点中药,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不会伤身。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观念,是因为很多人都觉得中药都是纯天然的,所以误认为副作用基本上就是0。
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2014年9月29日《光明日报》曾报道了一个“乱用中药导致肝衰竭”的案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徐京杭介绍,“工作中经常诊疗各类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有一位患者给她的印象非常深刻。这位中年女性患者送过来的时候已经接近肝衰竭了。当时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都在下降,无意中我得知患者之前因为头发白的问题,一直都在用首乌来黑发。首乌伤肝啊。我们赶紧让她停掉,并积极对症治疗。幸好,还是救过来了。事后问病人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用了首乌,她一脸无辜地说,首乌算什么药啊。”
我们在看说明书时会着重看不良反应一栏,一般西药这一栏篇幅会很长,而中药一般只有几个字——‘尚不明确’。“尚不明确”并不代表无副作用,很多中药副作用不比西药小。
所以,“中药没有副作用,不会伤身”的观念得改改了,中药也是药,用前一定要请教医生!
3. 输液可以疏通血管
“夏天了,又该输输液、通血管了。”每到换季,都有一大批老年人奔医院,靠输液通血管。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吉训明在2016年5月27日健康时报的心脑血管版《输液通血管,可能要人命》一文中指出,这种方法害人不浅,不仅没有用,搞不好还“要人命”。
吉训明医生介绍:“输液通血管”没有任何科学依据。那些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剂能疏通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脑血栓,看似鲜活有道理,实则没有科学依据!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对脑卒中后每年定期输液和不输液进行科学的临床对比研究。输液反而可能引起心衰、药物过敏反应等情况,诱发或加重疾病。
另外,导致卒中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就拿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患者来说,其病根是在房颤。若平时患者没有做好预防,自己盲目输液,就好比打仗拿错了武器,反倒容易送命。
4. 美容院按摩乳房防乳腺癌
乳房按摩是不少美容院的必备项目。乳房护理、乳腺疏通、胸部保养、去除硬块……各式的乳房护理项目,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很多人也非常相信,乳房按摩可以预防乳腺癌。
2017年广东公共频道《DV现场》栏目曾报道过一个案例:广东王女士一直有在美容院做保健按摩的习惯,经按摩师推荐使用了胸部经络疏通按摩,称通过按摩可以丰胸、打通胸部经络、消除乳腺增生等。
但没想到的是,近3个月过去,她发现自己的乳房越来越不对劲,不仅表面皮肤发红,乳头内陷,而且乳头外侧缘处皮肤破溃,多孔且乳汁溢液。感觉不对后,赶紧来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后发现,其右侧乳房有一个4、5厘米的肿块,后被确诊为乳腺癌。
广东公共频道《DV现场》
节目中,为王女士检查的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乳腺外科主任林红介绍:类似王女士这样的病例近几年在临床上常遇见,一些女性发现乳房有包块,都会选择到美容院进行揉捏按摩,相信通过按摩可以让包块减小甚至消失,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病灶经刺激,一旦借助外界按摩的推力,不仅延误病情,还容易加重或加速病情发展。
乳腺癌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遗传、不良的生活方式、环境污染、饮食等。目前没有任何权威指南表明按摩对于各种乳腺疾病有治疗和预防的功效。
5. 趁热吃,对肠胃更好
在吃喝的问题上,很多人都讲究“趁热吃、趁热喝”,尤其是请客吃饭时,常常会客套一句:趁热吃。而且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吃热的、喝热的不仅吃到胃里暖暖的,还有助于保护肠胃。
早在2016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显示,饮用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柳叶刀
并且,在正式发表的致癌物评估报告中,非常热(高于65℃)的饮品,被列为很有可能的(IIA类)致癌物。其实不仅是热饮,深受中国人偏爱的火锅等炽烈热食也有同样的危害。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恕军在2019年4月2日健康时报新闻版《吃烫的习惯,必须要改改了》一文中介绍,食道、胃等消化器官的人体“感受度”比较差,对温度不像皮肤感知温度那样敏感,所以即使食道烫伤了,人体也很难有知觉,即使出现微小病变也并不容易被我们察觉。长期被热食热饮烫伤,甚至会引发食道和胃部肿瘤。
互联网时代,资讯发达,各种渠道的“健康建议”也很多,大家一定要注意辨别。这些坑人的“健康建议”,以后别再跟着做了!
来源:健康时报(ID:jksb2013)
本期编辑:胡洪江、李娜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